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驻地。<br />\n吉日格拉想联系冯秉,偷新版火药配方的计划彻底没戏了。<br />\n甚至还是他自己亲手送了突破口给大周。<br />\n吉日格拉听见监察处处决的消息后,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天神离开他的梦境后,站在了大周那边。<br />\n他看着远处大周灯火通明的城池,感觉大周日渐逼近的兵线,像是一柄逐渐刺向北疆心脏的利剑。<br />\n要是没有南宁提供的护盾,他们这边的死伤恐怕会更多。<br />\n现在哪个部落的首领都不愿意在前面冲锋,和大周的火药硬碰硬,只能这样僵持着。<br />\n吉日格拉喃喃道:“希望南宁皇帝说得是对的。”<br />\n大周内里空虚,粮草撑不了多久。<br />\n等到大周士兵吃都吃不饱,便到了他们反攻的时候。<br />\n-<br />\n曲渡边和夏赴阳之所以没有继续进攻,就是在等徐停凤的消息。<br />\n两国连接断开之时,那天堑燃起来的硝烟,就是他们攻入王庭的号角。<br />\n然而,他们还没等到徐停凤的好消息,就先听到了一个坏消息。<br />\n此次来送粮草的官员来交粮的时候,唉声叹气,“这次送的量都是满的,但是下个月,粮草估计要减量了。”<br />\n曲渡边知道国内国库空虚,但没想到这么快:“现在就不够了吗。”<br />\n官员答道:“储存军粮的仓储之地,已经快搬空了,也不见新粮填充进来。”<br />\n曲渡边心中微沉。<br />\n历史上教训摆在这里,粮草不足,士兵们的战力就不足,若是饿太久了,甚至会大规模减员,尸体会引发疫病等一系列连锁后果。<br />\n但战局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如何能退?<br />\n-<br />\n大周皇城。<br />\n户部尚书林宗平林大人,拨完算盘之后,心痛的几乎昏厥过去。<br />\n他掐着自己的人中,头也不回地拎着粮簿和财簿,哭天抹泪地冲进了紫宸殿。<br />\n林大人跪地,长泣不起:<br />\n“陛下!真的不能再打了,粮食供应不上了啊!”<br />\n大周粮仓的粮食,分为军用、民用应急储备,也就是包括了义仓,还有平时商贸交易的粮等好几个部分。<br />\n但每一部分都是有定数的。<br />\n治大国如烹小鲜。<br />\n就算是皇帝,也得精打细算过日子。 \n\t\t\t', '\t')('\n这几年大周本来就过得艰难,每一年的支出都大于收入,消耗的都是前些年存下来的银钱。<br />\n若是战争只应付一边,那还勉强能撑得下去。<br />\n但南宁开战后,镇南关加上北疆边境两处的消耗量,简直可以称得上恐怖。<br />\n处处都要钱,每天都要粮。<br />\n就算是大周巅峰期,这样来上一场也得元气大伤,何况本来就在低谷期。<br />\n崇昭帝头痛:“……能调用的都调用了?”<br />\n林大人道:“总不能把根撅了吧,陛下,再挤下去,明年年末的禄米都发不起了。”<br />\n崇昭帝没吭声,听着他嚎。<br />\n林大人嚎了半天,哭泣的眼睛睁开一条缝,偷偷摸摸抬头看了眼崇昭帝。<br />\n君臣二人对视:“……”<br />\n崇昭帝无语,拍拍桌子:“林宗平,你给朕正经些!到底还能撑多久!”<br />\n林大人不好意思了一秒,也不跪了,盘腿坐地上,惆怅地叹了口气,扣着手给崇昭帝算账。<br />\n“臣没说谎,将现有的粮草储备全都榨干,也不过能撑半个月了。”<br />\n要不然就速战速决,要不然就跟南宁和北疆讲和。<br />\n可眼下的战况,南宁和大周哪里有要讲和的意思?趁国之危而来,就是想将大周消耗到死。<br />\n将士们在前线拼命,他们这些走后勤的,每天也愁的掉头发。<br />\n崇昭帝了然点头:“那就是还能撑一个月多些。”<br />\n他对自己这位守财奴老臣相当了解,林宗平说没粮了没钱了,那就得在他给出的剩余数字上,往上翻个两三倍。<br />\n林宗平这老头被戳破,有点恼,扑腾了下袖子:“陛下,那也没多久了啊!”<br />\n他说得对,形势很危急了。