在凶案现场说点八卦有错吗 第2
('\n <p> “嗯。”</p><p> 刚才公子一直没吭声,对康安云都爱答不理,现在居然回应他了!</p><p> 吴启松了口气,赶紧风一般地跑出去取东西。</p><p> 沈惟慕返回寝房的时候,屋内已经整洁一新,地面干净,一丝血腥气没留,空气中还飘着淡淡的兰香。</p><p> 康安云紧张沈惟慕:“公子也中掌了?”</p><p> 他原以为死掉的那六下人惹了公子不快,才令公子对他们痛下杀手,还在纳闷公子什么时候学会了碎心掌。</p><p> 听过刚才伺候公子沐浴的仆人回禀,康安云才知道公子也中了掌。</p><p>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一点动静没听到?</p><p> 君澜苑到处都是他们的人,到底是谁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伤了公子?</p><p> “属下去请乌神医给公子看看。”</p><p> “不必。”</p><p> “那公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行刺的狗贼是谁?属下这就将他碎尸万段!”康安云愤愤然道。</p><p> “此事我自有安排,你不必多问。”</p><p> 沈惟慕虽不知凶手是谁,但能神不知鬼不觉犯下这种事儿的人,必是了解情况的身边人。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都被下药了,不然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p><p> “是。”</p><p> 纵有千万疑惑,但在公子面前,康安云只敢乖乖领命。</p><p> “公子,点心来了!”</p><p> 吴启高兴地跑进门,将一盘堆得如山高的点心奉到沈惟慕面前。</p><p> 点心形状各异,散发丝丝蜜甜之香,勾得人口舌生津。</p><p> 一滴虚汗自苍白的额头滚落,滑过脸颊。</p><p> 沈惟慕骤然剧咳,血喷溅在米黄色的糕点上,单薄的身躯朝地面倾倒——</p><p> “公子!”</p><p> 康安云眼疾手快,及时扶住了沈惟慕。</p><p> ……</p><p> 深夜,风云骤起,下起了暴雨。东风狂作,力摧早春盛放的百花。</p><p> 天亮前,暴雨停了,整个京城城沉浸在黎明前的寂静之中。</p><p> 今日城东的第一抹炊烟自大相国寺而起,过了大相国寺旁的寺桥,顺着太庙街往北直走,第一个路口右拐,就是城东榆林巷。</p><p> “死、死人?啊——死人了!”</p><p> “死人啦!快来人啊!”</p><p> 一记凄厉的惊叫划破了榆林巷清晨的宁静。</p><p> 赵二郎刚出门准备上工,听到喊声,马上跑到庞家。</p><p> 庞品夫妻脸色大变地跑到门口,看到赵二郎后,当即一把抓住他,指了指房后。</p><p> 赵二郎奔到房后去看一眼,也吓了一跳。</p><p> 在北墙根下面,厚厚的白梨花覆盖包裹着一个茧形,走近几步,看到部分裸露的发髻和双脚,方惊觉梨花下包裹两个人。</p><p> 一动不动,根本不像是活人,诡异得很!</p><p> 难怪庞大郎夫妻会吓成那样子。</p><p> “我去报官,你们守在这,记住不要让任何人靠近,保护好现场。”</p><p> 大清早,京兆府得了报案,捕快们打着哈欠去通知大理寺,告诉他们来案子了。</p><p> 这事要从昨日朝堂上大理寺卿与京兆尹唇枪舌战说起。</p><p> 双方本来就治水人选一事持不同意见,没争论出输赢后,吵得面红耳赤的俩人,竟从别的事上开始互相攻讦。</p><p> 大理寺卿骂京兆尹除了样貌好外,一无是处,京兆府自他接手之后,狱讼案件处理远不如从前。</p><p> 京兆尹骂大理寺卿人丑又不作为,为官之道就是不担责也不负责,一把年纪了,蹲在大理寺的位置上十年不挪动,竟毫无建树。</p><p> 皇帝听得来了兴趣,大手一挥,让大理寺卿与京兆尹互换职权一月,他倒要看他们彼此在对方位置上能干得有多好。</p><p> 于是,就有了今天京兆府的案子改送到大理寺处理的情况。</p><p> “小玉啊,这是咱们大理寺接手京兆府那边的第一个案子,你可得给我查得漂亮了,必须开门红,啪啪打京兆府那帮孙子的脸!”</p><p> 大理寺卿郑成梁抖着花白胡子,慷慨激昂地嘱咐宋祁韫千万别给他丢脸。</p><p> 宋祁韫情绪平静,“稚瑾。”</p><p> “什么?”</p><p> “稚瑾。”</p><p> “小小年纪,跟上级犟什么。老夫问你,稚是不是小的意思?瑾是不是玉的意思?那老夫叫你小玉有什么问题?”