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不敢置信,此乃丰功伟业!
<p> “嘶!”<br />
在听完”标点符号’的解释之后,孔颖达也是瞪大了老眼,倒抽冷气。<br />
他也算是教了大半辈子的书,对于这些小符号的用处,当然也很快就能够领会地到。<br />
李宽也不多啰嗦,径直拿过纸笔,就写下了“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br />
这十来个字!<br />
“看!只需要这般,加上几个小东西…”<br />
他一边说着,还拿毛笔在几处点了几下,将标点符号加了上去,一句最为完整的话便跃然纸上。<br />
“子曰:学.….”<br />
孔颖达就这般照着纸上的内,跟着念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猛地又一拍大腿,发出了一道惊呼声:<br />
“好,好!”<br />
我去?<br />
李宽也没想到这老头儿的反应这么大,一脸狐疑之色。<br />
这位<br />
真的是孔老二的嫡系血脉?<br />
真没见过是世面!<br />
褚遂良等人也都被惊动了,一个个也是停下了手头上的事儿,纷纷走了过来。<br />
“祭酒,发生什么事儿了?至于这般兴奋?”一老头儿道。<br />
“是呀!我还在琢磨着‘君子不器’的意思,刚有了点思路,就被你这一嗓子给喊没了!”<br />
姚思廉没好气道。<br />
“那祭酒还是得赔偿一二的!依我看,咱们待会儿就去喝上几杯,如何?”<br />
“可以!“<br />
一个个都在七嘴八舌地议论了着,孔颖达摇了摇头,脸色凝重,道:<br />
“诸位,还是先看看这个吧!”<br />
嗯?<br />
几个老头儿都拧了拧眉,老脸上满是疑惑之色,老孔也没有卖弄的意思,指着纸上的那句话,解释了起来。<br />
“这”<br />
在得知了标点符号的用途,尤其是亲眼见识了之后,褚遂良、姚思廉等人都是一阵惊愕。<br />
“匪夷所思,巧妙至极!”<br />
“没想到这小小的符号,竟然有这么大的用处!大善!”<br />
“究竟是哪个犬能想出来的?还请祭酒引见引见厅!”<br />
“可有完整的?”<br />
这些老家伙也都神情激动,那双浑浊的老眼绽放着精芒,明显是看出了这些符号的价值。<br />
孔颖达苦笑:“远在天边,近在眼前!”<br />
“嗯?”<br />
这七八个老头儿也都惊疑不定地望向了李宽,一个个面面相觑!<br />
不过也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他们那张老脸上又露出了释然的神情,宛若觉得眼前发生的这一切.<br />
都是符合常理的事儿!<br />
毕竟在他身上出现的奇迹,还少吗?<br />
这几人凑到了一块,研究起了标点符号,由孔颖达代为讲述,李宽则是老神在在地坐在旁边,喝起了茶。<br />
不得不说,弘文馆的待遇着实不错,连茶水都是顶好的毛尖儿,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思..<br />
那就多泡几壶!<br />
这期间也还有好几个标点符号,老孔是还没怎么搞明白的,就跑去请教了李宽后,再跟褚遂良等人解释!<br />
很快,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br />
李宽仍在懒洋洋地坐着,还翘起了二郎腿,许是在肚子里灌了不少茶水的原故,他反倒精神了不少。<br />
还有点小撑!<br />
而这一帮老头子也总算清楚了,那十六个标点符号的、用途,在一时兴起之下,还拿了两三篇文章<br />
牛刀小试!<br />
在尝试了效果之后,一个个更是赞叹不已、啧啧称奇。<br />
恨不得立马就着手,将四书五经全给试一遍。<br />
“陛下,敢问,还有个拼音呢?那又是拿来做什么的?”<br />
好在孔颖达还是有点逼数的,仍记得关于“拼音的事儿。<br />
不过,却也没有过多重视。<br />
毕竟能够见识到标点符号,就已经极为难得了,难道还能再有一件不成?<br />
这标点符号’,也只是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br />
不大可能!<br />
“拼音其实是拿来给孩童识字用的!”李宽开口了。<br />
“识字?!”<br />
这群老头儿也都紧蹙着眉,那浑浊的老眼中还满是疑惑。<br />
如今让孩童启蒙识字,一般都是跟着去念《千字文》,这一方法也颇为简单粗暴。<br />
不过总的来说,效率并不算太高!<br />
