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出乎意料的。<br />
这案桌边上竟早就坐了一个人。<br />
曲渡边诧异道:“崔公公。”<br />
“见过殿下,”崔融行了礼,给他斟了杯茶,“您请。”<br />
曲渡边坐在他对面,看了眼汤一粟:“不是你跟我有事商量吗?怎么变成崔公公了。”<br />
汤一粟恭敬道:“崔公公的先说,下官并不着急。”<br />
说完,他就先退了出去。<br />
这下,屋里只剩下曲渡边和崔融。<br />
“崔公公,你来所为何事?”<br />
曲渡边知道崔融,是老登的心腹,轻易不会出来办事,若是来了,只能说明老登吩咐的事很重要。<br />
崔融:“殿下长大了。”<br />
曲渡边抿了口茶,等着他接下来的话。<br />
“边境还是这个模样。”<br />
崔融感慨了下,忽的想起什么似的,“哦……殿下的舅舅,现在在镇南关领兵的徐统帅,在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在边境和北疆打仗。”<br />
“当时我也来过一趟,后来亦是我送徐统帅回的京。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他的腿竟然好了。”<br />
“……”<br />
曲渡边抬眼,几秒后,平静道:“崔公公,你什么意思。”<br />
他搭在茶杯边缘的手指无意识收紧。<br />
崔融:“当时我是奉命而来,如今亦是奉命而来。”<br />
他从怀中掏出一柄漆黑的匕首,匕首鞘上刻着金龙,柄上写着一字,曰:斩。<br />
“这是陛下赐给您的,先斩后奏之权,有了这个匕首,您在边境行军之时,若再发现谁有通敌叛国之嫌,可当即诛杀,不必呈奏。”<br />
曲渡边没动,崔融便只好放在桌面上。<br />
紧接着,他又拿出一物。<br />
一个青色的小瓶子。<br />
“这是陛下预备在镇南关战争结束后,赐给徐统帅的。”<br />
曲渡边:“何物。”<br />
崔融:“摧筋断骨。”<br />
曲渡边没说话,放下茶杯,拿起小瓶子接触,随后看了下模拟器的释义。<br />
室内一时安静。<br />
“既然是给舅舅的,又为什么到了我这里。”<br />
崔融道:“药只有一份,一个人吃了,另一个人自然没得吃。”<br />
“崔公公,”曲渡边放下瓶子,问,“我想知道,你这句话,是陛下说的,还是你擅自做主。”<br />
“陛下宠爱您,自然不会让殿下受苦。”<br />
崔融笑了下,“只是我觉得,徐统帅好不容易才从轮椅上站起来了,没道理再疼第二次。又想着他是您舅舅,您或许,能帮他分担一次呢?”<br />
第167章<br />
曲渡边承认, 他在听见有关舅舅双腿之事的时候,心绪乱了一瞬。<br />
但马上重新冷静下来。<br />
他拿起桌面上的御赐黑龙匕首,微微用力, 匕首出鞘。<br />
锋锐的寒芒闪烁,上面一道猩红血槽。<br />
这是做不得假的,崇昭帝亲赐无疑。<br />
就算他心有疑虑, 也可以修书一封去京城, 询问老登是不是赐了先斩后奏之权给他, 崔融不会在这上面骗他。<br />
可是这毒……<br />
老登再如何小心眼, 也绝对不会送到他面前来, 让他在他自己和舅舅之间做选择。<br />
若他猜的不错, 这匕首送给他,是老登来安他的心,让他别在意京城的物议沸腾,顺便别扭地缓和下父子关系。<br />
再退一步讲,就算是老登一点情分都不念了, 真的想让他做选择, 也不会有粮草拖延一事。<br />
他现在可是在率兵打仗,士兵们挨饿对老登有什么好处?<br />
曲渡边:“崔公公,你说你是奉命而来, 奉的到底是谁的命?”<br />
“你虽否认了药是陛下给我的选择,只说‘我觉得’, 但你是陛下的心腹, 若换了旁人, 只会觉得是陛下借你的口说他想做的事。”<br />
“可我不信。”<br />
崔融神色稍敛, 看着眼前在这种情景下还能冷静分析的小皇子。<br />
他心中无声叹了下。<br />
命运捉弄,观星司一言, 让七殿下担了孽胎之名,不被陛下所喜,以至于垮了身子,病歪歪了那么多年。<br />
要是从小就和其他皇子一样成长,如此风华,大周的储君之位,舍他其谁。<br />
曲渡边没有察觉到他的走神,“公公在陛下身边这么多年,已是荣退之龄,本本分分,便是晚年安康。”<br />
“有什么值得公公如此冒险,竟敢——”<br />
“假传圣旨。”<br />
四个字平静的从少年嘴里吐出来。<br />
咔哒一声,御赐匕首压在桌面,曲渡边抬眼:“公公,不知我这把御赐匕首,可否杀你?”<br />
崔融站起来,挪了一步,到软垫旁跪下,恭恭敬敬的朝着曲渡边行了个大礼。<br />
再抬头时,面容已是一片悲楚之色。<br />
他膝行两步,双手攥住曲渡边衣摆,声音低的不能再低,“还请殿下救救小女!”<br />
“我从京城出发的前两天,小女被府中妈妈带出去买路上吃食,却再也没回来。很快,我就收到了一封信,让我按照信上所说办事,事成之后,我女儿自然会在山鸣关等我,从此朝堂之事再与我无关。”<br />
曲渡边听罢,也不知信没信,“东厂厂公做了这么多年,公公所言,不觉得自己很是愚蠢么。选择相信威胁你的人的话,不怕对方卸磨杀驴?毕竟只有死人嘴巴才最严实。”<br />
“此事若陛下知道,你,和你女儿,都活不了。”</p>
