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248章 秦王政不信秦王的命,吕不韦不信自己会败<br />
一个身着布衣,眉目有三分英气的俊郎青年步入。<br />
面对秦王政、赵太后,未露惧色,程序化拱手抱拳,低头说道:<br />
“衫风拜见王上、太后。”<br />
秦王政见衫风容貌出众,先生三分好感——长相好看大多时候是一种优势。<br />
又见其神情坚毅,并不露怯,更是心喜,一脸赞赏地道:<br />
“你任何职?寡人从前并未在太后身边见过你。”<br />
衫风面露一丝尴尬之色,瞥了一眼赵太后,微微低头没有答话。<br />
“此乃小节。”赵太后简短言语,轻描淡写得将儿子的问题揭过,正色问道:“长安君去了何处?”<br />
秦王政扭头瞥了母亲一眼,又落回眼前衫风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思索。<br />
[此人可直接面见母后,且母后知悉其名,定是母后的心腹。]<br />
[母后心腹,我却不知,此人肯定是近日才到母亲身边。]<br />
[我问官职,母后替其遮掩。]<br />
[什么官职,需要遮掩呢……]<br />
“相邦府。”衫风迟疑着道。<br />
他知道这个答案不是太后想要的的答案,回答时头又低下三分,嘴都要咬到胸前布衣了。<br />
秦王政暂停思路,用母后刚才看自己的眼神回看过去——母后看见吾弟真面目了吧?<br />
赵太后略显羞恼,嘴硬道:<br />
“他一定是去和吕不韦商议如何对付你。”<br />
秦王政摇摇头,有些无奈,转移话题:<br />
“寡人与母后说的立后一事,母后思虑的如何了?”<br />
行玺符令事赵高微微低头,掩饰面上表情。<br />
赵太后以手扶额,轻轻揉搓:<br />
“与其让阿房认华阳太后为大母,你娶之。<br />
“倒不如你直接娶了芈凰。”<br />
秦王政蹙眉道:<br />
“芈凰钟者是成蟜。”<br />
赵太后沉声说:<br />
“联姻与情爱无关。”<br />
秦王政眯起双眸,如同鹰隼:<br />
“母后谏言,寡人听到了。<br />
“现在,请母后回答寡人,母后支不支持寡人立阿房为后。”<br />
其声略微尖锐、响亮,如豺。<br />
赵高激动到身子颤抖,像是开了震动。<br />
衫风不由自主地口舌发干,喉头滚动,吞咽口水,心在打颤。<br />
姬窈窕没有察觉到异样。<br />
作为抚养嬴政长大的母亲,她一直备受嬴政尊重。<br />
当下,用以往教育儿子的口吻道:<br />
“娶芈凰,立芈凰为后,华阳太后会支持你。<br />
“娶他国公主,可借他国之力对抗吕不韦。<br />
“两种联姻,哪一种都比阿房认华阳太后为大母,嫁与你为后要强。<br />
“政儿,你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有更好的办法。”<br />
嬴政指自己的耳朵:<br />
“寡人有耳,可听谏言。”<br />
指嘴:<br />
“寡人听过谏言之后,张嘴说出来的命令,就算是错的,也要执行。”<br />
姬窈窕气愤站起,举掌欲扇儿子巴掌。<br />
掌在半空悬着,迟迟不落。<br />
她舍不得。<br />
儿子长大了,不听话了,但还是她的儿子。<br />
她俯下身,双手把着儿子左右臂膀,轻微摇晃,苦口婆心地劝道:<br />
“我是你的母后,你如此对我说话,我不怪你,但也只有我不怪你。<br />
“没错,你是王,你是秦国的王。<br />
“但你这个王目前还没有权力,你需要隐忍,需要舍弃。<br />
“历代秦国先君,莫不如此,你想想你的父亲,想想”<br />
“母后。”秦王政打断母亲言语:“历代先君若是没有错处,秦国现在还会偏居西隅吗?”<br />