</p><p> 宋祁韫敛眸,“听闻京兆尹英俊潇洒,十分惜才,从不会叫错下属的字——”</p><p> “哈哈哈哈,老夫不过是跟你开个玩笑,只要你把案子查得漂漂亮亮,别说叫稚瑾,让老夫叫你祖宗都行!”</p><p> 郑成梁可不想在一个月后在朝堂上丢尽老脸,宋祁韫是他最看好也最器重的属下,绝不能便宜了沈玉章那孙子。</p><p> 郑成梁寄予厚望地拍拍宋祁韫的肩膀。</p><p> “你是我看中的人,那自是非同凡响。去吧!让京兆府那些阿猫阿狗们,好好见识一下我们大理寺的厉害!”</p><p> 宋祁韫淡然作揖告辞。</p><p> 这郑</p> ', ' ')('\n <p>老叟每日若少说百句话,倒也勉强算是个可爱之人。</p><p> 宋祁韫带人抵达榆林巷凶案现场的时候,巷内已经挤满了人。</p><p> 巡城军最早抵达,保护了现场。</p><p> 大理寺司直白开霁、陆阳已经率先赶到现场,对现场情况做了初步了解和记录。</p><p> 陆阳:“这户人家姓庞,一共六口,在榆林巷住了有三十年,死者有两名,在后院梨花树……”</p><p> 宋祁韫突然抬首,一眼锁定了围观人群里的一名白衣少年。</p><p> 他在这群穿着麻布衣裳的百姓中,如鹤立鸡群般地存在,肤白如纸,容色殊丽,人单薄得好像树上的白梨花,风一吹就能摇摇欲坠地落地。</p><p> 伴随着两声咳嗽,少年吐了两口血。</p><p> 对此他似乎习以为常,趁人不注意,用白帕淡定擦干净嘴角的血后,便目无焦距地朝他们这边看过来。</p><p> 怪人。</p><p> 宋祁韫下意识地在心里评价后,就将此人抛之脑后,一边专注观察案发现场,一边继续听陆阳继续介绍情况。</p><p> 庞家后院有三棵大梨树,在最北面的第三棵梨树下,两具交叠的尸体被梨花厚厚地覆盖住了。</p><p> 昨夜暴雨时起的东风,风向北吹,加之院墙的阻挡,大量落梨花才会被吹得堆积在尸体身上。</p><p> 梨花被雨水打湿,一层层覆盖在死者的脸上及身上,在没有弄掉梨花之前,目前还无法确认死者是谁。但从轮廓和少量未被覆盖的发髻和衣鞋可以分辨出,死者为一男一女,女在上,男在下。</p><p> 后院很多地方都堆积着木料,有完整的木材,也有制成一半的家具。</p><p> 大部分做好的和做一半的木制品,都被安置在依着房后墙搭建的木棚子下存放。一些弃之不用的木料,堆放在墙根墙角到处都是。只有两把没做完的椅子,歪倒在木料旁,被暴雨洗刷过了。</p><p> “……陈氏早上起来做早饭,想到房后捡些没用的木块烧火,忽然看到了被梨花埋着的两具尸体,就吓得大叫,引来她丈夫庞品来瞧。俩人都胆小,不敢靠近,就喊来了邻居赵大郎帮忙报案。”</p><p> 庞家一共有六口人,老母亲张氏,长子庞品夫妻以及他们三岁的儿子,次子庞升夫妻。</p><p> 庞品是木匠,后院就是他干活的地方。</p><p> 庞升是书生,今年二十,现在在城郊的三麓书院读书,与妻子柳氏成婚两年,除年节外不回家。</p><p> “现如今张氏失踪了,庞品说昨晚睡前,她娘人还在。”</p><p> 尉迟枫拨开了覆盖在尸身表层的梨花瓣,看似相拥的两具尸体便完全袒露出来。女人年纪大些,身子紧紧地压住了下面年轻男子的头部及身躯。</p><p> “这咋像是张大娘?她咋搂个男人死在梨树下?”</p><p> “哎呦,一把年纪了,造孽哦。”</p><p> ……</p><p> 庞家北面的院墙只有半丈高,百姓们站在墙外面,都能看到墙里面的情况。</p><p> 看热闹是人的天性,尤其是涉及命案,人越聚越多。</p><p> 衙役们举杖设置隔离区域,呵斥他们离远些,却也没大用,有的甚者爬到房顶上张望。</p><p> 尉迟枫轻微翻动上面妇人的身体,发现有一道箭矢贯穿男子的喉部后,又刺入了妇人的胸口。</p><p> 尉迟枫用帕子按住伤口,与衙役配合,小心移动上面的尸体,终于将两具相叠的尸体分开。</p><p> 宋祁韫观察到男死者鞋底有苔藓的痕迹,去查看墙头,最终在北墙头上找到了苔藓损坏的痕迹。</p><p> “咳咳,这不是庞兄弟吗?”</p><p> 少年容貌出众,连咳嗽声都很悦耳。他甫一出言,立即就引来众人的瞩目。</p><p> 好漂亮的小郎君,哪儿来的?他们居然才发现!</p><p> 宋祁韫也看向少年,双眸里带着审视。</p><p> 凭着断案者天生的敏锐性,他初来时就察觉到这少年的怪异,想不到这才没过多久,他就出声了。</p><p> “你是?”</p><p> 沈惟慕正欲回话,忽然咳嗽起来,他马上用帕子捂嘴。</p><p> 白帕子再拿下来的时候,上面染着一块鲜红的血。</p><p> “吐、吐血了!?”</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