因为各地的方言不太相同,关中话,蜀中话,山东话等等,种类繁杂!<br />
而官话采用的则是关中口音,这其实也不算有多流行,各个州郡之间的老百姓要交流起来,还是颇有些困难的。<br />
就更别提小孩子识字的事儿了!<br />
口音相差甚远,也极为影响地区之间沟通,鸡同鸭讲,反正都听不懂,那跟聋子有什么区别?<br />
这也导致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并不算多高!<br />
“说穿了,这其实是一种天下都可以共用的口音,并且还是用拼音去识字的,倒是简单许多.….”<br />
李宽缓缓解释了起来。<br />
如果要学拼音,那肯定就要推行普通话了,这跟如今盛行的官话也大相径庭,不过却也极有必要!<br />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做了什么?<br />
书同文、车同轨!<br />
为的就是增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这本就是一统后的大趋势!<br />
而如今能有一个大伙儿共同的口音,也不同于任何地方的方言,并且还是在不消除各地乡音的前提下..<br />
又有何不可?<br />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颇为重要的一点:为何如今大炎的老百姓,对那官话会无比抵触?<br />
官话,那就是关中一带的口音!<br />
那凭什么我们要学这个?看不起我们各个地方的方言还是咋地?<br />
这不就是摆明了对其他地方的不尊重?各地的纠纷也就随之引起来了!不学不学,说什么也不可能学的,那是数典忘祖!<br />
老百姓们对家乡的归属感,还是极为强烈的,尤其是乡音!<br />
听着就让人亲切!<br />
这样一想,像普通话这种全新的口音,并且也比较容易学的,那当然能够受到欢迎!<br />
足足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李宽才算将拼音还有普通话,这两者大致解释了一下。<br />
姚思廉倒吸了一口凉气,那捋着白胡须的手都有些颤抖:“好家伙,陛下,您的心可真大!这工作量想想都觉得恐怖,这也.…”<br />
“难道您,是想找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帮忙?可..太难了!褚遂良也摇头苦笑。<br />
“把这条老命给您好不好?陛下。”也有老头儿翻了个白眼,无奈到。<br />
这他娘的.<br />
要鼓捣一个全天下都能适用的口音出来,那你咋子不干脆一些,直接就重新造字呢?<br />
仓颉造字!<br />
呸!<br />
尽会折腾人!<br />
孔颖达目光炯炯,并未多言。<br />
今儿的惊喜,貌似还有点多!<br />
老孔算是场内所有人之中,最为了解李宽能耐的人!<br />
他知道陛下之所以会这般说,定然有所依仗!<br />
“没!这其实一点儿也不复杂的!”他摇了摇头!<br />
不少老头儿的嘴角,都是一阵抽搐!<br />
这还不复杂,听听.….<br />
这是人说的话吗?<br />
“如今都有现成的文字,那重新给它编一个特殊的读音,也不是多难的事儿!依着规律去鼓捣就成!”<br />
“细究起来,这其实是在两字相切读音法’的前提上,做了比较大的改进!一个拼音只有四种读声.….”<br />
李宽又拿过纸笔,在那张硬白纸上,将声母、韵母还有整体读音都写了下来,并且亲自做起了演示!<br />
这件事相对来说比较棘手,起码比标点符号解释起来要难上不少,毕竟这个普通话.。<br />
就相当于,是一个全新的音种!<br />
这些老头儿当然极为陌生!<br />
好在有着‘两字相切读音法’,作为基础,他们的接受能力还是颇为强悍的,也只是费了一个多时辰,一个个都恍然大悟。·<br />
随即那一张张老脸上,都满是激动之色,还有浓浓的震撼,不少老家伙捋着胡须的手都在微微颤抖着.….<br />
就连孔颖达,也不例外!<br />
拼音的出现,绝对算得上是一件里程碑的事儿!<br />
它也能大大推动文化的发展,并且从政治上的意义来说,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br />
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br />
拼音的推行,<br />
那普通话,自然而然也将随着流传开来!<br />
大伙儿都能轻松学到这种口音,不同地区之间交流起来也方便不少。<br />