嬴政目光坚定,眸中闪烁着异彩:<br />
“他们如何做秦君,寡人不管。<br />
“寡人如何做秦王,寡人自己说了算。”<br />
姬窈窕在举目皆敌的赵国独自护住儿子五六年。<br />
为了儿子能够活命,她这位赵国最贵女公子搬出了蔺氏府邸,忍受饥寒交迫,期间辛苦不足为外人道。<br />
那是一段她不愿回想的过往。<br />
但为了让儿子清醒,她回忆:<br />
“竖子无知!”<br />
她眼圈升起水雾,凑到儿子身前,银牙轻触:<br />
“你忘了你满身的伤痕吗?忘了为了消除掉这满身伤痕的痛不欲生吗?<br />
“往日想要求存,必须如此。<br />
“今时和往日一样。<br />
“想要为秦王,你就必须要效仿秦国历代先君。<br />
“先王因病而去,你母得以辅政。<br />
“先王若是活得久,你母就将被你父杀害,你父一直想去母留子!<br />
“我一直让你听先王言语,心中对先王却是深恨之。<br />
“但没办法,这就是秦王。<br />
“想要当秦王,就必须如此!这就是秦王的命!”<br />
嬴政擦去母亲泪水,柔声道:<br />
“寡人已经遭受了一次苦难,不会再遭受第二次。<br />
“薄情者是秦子楚,不是秦王。<br />
“将性情归罪于王,乃是无能之举。<br />
“秦王的命……呵,寡人不信命。”<br />
甩开儿子的手,赵姬快步走到宫门前,急停。<br />
她手扶宫门,回首望儿,大声质问道:<br />
“你父认华阳太后为母,可为王,是因为你父原本就是秦孝文王之子。<br />
“就算华阳太后肯认阿房为孙女,也改变不了她原本是一个隐宫女。<br />
“还是一个嫁过人,死了丈夫的寡居女!<br />
“你好好想清楚,到底是要做秦王,还是要做情郎!”<br />
砰~!<br />
宫门被大力甩上,震落门顶少许浮土。<br />
尘在空中浮,如烟亦如梦。<br />
“赵高。”嬴政唤。<br />
“臣在。”赵高应。<br />
“查查这个叫衫风的底细。”<br />
“唯。”<br />
赵高应声后,依旧保持着拱手躬身的姿势,久不动。<br />
嬴政偏头视之:<br />
“怎么还不走?”<br />
赵高双膝砸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br />
他跪在地上,喜极而泣,磕头称谢:<br />
“高代阿母谢王上,谢王上!<br />
“王上既为高君,亦为高父!”<br />
嬴政侧过头,避开赵高视线:<br />
“寡人是秦王,是所有秦人的君父。”<br />
相邦府。<br />
嬴成蟜步入其中。<br />
那些他极为熟悉的面孔没有几张了,全部变成了他不认识的陌生人。<br />
他不在秦国这两三年,相邦府经历了一次大换血。<br />
如今相邦府中的官员小吏,几乎每一个都与相邦吕不韦有联系。<br />
嬴成蟜为一不认识的小吏引领,经过相邦府中广场,走过有饭香味的庖厨。<br />
许多官员和其打了个照面,目不斜视,径直走过。<br />
没有几人和他打招呼,道一句“公子又来了”。<br />
嬴成蟜遂也沉默着,跟在小吏身后,一直跟到秦相吕不韦处理政务的房屋前。<br />
房屋很规整,分为前堂、后室。<br />
坐在前堂的相邦长史甘罗得小吏禀报,欢喜地迎出门外:<br />
“甘罗拜见公子成,拜见长安君!”<br />
甘罗见到幼时跟从的公子成蟜,欣喜之余,忘记了主君在大众面前称官职、爵位的要求。<br />
话说出口,脑子反应过来,嘴也跟着变了过来。<br />
“不必拘礼。”嬴成蟜主动走上前。<br />
他像是幼时一样,走在甘罗面前。<br />
他先一步踏入房屋,倒像是他才是房屋主人。<br />
一进门,他的眼中被竹简填满。<br />
地上、墙壁书架,全部都是被整理好,卷成圆筒形状的竹简。<br />
