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95
('\n <p> 看着渐沉的天色,姜舒不由想到了昨夜。</p><p> 明日一定要去问问郁峥,他们是如何擒住赵仁贤的。</p><p> 翌日一早,檀玉推开窗户看着屋外的雨幕,狠狠皱起了眉。</p><p> “怎么还在下雨?一直这样下个不停,我们怎么回上京?”</p><p> 姜舒眺望着远处被雨雾笼罩的屋舍,恍然惊觉道:“江南的雨季来临了。”</p><p> 她们一时半刻,怕是走不了了。</p><p> 想到郁峥昨日的话,姜舒轻声道:“等雨停了我们去府尹府。”</p><p> 无所事事,姜舒捧了本书瞧,时不时看一眼窗外等雨停。</p><p> 同一片雨幕下,郁峥也拿着卷书,坐在厅中等姜舒来。</p><p> 临近午时,雨小了些,姜舒放下书道:“走吧,今日这雨怕是不会停了。”</p><p> “哦。”打瞌睡的檀玉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p><p> 主仆俩顶着蒙蒙细雨,坐上马车往府尹府去。</p><p> 宽敞的街道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却冷冷清清的少有行人。</p><p> 出于生意人的本能,姜舒看到此情此景便联想到生意。</p><p> 街道两旁的店铺虽开着,但因下雨几乎无人光顾。</p><p> 而江南的雨季通常持续一两月,对生意影响极大。</p><p> 姜舒望雨兴叹,也不知姜记绸庄如何了?她们何时才能回上京?</p><p> 思绪纷飞之际,马车停了下来:“东家,到了。”</p><p> 守门侍卫昨日见过姜舒,又得过郁峥吩咐。是以见到姜舒后没有通报,直接放行让她进去。</p><p> 客院内,郁峥翻完一本书,抬眸看向屋外。</p><p> “主子,今日一直在下雨,姜姑娘怕是不会来了。”追云换了壶热茶。</p><p> 郁峥不说话,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屋外。</p><p> 忽然,空荡的院子里出现了一把油纸伞,伞下有个清瘦身影正迈步而来。</p><p> 郁峥墨眸一亮,放下书正襟端坐。</p><p> 背对着门的追云听到脚步声,扭头看向屋外,欣喜道:“姜姑娘,你们可算来了。”</p><p> 姜舒收了伞抬脚进屋,杏眸扑闪道:“怎么?我们来晚了吗?”</p><p> “不晚,姜姑娘快请坐。”追云赶忙又倒了杯热茶。</p><p> 姜舒坐下后郁峥问她:“可淋着雨了?”</p><p> 姜舒摇头,直奔正题:“王爷让我来所为何事?”</p><p> 檀玉也很好奇,竖起了耳朵听。</p><p> 修长手指轻敲桌面,郁峥缓声开口道:“乞儿巷那些孩子,你觉得该如何安置妥当?”</p><p> 姜舒一怔,脑中想起那日见到的情形,明白这件事极为重要。</p><p> “正常的孩子,都应该吃饱穿暖,然后读书识字明理。若有那不愿读书的,也该受人教导,明白为人处世之道。等孩子们再大些,便该学一技之长谋生。”</p><p> “嗯,你与我想的一致。”郁峥墨眉微拧道:“可要做到如此,并不容易。”</p><p> 若是几个孩子,带回上京或者寻户人家收养都可。但几十上百个孩子,只能在临安府寻个地方安置。</p><p> 姜舒凝眉思索良久,忽然想到了什么杏眸一亮。</p><p> “我曾在民间义志录中看到,蜀地有座尼姑庵的师太心善,收留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孩童,将他们悉心养大,还教他们读书明理……”</p><p> “或许,我们可以效仿。”</p><p> “可去哪儿找愿意收留这么多孩子的尼姑庵?”檀玉一脸苦恼的插嘴。</p><p> 姜舒被她逗笑:“傻檀玉,找不到可以自己建啊。”</p><p> 檀玉恍然大悟,末了又发愁道:“那心善的师太去那找?”</p><p> “噗!”姜舒实在没忍住,被檀玉的一根筋逗乐了。</p><p> 追云和郁峥也忍俊不禁。</p><p> “你们笑什么?”檀玉清澈的眼中透着迷茫不解。</p><p> 追云低咳一声,敛了笑意道:“姜姑娘只是举个事例,有没有尼姑庵和师太并不重要。只要有个地方安置,有人抚养教导便可。”</p><p> 檀玉听后终于反应过来,感觉自己蠢的没脸见人了。