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59
('\n <p> 姜舒闻言眸光一亮,拉着姜母去寻姜父。</p><p> 姜父方洗漱完准备用早饭,姜舒见了立即上前给姜父盛粥。</p><p> “女儿在家就是好啊。”姜父眼眶发热的感慨。</p><p> 看着姜舒盛粥布菜的身影,姜父心头暖意融融。仿佛这六年只是一场梦,姜舒还是当年那个围在他们身边孝顺的乖女儿。</p><p> 姜母没说话,默默的看着姜父往姜舒的坑里跳。</p><p> “爹,快吃吧,一会儿该冷了。”姜舒把吹到温度正好的粥放到姜父面前。</p><p> 姜父接过,心情愉悦的吃了起来。</p><p> 耐心等着姜父吃完,姜舒才斟酌道:“爹,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p><p> “什么事?”姜父不以为意。</p><p> 姜舒郑重道:“我想跟您学经商。”</p><p> “啥?”姜父以为自己听错了,诧异的看了姜舒和姜母一眼。</p><p> “我想跟您学经商。”姜舒重复。</p><p> 姜父皱眉:“女儿家不能抛头露面,学什么经商。”</p><p> 经商可不是在后宅指点就行,得时常出去巡铺考量,观察时事。</p><p> “我可以扮成男子,这样就方便出门了。”姜舒早有打算。</p><p> 姜父瞪大双目,看向姜母道:“她这是魔怔了还是发烧了,赶紧找大夫看看。”</p><p> 姜母轻咳道:“舒儿她好的很,就是想学经商。”</p><p> “女儿家经什么商?在家享清福不好吗?”姜父大为不解。</p><p> 经商并不是件好玩儿的事,不仅要与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出远门跑商更风餐露宿危机四伏,并不适合姜舒这样的女儿家。</p><p> “姜家产业众多,阿弟年纪又小,爹一个人经营太辛苦了,我想为爹分担分担。”姜舒诚孝道。</p><p> 姜父心下感动,叹道:“经商没你想的那么容易。”</p><p> 姜舒明白姜父的心思,于是提议道:“我跟爹学三个月,若三个月后我没有经商之能,我便老老实实待在家里。”</p><p> “看来你是铁了心了,你就不怕抛头露面坏了声誉往后无人敢娶?”姜父隐有担忧。</p><p> 姜舒一脸正色道:“若真是如此,那这样的男人也不值得我嫁。”</p><p> 六年时间足够让姜舒明白,温顺规矩并不能换得尊重和怜惜,不如坦然做自己。</p><p> 姜父沉默良久,觉得姜舒说的似乎有理,犹疑着同意了三月之约。</p><p> “谢谢爹,谢谢娘。”姜舒激动不已,壮志满怀。</p><p> 傍晚,姜宁放学归家,看到姜舒身着男装,乌发高束,不施脂粉描粗眉毛,从女娇娘变成了姜公子。</p><p> “如何?”姜舒嘚瑟的在姜宁面前转了一圈。</p><p> 姜宁看呆了,惊的笔掉到了地上。</p><p> “阿姐,你穿成这样做什么?”</p><p> 姜舒挑眉道:“我要跟着爹学经商。”</p><p> “女子经商?”姜宁觉得他姐实在太飒了。</p><p> 于是从那天起,姜父身边就多了个俊秀公子,跟着他学做生意。</p><p> 姜舒本就聪慧,对经商又颇感兴趣,之前掌管嫁妆铺子也略有接触,是以学的很快。</p><p> 不过一两月功夫,她就了解了姜家各类各铺的要点,成了姜父的得力助手。</p><p> 这日姜舒同姜父巡完粮铺,中途歇息喝茶探讨时,绸庄伙计匆匆来报。</p><p> “东家,不好了。”</p><p> 姜父放下茶盏:“出什么事了?”</p><p> 伙计道:“今日我们去码头接货,一车货都没有接到。”</p><p> “怎么回事?”姜父肃色问。</p><p> “给我们供货的绸商出尔反尔,改与方家合作,今日到货的丝绸都被方家拉走了。”</p><p> “岂有此理。”姜父拍桌而起,步履匆匆。</p><p> 姜舒赶忙起身跟上。</p><p> 眼下已是初冬,正是换季添衣的紧要关头,绸庄营利的重要时期。若断了货,姜记绸庄将损失惨重。</p><p> 姜父到绸庄了解清楚始末后,去客栈找送货的赵掌柜。</p><p> “我们合作多年,你们为何突然断货?”姜父愤怒质问。</p><p> 赵掌柜早有准备,拿出同姜家签订的货契和几张银票道:“姜老板别恼,按照规矩,赔偿双倍定金,你点点。”</p><p> 看到那几张银票,姜父顿时了悟。