“这些竹简……都哪里来的?”嬴成蟜确定,黄石公为相邦时,竹简绝没有如此之多。<br />
准确一点说,连这里的一半都没有。<br />
秦国这些年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增设官员,哪里平白无故多出来这么多竹简?<br />
甘罗先指指自己嘴巴,摇摇头,又指指后堂。<br />
动作小心,像是做贼。<br />
嬴成蟜失笑:<br />
“好,我不难为你,我去问师长。”<br />
他拍拍甘罗右大臂:<br />
“壮了。”<br />
甘罗笑着,什么也没说。<br />
他看着嬴成蟜轻敲后堂门,听到主君道了一声“进”。<br />
待嬴成蟜进入后堂,带上后堂门。<br />
比嬴成蟜小一岁的少年笑脸不见,重重叹了口气:<br />
“唉……”<br />
吕不韦正在看竹简,他的竹简似乎永远都看不完。<br />
嬴成蟜进来,秦相连头都没抬,只是伸手虚探在一个空椅子上,示意坐。<br />
嬴成蟜坐下,没有说话,眼睁睁看着师长处理政务。<br />
吕不韦手持毛笔,在手上这一卷竹简上勾勾写写,片刻后就处理完毕。<br />
轻轻吹拂末尾落笔,吹干墨渍。<br />
卷起,放在已经摞有半人高的竹简最上方。<br />
这位权势滔天的秦相这才揉揉眼睛,扬起一张笑脸对着公子成蟜:<br />
“公子有事?”<br />
手拿开,一片朦胧的眼眸聚焦,映照出公子成蟜那有些消瘦的脸庞。<br />
不算老,却已有老态的吕不韦轻叹一声:<br />
“再悲伤,饭还是要吃的啊。”<br />
秦相高呼:<br />
“甘罗!”<br />
相邦长史探进一个小脑袋,一脸疑惑地张望着主君,不知道自己被突然叫进来做甚。<br />
“叫庖人送饭食来,拿大鼎大盘装。”吕不韦吩咐。<br />
“不必了。”嬴成蟜道出进入后堂第一句话,在甘罗应声前,温声对师长说道:“刚在宫里吃过了。”<br />
“哦,吃过了啊……”吕不韦念叨一遍。<br />
抬首,一脸平静:<br />
“吃过了王宫的饭食,就不能吃相邦府的饭食了,对吗?”<br />
甘罗打了个冷颤,感觉到了巨大且沉重的压力。<br />
“嗖”地一下缩回脑袋,轻手轻脚地带上后堂门。<br />
他只是前秦相之孙,不是秦相,不想打高端局。<br />
嬴成蟜对于这种一语双关的权术试探很是熟稔。<br />
吕不韦是在说饭食,却不只是在说饭食。<br />
也是在借着饭食问,他嬴成蟜是不是决定要站在秦王政的一边。<br />
公子成蟜五岁时候,就被战国大魔王秦昭襄王抱上朝堂听政。<br />
前前前朝老文臣当时就不好好说话,旁敲侧击地说着一些有的没的。<br />
起初嬴成蟜不懂。<br />
后来听的久了,不但能懂,还会说。<br />
到现在,不仅会说,还说的极佳,张口便来。<br />
可面对教导自己忠诚自己的吕不韦,长安君头衔比公子成蟜更为响亮的少年嘴角抽动,并不想猜这哑谜:<br />
“别说和尚,现在连个道士都没有,师长打这机锋给谁听呢?”<br />
“嗯?”吕不韦疑惑。<br />
再是习惯公子成蟜的天马行空,再是博闻强识学识渊博,秦国相邦也不能理解还没出现的佛教、道教。<br />
中原各国除了楚国有些宗教影子,勉强称得上政教合一。<br />
列国向来都是王权独尊,民间祭祀崇拜还形成不了宗教。<br />
“胡诌的。”少年有意说些“胡话”缓和气氛,还以一个笑脸:“在韩国的时候,我和师长不就说过,相互之间要开诚布公吗?怎么师长又开始对小子说起冠冕堂皇之言。”<br />
“哦……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吕不韦缓缓说道:“我以为公子忘了。”<br />
嬴成蟜苦笑:<br />
“又来了。<br />
“师长哪是说小子忘了开诚布公这件事,分明是说忘了你我商议的大计。”<br />
