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244章 相互成就,战国最强名将郭开发力<br />
战国四公子,唯独信陵君魏无忌能征善战,在名将辈出的春秋战国也绝对能排在第一序列。<br />
魏无忌与魏军主力会和,出示虎符,拿到军权。<br />
魏国诸将皆以为反攻之日到了。<br />
个个摩拳擦掌,想要一出最近被打龟缩的窝囊气。<br />
然而,在魏军士气攀升、参战人数还领先赵军的情况下,魏无忌竟下令撤军。<br />
公孙离等一众魏将不解,提出疑问。<br />
事态紧急,一向谦逊的魏无忌这次强势了起来,不做任何解释,要诸将立刻执行军令。<br />
在魏国,信陵君这三个字,和魏王相比也不逊几分。<br />
在居赵近十年不与魏国联络的情况下,魏无忌见面即掌权。<br />
但有吩咐,魏将无不执行。<br />
短短一日,魏军便整军待发,从四个城门鱼贯而出,同时突围。<br />
十七万有余的人马一股脑冲出来,每个城门口都有四万人。<br />
廉颇留下的四万赵军只能够拦截一路,且一旦没有快速吃掉而是陷入缠斗,等另外三路魏军包过来那就是一个反包围。<br />
被廉颇派来围困魏军的赵将王觞不是庸俗之辈。<br />
利用赵国善于马战,机动性强的特点,采用边跑边打的策略来干扰魏军,避开与魏军正面冲突。<br />
一边拦阻,一边快马报于主将廉颇魏军出城的消息。<br />
这个策略切实有效地阻碍了魏军行进速度,但没有阻碍多少。<br />
魏无忌没有来时,魏军地应对策略是中间松外围紧。<br />
将所有战车摆在外面,做好赵军马蹄冲阵的防范——赵国骑军敢冲阵,魏军就驾驶战车对撞过去,看看到底是战车硬还是战马硬。<br />
这种应对方式,极大的拉低了魏军行进速度。<br />
虽然可以避免了魏军出现大的伤亡,但却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使魏军一直处于劣势,疲于应付。<br />
赵国刚过万的骑军,不但填补了魏、赵两国八万的参战人数空缺,还犹有过之。<br />
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原不知马战,不知道怎么应对骑军。<br />
天下大国,皆以步军为主,车军为胜负手,弓手弩手骑兵等皆不成军。<br />
概因为中原攻伐最终逃不过去的一定是攻城,而极难培养的骑兵在攻城上,大概率还不如一个普通步兵。<br />
魏无忌居赵国近十年,深谙兵法。<br />
命令对于骚扰的骑军,采用无视的态度。<br />
他骚扰就骚扰,能杀几个人?全速前进!<br />
诸魏将不解。<br />
那要是赵国骑军冲阵呢?<br />
不提早防备,以赵国骑军速度,猝然冲过来的时候魏军是没有办法抵抗的。<br />
魏无忌依旧没有解释,只是让诸将照做。<br />
于是,魏军在前面跑,赵国骑军在后面追,赵国步军跟在骑军身后不远也不近。<br />
太远,要拦阻魏军的时候上不去。<br />
太近,魏军要是回头邀战避不开。<br />
正在接连收复失地的老将廉颇,很快得到王觞送来的战报。<br />
听到魏军弃城而逃,老将就很惊诧。<br />
在攻城战中,尤其是墙厚城高的大城,守城方比攻城方的优势大到能弥补十倍人数差。<br />
魏军竟然能抛弃城防之利,选择野战,这很奇怪。<br />
魏军想好怎么破解骑军了吗?<br />
一日内,老将又收到第二封战报。<br />
面对赵军袭扰,魏军一反常态,几乎处于对骑军不设防的状态,只是一味行军。<br />
这一次,老将脸色凝重了。<br />
走到大案前,老将看着舆图,脑海想着战报,手指在舆图上划出魏军行进路线。<br />
