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第317章 现在只有一个陈导,陈凯鸽?不熟!
<p> 第317章 现在只有一个陈导,陈凯鸽?不熟!<br />
这段陈麟风搞了个混淆观众的法子。<br />
镜头中张谦领着人大张旗鼓的出发,警方这边也出动大批人马提前布场。<br />
镜头语言,让大家误解,以为这就要最终决战了。<br />
谁想到,双方就不在一个地方,目标也不一致。<br />
随后张谦要去杀人的时候,底下的观众都急坏了。<br />
“你怎么这么笨啊,就不会防一手对方使诈吗?”<br />
“他在骗你啊,快回头去抓张谦”<br />
这么一个凶残又狡猾的反派,大家见的实属不多。<br />
都恨不得进到电影里,帮马东指点一二。<br />
还好,张谦这次不太顺利。<br />
因为主角提前塞给目标的一个防弹衣,又赶来的及时,他没能杀掉人。<br />
不过钱倒是拿到了,并且顺利脱离。<br />
然而马东也在这时,知道了张谦想要逃跑的消息。<br />
最终,他成功在机场的厕所,堵住了张谦。<br />
张宇呼了一口气,终于要大决战了。<br />
这么凶残的反派太少见,真的是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威胁感。<br />
最终的决战,让人看的很舒服。<br />
双方在厕所展开大战。<br />
张谦固然狠,但马东比他狠的多。<br />
一点没给他机会,全程保持着压制。<br />
拳头又快又重,甚至还很敏捷。<br />
哪怕张谦在争斗的过程中,找到了顺手的工具,也丝毫占不了上风。<br />
最后马东朝着对方手肘的一拳,把张谦胳膊直接打脱臼,挂上银手镯。<br />
张谦还要发狠,又被一脚把腿踹骨折。<br />
就这,也没能让他放弃抵抗。<br />
没办法,只能一巴掌,送入梦乡。<br />
“我艹,最后这一段看着好爽啊。”<br />
“是啊,这种狠人,还得是马东来治。”<br />
观众们看嗨了,前面反派有多狠,最后看着就有多爽快。<br />
首映结束,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位置比较偏后的观众,更是口哨声、欢呼声不断。<br />
陈麟风领着众主创,上台来致谢。<br />
张宇坐在原位不动,想着这次的影评该怎么写。<br />
这个叫王谦源的演员,演技太好。<br />
包括王保墙,他竟然也能演反派,而且丝毫不比王谦源逊色,简直是见了鬼。<br />
这两个演员完全凭一己之力,把剧情冲突张力给立起来了,当然,这里面肯定也少不了导演的调教。<br />
还有,江武的表现也很惊人,很难想象,他以前是剧情类演员出身,以前甚至靠演傻子,赢得大家对他演技的认可。<br />
张宇想了想,感觉有了灵感。<br />
另外的电影院中,随着电影结束,放映厅里没人离座,一直等到bgm结束,观众们才陆续离开。<br />
“这电影太好看了,果然小陈搞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差的。”<br />
“一直以为网上那些人是在胡乱吹捧,没想到是真的,我有点草率了。”<br />
一对年轻人从过道走过,激动的交换着观后感。<br />
陈凯鸽静静地坐着,听到了两人的谈话,心里十分的凉、爽。<br />
感觉有些走远了呢。<br />
他对于电影的看法,和张宇不同,更多的是从导演的角度来评析。<br />
虽然他自己比较偏向于文艺片风格,但是平时拉片,看的好莱坞电影可不少。<br />
在他看来,小陈这个电影,完全就是好莱坞式的打法。<br />
节奏突出一个快,镜头、剪辑都没有特别高深的技法,但故事的冲突性很明显。<br />
起承转合,该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整的是明明白白。<br />
不用多想,就知道观众肯定喜欢看这种类型的片子。<br />
陈凯鸽很是嫌弃这种套路,感觉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纯粹就是在公式化做题。<br />
小陈啊,你怎么就堕落了呢。<br />
只是,他心里知道,这种玩法,最得观众的喜欢。<br />
在陈凯歌看来,他不是做不到这样,只是不屑于这样做而已。<br />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想的。<br />
