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此外,若是李樾按照他的计划,顺利拿下南洋和南洲地区,人口约为一亿四千余万,财政约三千六百万,约占战前财政的9.3%左右。<br />
    北洲、东洲、昆仑洲等独立地区加在一起,人口约在一亿二千万左右。<br />
    不过这些地区在战前的财政占比也就20%左右,达不到29%的程度。<br />
    这消失的9%财政收入,如果按照收税反推,那大概就是大明这动乱十五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人口损失则暂时无法统计。<br />
    经过整理,北京朝廷的军费支出达到了财政收入的68%比例,军队数量也高达二百二十万。<br />
    这样的军费支出,占比无疑过高了,倘若朝廷想要增强海军力量,那北京朝廷治理下的天下,将不会存在所谓民生经济。<br />
    四月初二,经过李楙的建议,北京朝廷决定精简军队为一百五十万。<br />
    这一政策实行后,军费比例降低到了46%,而海军也得到了一笔建造军舰的经费。<br />
    不过此时的大明朝廷,还因为李政父子的挥霍无度而先后挪用了百姓在银行储蓄的约二十七亿两储蓄金和十六亿的国债,以及印钞十五亿。<br />
    这些钱大多数并没有用到实处,而是都被他们身后的权贵资本以各种手段贪腐。<br />
    现在这群人跟随李樾前往海外,哪怕回来也得论罪,所以李楙果断将这群人的家产充公。<br />
    根据调查,包括李樾、郑令尧、蒋裘等人为主的十二大家族在整个战争期间,攫取了超过三十亿的财富。<br />
    仅仅从银行抄取的财富,以及他们留在中洲,未能及时带走的财富就已经超越了三十六亿大明通宝。<br />
    除此之外,在过去五十年的时间里,十二大家族垄断了国内经济,大发国难财,前前后后攫取的财富约八十二亿大明通宝,相当于大明朝不吃不喝二十一年才能积蓄的财富。<br />
    这八十二亿财富,仅有不到20%用于国家和后来的战事,其余都流进了他们的口袋。<br />
    正是因为太多钱流入了他们的口袋,这才导致国库空虚,李政不得不大量印钞,发行各类债券来应对军费支出。<br />
    只可惜这查抄的三十六亿财富,大部分都是工厂、商铺和土地,只有少量现金。<br />
    这些工厂和商铺大部分被变卖,土地则是按照旧制,均分给了受灾的百姓。<br />
    工厂与商铺经过大半年的变卖,最后得到了约十二亿两的财富。<br />
    这些财富,大部分被用于兑回国债上。<br />
    与此同时,李樾之子的李陵率军平定南洋叛乱,血腥镇压大大小小七百二十四支民族独立军。<br />
    九月十五,李樾在十二支舰队的护航下,带着朱仲检前往南洋爪洼城。<br />
    十月初七,在抵达南海永乐群岛的时候,朱仲检因病驾崩,享年二十七岁。<br />
    由于朱伯潜只有朱仲检一个儿子,而朱仲检在被软禁期间没有生育儿女,所以当朱仲检驾崩后,朱伯潜这一脉便绝嗣了。<br />
    此外,明光宗朱怡镇的其余几個儿子,也基本在这动荡的十余年时间里相继起兵勤王而被平定,死的死,亡的亡。<br />
    除了三个公主,朱怡镇这一脉的男丁基本都绝嗣了。<br />
    按照《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规则,帝位立马从神宗嫡长朱怡镇这一脉,转移到了嫡次子信王朱怡鏦这一脉。<br />
    也就是说,北京的监国,信王朱伯沐成为了规则之下应该即位的皇帝。<br />
    十月初八,李楙通电世界各国,谴责李樾谋害永历皇帝朱仲检。<br />
    辰时四刻,朱伯沐也通电世界,表达了对永历皇帝的哀悼,同时追其庙号为思宗,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br />
    由于南洋和南洲的藩王基本都在过去被镇压,李樾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藩王拥立,而瀛洲的又是朱标一脉,拥立和叛臣无二异。<br />
    思想前后,李樾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br />
    十月三十日,朱伯沐在李楙等人劝进下即位称帝,同时通电世界各国,对过往帝制的弊端做了检讨。<br />
    帝制管理粗糙,不适应日益复杂而蓬勃的经济发展。<br />
    帝制不是要被消灭,只是不被选择。<br />
    随后,朱伯沐开始承诺,自他以后开启虚君制,改明年为“大明三百九十六年”,以此而后,不设年号。<br />
    虚君制下,皇帝拥有提议权和建议权,但没有决议权。<br />
    “政由殿阁,祭则寡人”便是虚君制的主题。<br />
    这个主题,基本将皇帝摘除出“专制”的头衔,百姓日后即便反专制,也反不到朱伯沐头上了。<br />
    殿阁主事者称首辅,其次为次辅,再往下为七位阁臣。<br />
    至于曾经的六部,也将专精职责,进而改为十二部,以此适应更复杂的局势。<br />
    朝廷除了每年拨款二百万两大明通宝给天家,天家其余的事情都不需要由朝廷出资。<br />
    此外,曾经属于天家的许多产业,则是以股份制来交给朝廷管理,天家只领分红而不参与管理。<br />
    在虚君制下,大明皇帝彻底成为了一个吉祥物,这令许许多多的保皇派感到恐慌,也加剧了东西矛盾。<br />
    不过在东西矛盾爆发前,为了拥有正统的口号,李樾于永历十五年冬月二十四日于爪洼城称帝,国号“大燕”。<br />