路线尽头,是魏。<br />
魏军要撤退,不打了。<br />
“说走就走,说舍就舍,真是果决啊……”廉颇喃喃,眼神一凝:“魏国一定换了将!”<br />
老将缓慢踱步,边走边想。<br />
半晌,脚步停,颓然一叹:<br />
“告诉王觞,骑军继续袭扰,大军去往魏、赵边境集合。<br />
“他们要走,就让他们走吧。”<br />
一个赵兵领命而去,向王觞传达廉颇军令。<br />
这赵兵出帐之后,老将再下令,召集诸将升大帐。<br />
半个时辰后,老将廉颇领导的赵军集结。<br />
赵军主力暂缓收复失地,向着赵、魏边境而去,急行军。<br />
另一边,王觞得到廉颇军令,如释重负,立即执行。<br />
虽然魏军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但给王觞造成的心理压力却很重。<br />
好像一不留神,就会被魏军吃掉。<br />
不到半月,魏无忌领着魏军来到魏、赵边境。<br />
远远的,就能看到赵国近十万大军集结在此,早已等候多时。<br />
魏无忌知道对面主将是廉颇,不顾诸将劝阻,竟是以主将之身单刀赴会,匹马入赵营。<br />
两军主将见面,老将廉颇释然了。<br />
这不是两人第一次战场相见。<br />
鄗地一战,世人只记得廉颇以十三万破六十万。<br />
廉颇却记得,魏无忌以五千招降十五万。<br />
“原来是信陵君当面。”老将赞道,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道:“竟然是信陵君当面。”<br />
第一句话肯定魏无忌的军事能力,第二句话质疑魏无忌为何帮助不要魏无忌的魏国。<br />
四十余岁,不再年轻的魏无忌正色说道:<br />
“无忌终究是魏人。<br />
“魏王受奸人指使,竟而伐赵。<br />
“待无忌归魏,锄奸”<br />
“信陵君。”老将打断魏无忌言语,沉默片刻后,认真道:“你我以武将身份,战场相见。今日,我不是赵相邦,你也不是魏公子。我们坦诚相对,说些实话可好?”<br />
信陵君洒然一笑,举手抱拳:<br />
“赵人性情,我魏人亦不龃(ju三声)龉(yu三声)。<br />
“我与廉公,开诚布公!”<br />
廉颇鼓掌,喝了一声彩,径直问道:<br />
“老夫且问你,为何要弃城而逃?”<br />
魏无忌哂笑:<br />
“孤军深入,死守孤城,早晚都是败。廉公问这小儿问题,可是在骂人了。”<br />
“败了又如何呢?难道老夫会像白起一样坑杀魏国近二十万降卒吗?想要归魏,投降便是,哪里用得着如此呢?”<br />
“降兵和自己打回来的兵,哪里是一样的呢?”<br />
“我国骑军袭扰,你视之不理,若是我军冲锋,你如何应对?”<br />
“死人而已。以我一万步兵,换你一万骑兵。我人比你们多八万,不怕你围杀。赵骑是否冲锋杀进来,你说的算。能否走得掉,我说的算。”<br />
“……魏国有你,是我国大敌啊,老夫忽然不想放信陵君走了。”<br />
“我相信廉公不会做出如此不智行为,秦国才是魏赵共同的敌人。”<br />
“就怕魏王不这么想。”<br />
“所以我要回魏国去。”<br />
“老夫若是不提前领军在此等候,信陵君会就这么走了吗?”<br />
“当然不会,我会带着军队进攻你的边城。与败退相比,我更喜欢胜利。”<br />
“信陵君难道忘了,秦国才是魏、赵共同的敌人吗?”<br />
“魏、赵之间,是友是敌。因时而变,因时而变。没有秦国,廉公会放我走吗?”<br />
“当然不会,老夫会第一时间杀了你。”<br />
“那就是了。廉公,赵国若是待不下去了,记得来魏国。魏无忌这三个字,必能保廉公一条性命。”<br />