四周的观众听完片尾曲,逐渐散去。<br />
陈凯鸽缓缓的站起身,觉得自己有种孤独中的坚强。<br />
终究是错付了啊。<br />
首映场这边,到了观众提问环节。<br />
一名观众站起来问道,“请问王谦源是怎么演的这么凶恶的,你现实中是什么性格的人啊?”<br />
看来是对这个反派记忆深刻。<br />
稍后,又有人问江武,“江武老师,你现实中会拳击吗?我感觉你在电影里边,打的很专业的样子。”<br />
还有人问王保墙,“你之前一直演老实憨厚的角色,怎么这次整了个360大转弯?”<br />
陈麟风深感欣慰,之前宣传过程中,一直以他为主,几个演员的存在感不高。<br />
然而,从现在来看,大家明显对几个演员产生了兴趣。<br />
这是好事,说明电影中的角色,真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 />
陈麟风的感觉是对的。<br />
第二天的报道和影评,对于几个主角的表现大加赞扬。<br />
丝毫没有电影上映前,那副小透明的样子。<br />
书报亭堆着的报纸中,南周早报娱乐版的头条标题很是显眼:<br />
《一部拍出了好莱坞范儿的电影》<br />
这篇影评报道,占据了大半个版面,全面介绍了《警察事件》这部电影。<br />
“小陈出品的剧本,一如既往的精彩扎实,继威尼斯电影节表现艺术功力之后,这次他投向了商业片领域。<br />
看起来,他在这个领域,更加的得心应手。<br />
镜头运用和上一部电影,截然不同,剪辑也变得迅捷明快,小陈在自己的领域内,从不让人失望。<br />
上映前,导演说自己拍的是不同于以往的动作片,很明显,他做到了。<br />
充满真实感的动作戏份,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这种看起来没那么多招数的打戏,有着别样的魅力。<br />
而这部电影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止导演,演员更是出彩的一环。<br />
王谦源和王保墙两人的反派表演,可以称得上今年最好的突破性演技。<br />
一个不甚出名,一个是过往以憨厚形象示人的‘傻根’‘许三多’,但演起反派来,甚至比过去那些经典反派,更给人一种惊悚感。”<br />
随后,报道中对片中几个演员的表现,展开了一连串赞扬。<br />
甚至还专门夸了一下,刘茜茜在片中客串的女警察,称其给这一部男人戏增添了一丝亮色。看来,影评人是真的对电影中,所有演员的表演都很满意。<br />
最后,报道中给出了对于电影的整体评价:<br />
“一部绝对值得观看的电影,有着不同于过往港片和内地警匪片的气质,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相关类型片的完美范例。<br />
最关键的是,看这部电影,你绝对会觉得爽。<br />
暴力与暴力的对抗,干脆利落的解决对手,看完之后,一切阴郁的情绪,都随之消解。<br />
这是一部可以让人看完之后,多吃两碗饭的电影。”<br />
张宇对电影极尽夸奖,他是真的很喜欢《警察事件》。<br />
而有捧的就有踩的。<br />
燕京新报的影评中,有一篇长评,对电影中过度的暴力,和导演的拍摄手法进行贬低。<br />
“一部可笑的电影,是导演艺术堕落的代表,小陈打出新式动作片的名头,但全片我只看到主角一巴掌解决战斗,哪里有动作啦?”<br />
但看了这部电影的影迷们,明显是站在肯定的立场上。<br />
某瓣的评分,在点映期开分,当时给到了接近9分的评分,这很明显是粉丝的过高评价。<br />
随后正式上映后,评分缓慢下降,到了8.3分后,逐渐变为上下起伏。<br />
毕竟是一部动作片,不以剧情取胜,这个分数可以说比同类型电影高多了。<br />
多亏了这几年国产电影的衬托。<br />
12月6日下午,麒麟工作室收到了首映第一日的票房数据。<br />
连带4号这一天的零点场,一共收入1300万票房。<br />
周六日上座率更是飙升,票房也随之上涨,首周末票房来到了6500万。<br />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梅兰芳》的首周末4600万票房。<br />
两者并没有直接竞争,甚至因为绑定宣传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做大了市场,比前世还多了一些。<br />
