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直接缩水了一半,是正常官府处理事情的汇报,有些需要他定夺,但是前面光是客气问安的话就能写一二百字,非常之冗长拖沓,看了半天才能在字缝里面总结出来重点。<br />\n第三批竟只有五六本,是近期需要他亲自处理批复的重要事件。<br />\n整改!必须整改!<br />\n方鹤川摸着越来越白的胡子,叹了口气:“不太好改吧,几十年来,臣子们都习惯了。而且,也没个具体章程。”<br />\n曲渡边:“刚让奚子行做了个表格出来。”他朝外头喊了一声。<br />\n奚子行进来,将做好的表格给了方鹤川。<br />\n他现在名义上进了都察院,是个小小御史,实际在曲渡边身边做事,相当于半个秘书,自封了一个新帝手下第一得力之人。<br />\n奚子行:“表格绘图是陛下教的。奏折此后分为三类,每一类都有自己不同的封纸,用来区分轻重缓急。第一类请安类奏折,呈送殿中,闲暇时陛下会看,不予批复和送回。”<br />\n大周奏折批复制度是这样的,臣子呈上奏折,皇帝批复后返回臣子,但是臣子不能将奏折自留,避免篡改奏折上面皇帝批复的内容。<br />\n他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重新送回皇宫,由奏事处再统一收纳。<br />\n曲渡边砍了请安奏折的返回、再送回皇宫的流程。<br />\n奚子行:“第二类,日常公事类,交由文渊殿三位大学士处理批复,再呈送陛下面前。第三类为紧急事件和重要事件,陛下会亲自处理。”<br />\n表格翻了一页,后面是公事类、紧急类奏折书写规范要求。<br />\n方鹤川看完,沉思许久。<br />\n“一开始会很麻烦,可能有很多人不愿意改,但是真正习惯起来后,的确会大大提高办公效率。”<br />\n曲渡边往后一躺,就躺在地毯上。<br />\n他在皇子府也好,在永王府也好,都爱这样,所以叶小远当总管公公的第一天,就是把他爱躺着玩的地方,全换成了厚毯子。<br />\n“他们不愿意改,朕帮他们改,不然以后这日子没法过。”<br />\n开朝打算改的第一件事就镇不住场子,往后就更别说了。<br />\n-<br />\n次日。<br />\n新帝开朝。<br />\n宣布改动奏折规制。<br />\n奏折规范条例,由奚子行下发到了各个部门。<br />\n乾极宫中,臣子们小声讨论着,等到一一传阅完毕,才有人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这……奏折中免去请安问候的话,是不是不太妥当,臣等,很想关心陛下。”<br />\n“是啊,”又有臣子站出来,“而且请安奏折不予回复,是不是伤了臣子们关切陛下的一片诚心?”<br />\n奚子行瞥过去一眼,“诚心只在纸面上写得好,又有何用?”<br />\n“……”<br />\n夏赴阳忍不住嘴角一勾。<br />\n该死的,这家伙的嘴讽刺其他人的时候,听起来就很爽。 \n\t\t\t', '\t')('\n下面的臣子不说话了,毕竟只是改个奏折制度,不算大事。<br />\n总之,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br />\n不过定是定了下来,还是有一些人不按照规矩办,在字里行间掺杂着问候和关切等一系列肉麻的话。<br />\n或许是真的懒得改,或许是试探他这个新帝的脾气和处事风格。<br />\n曲渡边耐着性子等了七天,发现不合规的奏折逐渐增多,他就知道这些臣子心里想的什么了。<br />\n无非在想,反正陛下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打他们板子嘛,新帝登基,还是要名声的。<br />\n曲渡边将这些奏折放在一起,装在了箱子里,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让叶小远抬到了大殿最前面。<br />\n咚的一声。<br />\n文武百官面面相觑。<br />\n曲渡边抬抬手:“念。”<br />\n奚子行颔首:“是,陛下。”<br />\n他从箱子里拿起一份奏折,念道:“大理寺少卿敬上:陛下神威天降,每每处之,心颤颤,情绵绵,恨不得以死报效陛下。大理寺中事务繁多,上官多应酬,难以顾及……”<br />\n大理寺卿发火了,指着少卿的鼻子骂道:“好啊,你在奏折里写什么?!我何时应酬多到顾及不了公事了?!”<br />\n蛐蛐谁呢?!