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116
('\n <p> “母亲稍后,我去看看。”方明绪收起折扇,快步下阶。</p><p> 停满马车的山门前,姜舒同姜母在檀玉和婢女的簇拥下,往姜家马车走去。</p><p> 今日车马实在太多,挤的有些走不开道,姜母的婢女险被一辆驶来的马车撞到。</p><p> 好在人没事,只是虚惊一场。姜舒姜母便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免不留神得罪了贵人惹上麻烦。</p><p> 正准备息事宁人的离开,车上的人挑开车帘看见了她们,出声叫住。</p><p> “姜舒。”</p><p> 听到这耳熟的声音,姜舒抬眼看去,对上了沈长泽惊喜的目光。</p><p> 真是晦气!</p><p> 车门打开,沈长泽同沈母从车中走了出来。</p><p> “亲家,舒儿。真是巧啊,你们也来上香。”沈母满脸堆笑的同姜母姜舒打招呼。</p><p> 母女俩对视一眼,不明白沈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p><p> 但有一点她们清楚,那就是她们不想再与靖安侯府扯上关系。</p><p> “沈太夫人自重,姜家与侯府早无瓜葛。”姜母冷漠撇清,拉着姜舒离开。</p><p> 沈长泽和沈母却拦着她们不让走。</p><p> “亲家别恼,咱们许久未见,寻个地方坐下好好说几句话。”</p><p> 姜舒听闻此言,被沈母的厚颜无耻惊到了。</p><p> “我与沈太夫人并不熟识,无话可说,还请让开。”姜母话语直白,将厌恶都写在了脸上。</p><p> 但凡要些脸皮的人,此时都应当会避开。</p><p> 可沈母今日也不知是中了什么邪,腆着笑脸就是不让。</p><p> 她捅了捅沈长泽的胳膊,示意他开口。</p><p> 沈长泽扫了一眼周围来往香客,攥着手硬着头皮道:“姜舒,我有话同你说。”</p><p> 杏眸冷冽的睇着沈长泽,姜舒语带讥诮:“我与沈侯无话可说。”</p><p> 她不知沈长泽今日发了什么疯,但见好奇观望的人越来越多,她只想快点离开。</p><p> 面对姜舒的不留情面,沈长泽面上有些挂不住,恼红了脸。</p><p> 他刚要开口,从姜舒身后走出来一绸衣男子。</p><p> “沈侯爷贵人事忙,竟不忘孝道陪母礼佛,实在令人敬佩。”</p><p> 方明绪故意大声嚷嚷,公开沈长泽的身份,引得旁人注意。</p><p> “咦,当真是沈侯和沈太夫人,我还以为瞧错了。”</p><p> “沈侯面前那姑娘好生眼熟……那不是前任侯夫人吗?”</p><p> “这是怎么回事?都和离半年多了,沈侯还不肯放过?”</p><p> 福祸</p><p> 福祸</p><p> 一些参加过侯府寿宴,见过姜舒且知晓和离丑闻的夫人闺秀,饶有兴味的看起了热闹。</p><p> 这下沈母和沈长泽便是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纠缠下去,只能先行离开再做打算。</p><p> 方明绪一句话,帮姜舒解了围。</p><p> 一码归一码,姜舒知理的朝方明绪微微欠身:“多谢方老板。”</p><p> “姜老板客气。”方明绪一抖折扇,笑的风度翩翩。</p><p> 姜舒却瞧也不瞧,扶着姜母上了马车。</p><p> 看着关上的车门,方明绪摇扇的手僵了僵,有些落寞。</p><p> 他心知姜舒对他印象极差,想要得她青睐,恐十分不易。</p><p> 但容易求得的女子,他方明绪也不稀罕。</p><p> 他已坐拥万贯家财,对官场也无甚兴趣,唯一所求便是得一良妻。</p><p> 目送着姜舒的马车驶远后,方明绪才回到方母身旁。</p><p> “你当真喜欢那姑娘?”方母问。</p><p> 知子莫若母,方才她瞧了半晌,方明绪的眼睛一直粘在姜舒身上,她从未见他这般看过旁的女子。</p><p> “是,这么多年,她是唯一一个令我动了娶妻念头的人。”方明绪坦言不讳。</p><p> 方母闻言便知她阻拦不了,索性欣然接受。</p><p> 管她什么身份,愿意娶妻总比不娶好,大不了娶回去后好好调教便是。</p><p> 看着动了真心的儿子,方母笑着打趣儿:“那你今日可得好好求求佛祖。”