“多谢信陵君好意。老夫只希望,信陵君此回魏国可得重用,一定要让魏王知道秦国才是大敌,别让老夫后悔放了行。”<br />
魏无忌入赵营两个时辰,出赵营,完好无损地回归魏军。<br />
廉颇下令,赵军放行。<br />
浩浩荡荡十七万魏军在赵军注目礼下回到魏国。<br />
此战过后,两人互相成就。<br />
廉颇名声再震,世人再知老将之威。<br />
魏无忌声名复起。<br />
不计前嫌,于魏国危难间持符救魏,大德也。<br />
率被困魏军突围,大智也。<br />
单枪匹马去往赵营,大勇也。<br />
魏国公子,世无双。<br />
魏无忌入魏境不久。<br />
早就来到边境等候的魏王圉匆匆赶来,十多年没见的两人在魏国边境相拥而泣。<br />
魏王圉哭着哀叹:<br />
“吾弟受苦了啊!<br />
“犹记得你离开大梁的时候玉树临风,如玉公子。<br />
“郭开、宋玉之流,不及吾弟半分。<br />
“如今,怎么连两鬓都白了啊!”<br />
魏无忌泪中带笑,说道:<br />
“阿兄说的人不是现在的我,是十多年前的我啊。”<br />
十余年,弹指一挥间。<br />
沧海变不得桑田,人从韶华变白首。<br />
两兄弟联袂归大梁。<br />
魏王圉封亲弟魏无忌为魏国上将军,魏将之首。<br />
复君爵,还为信陵君。<br />
老将廉颇领军归赵地,继续收复失地。<br />
他赶跑了魏军,现在收复失地是轻松加愉快,全都是唾手可得的军功。<br />
心情极佳的老将哼着小曲,随意指挥的当口,一封王令到来。<br />
赵王派武襄君乐乘,代替老将为主将,命令老将立刻回邯郸复命。<br />
老将怒不可遏,怒发冲冠,怒从心头起。<br />
打仗的时候你不换人。<br />
现在仗打完了,收军功的时候你换人,这不是摘桃子吗?<br />
脏活苦活累活我廉颇干,好处全让乐乘那竖子拿,老夫这么好欺负吗?<br />
老将死都想不通,赵王丹为什么这么对他?<br />
两人明明已经尽释心结,是一对再完美不过的君臣了啊!<br />
十日之前。<br />
邯郸。<br />
前线战报还没有送到,赵王丹每日觉都睡不好,操心国事操心的要死,没有玩女玩男人的想法。<br />
既是宠姬又是宠臣的郭开,不用服侍赵王丹,就去服侍赵太子偃。<br />
赵王丹的疲劳驾驶策略还是很有用的,赵太子偃日前对郭开已经怯魅。<br />
再好的车,开多了也无感。<br />
最近,赵太子偃迷上了一个勾栏美人。<br />
与善于表现自身妩媚的郭开相比,这个勾栏美人容貌逊色一分,但是技术拉郭开十分。<br />
不仅吹拉弹唱无一不精,还有绝技。<br />
其对身体掌控妙至毫巅,能夹出层次感,让赵太子偃沉迷不已。<br />
郭开来寻赵太子偃时,赵太子偃正在摇头晃脑听勾栏美人弹琴:<br />
“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br />
“太子此话妙绝!”凑巧听得这句话的郭开眼睛一亮,真心鼓掌大赞。<br />
“哈哈哈哈!”赵太子偃心情大妙,张开双臂。<br />
郭开扑进赵太子偃怀中,就听到赵太子偃自得道:<br />
“这种妙语,吾随口便来,你且听好。<br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r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暮暮朝朝……”<br />
赵太子偃一口气说了七八条才说完,端着茶水呷了一口,笑道:<br />
“如何?”<br />
郭开作为一个宠臣宠姬,为了固宠,也需要进步。<br />