但《警察事件》这样的票房数据,还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陈麟风。<br />
他一开始的目标,可是破亿就行的啊。<br />
然而连续不断地宣传片拉高期待,不停地热点事件,等于是在观众耳边,持续回放《警察事件》要上映的消息。<br />
加上大规模点映,这个以前大家不甚重视的手段,电影的口碑被大大拉高了。<br />
陈麟风本身又有太多的粉丝群体,自带票房号召力。<br />
哪怕这部电影他没有出镜。<br />
当然,过去几年,国内导演们犯的罪,也在帮忙拉高电影的评价。<br />
这多重因素加起来,每一个都如同一个大力丸,给票房的涨势来一波推力。<br />
也就陈麟风这次的作品,体量不算大,演员也不是特别出名,没有形成大片效应。<br />
此外,点映毕竟更容易造成盗版的提早出现,虽然如今观众的正版观念,已经稍微好了不少。<br />
毕竟80后已经陆续步入社会。<br />
也就因为有不利因素拖累,所以票房成绩,只是有了过往大导的大片水平罢了。<br />
否则说不好就要破个记录。<br />
当然,这在他看来,不是坏事,口碑攒着,下次是会释放出来的。<br />
况且,这回的票房,真的已经出乎预料了。<br />
影视媒体们,对于这个首周末票房数字更为敏感。<br />
《赤壁上》的首周末票房,虽然比《警察事件》高一些,但后续趋势就不如了。<br />
根据影院的预测,最终票房成绩,可能会很接近。<br />
他们瞬间沸腾,今年上半年的票房冠军,是《赤壁上》,两者最终预测成绩接近。<br />
难道说?<br />
吴雨森拍《赤壁》,可是了数千万美金啊。<br />
小陈的《警察事件》,哪怕不看汇率,只是数字都要少于《赤壁》。<br />
真要比成本,那更是天差地别,两者从体量上,就不是一个级别的。<br />
而现在,却是分庭抗礼的局面。<br />
媒体们一边在报道中,大肆渲染小陈和吴雨森的过往恩怨,一边持续跟进着《警察事件》的票房情况。<br />
至于一开始,和小陈导演并提的大陈导演,以及同时上映的《梅兰芳》。<br />
那是谁?<br />
现在,这段时间,只有一个陈导。<br />
其实《梅兰芳》也不算差了,只是少了近两千万而已。<br />
但营销事件中,高一个名次,说起来差别就很大。<br />
何况小陈,哦,不对,这会是陈导和吴雨森导演还有过往恩怨。<br />
现在是恩怨局的时刻。<br />
周末过去,上座率有所下降。<br />
但周末票房经过媒体们的疯狂宣传,不少人都听到了相关消息。<br />
加上此前,也多少听到过,《警察事件》的前期宣传。<br />
不少人在想,要不要去看看这片子,听说真的挺不错的。<br />
周一落回到一千多万(1600),但还是比周五多,这是个很好的趋势。<br />
随后票房当然还是向下走的,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大部分电影。<br />
到了12月12日,又是周五,这个档期,没有什么重要电影上映,完全是留给《梅兰芳》和《警察事件》吃票房的。<br />
但现在,《警察事件》吃的更多。<br />
与此同时,一周票房数据也出来了。<br />
1.8亿!<br />
已经几乎赶上了《赤壁上》的首周票房。<br />
明眼人都知道,这场对局,几乎要确认结果了。<br />
《警察事件》到现在,口碑仍然不错。<br />
而现在还有整整一周时间,让其肆无忌惮的跑马圈地,根本没有对手。<br />
哦,陈凯鸽导演的《梅兰芳》又被忽略了。<br />
大陈导这次的片子后劲明显不足,虽然之前联合营销的时候,热度很不错。<br />
但首周末之后,没能维持住票房走势。<br />
陈凯鸽一个劲后悔,觉得是被小陈抢走了他的票房份额。<br />
就不应该和他一个时期上映,《叶问》你回来吧。<br />
其实《梅兰芳》目前的成绩,8000万的首周票房,已经比前世好不少了。<br />
前期的宣传,还是有效果的。<br />
但《梅兰芳》还是很明显的要亏本。<br />
成本上亿,最终票房按照预测,可能只比成本多个几千万,还是赔本赚吆喝。<br />
与之相比,陈麟风这部《警察事件》,就显得有点恐怖了。<br />
这就是一部放大版的《疯狂的石头》啊。<br />
4000万的票房,5天收回成本,后面的都是纯赚。<br />
不仅如此,电影中的几个演员,江武、王谦源借此大火。<br />
本就很火的王保墙和石小龙,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br />