并且将这一个语种立为官话,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地域之别,起码老百姓们的心里边不会那般抵触。<br />
因为学普通话,又不是意味着要放弃乡音、数典忘祖反倒容易跟其他人沟通~交流.….<br />
拼音还好读、好认,简单易学!<br />
那又岂有不盛行之理?<br />
再者不要忘了,在统一了口音之后,大唐各地的学子念书也方便不少,若再往大一些说….<br />
说是有,教化万民之功也不为过!<br />
“好大手笔!”<br />
孔颖达的脸上,也充斥着浓浓的震撼。<br />
纵然他身为孔家后裔、当代褒侯,见识也不凡,同样被李秋的这一布局给唬住了!<br />
拼音对于那些毫无根基的大人来说,学起来肯定没那么轻松!<br />
但对于那些‘两字相切读音法’有了解的读书人来说,还.…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br />
只要这些人学会了,再去教小孩子,进而推广开来,乃至是让绝大多数孩童都学会拼音,等个五年、十年.<br />
普通话还不是遍布大炎?<br />
书同文、车同轨,这就已经在史书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今大炎,也有统一口音之举<br />
这成就究竟会有多恐怖,他压根就不敢想!<br />
福泽万民、流芳百世!<br />
“趁现在时候还早,我们就抓紧时间整理一下,好上奏给陛下!这拼音跟标点符号,都要早点推行才是!”<br />
老孔一脸郑重之色。<br />
“好!”<br />
“乐意效劳!”<br />
“事不宜迟.”<br />
褚遂良、姚思廉等人也纷纷点头。<br />
李宽却拧了拧眉,沉声道.<br />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件事还得慎之又慎,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不能单凭脑瓜子一热,就做下了决定!”<br />
“我的看法是:先在弘文馆中试行!若效果不错,再找几家私塾,看看是否还有弊端!等差不多了,进而在雁云城推广,再遍及大炎。”<br />
怎么想是一回事儿,做起来又是另一码事!<br />
拼音跟普通话毕竟是后世的玩意儿,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搬来大炎,究竟会不会水土不服,那还真不好说。<br />
这两者的推行,差不多也相当于是国策了,牵扯甚大、肯定不能草率!<br />
“说得对,是老夫孟浪了!”<br />
孔颖达也冷静了下来,点了点头。<br />
朝廷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每一个政策,那影响都极为深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确是不能马虎。<br />
他现在总算是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陛下会这般看重,就连“格物院’这种事也能答应。<br />
要知道,‘格物院’之事,如果一着不慎,很容易就会酿成大患!<br />
比如说那些稷下学宫的家伙不省心,还想妄图染指朝政,亦或者闹一出‘百家复苏’,想要跟儒家分庭抗礼.<br />
那到时候世家大族,哪怕是孔家也会出手,将这祸患给扼杀掉,甚至不惜颠覆大唐,闹的天下大乱!<br />
千万不要小觑世家的力量跟手段,但凡遇到会动摇到他们根基的事儿,肯定会迎来剧烈的反扑!<br />
大隋不就是这么亡国的?<br />
褚遂良这七八个老头儿的眼中都满是炙热,他们发现眼前这个白衣少年,越发看不透。<br />
就犹如是一个无底洞般,深不可测!<br />
接下来的事儿倒也简单地多!<br />
在李宽的协助下,几个老头儿了大半个时辰,费了不少功夫,才算是将“标点符号’、‘拼音’的章程写了出来。<br />
蝇头小篆!<br />
足足费了二三十张硬黄纸,厚厚一大摞,看着都让人一阵头大!<br />
再三确认没有什么遗漏的地儿,孔颖达、褚遂良等共四个老头儿,便脚步匆匆跑了出去。<br />
想来也是去找郭守敬了!<br />
对于这种事儿,李宽当然也懒得去掺和,伸了个懒腰,再跟姚思廉等人闲聊了几句,都已经是晌午时分了。<br />
“铛~铛~铛!”<br />
一连串无比雄浑的钟声响起,外边也变得喧嚣了起来,却是那一帮家伙下课了!<br />
姚思廉笑道:“素闻陛下颇为精通易牙之术,也有一张饕餮之口!如何?要不要就在弘文馆内吃上一顿?”<br />