嬴成蟜打开天窗说亮话,吕不韦便也不再掩饰。<br />
正襟危坐,板着脸道:<br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r />
“八字言犹在耳,公子为何打了退堂鼓?”<br />
嬴成蟜苦笑复苦笑:<br />
“师长想让我如何做呢?<br />
“登高振臂,奋力一呼,与我兄争锋,继位秦王吗?”<br />
吕不韦紧盯年轻的长安君,脸上表情分明在说——有何不可吗?<br />
除了公子成蟜,不论谁坐上王位,都实现不了吕不韦心中抱负。<br />
没有哪个王会造自己的反。<br />
秦王子楚不会,秦王政也不会。<br />
“师长确定我能为王,而不是被父王杀死吗?”嬴成蟜脸上的笑容越发苦涩了。<br />
吕不韦张张嘴,喘息一口气,艰难说道:<br />
“莫说公子。<br />
“先王未薨之前,不韦随时做好陪葬准备。<br />
“当时公子有顾虑,不愿意赌,人之常情。<br />
“那……现在呢?”<br />
现在……嬴成蟜直截了当说道:<br />
“依旧不行。<br />
“我兄为王,我不会造我兄的反。”<br />
看到吕不韦脸上浮现失望表情,嬴成蟜继续说道:<br />
“况且……论为王,我兄更适合。”<br />
吕不韦心情大坏。<br />
[拙劣借口!腐儒之仁!]<br />
[你和秦王政谁更适合为王,难道我这个做师长的看不出来吗?]<br />
“师长别不信。”嬴成蟜两手一摊,无奈道:“若我现在是秦王,我是不知道如何从师长手中夺回权力。”<br />
“你认为你兄可以?”吕不韦发问的语气极为平淡,因为他根本就不相信,只将这当做嬴成蟜的借口。<br />
他吕不韦手持秦王印,以相身行王事,又是先王钦点的秦王政仲父。<br />
秦王政想要从他手上夺回权力,就只能效仿秦昭襄王自宣太后手中夺权。<br />
宣太后会老。<br />
他吕不韦也会。<br />
他会败给时间,不会败给秦王。<br />
(本章完)</p>
一个身着布衣,眉目有三分英气的俊郎青年步入。<br />
面对秦王政、赵太后,未露惧色,程序化拱手抱拳,低头说道:<br />
“衫风拜见王上、太后。”<br />
秦王政见衫风容貌出众,先生三分好感——长相好看大多时候是一种优势。<br />
又见其神情坚毅,并不露怯,更是心喜,一脸赞赏地道:<br />
“你任何职?寡人从前并未在太后身边见过你。”<br />
衫风面露一丝尴尬之色,瞥了一眼赵太后,微微低头没有答话。<br />
“此乃小节。”赵太后简短言语,轻描淡写得将儿子的问题揭过,正色问道:“长安君去了何处?”<br />
秦王政扭头瞥了母亲一眼,又落回眼前衫风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思索。<br />
[此人可直接面见母后,且母后知悉其名,定是母后的心腹。]<br />
[母后心腹,我却不知,此人肯定是近日才到母亲身边。]<br />
[我问官职,母后替其遮掩。]<br />
[什么官职,需要遮掩呢……]<br />
“相邦府。”衫风迟疑着道。<br />
他知道这个答案不是太后想要的的答案,回答时头又低下三分,嘴都要咬到胸前布衣了。<br />
秦王政暂停思路,用母后刚才看自己的眼神回看过去——母后看见吾弟真面目了吧?<br />
赵太后略显羞恼,嘴硬道:<br />
“他一定是去和吕不韦商议如何对付你。”<br />
秦王政摇摇头,有些无奈,转移话题:<br />
“寡人与母后说的立后一事,母后思虑的如何了?”<br />
行玺符令事赵高微微低头,掩饰面上表情。<br />
赵太后以手扶额,轻轻揉搓:<br />
“与其让阿房认华阳太后为大母,你娶之。<br />
“倒不如你直接娶了芈凰。”<br />
秦王政蹙眉道:<br />
“芈凰钟者是成蟜。”<br />
赵太后沉声说:<br />