他不能和勾栏美人一样无限增加实战经验,就在别的地方下功夫,其中就有诗词文化。<br />
《诗经》、《楚辞》这些,郭开不说倒背如流,正着背是肯定能背下来的。<br />
他本来没对赵太子偃的言语有多大期望,只是等着说完就大夸特夸。<br />
没想到越听越是眼有异彩,觉得极其有韵味。<br />
虽然这些言语格式不是诗,也没有“兮”字,不是浪漫的楚国文化,显得有些奇怪。<br />
但,听着确实很好。<br />
细琢磨之下,就更好了。<br />
芳心大动的郭开不由揽着太子偃脖子,凑近太子偃耳边,吹气细语:<br />
“太子文采,可比屈子。”<br />
耳朵痒痒,本来沉迷于美人暧昧夸赞的太子偃瞬间有些懵逼。<br />
[这几句话有这么好?能比屈原?]<br />
[下次再让公子成蟜多说两句,多请他吃几顿饭。]<br />
屈子在当世地位首屈一指,可类比李白、杜甫在诗中的地位。<br />
两人腻歪了一阵,开始战斗。<br />
战毕,大汗淋漓。<br />
郭开依偎在太子偃怀中,轻声呢喃:<br />
“开以后,就不能陪伴太子左右了。”<br />
太子偃眉头一皱,颇有三分威严:<br />
“谁敢欺负孤的美人?”<br />
“信平君。”郭开闭着眼道。<br />
太子偃倒吸一口凉气,有些不自然地道:<br />
“廉公啊……这,廉公应该不会针对美人吧……”<br />
“信平君教唆王上杀我,声称是我误了赵国……”郭开一边说,一边偷偷睁开眼睛,注意太子脸色。<br />
太子偃有些怒气:<br />
“无能之辈!<br />
“国之大事,与美人何干?难道长平之战是美人指使输掉的吗?<br />
“美人放心,偃必不会辜负你,谁也不能对你动手。”<br />
郭开一脸感激,道:<br />
“多谢太子。<br />
“若只是说开,开可以忍受。<br />
“但……我亲耳听到信平君和王上说,接春平侯回来继位。”<br />
(本章完)</p>
战国四公子,唯独信陵君魏无忌能征善战,在名将辈出的春秋战国也绝对能排在第一序列。<br />
魏无忌与魏军主力会和,出示虎符,拿到军权。<br />
魏国诸将皆以为反攻之日到了。<br />
个个摩拳擦掌,想要一出最近被打龟缩的窝囊气。<br />
然而,在魏军士气攀升、参战人数还领先赵军的情况下,魏无忌竟下令撤军。<br />
公孙离等一众魏将不解,提出疑问。<br />
事态紧急,一向谦逊的魏无忌这次强势了起来,不做任何解释,要诸将立刻执行军令。<br />
在魏国,信陵君这三个字,和魏王相比也不逊几分。<br />
在居赵近十年不与魏国联络的情况下,魏无忌见面即掌权。<br />
但有吩咐,魏将无不执行。<br />
短短一日,魏军便整军待发,从四个城门鱼贯而出,同时突围。<br />
十七万有余的人马一股脑冲出来,每个城门口都有四万人。<br />
廉颇留下的四万赵军只能够拦截一路,且一旦没有快速吃掉而是陷入缠斗,等另外三路魏军包过来那就是一个反包围。<br />
被廉颇派来围困魏军的赵将王觞不是庸俗之辈。<br />
利用赵国善于马战,机动性强的特点,采用边跑边打的策略来干扰魏军,避开与魏军正面冲突。<br />
一边拦阻,一边快马报于主将廉颇魏军出城的消息。<br />
这个策略切实有效地阻碍了魏军行进速度,但没有阻碍多少。<br />
魏无忌没有来时,魏军地应对策略是中间松外围紧。<br />
将所有战车摆在外面,做好赵军马蹄冲阵的防范——赵国骑军敢冲阵,魏军就驾驶战车对撞过去,看看到底是战车硬还是战马硬。<br />
这种应对方式,极大的拉低了魏军行进速度。<br />
虽然可以避免了魏军出现大的伤亡,但却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使魏军一直处于劣势,疲于应付。<br />
