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遗留,或许只是巧合,能够克制寂灭之气,但众位仙神,更倾向于在古老的时代,就已经有了寂灭之气的出现,才有了相应的克制法门。<br />\n而太一天王,就是修行古法的真仙。<br />\n祂修炼的,名为大衍洞虚万化剑气,凭着一柄仙剑,凶厉万分!<br />\n在真仙之境,祂罕有敌手!<br />\n而这一次,寂灭之气掀起劫数,祂奉命前去围剿,竟然发觉……就连仙王都需要耗费百倍之力,才能磨灭的寂灭之气,对祂而言,并没有什么特殊。<br />\n正是因此,祂受到了帝君的重用,奉命绞杀那些“入魔”的凶神堕仙,立下了显赫功勋,受封为王,并借此威势,一举破入王境!<br />\n所以帝君才动念,搜集诸天万界的法门,筛查出可以克制寂灭之气的古法,并命人根据寂灭之气的特性,推衍新法。<br />\n值得重视的是,负责搜集古法,以及推衍新法的人,名为乾元仙王,也即是后世的弑帝逆仙!<br />\n——<br />\n造化古船之上。<br />\n李正景目光稍凝,低语道:“后世能够克制寂灭之气的法门,几乎都失传了……必然跟弑帝逆仙有关!”<br />\n而他也终于明白,弑帝逆仙为何要借用太一仙剑!<br />\n太一仙剑是天玄太白元金所铸成,根基是大衍洞虚万化剑气。<br />\n而弑帝逆仙,也掌握了大衍洞虚万化剑气!<br />\n天玄太白元金,也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材质,至少……是李正景认知当中,唯一能够伤及造化天族的东西。<br />\n帝君不是造化天族,但天玄太白元金的特殊性,恐怕还另有妙用。<br />\n随着寂灭之气的劫数,被平息之后……这九道法门都交由乾元天王封存。<br />\n李正景也辨认了一番,发现所有修行这九道法门的仙神,他几乎都不认识……除了太一天王。<br />\n也就是说,只有太一天王,存活到了后世!<br />\n但存活到后世的太一天王,却也被斩去了有关于大衍洞虚万化剑气的“剑道根基”。<br />\n祂的剑道造诣被斩去之后,从此对于剑术,一窍不通,甚至无法重修,也无法教导后辈。<br />\n这就是帝君的本事,从根本上,斩去了这尊仙王对于“剑”的一切关联!<br />\n“寂灭之气……”<br />\n李正景低语道:“原来从这里就开始了。”<br />\n这本身是一场浩劫,对于天界而言,也是万般棘手的。<br />\n虽然天界还有如太一天王这样,修行古法,能够克制寂灭之气的人物,但基本修为不算太高。<br />\n对于其他仙王而言,自身长久修行的法门,深受影响,要修行一门新法,造诣大成,也须得一段时日。<br />\n而在此期间,那尊“入魔”的仙王,还有许多位沾染了寂灭之气的上境真仙,没有办法杀死。<br />\n祂们随着被侵染的仙神越来越多,会越来越是强大。<br />\n但帝君凭着一己之力,以百倍法力,彻底磨灭了这些入魔的高层仙神! \n\t\t\t', '\t')('\n“可是帝君死后,寂灭之气重现了。”<br />\n“弑帝逆仙死后,九道克制寂灭之气的法门,也尽数失传了。”<br />\n“总觉得冥冥之中,有神秘的大手,在推动着这一切。”<br />\n李正景这样想着,就看见此事过后,帝君进行了一场闭关,将九道克制寂灭之气的法门,尽数修至大成,远赴边荒,去探查天外,寻找寂灭之气的源头。<br />\n船神摸了摸脑袋,问道:“父神觉得,帝君找到了吗?”<br />\n李正景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但是后来,帝君从天外归来,不像是一无所获的样子。”<br />\n他基本可以断定,帝君甘愿一死,跟此次天外之行有关!<br />\n随着岁月继续往上。<br />\n诸天万界,一片祥和,秩序稳固。<br />\n帝君自推翻神庭之后,便致力于恢复万界秩序,扫清那些以众生为草芥,肆意掠夺的旧神和恶类,并定下了天、地、人三界的赏善罚恶司,又定下了监察众位仙神的三界巡察使。<br />\n李正景无法窥尽诸天万界的一切,但在此期间,长达数十万年的光景,他的目光,几乎全都落在天帝的身上。<br />\n这是一位明君!<br />\n这是一位心怀众生的帝君!<br />\n从人间的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祂深知众生的疾苦。<br />\n祂登临了诸天万界的天帝之位,依然没有忘记这芸芸众生的处境,而用尽了所有的心力,去营造新的万界秩序。<br />\n只是偶尔翻阅典籍,查阅神庭遗留的过往,祂会有少许疑惑之色。<br />\n祂是从这里,开始对“造化大道,造就生灵”,起了兴趣的。<br />\n祂开始思考,诞生于天地之间的神灵,是如何诞生的,为此……祂向自己的坐骑,也就是后世的妖皇,询问过几回,但仍然无果。