甚至里面一些饰演黑帮小反派的演员,都因此小火了一把。<br />
和当初《石头》一样,都是大赢特赢。<br />
(本章完)</p>
这段陈麟风搞了个混淆观众的法子。<br />
镜头中张谦领着人大张旗鼓的出发,警方这边也出动大批人马提前布场。<br />
镜头语言,让大家误解,以为这就要最终决战了。<br />
谁想到,双方就不在一个地方,目标也不一致。<br />
随后张谦要去杀人的时候,底下的观众都急坏了。<br />
“你怎么这么笨啊,就不会防一手对方使诈吗?”<br />
“他在骗你啊,快回头去抓张谦”<br />
这么一个凶残又狡猾的反派,大家见的实属不多。<br />
都恨不得进到电影里,帮马东指点一二。<br />
还好,张谦这次不太顺利。<br />
因为主角提前塞给目标的一个防弹衣,又赶来的及时,他没能杀掉人。<br />
不过钱倒是拿到了,并且顺利脱离。<br />
然而马东也在这时,知道了张谦想要逃跑的消息。<br />
最终,他成功在机场的厕所,堵住了张谦。<br />
张宇呼了一口气,终于要大决战了。<br />
这么凶残的反派太少见,真的是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威胁感。<br />
最终的决战,让人看的很舒服。<br />
双方在厕所展开大战。<br />
张谦固然狠,但马东比他狠的多。<br />
一点没给他机会,全程保持着压制。<br />
拳头又快又重,甚至还很敏捷。<br />
哪怕张谦在争斗的过程中,找到了顺手的工具,也丝毫占不了上风。<br />
最后马东朝着对方手肘的一拳,把张谦胳膊直接打脱臼,挂上银手镯。<br />
张谦还要发狠,又被一脚把腿踹骨折。<br />
就这,也没能让他放弃抵抗。<br />
没办法,只能一巴掌,送入梦乡。<br />
“我艹,最后这一段看着好爽啊。”<br />
“是啊,这种狠人,还得是马东来治。”<br />
观众们看嗨了,前面反派有多狠,最后看着就有多爽快。<br />
首映结束,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位置比较偏后的观众,更是口哨声、欢呼声不断。<br />
陈麟风领着众主创,上台来致谢。<br />
张宇坐在原位不动,想着这次的影评该怎么写。<br />
这个叫王谦源的演员,演技太好。<br />
包括王保墙,他竟然也能演反派,而且丝毫不比王谦源逊色,简直是见了鬼。<br />
这两个演员完全凭一己之力,把剧情冲突张力给立起来了,当然,这里面肯定也少不了导演的调教。<br />
还有,江武的表现也很惊人,很难想象,他以前是剧情类演员出身,以前甚至靠演傻子,赢得大家对他演技的认可。<br />
张宇想了想,感觉有了灵感。<br />
另外的电影院中,随着电影结束,放映厅里没人离座,一直等到bgm结束,观众们才陆续离开。<br />
“这电影太好看了,果然小陈搞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差的。”<br />
“一直以为网上那些人是在胡乱吹捧,没想到是真的,我有点草率了。”<br />
一对年轻人从过道走过,激动的交换着观后感。<br />
陈凯鸽静静地坐着,听到了两人的谈话,心里十分的凉、爽。<br />
感觉有些走远了呢。<br />
他对于电影的看法,和张宇不同,更多的是从导演的角度来评析。<br />
虽然他自己比较偏向于文艺片风格,但是平时拉片,看的好莱坞电影可不少。<br />
在他看来,小陈这个电影,完全就是好莱坞式的打法。<br />
节奏突出一个快,镜头、剪辑都没有特别高深的技法,但故事的冲突性很明显。<br />
起承转合,该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整的是明明白白。<br />
不用多想,就知道观众肯定喜欢看这种类型的片子。<br />
陈凯鸽很是嫌弃这种套路,感觉没有一点技术含量,纯粹就是在公式化做题。<br />
小陈啊,你怎么就堕落了呢。<br />
只是,他心里知道,这种玩法,最得观众的喜欢。<br />
在陈凯歌看来,他不是做不到这样,只是不屑于这样做而已。<br />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想的。<br />
四周的观众听完片尾曲,逐渐散去。<br />
陈凯鸽缓缓的站起身,觉得自己有种孤独中的坚强。<br />
终究是错付了啊。<br />
首映场这边,到了观众提问环节。<br />