<br />\n崇昭帝心脏处又开始疼,嚼了颗杨太医给搓的药丸,清苦味儿在嘴巴里蔓延开。<br />\n他看了这些年各州郡的财簿粮簿,画了一些收成不错,可以承受强制征粮的州郡。<br />\n“通知这些地方的官员,强制征粮,一次不够,就征两次。”<br />\n林宗平再次叹了口气:“怕是会生出些乱象。”<br />\n“乱便镇压,”崇昭帝说道:“南宁和北疆,想敲骨吸髓吞了大周,那就看看,到底是大周先死,还是他们先退。”<br />\n-<br />\n被点名的州郡开始征粮了。<br />\n粮草,指的是人吃的粮食和马吃的草料,后者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粮。<br />\n但现在这种情况,粮食很难征起来。<br />\n被征到的人家心里会不平衡,心想凭什么别的地方不征,就征我们? \n\t\t\t', '\t')('\n世上最愚钝的人是百姓,最聪明的人也是百姓。<br />\n他们知道现在大周在打仗,时局最不安稳,粮价也飞涨,但万事都大不过一口吃的,闻见风声的早就开始囤粮囤盐。<br />\n像小仓鼠一样,这里囤一点,那里囤一点,烂菜叶子也埋地里。<br />\n囤的越多越安心。<br />\n官府上交了部分义仓中的粮,带着衙役到处敲锣打鼓到处征粮的时候,看见的就是哭惨抹泪的百姓,以及见底的米缸。<br />\n稍微好点的会交一些,一捧,两捧,半袋。<br />\n再多也没有了,宁愿和衙役纠缠到撞墙也没有。<br />\n征粮归征粮,谁也不想闹出来人命,鸡毛蒜皮耍赖的事情特别多,一来二去的,进度缓慢。<br />\n上面一个命令,下面官员跑断腿。<br />\n征粮缓慢,州、郡的长官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地方官员开始暴力征粮。<br />\n-<br />\n湘河郡。<br />\n乐安县。<br />\n一大清早的,华县令被师爷摇醒,“你干嘛!”<br />\n师爷一脸激动的指着县衙外面:“去去去去去看!”<br />\n华县令吓得还以为外面出了什么大案子,连忙穿了鞋跑出去。<br />\n谁料打开县衙的门一看,成堆的粮食就这样堆在门口。<br />\n他拉开门的时候,甚至有装着粮食的包袱滑了下来,砸在他脚面。<br />\n乐安县的百姓们陆陆续续的往这边搬着粮食。<br />\n有搬豆子的,有搬稻米的,有搬麦面的……各种粮食不一而足,甚至还有烙好的大饼,显得眼花缭乱。<br />\n有的多,是富户搬来的,一两车。有穷人家,勒紧裤腰带挤出来了两捧粮食,珍惜的用小布袋装好。<br />\n他们放好粮食后,就局促着站在外面,搓着手。<br />\n华县令呆住了。<br />\n“你们…你们这是干什么?”<br />\n人群中有人道:“俺们听说要捐粮,就来捐些。”<br />\n华县令连忙说:“咱们湘河三郡遭了灾,还在休养生息的时候,不在征粮的范围内!我前几日刚说了,大家应该知道才对啊。”<br />\n“是知道。但是我们也想交一点,小恩人在北疆打仗,听说打了大胜仗呢!别因为没有吃的,最后输掉。”<br />\n“对啊对啊,我们都知道,是小恩人需要粮食,才来给的……”<br />\n他们嘴里的小恩人,就是七皇子。<br />\n距离瘟疫试药才三年,他们没有忘记那个小少年。 \n\t\t\t', '\t')('\n百姓之中,耿大道:“原本也不咋舍得,但是给七殿下,全给也舍得。”<br />\n有人轻咳说:“其实本来想把粮食去放到长生祠的,表示是咱们给七皇子的,结果县里好几个长生祠都堆满了,我们就来这里了……”<br />\n“镇南关不是也在打仗?听说领兵的还是七皇子的舅舅呢,这粮食给小恩人,还是给小恩人舅舅,咱都觉得可以。”<br />\n“打仗也是为了咱们,捐点不算啥。”<br />\n其实很多人根本不懂得大周现在的局势,只是听说小恩人需要,就扛着粮食过来了。<br />\n你需要,我就给。<br />\n华县令久久无言。<br />\n半晌,他才对着百姓道:“谢谢大家了,我一定会将大家的心意禀明!”<br />\n一县之粮定然不够,但华县令没想到的是,乐安县百姓捐粮仅仅是个开始。 \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