“联姻与情爱无关。”<br />
秦王政眯起双眸,如同鹰隼:<br />
“母后谏言,寡人听到了。<br />
“现在,请母后回答寡人,母后支不支持寡人立阿房为后。”<br />
其声略微尖锐、响亮,如豺。<br />
赵高激动到身子颤抖,像是开了震动。<br />
衫风不由自主地口舌发干,喉头滚动,吞咽口水,心在打颤。<br />
姬窈窕没有察觉到异样。<br />
作为抚养嬴政长大的母亲,她一直备受嬴政尊重。<br />
当下,用以往教育儿子的口吻道:<br />
“娶芈凰,立芈凰为后,华阳太后会支持你。<br />
“娶他国公主,可借他国之力对抗吕不韦。<br />
“两种联姻,哪一种都比阿房认华阳太后为大母,嫁与你为后要强。<br />
“政儿,你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有更好的办法。”<br />
嬴政指自己的耳朵:<br />
“寡人有耳,可听谏言。”<br />
指嘴:<br />
“寡人听过谏言之后,张嘴说出来的命令,就算是错的,也要执行。”<br />
姬窈窕气愤站起,举掌欲扇儿子巴掌。<br />
掌在半空悬着,迟迟不落。<br />
她舍不得。<br />
儿子长大了,不听话了,但还是她的儿子。<br />
她俯下身,双手把着儿子左右臂膀,轻微摇晃,苦口婆心地劝道:<br />
“我是你的母后,你如此对我说话,我不怪你,但也只有我不怪你。<br />
“没错,你是王,你是秦国的王。<br />
“但你这个王目前还没有权力,你需要隐忍,需要舍弃。<br />
“历代秦国先君,莫不如此,你想想你的父亲,想想”<br />
“母后。”秦王政打断母亲言语:“历代先君若是没有错处,秦国现在还会偏居西隅吗?”<br />
嬴政目光坚定,眸中闪烁着异彩:<br />
“他们如何做秦君,寡人不管。<br />
“寡人如何做秦王,寡人自己说了算。”<br />
姬窈窕在举目皆敌的赵国独自护住儿子五六年。<br />
为了儿子能够活命,她这位赵国最贵女公子搬出了蔺氏府邸,忍受饥寒交迫,期间辛苦不足为外人道。<br />
那是一段她不愿回想的过往。<br />
但为了让儿子清醒,她回忆:<br />
“竖子无知!”<br />
她眼圈升起水雾,凑到儿子身前,银牙轻触:<br />
“你忘了你满身的伤痕吗?忘了为了消除掉这满身伤痕的痛不欲生吗?<br />
“往日想要求存,必须如此。<br />
“今时和往日一样。<br />
“想要为秦王,你就必须要效仿秦国历代先君。<br />
“先王因病而去,你母得以辅政。<br />
“先王若是活得久,你母就将被你父杀害,你父一直想去母留子!<br />
“我一直让你听先王言语,心中对先王却是深恨之。<br />
“但没办法,这就是秦王。<br />
“想要当秦王,就必须如此!这就是秦王的命!”<br />
嬴政擦去母亲泪水,柔声道:<br />
“寡人已经遭受了一次苦难,不会再遭受第二次。<br />
“薄情者是秦子楚,不是秦王。<br />
“将性情归罪于王,乃是无能之举。<br />
“秦王的命……呵,寡人不信命。”<br />
甩开儿子的手,赵姬快步走到宫门前,急停。<br />
她手扶宫门,回首望儿,大声质问道:<br />
“你父认华阳太后为母,可为王,是因为你父原本就是秦孝文王之子。<br />
“就算华阳太后肯认阿房为孙女,也改变不了她原本是一个隐宫女。<br />
“还是一个嫁过人,死了丈夫的寡居女!<br />
“你好好想清楚,到底是要做秦王,还是要做情郎!”<br />
砰~!<br />
宫门被大力甩上,震落门顶少许浮土。<br />
尘在空中浮,如烟亦如梦。<br />
“赵高。”嬴政唤。<br />
“臣在。”赵高应。<br />
“查查这个叫衫风的底细。”<br />
“唯。”<br />
赵高应声后,依旧保持着拱手躬身的姿势,久不动。<br />