赵国刚过万的骑军,不但填补了魏、赵两国八万的参战人数空缺,还犹有过之。<br />
出现这种情况,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原不知马战,不知道怎么应对骑军。<br />
天下大国,皆以步军为主,车军为胜负手,弓手弩手骑兵等皆不成军。<br />
概因为中原攻伐最终逃不过去的一定是攻城,而极难培养的骑兵在攻城上,大概率还不如一个普通步兵。<br />
魏无忌居赵国近十年,深谙兵法。<br />
命令对于骚扰的骑军,采用无视的态度。<br />
他骚扰就骚扰,能杀几个人?全速前进!<br />
诸魏将不解。<br />
那要是赵国骑军冲阵呢?<br />
不提早防备,以赵国骑军速度,猝然冲过来的时候魏军是没有办法抵抗的。<br />
魏无忌依旧没有解释,只是让诸将照做。<br />
于是,魏军在前面跑,赵国骑军在后面追,赵国步军跟在骑军身后不远也不近。<br />
太远,要拦阻魏军的时候上不去。<br />
太近,魏军要是回头邀战避不开。<br />
正在接连收复失地的老将廉颇,很快得到王觞送来的战报。<br />
听到魏军弃城而逃,老将就很惊诧。<br />
在攻城战中,尤其是墙厚城高的大城,守城方比攻城方的优势大到能弥补十倍人数差。<br />
魏军竟然能抛弃城防之利,选择野战,这很奇怪。<br />
魏军想好怎么破解骑军了吗?<br />
一日内,老将又收到第二封战报。<br />
面对赵军袭扰,魏军一反常态,几乎处于对骑军不设防的状态,只是一味行军。<br />
这一次,老将脸色凝重了。<br />
走到大案前,老将看着舆图,脑海想着战报,手指在舆图上划出魏军行进路线。<br />
路线尽头,是魏。<br />
魏军要撤退,不打了。<br />
“说走就走,说舍就舍,真是果决啊……”廉颇喃喃,眼神一凝:“魏国一定换了将!”<br />
老将缓慢踱步,边走边想。<br />
半晌,脚步停,颓然一叹:<br />
“告诉王觞,骑军继续袭扰,大军去往魏、赵边境集合。<br />
“他们要走,就让他们走吧。”<br />
一个赵兵领命而去,向王觞传达廉颇军令。<br />
这赵兵出帐之后,老将再下令,召集诸将升大帐。<br />
半个时辰后,老将廉颇领导的赵军集结。<br />
赵军主力暂缓收复失地,向着赵、魏边境而去,急行军。<br />
另一边,王觞得到廉颇军令,如释重负,立即执行。<br />
虽然魏军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但给王觞造成的心理压力却很重。<br />
好像一不留神,就会被魏军吃掉。<br />
不到半月,魏无忌领着魏军来到魏、赵边境。<br />
远远的,就能看到赵国近十万大军集结在此,早已等候多时。<br />
魏无忌知道对面主将是廉颇,不顾诸将劝阻,竟是以主将之身单刀赴会,匹马入赵营。<br />
两军主将见面,老将廉颇释然了。<br />
这不是两人第一次战场相见。<br />
鄗地一战,世人只记得廉颇以十三万破六十万。<br />
廉颇却记得,魏无忌以五千招降十五万。<br />
“原来是信陵君当面。”老将赞道,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道:“竟然是信陵君当面。”<br />
第一句话肯定魏无忌的军事能力,第二句话质疑魏无忌为何帮助不要魏无忌的魏国。<br />
四十余岁,不再年轻的魏无忌正色说道:<br />
“无忌终究是魏人。<br />
“魏王受奸人指使,竟而伐赵。<br />
“待无忌归魏,锄奸”<br />
