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开物
<p> 第471章 开物<br />
每个人在拿到他亲手发的大肉包后,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表示一定再接再厉,做得更好。<br />
还有不少人,大胆地向李暮提出了想要独立研发游戏的想法。<br />
比如沈易,比如徐平山。<br />
这两个游戏研发中心的骨干元老,能力不错。<br />
甚至就连张凯和李建,都有这个想法。<br />
毕竟他们已经开发了好几款游戏,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br />
继续合作研发,效果可能更好,但效率就很低了。<br />
与其大家一起做出一款100分的游戏来。<br />
不如各自做出一款80分的游戏,能带来的价值更大。<br />
对此,李暮当然是十分支持的。<br />
他直接道:<br />
“既然你们有想法,我会向上面申请,给予你们最大的支持。”<br />
“学校这边,也会给你们腾出地方来。”<br />
“只要你们干得好,再造几栋游戏研发中心也未尝不可!”<br />
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们。<br />
李暮心中亦是感慨不已。<br />
不知不觉。<br />
这些他曾经还老是担心不能独当一面的学生们。<br />
也终于长出了茁壮的羽翼,可以展翅翱翔了。<br />
有他们在。<br />
夏国对于全球游戏市场的开发,无疑能够更进一步。<br />
“谢谢李顾问,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所有人都用尽力气大声地保证道。<br />
……<br />
一顿饭,吃了将近两个小时。<br />
倒不是李暮吃得慢。<br />
只是坐在周围的沈建新等人,总是喜欢找他问问题。<br />
有关于游戏开发的。<br />
也有关于群星奖的。<br />
当然,还少不了天基工程。<br />
作为最近在报纸上出现的大事,要说他们不好奇是不可能的。<br />
只不过李暮并没有给他们解释天基工程的事情。<br />
说给王石存等人听没问题。<br />
让这么多学生知道就没有必要了,太招摇。<br />
但对于其他的问题,他还是有什么答什么的。<br />
比如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领诺奖?”<br />
他就直接道:<br />
“一个诺奖而已,也就西方国家的科学家看重,我根本不在意。”<br />
“你们也一样,不要被这些名利迷惑了双眼。”<br />
“造福人民,获得人民的认可,才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br />
听到他的教导,众人点头如捣蒜。<br />
……<br />
回到家中。<br />
李暮坐在沙发上休息片刻。<br />
过了一会儿。<br />
正准备起身去书房继续工作。<br />
他便听到门外传来“咔哒~”的一声钥匙开门声。<br />
停下脚步。<br />
扭头看向推门而入的王娅,他笑道:<br />
“今天这么早啊,饿不饿,我给你煮面条吃。”<br />
说着,他便准备去厨房烧水。<br />
“好,我帮你。”王娅点点头,跟着李暮走进厨房。<br />
两人一边煮面,一边说话。<br />
不过更多的时候,是王娅在说,他在听。<br />
现在王娅在黄新华那边协助进行光刻机的研制,进展还算不错。<br />
但她并不打算在这上面一直干下去。<br />
而是打算在结束了手头的工作后。<br />
便申请继续去研制d弹的制导系统。<br />
“我能做的,汪洋和刘海两位师兄也能做,而且还有其他同志,少我一个也没什么影响。”王娅道。<br />
闻言,李暮一边将面条下锅。<br />
一边揉了揉她的头发,笑道:<br />
“怎么会呢,小娅你这么聪明。”<br />
“当初在学校的时候,你可是黄教授的学生,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br />
“光刻机想要突破,现在确实有一些困难。但只要克服了,就是很大的成果。”<br />
王娅道:<br />
“我不是觉得难,只是想要在d弹制导系统上面更进一步而已。”<br />
“你以前指导我做出过一款自动制导系统。”<br />
“在这方面我有经验,肯定能开发出更好的来。”<br />
看着目光坚定的她。<br />
李暮的眼中满是笑意。<br />
他想了想,道:“既然这样,那我支持你。”<br />
“可是我要是去研制d弹制导系统,可能就要和你……”王娅忽然又有些迟疑。<br />
军事科研项目和普通的科研项目不同。<br />
前者几乎只会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研究。<br />
“和我分开?大可不必,你要研究d弹制导系统的话,我这里就有一个项目很适合你。”李暮笑道。<br />
他当然不可能舍得把王娅丢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去搞研究。<br />
反正要研究,他资料有的是。<br />
其他人还需要考验。<br />
老婆直接给就是了。<br />
闻言,王娅歪了歪小脑袋,不解道:<br />
“可是不应该要去偏僻的地方研制才更安全吗?”<br />
要让她留下。<br />
那就得在京都附近研究。<br />
可作为首都,必然备受瞩目。<br />
“这个比较特殊,本来是在三省那边的,不过那边觉得没了我不行,就打算跑过来了。”李暮道。<br />
王娅露出恍然大悟。<br />
她接着道:<br />