嬴政偏头视之:<br />
“怎么还不走?”<br />
赵高双膝砸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br />
他跪在地上,喜极而泣,磕头称谢:<br />
“高代阿母谢王上,谢王上!<br />
“王上既为高君,亦为高父!”<br />
嬴政侧过头,避开赵高视线:<br />
“寡人是秦王,是所有秦人的君父。”<br />
相邦府。<br />
嬴成蟜步入其中。<br />
那些他极为熟悉的面孔没有几张了,全部变成了他不认识的陌生人。<br />
他不在秦国这两三年,相邦府经历了一次大换血。<br />
如今相邦府中的官员小吏,几乎每一个都与相邦吕不韦有联系。<br />
嬴成蟜为一不认识的小吏引领,经过相邦府中广场,走过有饭香味的庖厨。<br />
许多官员和其打了个照面,目不斜视,径直走过。<br />
没有几人和他打招呼,道一句“公子又来了”。<br />
嬴成蟜遂也沉默着,跟在小吏身后,一直跟到秦相吕不韦处理政务的房屋前。<br />
房屋很规整,分为前堂、后室。<br />
坐在前堂的相邦长史甘罗得小吏禀报,欢喜地迎出门外:<br />
“甘罗拜见公子成,拜见长安君!”<br />
甘罗见到幼时跟从的公子成蟜,欣喜之余,忘记了主君在大众面前称官职、爵位的要求。<br />
话说出口,脑子反应过来,嘴也跟着变了过来。<br />
“不必拘礼。”嬴成蟜主动走上前。<br />
他像是幼时一样,走在甘罗面前。<br />
他先一步踏入房屋,倒像是他才是房屋主人。<br />
一进门,他的眼中被竹简填满。<br />
地上、墙壁书架,全部都是被整理好,卷成圆筒形状的竹简。<br />
“这些竹简……都哪里来的?”嬴成蟜确定,黄石公为相邦时,竹简绝没有如此之多。<br />
准确一点说,连这里的一半都没有。<br />
秦国这些年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增设官员,哪里平白无故多出来这么多竹简?<br />
甘罗先指指自己嘴巴,摇摇头,又指指后堂。<br />
动作小心,像是做贼。<br />
嬴成蟜失笑:<br />
“好,我不难为你,我去问师长。”<br />
他拍拍甘罗右大臂:<br />
“壮了。”<br />
甘罗笑着,什么也没说。<br />
他看着嬴成蟜轻敲后堂门,听到主君道了一声“进”。<br />
待嬴成蟜进入后堂,带上后堂门。<br />
比嬴成蟜小一岁的少年笑脸不见,重重叹了口气:<br />
“唉……”<br />
吕不韦正在看竹简,他的竹简似乎永远都看不完。<br />
嬴成蟜进来,秦相连头都没抬,只是伸手虚探在一个空椅子上,示意坐。<br />
嬴成蟜坐下,没有说话,眼睁睁看着师长处理政务。<br />
吕不韦手持毛笔,在手上这一卷竹简上勾勾写写,片刻后就处理完毕。<br />
轻轻吹拂末尾落笔,吹干墨渍。<br />
卷起,放在已经摞有半人高的竹简最上方。<br />
这位权势滔天的秦相这才揉揉眼睛,扬起一张笑脸对着公子成蟜:<br />
“公子有事?”<br />
手拿开,一片朦胧的眼眸聚焦,映照出公子成蟜那有些消瘦的脸庞。<br />
不算老,却已有老态的吕不韦轻叹一声:<br />
“再悲伤,饭还是要吃的啊。”<br />
秦相高呼:<br />
“甘罗!”<br />
相邦长史探进一个小脑袋,一脸疑惑地张望着主君,不知道自己被突然叫进来做甚。<br />
“叫庖人送饭食来,拿大鼎大盘装。”吕不韦吩咐。<br />
“不必了。”嬴成蟜道出进入后堂第一句话,在甘罗应声前,温声对师长说道:“刚在宫里吃过了。”<br />
“哦,吃过了啊……”吕不韦念叨一遍。<br />
抬首,一脸平静:<br />
“吃过了王宫的饭食,就不能吃相邦府的饭食了,对吗?”<br />