“信陵君。”老将打断魏无忌言语,沉默片刻后,认真道:“你我以武将身份,战场相见。今日,我不是赵相邦,你也不是魏公子。我们坦诚相对,说些实话可好?”<br />
信陵君洒然一笑,举手抱拳:<br />
“赵人性情,我魏人亦不龃(ju三声)龉(yu三声)。<br />
“我与廉公,开诚布公!”<br />
廉颇鼓掌,喝了一声彩,径直问道:<br />
“老夫且问你,为何要弃城而逃?”<br />
魏无忌哂笑:<br />
“孤军深入,死守孤城,早晚都是败。廉公问这小儿问题,可是在骂人了。”<br />
“败了又如何呢?难道老夫会像白起一样坑杀魏国近二十万降卒吗?想要归魏,投降便是,哪里用得着如此呢?”<br />
“降兵和自己打回来的兵,哪里是一样的呢?”<br />
“我国骑军袭扰,你视之不理,若是我军冲锋,你如何应对?”<br />
“死人而已。以我一万步兵,换你一万骑兵。我人比你们多八万,不怕你围杀。赵骑是否冲锋杀进来,你说的算。能否走得掉,我说的算。”<br />
“……魏国有你,是我国大敌啊,老夫忽然不想放信陵君走了。”<br />
“我相信廉公不会做出如此不智行为,秦国才是魏赵共同的敌人。”<br />
“就怕魏王不这么想。”<br />
“所以我要回魏国去。”<br />
“老夫若是不提前领军在此等候,信陵君会就这么走了吗?”<br />
“当然不会,我会带着军队进攻你的边城。与败退相比,我更喜欢胜利。”<br />
“信陵君难道忘了,秦国才是魏、赵共同的敌人吗?”<br />
“魏、赵之间,是友是敌。因时而变,因时而变。没有秦国,廉公会放我走吗?”<br />
“当然不会,老夫会第一时间杀了你。”<br />
“那就是了。廉公,赵国若是待不下去了,记得来魏国。魏无忌这三个字,必能保廉公一条性命。”<br />
“多谢信陵君好意。老夫只希望,信陵君此回魏国可得重用,一定要让魏王知道秦国才是大敌,别让老夫后悔放了行。”<br />
魏无忌入赵营两个时辰,出赵营,完好无损地回归魏军。<br />
廉颇下令,赵军放行。<br />
浩浩荡荡十七万魏军在赵军注目礼下回到魏国。<br />
此战过后,两人互相成就。<br />
廉颇名声再震,世人再知老将之威。<br />
魏无忌声名复起。<br />
不计前嫌,于魏国危难间持符救魏,大德也。<br />
率被困魏军突围,大智也。<br />
单枪匹马去往赵营,大勇也。<br />
魏国公子,世无双。<br />
魏无忌入魏境不久。<br />
早就来到边境等候的魏王圉匆匆赶来,十多年没见的两人在魏国边境相拥而泣。<br />
魏王圉哭着哀叹:<br />
“吾弟受苦了啊!<br />
“犹记得你离开大梁的时候玉树临风,如玉公子。<br />
“郭开、宋玉之流,不及吾弟半分。<br />
“如今,怎么连两鬓都白了啊!”<br />
魏无忌泪中带笑,说道:<br />
“阿兄说的人不是现在的我,是十多年前的我啊。”<br />
十余年,弹指一挥间。<br />
沧海变不得桑田,人从韶华变白首。<br />
两兄弟联袂归大梁。<br />
魏王圉封亲弟魏无忌为魏国上将军,魏将之首。<br />
复君爵,还为信陵君。<br />
老将廉颇领军归赵地,继续收复失地。<br />
他赶跑了魏军,现在收复失地是轻松加愉快,全都是唾手可得的军功。<br />
心情极佳的老将哼着小曲,随意指挥的当口,一封王令到来。<br />
赵王派武襄君乐乘,代替老将为主将,命令老将立刻回邯郸复命。<br />
老将怒不可遏,怒发冲冠,怒从心头起。<br />
打仗的时候你不换人。<br />
现在仗打完了,收军功的时候你换人,这不是摘桃子吗?<br />
脏活苦活累活我廉颇干,好处全让乐乘那竖子拿,老夫这么好欺负吗?<br />
老将死都想不通,赵王丹为什么这么对他?<br />