一名观众站起来问道,“请问王谦源是怎么演的这么凶恶的,你现实中是什么性格的人啊?”<br />
看来是对这个反派记忆深刻。<br />
稍后,又有人问江武,“江武老师,你现实中会拳击吗?我感觉你在电影里边,打的很专业的样子。”<br />
还有人问王保墙,“你之前一直演老实憨厚的角色,怎么这次整了个360大转弯?”<br />
陈麟风深感欣慰,之前宣传过程中,一直以他为主,几个演员的存在感不高。<br />
然而,从现在来看,大家明显对几个演员产生了兴趣。<br />
这是好事,说明电影中的角色,真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 />
陈麟风的感觉是对的。<br />
第二天的报道和影评,对于几个主角的表现大加赞扬。<br />
丝毫没有电影上映前,那副小透明的样子。<br />
书报亭堆着的报纸中,南周早报娱乐版的头条标题很是显眼:<br />
《一部拍出了好莱坞范儿的电影》<br />
这篇影评报道,占据了大半个版面,全面介绍了《警察事件》这部电影。<br />
“小陈出品的剧本,一如既往的精彩扎实,继威尼斯电影节表现艺术功力之后,这次他投向了商业片领域。<br />
看起来,他在这个领域,更加的得心应手。<br />
镜头运用和上一部电影,截然不同,剪辑也变得迅捷明快,小陈在自己的领域内,从不让人失望。<br />
上映前,导演说自己拍的是不同于以往的动作片,很明显,他做到了。<br />
充满真实感的动作戏份,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这种看起来没那么多招数的打戏,有着别样的魅力。<br />
而这部电影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止导演,演员更是出彩的一环。<br />
王谦源和王保墙两人的反派表演,可以称得上今年最好的突破性演技。<br />
一个不甚出名,一个是过往以憨厚形象示人的‘傻根’‘许三多’,但演起反派来,甚至比过去那些经典反派,更给人一种惊悚感。”<br />
随后,报道中对片中几个演员的表现,展开了一连串赞扬。<br />
甚至还专门夸了一下,刘茜茜在片中客串的女警察,称其给这一部男人戏增添了一丝亮色。看来,影评人是真的对电影中,所有演员的表演都很满意。<br />
最后,报道中给出了对于电影的整体评价:<br />
“一部绝对值得观看的电影,有着不同于过往港片和内地警匪片的气质,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相关类型片的完美范例。<br />
最关键的是,看这部电影,你绝对会觉得爽。<br />
暴力与暴力的对抗,干脆利落的解决对手,看完之后,一切阴郁的情绪,都随之消解。<br />
这是一部可以让人看完之后,多吃两碗饭的电影。”<br />
张宇对电影极尽夸奖,他是真的很喜欢《警察事件》。<br />
而有捧的就有踩的。<br />
燕京新报的影评中,有一篇长评,对电影中过度的暴力,和导演的拍摄手法进行贬低。<br />
“一部可笑的电影,是导演艺术堕落的代表,小陈打出新式动作片的名头,但全片我只看到主角一巴掌解决战斗,哪里有动作啦?”<br />
但看了这部电影的影迷们,明显是站在肯定的立场上。<br />
某瓣的评分,在点映期开分,当时给到了接近9分的评分,这很明显是粉丝的过高评价。<br />
随后正式上映后,评分缓慢下降,到了8.3分后,逐渐变为上下起伏。<br />
毕竟是一部动作片,不以剧情取胜,这个分数可以说比同类型电影高多了。<br />
多亏了这几年国产电影的衬托。<br />
12月6日下午,麒麟工作室收到了首映第一日的票房数据。<br />
连带4号这一天的零点场,一共收入1300万票房。<br />
周六日上座率更是飙升,票房也随之上涨,首周末票房来到了6500万。<br />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梅兰芳》的首周末4600万票房。<br />
两者并没有直接竞争,甚至因为绑定宣传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做大了市场,比前世还多了一些。<br />
但《警察事件》这样的票房数据,还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陈麟风。<br />
他一开始的目标,可是破亿就行的啊。<br />