甘罗打了个冷颤,感觉到了巨大且沉重的压力。<br />
“嗖”地一下缩回脑袋,轻手轻脚地带上后堂门。<br />
他只是前秦相之孙,不是秦相,不想打高端局。<br />
嬴成蟜对于这种一语双关的权术试探很是熟稔。<br />
吕不韦是在说饭食,却不只是在说饭食。<br />
也是在借着饭食问,他嬴成蟜是不是决定要站在秦王政的一边。<br />
公子成蟜五岁时候,就被战国大魔王秦昭襄王抱上朝堂听政。<br />
前前前朝老文臣当时就不好好说话,旁敲侧击地说着一些有的没的。<br />
起初嬴成蟜不懂。<br />
后来听的久了,不但能懂,还会说。<br />
到现在,不仅会说,还说的极佳,张口便来。<br />
可面对教导自己忠诚自己的吕不韦,长安君头衔比公子成蟜更为响亮的少年嘴角抽动,并不想猜这哑谜:<br />
“别说和尚,现在连个道士都没有,师长打这机锋给谁听呢?”<br />
“嗯?”吕不韦疑惑。<br />
再是习惯公子成蟜的天马行空,再是博闻强识学识渊博,秦国相邦也不能理解还没出现的佛教、道教。<br />
中原各国除了楚国有些宗教影子,勉强称得上政教合一。<br />
列国向来都是王权独尊,民间祭祀崇拜还形成不了宗教。<br />
“胡诌的。”少年有意说些“胡话”缓和气氛,还以一个笑脸:“在韩国的时候,我和师长不就说过,相互之间要开诚布公吗?怎么师长又开始对小子说起冠冕堂皇之言。”<br />
“哦……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吕不韦缓缓说道:“我以为公子忘了。”<br />
嬴成蟜苦笑:<br />
“又来了。<br />
“师长哪是说小子忘了开诚布公这件事,分明是说忘了你我商议的大计。”<br />
嬴成蟜打开天窗说亮话,吕不韦便也不再掩饰。<br />
正襟危坐,板着脸道:<br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r />
“八字言犹在耳,公子为何打了退堂鼓?”<br />
嬴成蟜苦笑复苦笑:<br />
“师长想让我如何做呢?<br />
“登高振臂,奋力一呼,与我兄争锋,继位秦王吗?”<br />
吕不韦紧盯年轻的长安君,脸上表情分明在说——有何不可吗?<br />
除了公子成蟜,不论谁坐上王位,都实现不了吕不韦心中抱负。<br />
没有哪个王会造自己的反。<br />
秦王子楚不会,秦王政也不会。<br />
“师长确定我能为王,而不是被父王杀死吗?”嬴成蟜脸上的笑容越发苦涩了。<br />
吕不韦张张嘴,喘息一口气,艰难说道:<br />
“莫说公子。<br />
“先王未薨之前,不韦随时做好陪葬准备。<br />
“当时公子有顾虑,不愿意赌,人之常情。<br />
“那……现在呢?”<br />
现在……嬴成蟜直截了当说道:<br />
“依旧不行。<br />
“我兄为王,我不会造我兄的反。”<br />
看到吕不韦脸上浮现失望表情,嬴成蟜继续说道:<br />
“况且……论为王,我兄更适合。”<br />
吕不韦心情大坏。<br />
[拙劣借口!腐儒之仁!]<br />
[你和秦王政谁更适合为王,难道我这个做师长的看不出来吗?]<br />
“师长别不信。”嬴成蟜两手一摊,无奈道:“若我现在是秦王,我是不知道如何从师长手中夺回权力。”<br />
“你认为你兄可以?”吕不韦发问的语气极为平淡,因为他根本就不相信,只将这当做嬴成蟜的借口。<br />
他吕不韦手持秦王印,以相身行王事,又是先王钦点的秦王政仲父。<br />
秦王政想要从他手上夺回权力,就只能效仿秦昭襄王自宣太后手中夺权。<br />
宣太后会老。<br />
他吕不韦也会。<br />
他会败给时间,不会败给秦王。<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