</p><p> 方明绪点头,头一次虔心拜佛。</p><p> 下山的马车上,姜母问姜舒:“方才帮我们那公子是何人?我瞧他长的俊朗非凡,一表人才,可娶妻成家了?”</p><p> 姜母这话,显然是看中方明绪了。</p><p> 姜舒有些无语,抿唇道:“盐商方家的东家,截了姜记丝绸源商的方老板。”</p><p> “他是否娶妻成家我不清楚,但他有个女儿三四岁了。”</p><p> 姜母听后一噎,不解道:“他为何要帮我们?”</p><p> 既是对头,应当看笑话才是,怎么会帮她们解围?</p><p> “不知,许是又在打什么坏主意呢。”姜舒对方明绪半丝好感也无。</p><p> 姜母也知以两家这关系,加上方明绪已有子女,结亲是不可能了,便打消了念头不再多问。</p><p> 想到沈长泽和沈母,姜母忧心道:“沈侯母子拦住我们,怕是别有居心。”</p><p> 从前两家还是姻亲时,沈母叫</p> ', ' ')('\n <p>的都没今日这般亲热。</p><p> 事出反常必有妖,姜舒蹙眉道:“不管他们有什么谋算,我们不予理会便成。”</p><p> 姜母赞同点头。</p><p> 靖安侯府再败落,也终究是勋爵官宦之家,姜家一介商贾,无法与之硬抗。</p><p> 这趟礼佛,半是欢喜半是烦忧,也不知究竟是福是祸。</p><p> 母女俩回到姜宅,正是午饭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饭。</p><p> 饭吃了一半,门房下人来了。</p><p> “姑娘,孙府送来一张帖子。”</p><p> “那个孙府?”姜父不解。</p><p> 下人递上帖子回道:“大理寺卿孙大人家。”</p><p> 姜父姜母闻言一怔,有些受宠若惊。</p><p> 大理寺卿,多少人想攀交都攀不上的人家,竟主动给姜家下了帖子。</p><p> 姜舒也有些诧异,打开帖子一瞧,旋即笑了。</p><p> “可是孙小姐给你下的帖子?”姜母记得,上次姜家大宴,孙家小姐来过。</p><p> 姜舒颔首应是:“五月十八,孙小姐生辰宴,邀我过府参宴。”</p><p> 今日已是十二,已经没剩几天了,她得抓紧时间准备贺礼。</p><p> “你结交几位官家小姐也好,若遇事也能有人相帮一二。”姜父姜母很是支持。</p><p> 他们清晰记得,上次姜父伤重垂危,便是璟王和长公主出面,请来陈太医医治,又相赠珍贵药材,姜父才能捡回性命。</p><p> “达官贵族家的小姐,见过颇多世面,你可得精心备份贵礼。”</p><p> “女儿家无不爱美,就送珠宝首饰吧。”</p><p> 姜父姜母饭也不吃了,绞尽脑汁为姜舒出谋划策。</p><p> 姜舒被他们逗笑,轻声道:“我心中有数,不用爹娘费心,快吃饭吧。”</p><p> 想着姜舒曾做过六年侯府主母,比他们更懂与贵族结交往来,姜父姜母将心放回了肚子里。</p><p> 姜宁眼珠一转道:“阿姐,我下午无事,陪你去挑贺礼吧。”</p><p> 姜舒杏眸一瞧,便知姜宁是寻个由头想出去玩儿。</p><p> 细细想来,自打姜父出事后,姜宁得空便在家侍候陪伴,的确许久未上街玩了。</p><p> 毕竟是少年心性,哪有不贪玩儿的。</p><p> “行,你想去哪儿玩?”姜舒夹着菜问。</p><p> 姜宁脱口而出:“看马戏杂耍,听说书,去翠云楼吃饭。”</p><p> 三人听后,纷纷抬头注视。</p><p> 姜宁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俊脸微红。</p><p> 三人瞧着他窘恼的模样,哈哈大笑。</p><p> 姜宁面子挂不住,嘴硬道:“我是真的想陪阿姐去挑贺礼的,这些只是顺便。”</p><p> 说到最后,姜宁的声音弱了下来。</p><p> “没关系,阿姐也想去。”姜舒给他夹了只鸡翅:“快吃吧,吃完我们就走。”</p><p> 姜父姜母看着相处和睦的姐弟两人,笑的一脸欣慰。</p><p> 孩子大了,是该出去多见见世面。总是闷在家中读书,读成书呆子也不好。</p><p> 午饭后,姜母陪姜父回屋喝药午睡,姜舒则同姜宁一道出门了。</p><p> 姜舒带了檀玉楮玉,姜宁带了他的随身小厮,一辆马车险些坐不下。</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