不就是眼馋寺卿的位子,想暗示陛下他这个官当得不称职,要踩着他往上爬?<br />\n大理寺少卿汗颜,羞愧欲死。<br />\n曲渡边端起桌子上的果盘开始吃。<br />\n奚子行读的非常有感情,不愧是状元出身,奏折里谄媚的语气都出来了。<br />\n他读完一本,就有人面红耳赤的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br />\n好像那些写肉麻话的人不是平日里看起来雅正清高的他们。<br />\n方鹤川抬头看了眼龙椅上的年轻皇帝,他还在悠闲吃水果,饶有兴致地看着下面的好戏。<br />\n眉眼间还是透着他以前爱看热闹,爱看笑话的小性子小脾气。<br />\n……怕不是出不了宫,就把乐子找到了臣子们身上。<br />\n这对朝中的文臣来说,可比打板子还要来得狠啊。<br />\n老头眼观鼻鼻观心,竖起耳朵仔细听这场公开处刑。<br />\n读了约莫一半,殿中尴尬、羞耻的氛围浓郁的几乎让人窒息。<br />\n曲渡边这才喊停:“好啦,小奚爱卿。”<br />\n朝臣们都快哭了,这漫长而窒息的处刑才结束。<br />\n奚子行拱手归列,小奚爱卿这四个字一入耳,心情简直大晴朗。<br />\n他瞅了眼夏赴阳。<br />\n后者没看他,表情如常。 \n\t\t\t', '\t')('\n曲渡边:“诸位爱卿也知道,朕自幼身体就不好。从北疆回来,眼睛就瞎了,现在也不大好,看不了太多繁琐的字。”<br />\n他搁下果盘,脸上看热闹的神色一收,平静道:“朕吩咐的事,不喜欢说第二遍,更不喜欢强调很多次。只要说了,吩咐了,你们就认真办。”<br />\n“更改奏折规制一事,朕给了你们七天习惯时间,七天里,全部合格的奏折寥寥,不合格的却越来越多,你们在试探朕的脾气,还是觉得,朕年纪太轻,甚至不及弱冠,得处处顺着你们,依仗你们,才能治理好朝堂和天下?”<br />\n百官心头一惊,忙道:“臣等不敢!”<br />\n“臣等万万不敢!”<br />\n曲渡边:“朕又没有生气,紧张什么。”<br />\n百官:“……”<br />\n曲渡边微笑道:“这堆奏折里面,朕会挑选几个典型,张贴在你们上值的衙门前。从今日起,要是呈上来的奏折还不合规,啰嗦、繁琐,就贴在城中告示板上,让百姓和士子们也瞧一瞧,我大周臣子们的风采。”<br />\n文武百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要真是如此,那可丢人丢到了大街上了!<br />\n“臣等必定谨遵圣命,按照新规规范奏折!”<br />\n曲渡边这才满意点头。<br />\n奏折改制之后,上朝频次也可以根据事情多少而变动了,不必一日一朝,三日一朝或者五日一朝更加合理。<br />\n下朝后,方鹤川和奚子行没走,让文武百官上前。<br />\n“诸位大人,这是陛下钦点的优秀奏折,陛下让我给大家看看。”<br />\n方鹤川展开自己的奏折,朝臣们看过去,不约而同被右上角吸引了,“那是什么?”<br />\n方鹤川扬眉,笑呵呵说:“陛下给的小红花,是夸奖。”<br />\n老头有点小得意,“老夫这个,可是开朝以来第一朵!”<br />\n“啊……陛下印的小红花啊。”<br />\n夏赴阳闻言,把奚子行的奏折也拿了过来,果不其然,右上角也有卡了戳的小红花。<br />\n他道:“奚御史很优秀啊。”<br />\n奚子行凑过来,小声笑说:“还好吧,夏将军。”<br />\n夏赴阳哼了一声:“谁在意这个。”<br />\n-<br />\n当晚。<br />\n叶小远送进来一封奏折,“陛下,小夏将军的请安奏折,说是让我亲手给您,说有大事。”<br />\n曲渡边好奇了,伸手:“我看看。”<br />\n展开奏折,一看,第一行字:<br />\n[陛下,为什么叫他小奚,叫我老夏?]<br />\n第二行字:<br />\n[我也想要小红花。] \n\t\t\t', '\t')('\n第192章<br />\n夏赴阳的奏折只有两句话。<br />\n曲渡边看完后, 第一反应是想给这家伙贴到京城告示栏上面去,然后才忍不住乐。<br />\n这家伙,怎么这么幼稚。<br />\n北疆那边虽说有官员接手了都护府, 他这个镇北大将军不必时时刻刻盯着,但他盯着小红花,是不是就有点不对了?<br />\n不过这请安奏折目的明确, 内容简洁, 值得奖励。<br />\n他下了床, 到屏风后的书桌上, 提笔在不伦不类的请安奏折上面, 回了一句:[好的, 老夏] \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