“这儿也供应膳食?”李宽有点吃惊。<br />
“那是!宫内的机构大多都由御膳房供应伙食!咱们这些做学士的,还有小炉灶呢!”<br />
一个老头儿笑吟吟道。(本章完)</p>
在听完”标点符号’的解释之后,孔颖达也是瞪大了老眼,倒抽冷气。<br />
他也算是教了大半辈子的书,对于这些小符号的用处,当然也很快就能够领会地到。<br />
李宽也不多啰嗦,径直拿过纸笔,就写下了“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br />
这十来个字!<br />
“看!只需要这般,加上几个小东西…”<br />
他一边说着,还拿毛笔在几处点了几下,将标点符号加了上去,一句最为完整的话便跃然纸上。<br />
“子曰:学.….”<br />
孔颖达就这般照着纸上的内,跟着念了起来,过了一会儿,猛地又一拍大腿,发出了一道惊呼声:<br />
“好,好!”<br />
我去?<br />
李宽也没想到这老头儿的反应这么大,一脸狐疑之色。<br />
这位<br />
真的是孔老二的嫡系血脉?<br />
真没见过是世面!<br />
褚遂良等人也都被惊动了,一个个也是停下了手头上的事儿,纷纷走了过来。<br />
“祭酒,发生什么事儿了?至于这般兴奋?”一老头儿道。<br />
“是呀!我还在琢磨着‘君子不器’的意思,刚有了点思路,就被你这一嗓子给喊没了!”<br />
姚思廉没好气道。<br />
“那祭酒还是得赔偿一二的!依我看,咱们待会儿就去喝上几杯,如何?”<br />
“可以!“<br />
一个个都在七嘴八舌地议论了着,孔颖达摇了摇头,脸色凝重,道:<br />
“诸位,还是先看看这个吧!”<br />
嗯?<br />
几个老头儿都拧了拧眉,老脸上满是疑惑之色,老孔也没有卖弄的意思,指着纸上的那句话,解释了起来。<br />
“这”<br />
在得知了标点符号的用途,尤其是亲眼见识了之后,褚遂良、姚思廉等人都是一阵惊愕。<br />
“匪夷所思,巧妙至极!”<br />
“没想到这小小的符号,竟然有这么大的用处!大善!”<br />
“究竟是哪个犬能想出来的?还请祭酒引见引见厅!”<br />
“可有完整的?”<br />
这些老家伙也都神情激动,那双浑浊的老眼绽放着精芒,明显是看出了这些符号的价值。<br />
孔颖达苦笑:“远在天边,近在眼前!”<br />
“嗯?”<br />
这七八个老头儿也都惊疑不定地望向了李宽,一个个面面相觑!<br />
不过也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他们那张老脸上又露出了释然的神情,宛若觉得眼前发生的这一切.<br />
都是符合常理的事儿!<br />
毕竟在他身上出现的奇迹,还少吗?<br />
这几人凑到了一块,研究起了标点符号,由孔颖达代为讲述,李宽则是老神在在地坐在旁边,喝起了茶。<br />
不得不说,弘文馆的待遇着实不错,连茶水都是顶好的毛尖儿,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思..<br />
那就多泡几壶!<br />
这期间也还有好几个标点符号,老孔是还没怎么搞明白的,就跑去请教了李宽后,再跟褚遂良等人解释!<br />
很快,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br />
李宽仍在懒洋洋地坐着,还翘起了二郎腿,许是在肚子里灌了不少茶水的原故,他反倒精神了不少。<br />
还有点小撑!<br />
而这一帮老头子也总算清楚了,那十六个标点符号的、用途,在一时兴起之下,还拿了两三篇文章<br />
牛刀小试!<br />
在尝试了效果之后,一个个更是赞叹不已、啧啧称奇。<br />
恨不得立马就着手,将四书五经全给试一遍。<br />
“陛下,敢问,还有个拼音呢?那又是拿来做什么的?”<br />
好在孔颖达还是有点逼数的,仍记得关于“拼音的事儿。<br />
不过,却也没有过多重视。<br />
毕竟能够见识到标点符号,就已经极为难得了,难道还能再有一件不成?<br />
这标点符号’,也只是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br />
不大可能!<br />
“拼音其实是拿来给孩童识字用的!”李宽开口了。<br />
“识字?!”<br />
这群老头儿也都紧蹙着眉,那浑浊的老眼中还满是疑惑。<br />
如今让孩童启蒙识字,一般都是跟着去念《千字文》,这一方法也颇为简单粗暴。<br />
不过总的来说,效率并不算太高!<br />