两人明明已经尽释心结,是一对再完美不过的君臣了啊!<br />
十日之前。<br />
邯郸。<br />
前线战报还没有送到,赵王丹每日觉都睡不好,操心国事操心的要死,没有玩女玩男人的想法。<br />
既是宠姬又是宠臣的郭开,不用服侍赵王丹,就去服侍赵太子偃。<br />
赵王丹的疲劳驾驶策略还是很有用的,赵太子偃日前对郭开已经怯魅。<br />
再好的车,开多了也无感。<br />
最近,赵太子偃迷上了一个勾栏美人。<br />
与善于表现自身妩媚的郭开相比,这个勾栏美人容貌逊色一分,但是技术拉郭开十分。<br />
不仅吹拉弹唱无一不精,还有绝技。<br />
其对身体掌控妙至毫巅,能夹出层次感,让赵太子偃沉迷不已。<br />
郭开来寻赵太子偃时,赵太子偃正在摇头晃脑听勾栏美人弹琴:<br />
“此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br />
“太子此话妙绝!”凑巧听得这句话的郭开眼睛一亮,真心鼓掌大赞。<br />
“哈哈哈哈!”赵太子偃心情大妙,张开双臂。<br />
郭开扑进赵太子偃怀中,就听到赵太子偃自得道:<br />
“这种妙语,吾随口便来,你且听好。<br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r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暮暮朝朝……”<br />
赵太子偃一口气说了七八条才说完,端着茶水呷了一口,笑道:<br />
“如何?”<br />
郭开作为一个宠臣宠姬,为了固宠,也需要进步。<br />
他不能和勾栏美人一样无限增加实战经验,就在别的地方下功夫,其中就有诗词文化。<br />
《诗经》、《楚辞》这些,郭开不说倒背如流,正着背是肯定能背下来的。<br />
他本来没对赵太子偃的言语有多大期望,只是等着说完就大夸特夸。<br />
没想到越听越是眼有异彩,觉得极其有韵味。<br />
虽然这些言语格式不是诗,也没有“兮”字,不是浪漫的楚国文化,显得有些奇怪。<br />
但,听着确实很好。<br />
细琢磨之下,就更好了。<br />
芳心大动的郭开不由揽着太子偃脖子,凑近太子偃耳边,吹气细语:<br />
“太子文采,可比屈子。”<br />
耳朵痒痒,本来沉迷于美人暧昧夸赞的太子偃瞬间有些懵逼。<br />
[这几句话有这么好?能比屈原?]<br />
[下次再让公子成蟜多说两句,多请他吃几顿饭。]<br />
屈子在当世地位首屈一指,可类比李白、杜甫在诗中的地位。<br />
两人腻歪了一阵,开始战斗。<br />
战毕,大汗淋漓。<br />
郭开依偎在太子偃怀中,轻声呢喃:<br />
“开以后,就不能陪伴太子左右了。”<br />
太子偃眉头一皱,颇有三分威严:<br />
“谁敢欺负孤的美人?”<br />
“信平君。”郭开闭着眼道。<br />
太子偃倒吸一口凉气,有些不自然地道:<br />
“廉公啊……这,廉公应该不会针对美人吧……”<br />
“信平君教唆王上杀我,声称是我误了赵国……”郭开一边说,一边偷偷睁开眼睛,注意太子脸色。<br />
太子偃有些怒气:<br />
“无能之辈!<br />
“国之大事,与美人何干?难道长平之战是美人指使输掉的吗?<br />
“美人放心,偃必不会辜负你,谁也不能对你动手。”<br />
郭开一脸感激,道:<br />
“多谢太子。<br />
“若只是说开,开可以忍受。<br />
“但……我亲耳听到信平君和王上说,接春平侯回来继位。”<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