这案桌边上竟早就坐了一个人。<br />
曲渡边诧异道:“崔公公。”<br />
“见过殿下,”崔融行了礼,给他斟了杯茶,“您请。”<br />
曲渡边坐在他对面,看了眼汤一粟:“不是你跟我有事商量吗?怎么变成崔公公了。”<br />
汤一粟恭敬道:“崔公公的先说,下官并不着急。”<br />
说完,他就先退了出去。<br />
这下,屋里只剩下曲渡边和崔融。<br />
“崔公公,你来所为何事?”<br />
曲渡边知道崔融,是老登的心腹,轻易不会出来办事,若是来了,只能说明老登吩咐的事很重要。<br />
崔融:“殿下长大了。”<br />
曲渡边抿了口茶,等着他接下来的话。<br />
“边境还是这个模样。”<br />
崔融感慨了下,忽的想起什么似的,“哦……殿下的舅舅,现在在镇南关领兵的徐统帅,在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在边境和北疆打仗。”<br />
“当时我也来过一趟,后来亦是我送徐统帅回的京。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他的腿竟然好了。”<br />
“……”<br />
曲渡边抬眼,几秒后,平静道:“崔公公,你什么意思。”<br />
他搭在茶杯边缘的手指无意识收紧。<br />
崔融:“当时我是奉命而来,如今亦是奉命而来。”<br />
他从怀中掏出一柄漆黑的匕首,匕首鞘上刻着金龙,柄上写着一字,曰:斩。<br />
“这是陛下赐给您的,先斩后奏之权,有了这个匕首,您在边境行军之时,若再发现谁有通敌叛国之嫌,可当即诛杀,不必呈奏。”<br />
曲渡边没动,崔融便只好放在桌面上。<br />
紧接着,他又拿出一物。<br />
一个青色的小瓶子。<br />
“这是陛下预备在镇南关战争结束后,赐给徐统帅的。”<br />
曲渡边:“何物。”<br />
崔融:“摧筋断骨。”<br />
曲渡边没说话,放下茶杯,拿起小瓶子接触,随后看了下模拟器的释义。<br />
室内一时安静。<br />
“既然是给舅舅的,又为什么到了我这里。”<br />
崔融道:“药只有一份,一个人吃了,另一个人自然没得吃。”<br />
“崔公公,”曲渡边放下瓶子,问,“我想知道,你这句话,是陛下说的,还是你擅自做主。”<br />
“陛下宠爱您,自然不会让殿下受苦。”<br />
崔融笑了下,“只是我觉得,徐统帅好不容易才从轮椅上站起来了,没道理再疼第二次。又想着他是您舅舅,您或许,能帮他分担一次呢?”<br />
第167章<br />
曲渡边承认, 他在听见有关舅舅双腿之事的时候,心绪乱了一瞬。<br />
但马上重新冷静下来。<br />
他拿起桌面上的御赐黑龙匕首,微微用力, 匕首出鞘。<br />
锋锐的寒芒闪烁,上面一道猩红血槽。<br />
这是做不得假的,崇昭帝亲赐无疑。<br />
就算他心有疑虑, 也可以修书一封去京城, 询问老登是不是赐了先斩后奏之权给他, 崔融不会在这上面骗他。<br />
可是这毒……<br />
老登再如何小心眼, 也绝对不会送到他面前来, 让他在他自己和舅舅之间做选择。<br />
若他猜的不错, 这匕首送给他,是老登来安他的心,让他别在意京城的物议沸腾,顺便别扭地缓和下父子关系。<br />
再退一步讲,就算是老登一点情分都不念了, 真的想让他做选择, 也不会有粮草拖延一事。<br />
他现在可是在率兵打仗,士兵们挨饿对老登有什么好处?<br />
曲渡边:“崔公公,你说你是奉命而来, 奉的到底是谁的命?”<br />
“你虽否认了药是陛下给我的选择,只说‘我觉得’, 但你是陛下的心腹, 若换了旁人, 只会觉得是陛下借你的口说他想做的事。”<br />
“可我不信。”<br />
崔融神色稍敛, 看着眼前在这种情景下还能冷静分析的小皇子。<br />
他心中无声叹了下。<br />
命运捉弄,观星司一言, 让七殿下担了孽胎之名,不被陛下所喜,以至于垮了身子,病歪歪了那么多年。<br />
要是从小就和其他皇子一样成长,如此风华,大周的储君之位,舍他其谁。<br />
曲渡边没有察觉到他的走神,“公公在陛下身边这么多年,已是荣退之龄,本本分分,便是晚年安康。”<br />
“有什么值得公公如此冒险,竟敢——”<br />
“假传圣旨。”<br />
四个字平静的从少年嘴里吐出来。<br />
咔哒一声,御赐匕首压在桌面,曲渡边抬眼:“公公,不知我这把御赐匕首,可否杀你?”<br />
崔融站起来,挪了一步,到软垫旁跪下,恭恭敬敬的朝着曲渡边行了个大礼。<br />
再抬头时,面容已是一片悲楚之色。<br />
他膝行两步,双手攥住曲渡边衣摆,声音低的不能再低,“还请殿下救救小女!”<br />
“我从京城出发的前两天,小女被府中妈妈带出去买路上吃食,却再也没回来。很快,我就收到了一封信,让我按照信上所说办事,事成之后,我女儿自然会在山鸣关等我,从此朝堂之事再与我无关。”<br />
曲渡边听罢,也不知信没信,“东厂厂公做了这么多年,公公所言,不觉得自己很是愚蠢么。选择相信威胁你的人的话,不怕对方卸磨杀驴?毕竟只有死人嘴巴才最严实。”<br />
“此事若陛下知道,你,和你女儿,都活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