因为各地的方言不太相同,关中话,蜀中话,山东话等等,种类繁杂!<br />
而官话采用的则是关中口音,这其实也不算有多流行,各个州郡之间的老百姓要交流起来,还是颇有些困难的。<br />
就更别提小孩子识字的事儿了!<br />
口音相差甚远,也极为影响地区之间沟通,鸡同鸭讲,反正都听不懂,那跟聋子有什么区别?<br />
这也导致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并不算多高!<br />
“说穿了,这其实是一种天下都可以共用的口音,并且还是用拼音去识字的,倒是简单许多.….”<br />
李宽缓缓解释了起来。<br />
如果要学拼音,那肯定就要推行普通话了,这跟如今盛行的官话也大相径庭,不过却也极有必要!<br />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做了什么?<br />
书同文、车同轨!<br />
为的就是增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这本就是一统后的大趋势!<br />
而如今能有一个大伙儿共同的口音,也不同于任何地方的方言,并且还是在不消除各地乡音的前提下..<br />
又有何不可?<br />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颇为重要的一点:为何如今大炎的老百姓,对那官话会无比抵触?<br />
官话,那就是关中一带的口音!<br />
那凭什么我们要学这个?看不起我们各个地方的方言还是咋地?<br />
这不就是摆明了对其他地方的不尊重?各地的纠纷也就随之引起来了!不学不学,说什么也不可能学的,那是数典忘祖!<br />
老百姓们对家乡的归属感,还是极为强烈的,尤其是乡音!<br />
听着就让人亲切!<br />
这样一想,像普通话这种全新的口音,并且也比较容易学的,那当然能够受到欢迎!<br />
足足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李宽才算将拼音还有普通话,这两者大致解释了一下。<br />
姚思廉倒吸了一口凉气,那捋着白胡须的手都有些颤抖:“好家伙,陛下,您的心可真大!这工作量想想都觉得恐怖,这也.…”<br />
“难道您,是想找我们这几个老家伙帮忙?可..太难了!褚遂良也摇头苦笑。<br />
“把这条老命给您好不好?陛下。”也有老头儿翻了个白眼,无奈到。<br />
这他娘的.<br />
要鼓捣一个全天下都能适用的口音出来,那你咋子不干脆一些,直接就重新造字呢?<br />
仓颉造字!<br />
呸!<br />
尽会折腾人!<br />
孔颖达目光炯炯,并未多言。<br />
今儿的惊喜,貌似还有点多!<br />
老孔算是场内所有人之中,最为了解李宽能耐的人!<br />
他知道陛下之所以会这般说,定然有所依仗!<br />
“没!这其实一点儿也不复杂的!”他摇了摇头!<br />
不少老头儿的嘴角,都是一阵抽搐!<br />
这还不复杂,听听.….<br />
这是人说的话吗?<br />
“如今都有现成的文字,那重新给它编一个特殊的读音,也不是多难的事儿!依着规律去鼓捣就成!”<br />
“细究起来,这其实是在两字相切读音法’的前提上,做了比较大的改进!一个拼音只有四种读声.….”<br />
李宽又拿过纸笔,在那张硬白纸上,将声母、韵母还有整体读音都写了下来,并且亲自做起了演示!<br />
这件事相对来说比较棘手,起码比标点符号解释起来要难上不少,毕竟这个普通话.。<br />
就相当于,是一个全新的音种!<br />
这些老头儿当然极为陌生!<br />
好在有着‘两字相切读音法’,作为基础,他们的接受能力还是颇为强悍的,也只是费了一个多时辰,一个个都恍然大悟。·<br />
随即那一张张老脸上,都满是激动之色,还有浓浓的震撼,不少老家伙捋着胡须的手都在微微颤抖着.….<br />
就连孔颖达,也不例外!<br />
拼音的出现,绝对算得上是一件里程碑的事儿!<br />
它也能大大推动文化的发展,并且从政治上的意义来说,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br />
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br />
拼音的推行,<br />
那普通话,自然而然也将随着流传开来!<br />
大伙儿都能轻松学到这种口音,不同地区之间交流起来也方便不少。<br />
并且将这一个语种立为官话,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地域之别,起码老百姓们的心里边不会那般抵触。<br />