</p><p> “王爷以为如何?”姜舒征询郁峥。</p><p> 郁峥颔首:“此法甚好,就以乞儿巷为址,稍加修葺改造便是一座‘慈安院’。”</p><p> 顿了顿,郁峥拢眉道:“但看管之人,必得寻一个心地善良,能真心对待孩子的人。”</p><p> 姜舒刚想说她对临安府不熟,没有认识的人,忽而想到了王夫人。</p><p> 王夫人是姜舒见过最善良的人,她也并不嫌弃小猴子他们,且对他们带着同情与怜悯,没有人比她更合适了。</p><p> 姜舒将她的想法告诉郁峥。</p><p> 郁峥听后沉吟道:“她夫家富裕,又身怀有孕将要临盆,往后更要教养自己的孩子,怕是难以抽身。”</p><p> 姜舒听完陷入了沉默。</p><p> “主子,赵姑娘来了。”门口的追云低声禀报。</p><p> 赵曼莹撑伞走到廊下,收了伞才看到檀玉和姜舒。</p><p> “咦,姜姑娘也在。”</p><p> 赵</p> ', ' ')('\n <p>曼莹脚步轻快的进屋,自来熟的坐到姜舒身旁。</p><p> 郁峥瞥了赵曼莹一眼,神色不愉的问:“你来做何?”</p><p> 赵家家眷都已入狱,只有赵曼莹安然无恙。</p><p> 但他们的交易已经结束,她还来寻他做什么?</p><p> 赵曼莹想起正事,恭声道:“我来向王爷请辞,明日便离开临安府。”</p><p> “你要离开临安府?”姜舒微讶。</p><p> 赵曼莹点头,轻叹道:“府尹府是我的噩梦,我一天都不想多待。”</p><p> “那你离开后准备去哪儿?”姜舒关怀问。</p><p> 重任</p><p> 重任</p><p> 姜舒同赵曼莹虽只见过一面,相识不深,却有一见如故之感。</p><p> 尤其是在得知赵曼莹的经历后,更多了几分同情。</p><p> “不知。天大地大,走哪儿算哪儿吧。”赵曼莹也很迷茫。</p><p> 从前她一心向往自由,可真得到了,却又不知该往何处去,胸腔中满是茫然无措的空虚感。</p><p> 爹娘早逝,远方无亲。她既无去路,也无归途。</p><p> 她很羡慕姜舒,家有爹娘亲人等候,外有良人相伴左右。</p><p> “你一个姑娘家,又生的这般貌美,出门在外定要多加小心。”姜舒语重心长的嘱咐。</p><p> 赵曼莹看着她眨了眨眼,俏皮道:“你这装扮不错,我也跟你学学。”</p><p> 姜舒今日穿了一身浅绯色绸衫,如缎乌发用一顶白玉冠高高束起,刻意描粗的浓眉和男子举止,让她看起来像个不染尘埃的贵公子。</p><p> 若非追云那声‘姜姑娘’,赵曼莹都要以为郁峥取向不正了。</p><p> 姜舒被赵曼莹调侃的眼神看的面皮一红,清咳道:“你是南方姑娘,比我娇柔温婉,扮起男子来恐不太像。”</p><p> “那怎么办?你可还有别的法子?”赵曼莹着实苦恼。</p><p> 出门在外,安全为先。</p><p> 可她既不像姜舒那般有钱,也没有护卫随从。就连她的婢女,也有家人亲眷,不能随她离开。</p><p> 她只有这些年积攒下的微薄私房,和孤身一人。</p><p> 问清楚她的情况后,姜舒沉默良久方道:“百来两银子便是再节省,最多也只能花销两三年,你可有一技之长谋生?”</p><p> 赵曼莹摇头:“我会弹琴跳舞,但都算不得精。”</p><p> 更重要的是,她也不可能去做这些营生。</p><p> 思来想去,姜舒斟酌道:“我觉得你不适合远行,倒有一个地方适合你。”</p><p> “什么地方?”赵曼莹好奇追问。</p><p> 姜舒觑了一眼郁峥,狡黠道:“慈安院。”</p><p> “慈安院?在什么地方?”</p><p> “就在临安府。”</p><p> “我怎么没听过?”赵曼莹愕然,以为姜舒骗她。</p><p> 姜舒弯眼轻笑:“你自然没听过,它还没建成呢。”</p><p> 赵曼莹听的一头雾水。</p><p> 姜舒将她和郁峥的想法告诉了赵曼莹。</p><p> “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当慈安院的院长,管那群孩子?”赵曼莹满脸不可思议,将头摇的像拨浪鼓。</p><p> “不行不行我不行,我都没生养过孩子,哪里会管孩子。”</p><p> 更何况是那么大一群孩子,仅是想想赵曼莹都觉得头疼,难堪重任。</p><p> 姜舒握住她的手,循循善诱:“只是让你做院长,并非让你事事亲力亲为。”</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