    同日,李樾下令郑令尧修撰《明史》、《明代通史》等将大明朝盖棺论定的官方史书,并追谥自己的父亲李政为“燕太祖高皇帝”。<br />
    其实按照始受封的说法,李樾应该追封李成梁为燕太祖。<br />
    但李樾自己也知道自家干的事情不光彩,所以选择李政来做始受封和始受命之人。<br />
    李樾的做法,无疑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br />
    大明三百九十七年二月初七,首辅李楙通电世界……南下平叛!<br />
    第601章 后记共和大明<br />
    “砰!”大明三百九十七二月,随着李樾称帝,大明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出,。<br />
    权贵们并不想要战争,支持并跟随李樾南下也不是为了他一家一户的称帝想法,而是为了割据海外土地后,用海外的土地来与李楙和谈,以求得现有的地位不被动摇。<br />
    现在李樾犯蠢自己建国,还要搞什么《明史》和《明代通史》。<br />
    如果再不举旗,那他们就真得和李樾陪葬了。<br />
    二月初九,小西洋、西海、南大西洋、北大西洋、红海、阿拉伯海、南海、南洋等十八支舰队通电反正。<br />
    十一日,瀛洲广泽郡王朱师烬通电世界,向南洲发起进攻,响应勤王。<br />
    所谓“大燕”,在李樾连南洋叛乱都还未彻底平定的情况下,便再度陷入了南北包夹的处境。<br />
    三月,明军主力沿着中南半岛南下满剌加半岛。<br />
    随着丢失海军力量,李樾手中只剩下了两千多李氏子弟兵督军的七万多锐士军。<br />
    四月,《明史》与《明代通史》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草草完工。<br />
    由于时间太短,大量野史被摘入其中。<br />
    五月初十,胡粟率军二十万抵达满剌加半岛,于五月十五日在北方海军的帮助下开始渡海作战。<br />
    十七日,巨港府等七府先后通电投降,苏门答腊岛被收复。<br />
    余下时间里,由权贵们所掌握的部分南洋军队先后投降,李樾仅有爪洼群岛可驻守。<br />
    六月初一,胡粟还未发起攻势,李樾部将吴复率领手下千余锐士军揭竿而起,李樾在曾经的爪洼国王城内于乱军被杀,其子李陵失踪。<br />
    六月初二,吴复通电投降,郑令尧及李樾其余诸子,以及大量权贵们被作为政治献金交给胡粟,胡粟下令凌迟郑令尧等人。<br />
    至此,为祸大明朝五十多年的李郑之乱被平息。<br />
    虽然被称为“李郑之乱”,实际上是由李、郑等十二个勋贵大家族,五十四个勋贵小家族形成的一场利益争夺。<br />
    七月十六日,随着南洲被光复,神宗年间的版图,约有六成被收复。<br />
    八月初一,胡粟北上与李楙见面。<br />
    “他们倒下了,不过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反而变得更糟糕了……”<br />
    大明宫内,此时的这里已经人去楼空,除了日常维护的工作人员,整个宫殿群只有一些前来散步的权贵。<br />
    这其中,便包括了与胡粟交谈的李楙。<br />
    二人都已经四十多岁,但远没到可以享受的时候。<br />
    刚从南边返回的胡粟听着李楙口中的话,眉头紧锁。<br />
    “倘若宗室们一开始就联手发力,饶是李政执政,这场动乱也不会持续那么多年。”<br />
    “说到底,他们都在观望,都想趁机扩充自己的势力。”<br />
    “战前百姓们的思想浪潮还很大,经过这十几年的战事蹂躏,却都在期盼起了稳定。”<br />
    “百姓一旦贪图稳定,那改变就越发不可能了。”<br />
    “倘若不是我们起兵及时,凉王恐怕已经攻入北京称帝了。”<br />
    “现在谈和,他们的要求是凉王入阁为首辅或次辅,并让雍王掌管西军,凉王世子掌管东军。”<br />
    李楙侃侃而谈,但斗志并没有丢失。<br />
    胡粟看着他,沉吟片刻后才道:“西边凉王他们的要求不能答应,一旦答应,就是把军队交出去了。”<br />
    “江南的权贵还掌握着海军,听从我们命令的只有半個西军和一个东军。”<br />
    “就局势而言,对我们很不利。”<br />
    “一旦凉王入主内阁成功,军队基本由勋贵和宗室把控,仅凭一个半的都督府军队,我们恐怕……”<br />
    胡粟没说完,而是摇了摇头。<br />
    李郑之乱能乱十五年,就在于人人都在想自己。<br />
    类似凉王这些藩王如果一开始就举大旗,那李郑之乱早就被平定了。<br />
    “百姓安稳不了太久的,新的思想浪潮已经出现了,不想继续出现李郑之乱这种事情,就得彻底改变才行。”<br />
    “现在天家已经从政治中尽量剥离出去了,再进行改变,就不用担心天家的事情了……”<br />
    胡粟看向李楙,李楙则是看向远处渐渐升起的太阳。<br />
    “要想摆脱这种权贵们为了利益而内斗的事情,唯有变法……”<br />
    大明三百九十七年八月,在大明朝内部的东西谈判中,李楙与胡粟被排挤出内阁。<br />
    次年春,李楙先后发表许多关于社会问题的文章。<br />
    十五年的李郑之乱,不仅没有消除社会问题,反而因为地方勋贵和宗室拥兵自重而愈发严重,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月明朝汐

香草芋圆

楚汉争鼎

寂寞剑客

死对头总想独占我

町右

给毛茸茸当老婆[快穿]

绯色世家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