因为学普通话,又不是意味着要放弃乡音、数典忘祖反倒容易跟其他人沟通~交流.….<br />
拼音还好读、好认,简单易学!<br />
那又岂有不盛行之理?<br />
再者不要忘了,在统一了口音之后,大唐各地的学子念书也方便不少,若再往大一些说….<br />
说是有,教化万民之功也不为过!<br />
“好大手笔!”<br />
孔颖达的脸上,也充斥着浓浓的震撼。<br />
纵然他身为孔家后裔、当代褒侯,见识也不凡,同样被李秋的这一布局给唬住了!<br />
拼音对于那些毫无根基的大人来说,学起来肯定没那么轻松!<br />
但对于那些‘两字相切读音法’有了解的读书人来说,还.…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br />
只要这些人学会了,再去教小孩子,进而推广开来,乃至是让绝大多数孩童都学会拼音,等个五年、十年.<br />
普通话还不是遍布大炎?<br />
书同文、车同轨,这就已经在史书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今大炎,也有统一口音之举<br />
这成就究竟会有多恐怖,他压根就不敢想!<br />
福泽万民、流芳百世!<br />
“趁现在时候还早,我们就抓紧时间整理一下,好上奏给陛下!这拼音跟标点符号,都要早点推行才是!”<br />
老孔一脸郑重之色。<br />
“好!”<br />
“乐意效劳!”<br />
“事不宜迟.”<br />
褚遂良、姚思廉等人也纷纷点头。<br />
李宽却拧了拧眉,沉声道.<br />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件事还得慎之又慎,毕竟实践才能出真知!不能单凭脑瓜子一热,就做下了决定!”<br />
“我的看法是:先在弘文馆中试行!若效果不错,再找几家私塾,看看是否还有弊端!等差不多了,进而在雁云城推广,再遍及大炎。”<br />
怎么想是一回事儿,做起来又是另一码事!<br />
拼音跟普通话毕竟是后世的玩意儿,不分青红皂白、一味搬来大炎,究竟会不会水土不服,那还真不好说。<br />
这两者的推行,差不多也相当于是国策了,牵扯甚大、肯定不能草率!<br />
“说得对,是老夫孟浪了!”<br />
孔颖达也冷静了下来,点了点头。<br />
朝廷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每一个政策,那影响都极为深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确是不能马虎。<br />
他现在总算是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陛下会这般看重,就连“格物院’这种事也能答应。<br />
要知道,‘格物院’之事,如果一着不慎,很容易就会酿成大患!<br />
比如说那些稷下学宫的家伙不省心,还想妄图染指朝政,亦或者闹一出‘百家复苏’,想要跟儒家分庭抗礼.<br />
那到时候世家大族,哪怕是孔家也会出手,将这祸患给扼杀掉,甚至不惜颠覆大唐,闹的天下大乱!<br />
千万不要小觑世家的力量跟手段,但凡遇到会动摇到他们根基的事儿,肯定会迎来剧烈的反扑!<br />
大隋不就是这么亡国的?<br />
褚遂良这七八个老头儿的眼中都满是炙热,他们发现眼前这个白衣少年,越发看不透。<br />
就犹如是一个无底洞般,深不可测!<br />
接下来的事儿倒也简单地多!<br />
在李宽的协助下,几个老头儿了大半个时辰,费了不少功夫,才算是将“标点符号’、‘拼音’的章程写了出来。<br />
蝇头小篆!<br />
足足费了二三十张硬黄纸,厚厚一大摞,看着都让人一阵头大!<br />
再三确认没有什么遗漏的地儿,孔颖达、褚遂良等共四个老头儿,便脚步匆匆跑了出去。<br />
想来也是去找郭守敬了!<br />
对于这种事儿,李宽当然也懒得去掺和,伸了个懒腰,再跟姚思廉等人闲聊了几句,都已经是晌午时分了。<br />
“铛~铛~铛!”<br />
一连串无比雄浑的钟声响起,外边也变得喧嚣了起来,却是那一帮家伙下课了!<br />
姚思廉笑道:“素闻陛下颇为精通易牙之术,也有一张饕餮之口!如何?要不要就在弘文馆内吃上一顿?”<br />
“这儿也供应膳食?”李宽有点吃惊。<br />
“那是!宫内的机构大多都由御膳房供应伙食!咱们这些做学士的,还有小炉灶呢!”<br />
一个老头儿笑吟吟道。(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