从几个月前他就中了方家和赵掌柜的圈套。</p><p> 往常姜家向赵掌柜定货时,都会付三成定金。而这次,赵掌柜以合作多年信任姜家为由,主动提出只要姜家付一千两的定金即可。</p><p> 姜家当时虽有疑惑,但并未多想。</p><p> 直到此时,姜父才明白是何缘故。</p><p> 方家此计,不可谓不毒。</p><p> 可偏偏姜家毫无证据,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p><p> “卑鄙无耻!”姜父气的心口发紧。</p><p> 赵掌柜冷哼道:“为商之道在于利,姜老板什么也没干,白赚一千两还有何不满。”</p><p> “你!”姜父气的说不出话来。</p><p> “姜老板好走不送。”赵掌柜将契约和银票塞给姜父,下</p> ', ' ')('\n <p>了逐客令。</p><p> “无耻小人!”姜父怒气冲冲回到绸庄,叫来刘掌柜商议对策。</p><p> “库房还有多少余货?现在去找新的货源可还等得及?”</p><p> 刘掌柜愁眉道:“库房只余几十匹,等不及寻新货源。”</p><p> “那现在怎么办?”姜父急的来回踱步。</p><p> 刘掌柜垂着头不吭声。</p><p> 改风</p><p> 姜父和刘掌柜愁眉不展时,一直没出声的姜舒开口了。</p><p> “或许可以试试别的布料,比如蜀锦。”</p><p> 这些年吃穿享用,姜舒对衣料也有些了解。</p><p> “可上京显贵偏爱丝绸,鲜少有人买蜀锦。”刘掌柜叹气,觉得姜舒的想法不切实际。</p><p> 姜舒沉吟道:“显贵们喜爱什么,追捧什么,大都是跟风。只要我们改变风向,他们也可以喜欢蜀锦。”</p><p> 尤其是后宅夫人闺秀,十分热衷于追求时兴。很多时候她们并不在乎时兴是什么,只为求一乐。</p><p> “这……”这个想法过于冒险,刘掌柜迟疑的看向姜父。</p><p> 姜父停止踱步问:“如何改变?”</p><p> 姜舒杏眸微闪:“我自有妙计,爹和刘掌柜抓紧时间去采购蜀锦便可。”</p><p> 蜀锦虽也名贵,但在上京销路不畅,常有积压,想要采购并不难。</p><p> “你当真有把握?”姜父不确定的问。</p><p> 这可不是儿戏,若赌输了,姜家不仅会损失丝绸之利,采购的蜀锦也会砸在手上。</p><p> “做生意光守成不够,还要敢于突破。爹,您相信我。”姜舒俏脸沉凝。</p><p> 姜父忖量片刻,点了点头。</p><p> “东家。”刘掌柜提醒他三思。</p><p> 姜父长出口气道:“做生意本就有盈有亏,便是我也有赌错的时候,就当给舒儿练手了。”</p><p> 当爹的如此说,刘掌柜便是再不赞成也无可奈何,只能照做。</p><p> 左右败的也不是他的银子。</p><p> 事情定下来后,姜舒便与姜父兵分两路。姜父负责采购,姜舒负责改风。</p><p> 上京显贵中最大的风向标,无异于长公主郁澜,是以姜舒直奔平西将军府。</p><p> “你怎么扮成这样?”郁澜见到姜舒一身男装,满脸惊愕,险些不敢认。</p><p> 姜舒简单同她解释了缘由,也说明了来意。</p><p> “我说你怎么这么久也不来寻我,原是跑去学经商了。”郁澜惊诧之余很是敬佩,还有一丝艳羡。</p><p> 她艳羡姜舒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p><p> “因是胡闹,便没有同公主说。”姜舒解释。</p><p> 郁澜道:“谁规定女子就只能嫁人生子,不能经商了,我支持你。”</p><p> “多谢公主。”姜舒感激不已,决定多给郁澜做几身冬装。</p><p> “你坐会儿,我这就让人去给母亲和韫儿量身。”郁澜说着便去了。</p><p> 姜舒耐心等着。</p><p> 拿到郁澜量好的尺寸,喜好的颜色式样后,姜舒回去便着手安排,还给孙宜君写了封信。</p><p> “做冬衣不收钱,还有这种好事?”孙宜君拿着信瞪大了眼,怀疑姜舒脑子是不是进水了。</p><p> “管它呢,有新衣穿就成。”孙宜君放下信,去找她爹娘量身去了。</p><p> 短短几日功夫,姜父和刘掌柜便采购了上千匹蜀锦,足够绸庄卖上两月。</p><p> 姜舒挑了些品质极佳的蜀锦,让绸庄绣活最好的绣娘,按郁澜和孙宜君给出的尺寸要求,赶制出了第一批冬装。</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