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师父,你来啦
('\n\t君子书院,辩学堂。<br /><br />作为整个君子书院最大的建筑,整个辩学堂在寸土寸金君子书院之中拥有的是除了压圣殿之外最为重要的建筑。<br /><br />也是君子书院最早的一批建筑。<br /><br />虽然辩学堂如今看来木头材质有些老旧,但也其实经过很多次的重新修缮了。<br /><br />不过外形老旧,可学堂里面却是另一种的【金碧辉煌】。<br /><br />无数曾经在儒学界闻名天下,青史留名的大儒,都曾在此留下了墨宝,而且写的全是字迹端正的楷书。<br /><br />多以劝学,教导向善的句子为多。<br /><br />不过这些并非是君子书院的荣誉,而是那些大儒的荣誉。<br /><br />也是君子山诸多学子所渴望的荣誉。<br /><br />早些年辩学堂的作用的确是不同思想论点在此处交流、碰撞,尤其是亚圣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br /><br />辩学之人蜂拥而至。<br /><br />目的也很简单——驳倒亚圣之理,闻名天下。<br /><br />为什么专挑亚圣去世之后的时间,那理由也非常简单——活的亚圣怎么可能辩的过?<br /><br />亚圣死了,理论还算新,那群弟子未必真能完美继承亚圣衣钵。<br /><br />万一辩赢了,那名字哪怕不能在亚圣之上,但在之下也不是没有可能。<br /><br />只是君子山辩学从未输过。<br /><br />直到亚圣的理传播四方,被众人视为普罗价值之后,就从未再有人来君子山辩过学了。<br /><br />毕竟整个天下几乎全是友军了——偏僻的莽荒之地不算。<br /><br />有的莽荒之地还在玩活祭,玩最纯粹的邪神思想,属于落后到没眼看那种,传播思想都得考虑会不会丢了儒修牌面。<br /><br />后来人多了,也没人再来辩学。<br /><br />这么大的辩学堂总不能荒废,于是名义上叫辩学堂,实际上属于教室了。<br /><br />不过为了保持辩学堂的位格,辩学堂的每次开放,都代表着一位顶尖大儒在此授课。<br /><br />曾经的辩学堂没有桌子,唯有一条条板凳拼接在一起,无数学子也摒弃所谓君子之风,紧贴而坐。<br /><br />渴求来自大儒最为纯粹的智识。<br /><br />直到一个新晋大儒,对君子山的发起了挑战,辩学堂才撤掉所有板凳,恢复最初模样。<br /><br />整个君子书院都十分重视——毕竟自家门内出了个挖墙角的。<br /><br />虽然没有否了亚圣的全部观点,但在如今天下儒修尽归亚圣的状态之下。<br /><br />这已是最为顶尖的大逆不道了。<br /><br />陈文谦携众大儒落座,身后除却君子书院教书大儒之外,也有特意邀来,闻名一方的顶尖大儒。<br /><br />学术之争,无论怎样较真都不算过分。<br /><br />昔日百家思想轮番而来,君子书院都未尝一败,如今天下皆归,又怎有理由去输。<br /><br />而且他们也坚信,亚圣之论,本身就是万世之真源本。<br /><br />比起陈文谦极为豪华的阵容,李君子就寒酸至极。<br /><br />由一位大儒打头,下辖两位明理境的儒修,再加一位连儒生都不是的陈白青。<br /><br />辩学堂外已满是君子山学子身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影,几乎都要围了个水泄不通。<br /><br />场地中央,一只笔杆碧绿的毛笔漂浮而起,无尽的浩瀚气息将笔托起。<br /><br />这便是亚圣至宝——破落笔。<br /><br />亚圣还未是亚圣之时,也曾破落至极,除却衣物之外,只剩一只精心保管的破旧毛笔。<br /><br />不过哪怕再静心保管,也改变不了这就是一根破笔杆子的事实。<br /><br />这支笔几乎见证了整个亚圣跌宕起伏的一生。<br /><br />亚圣也用这只破旧毛笔,写下了传世名作。<br /><br />这支笔也由破笔杆子,进化成了如今的华贵模样。<br /><br />破落这名起的在众多儒修眼里还不如不起,叫笔也比叫落魄笔强。<br /><br />但奈何起这名的是亚圣,是这只笔的主人。<br /><br />所以哪怕名字起的再跌份,那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br /><br />“礼义乃为人是根本,廉耻使人明理。”<br /><br />“亚圣言:人性之善也,犹谁之就下也,天生四端,隐忍,羞恶,辞让,是非。”<br /><br />“以善为本,无利害。以礼义为本,明羞耻。以谦逊为本,知不足。以是非为本,懂不所为。”<br /><br />陈文谦语气平静,说话字句清晰。<br /><br />这场辩论也已至尾声,一切很顺利。<br /><br />除了那个叫崔浩的做了一番诡辩,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之外,就再没什么波澜。<br /><br />那个叫崔浩的很有天赋,有些的诡辩论法也很有特点,只是可惜很明显没有掌握精髓,自己似乎也没彻底理解。<br /><br />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不过的确很惊艳。<br /><br />陈文谦目光看向崔浩,如果他没有新东西丢出来,那么这次辩学估计就要结束了。<br /><br />崔浩眉头微蹙,脑海迅速扫过自己和师父的交谈,想从中再套些什么的时候。<br /><br />李君子神色自然的站起身行礼道:<br /><br />“多谢受教。”<br /><br />随着话音李君子的这句话音落下,便宣告着第三场辩学的结束。<br /><br />陈文谦以及身后的大儒也纷纷起身,同李君子回礼。<br /><br />只是下一刻,李君子身上的气息忽然飘浮而动。<br /><br />仿佛只是须臾之间,这位新晋的大儒女学士就又重跌落到儒生之境。<br /><br />场中所有儒生都捕捉到了这一变化。<br /><br />林洛雨神情自责的看向先生,崔浩也是一脸不甘。<br /><br />陈文谦看着李君子行完礼,随后便似乎打算转身离去,连忙开口道:<br /><br />“剩下两场的辩学不如到此为止,”<br /><br />李君子停下身形,回头开口道:“君子求索之心,不当有惧。”<br /><br />陈文谦闻言瞬间哑然。<br /><br />如果剩下两场再继续,这位李君子极有可能会继续跌境,哪怕跌到拓书之境也非不可能。<br /><br />想成为大儒,要花数十年的专心研读,<br /><br />可却还没一年,就要将这些苦心全数作废。<br /><br />当真舍得,也当真值得吗?<br /><br />陈文谦看着李君子众人离去的身形,他想问李君子,也想问自己。<br /><br />陈文谦身后的众多大儒也沉默不语。<br /><br />但却都对这位李君子,心生敬佩。<br /><br />——————<br /><br />竹林小屋路上。<br /><br />哪怕李君子有意烘托气氛,但李君子终究不是崔浩。<br /><br />惨败以及李君子跌境的事情太过沉重,一行人依旧有些垂头丧气。<br /><br />陈白青面色平静,不过脑海之中已经开始盘算辩学这件事的操作空间。<br /><br />败的太过干脆,靠辩赢应该是不可能了。<br /><br />众人各有心思的向竹林小屋而去。<br /><br />李君子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推开了房门。<br /><br />不过下一刻,第一个窜进房间的却是陈白青。<br /><br />门外众人也听见陈白青欢喜的声音:<br /><br />“师父,你来啦。”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