<br />\n而期间,也有一些从神庭时代存活下来的古老神灵,未曾作恶,被天庭继续留用的,但帝君在祂们的身上,也没有得到答案。<br />\n随着对这些疑惑的探究,天帝开始关注到了神庭记载之中,多次出现的造化古船。<br />\n“当年推翻神庭,强者陨落,这造化古船出现过不止一次……但每一次,朕都在征战之中,没能亲眼得见,着实可惜。”<br />\n“造化古船,太初之眼,如此古老的存在,见证了神庭的诞生、见证了神庭的繁荣昌盛、也见证了神庭的衰落与灭亡。”<br />\n“祂也算是看见了天庭的诞生,以及繁荣昌盛,那么将来呢?”<br />\n帝君抬了抬头。<br />\n祂身处天界最高处。<br />\n祂抬头看的,是更高的地方。<br />\n但此刻的帝君,似乎还未能彻底看穿岁月长河,没有看到上面的造化古船。<br />\n但李正景看见了祂,也明白了祂眼中的那种意思。<br />\n“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br />\n李正景嘿然一笑,说道:“之前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感慨,未能看见昔年天庭的盛况,只在后世之中,去探索古老的传说……” \n\t\t\t', '\t')('\n没想到有朝一日,他李正景也成为了岁月长河之上的“明月”!<br />\n他在造化古船之上,已然是可以映照古今!<br />\n再继续往上,李正景看见的状况,就不是很好了。<br />\n越是往上,越是混乱。<br />\n而帝君也没有闲暇心思,去考虑探索更久远的东西,祂在这段岁月里,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治理诸天万界当中。<br />\n“越是往前,越是混乱,也就代表着……”<br />\n李正景说道:“随着岁月时日,帝君治理万界,将混乱的天地,变得井然有序,越来越有成效了……”<br />\n船神也随着看见了数十万年的岁月逆流,早已不是当初木讷的状态,当下露出异色,说道:“父神似乎对祂愈发欣赏了。”<br />\n李正景笑了声,说道:“不是欣赏,是敬重!”<br />\n他看着下方的景象,低声道:“这样的存在,怎么能不敬重呢?”<br />\n可是这样的存在,终究还是选择了主动步入“陨落”的境地……放弃了祂费尽心力,治理了数十万年的天地!<br />\n继续往前,则是天庭创立之初。<br />\n先是天庭受封的众仙!<br />\n后来是被册封的天神、鬼神、各界山神、河伯等等!<br />\n而这些天神之中,约莫有三成,是属于先天神灵。<br />\n祂们有的是因为此前不曾作恶,祂们有的是在帝君推翻神庭之时迷途知返,为新的时代尽了自己的力量!<br />\n祂们有的或许还挂念过往的神庭,心中还有三分不满,甚至万般复杂。<br />\n但更多的先天神灵,已经认命了。<br />\n从此之后,神庭不再,唯有天庭,统御诸天万界!<br />\n“一个新的时代,就从这里开启了!”<br />\n李正景这样说来,然后收回目光,看向船神,说道:“继续往前……咱们去看看那个灭亡的时代……”<br />\n第三一二章 天公陨落的隐患<br />\n天庭时代,数十万年光景。<br />\n放在李正景的眼中,已经是极为漫长。<br />\n但实际上,对于仙神级数的存在而言,是颇为短暂的。<br />\n毕竟神庭时代的久远,至少是数百万年的岁月,甚至更为长久。<br />\n天帝推翻了神皇,在天庭的记载之中,自然是天帝至高无上,远胜于神皇……而在李正景眼中,天帝纵然不能稳压神皇全盛之时,也必然是同一线的存在,均是诸天万界最为强大的存在!<br />\n神庭时代如此漫长,天庭时代却显得如此短暂。<br />\n“其实真要总结下来,天庭创立之初,极为艰难,但帝君励精图治,逐步稳固万界秩序,到了后来,整体来说,便也算是万界太平了。”<br />\n李正景低语着道:“唯一的浩劫,便是寂灭之气,但也是被帝君亲自掐灭了去,扼杀于起势之前……总的来说,天庭时代算得是较为平稳安定的,可惜在这鼎盛之时,帝君死了。” \n\t\t\t', '\t')('\n帝君死了,天庭崩坏,秩序崩溃,以致万界大乱。<br />\n而阴天子随之陨落,更是让万界的生死轮回,都出现了极大的祸患,延绵到了他李正景诞生的那个时代,还未有真正平息。<br />\n天庭时代的潮流起伏并不大,但神庭时代,则大不一样,尤其是后期神皇不再理会诸事,衍生出了种种变故,单是从阴天子口中讲述的历史,就能让李正景感受到乱象。<br />\n“再继续往前……”<br />\n李正景声音落下,却见船神摇了摇头。<br />\n“怎么了?”<br />\n“停不下来。” \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