然而连续不断地宣传片拉高期待,不停地热点事件,等于是在观众耳边,持续回放《警察事件》要上映的消息。<br />
加上大规模点映,这个以前大家不甚重视的手段,电影的口碑被大大拉高了。<br />
陈麟风本身又有太多的粉丝群体,自带票房号召力。<br />
哪怕这部电影他没有出镜。<br />
当然,过去几年,国内导演们犯的罪,也在帮忙拉高电影的评价。<br />
这多重因素加起来,每一个都如同一个大力丸,给票房的涨势来一波推力。<br />
也就陈麟风这次的作品,体量不算大,演员也不是特别出名,没有形成大片效应。<br />
此外,点映毕竟更容易造成盗版的提早出现,虽然如今观众的正版观念,已经稍微好了不少。<br />
毕竟80后已经陆续步入社会。<br />
也就因为有不利因素拖累,所以票房成绩,只是有了过往大导的大片水平罢了。<br />
否则说不好就要破个记录。<br />
当然,这在他看来,不是坏事,口碑攒着,下次是会释放出来的。<br />
况且,这回的票房,真的已经出乎预料了。<br />
影视媒体们,对于这个首周末票房数字更为敏感。<br />
《赤壁上》的首周末票房,虽然比《警察事件》高一些,但后续趋势就不如了。<br />
根据影院的预测,最终票房成绩,可能会很接近。<br />
他们瞬间沸腾,今年上半年的票房冠军,是《赤壁上》,两者最终预测成绩接近。<br />
难道说?<br />
吴雨森拍《赤壁》,可是了数千万美金啊。<br />
小陈的《警察事件》,哪怕不看汇率,只是数字都要少于《赤壁》。<br />
真要比成本,那更是天差地别,两者从体量上,就不是一个级别的。<br />
而现在,却是分庭抗礼的局面。<br />
媒体们一边在报道中,大肆渲染小陈和吴雨森的过往恩怨,一边持续跟进着《警察事件》的票房情况。<br />
至于一开始,和小陈导演并提的大陈导演,以及同时上映的《梅兰芳》。<br />
那是谁?<br />
现在,这段时间,只有一个陈导。<br />
其实《梅兰芳》也不算差了,只是少了近两千万而已。<br />
但营销事件中,高一个名次,说起来差别就很大。<br />
何况小陈,哦,不对,这会是陈导和吴雨森导演还有过往恩怨。<br />
现在是恩怨局的时刻。<br />
周末过去,上座率有所下降。<br />
但周末票房经过媒体们的疯狂宣传,不少人都听到了相关消息。<br />
加上此前,也多少听到过,《警察事件》的前期宣传。<br />
不少人在想,要不要去看看这片子,听说真的挺不错的。<br />
周一落回到一千多万(1600),但还是比周五多,这是个很好的趋势。<br />
随后票房当然还是向下走的,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大部分电影。<br />
到了12月12日,又是周五,这个档期,没有什么重要电影上映,完全是留给《梅兰芳》和《警察事件》吃票房的。<br />
但现在,《警察事件》吃的更多。<br />
与此同时,一周票房数据也出来了。<br />
1.8亿!<br />
已经几乎赶上了《赤壁上》的首周票房。<br />
明眼人都知道,这场对局,几乎要确认结果了。<br />
《警察事件》到现在,口碑仍然不错。<br />
而现在还有整整一周时间,让其肆无忌惮的跑马圈地,根本没有对手。<br />
哦,陈凯鸽导演的《梅兰芳》又被忽略了。<br />
大陈导这次的片子后劲明显不足,虽然之前联合营销的时候,热度很不错。<br />
但首周末之后,没能维持住票房走势。<br />
陈凯鸽一个劲后悔,觉得是被小陈抢走了他的票房份额。<br />
就不应该和他一个时期上映,《叶问》你回来吧。<br />
其实《梅兰芳》目前的成绩,8000万的首周票房,已经比前世好不少了。<br />
前期的宣传,还是有效果的。<br />
但《梅兰芳》还是很明显的要亏本。<br />
成本上亿,最终票房按照预测,可能只比成本多个几千万,还是赔本赚吆喝。<br />
与之相比,陈麟风这部《警察事件》,就显得有点恐怖了。<br />
这就是一部放大版的《疯狂的石头》啊。<br />
4000万的票房,5天收回成本,后面的都是纯赚。<br />
不仅如此,电影中的几个演员,江武、王谦源借此大火。<br />
本就很火的王保墙和石小龙,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br />
甚至里面一些饰演黑帮小反派的演员,都因此小火了一把。<br />
和当初《石头》一样,都是大赢特赢。<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