“但我不用你推荐,否则会被人说闲话,我要靠自己进去!”<br />
“行行,不说了。面条好了,快吃吧,你看你都瘦了。”李暮笑着道。<br />
王娅看了看自己,道:<br />
“哪瘦了。”<br />
“光看是看不出来的。”李暮忽然停下捞面条的动作。<br />
……<br />
另一头。<br />
铁道技术研究所。<br />
在李暮走后。<br />
茅以身便和周家莫,带着所里的研究员和专家教授们,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研制工作。<br />
根据李暮给出的方案。<br />
他们将整个盾构机研制团队,分为了9个小组:<br />
刀盘、土舱、推进系统、管片拼装系统、外壳、密封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br />
每个小组,又根据不同的难易程度,配备人员。<br />
当然,即便如此,人手还是有些不足。<br />
因此他们很快便向汪守道汇报了详细的情况,请求召集专家和人手过来支援。<br />
……<br />
就在茅以身打完电话回来的功夫。<br />
在实验楼,他忽然就看都了一道身影。<br />
他定睛一看,叫道:<br />
“刘辉献!”<br />
“茅院长。”听到有人叫自己,刘辉献回过头。<br />
茅以身笑道:<br />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在西部那边搞铁路建设吗?”<br />
“嗨,遇到困难了。”刘辉献长叹一口气,道。<br />
随后,他简单讲事情说了一下。<br />
他前不久应邀前往陈坤铁路去帮忙解决铁路修建的问题。<br />
到了那边之后。<br />
他才发现,问题根本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了。<br />
“地质问题、施工效率问题、安全问题,就连支护和衬砌都有问题,急需改善啊!”刘辉献道。<br />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根据经验,让工程队尽量避免挖到断层和破碎带这些地方。<br />
至于解决。<br />
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了。<br />
最后尽到了最大努力的他,也只能在众人失望的眼神中回来。<br />
闻言,茅以身道:<br />
“这些难处我都懂,不过你放心,我们已经有解决办法了。”<br />
“哦,什么办法?”刘辉献好奇道。<br />
茅以身一字一句道:<br />
“盾构机!”<br />
“我才走了一个月,你就搞出了这么厉害的东西?”刘辉献瞪大了眼睛道。<br />
他还以为茅以身会说研制出了挖掘机或者凿岩机什么的。<br />
没想到竟然是盾构机。<br />
茅以身笑道:<br />
“不是我,是李顾问。”<br />
“你之前不是给我写过信吗,我看过之后,召集所里的人讨论了好几天也没有结果。”<br />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提议,说可以找李顾问。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去找钱教授帮忙。”<br />
他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br />
听完之后。<br />
刘辉献眼中依旧难掩震惊之色。<br />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br />
他满脸不可思议的问道:<br />
“你是说李暮顾问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拿出了盾构机的初步方案?”<br />
“准确来说是7天,加上他平日非常忙,我估计他用的时间可能连3天都不到。”茅以身道。<br />
这也是他非常佩服李暮的一个地方。<br />
太快了!<br />
“快快快,带我过去,我要看方案!”刘辉献立刻迫不及待道。<br />
在陈坤铁路的工地上待了一个月。<br />
他掏空了心思,就是想要去解决工程队遇到的问题。<br />
现在办法就摆在他的面前。<br />
他恨不得立刻飞奔过去,直接通宵和人讨论。<br />
茅以身连忙拦住他,道:<br />
“你别急啊,才从火车上下来吧?先休息休息再说。”<br />
“虽说咱们是好友,但该讲规矩还是得讲的。”<br />
“你要是想加入研究团队,那就得按照规定的作息来,否则我就只能给你放3天的长假了。”<br />
能在人手短缺的时候,看到刘辉献这个在铁路工程方面的专家。<br />
他其实高兴了。<br />
不过高兴归高兴,他还是不会让刘辉献现在去参与研究。<br />
——对方满眼血丝,一看在那边就没有好好休息过。<br />
刘辉献气得直吹胡子,道:<br />
“老茅,你别跟我玩这套,别以为我没看见,你们那边实验楼的灯都是亮着的!”<br />
“现在可是都11点了!”<br />
“你说要是我把这件事报上去,上面会这么说!”<br />
面对他的威胁。<br />
茅以身脸色不变,道:<br />
“那可能是他们忘了关灯,我待会儿就去关。”<br />
刘辉献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他,仿佛在说:<br />
“你继续编,我有在听。”<br />
次日,早。<br />
下了一夜的雪,天气更加冷了起来。<br />
不过寒风呼啸,也并未减弱等候在报刊亭外人们的热情。<br />
因为仅仅相隔一天。<br />
国家就再次放出消息,公布了有关群星奖获奖者的拟获奖名单。<br />
获奖者除了耳熟能详的河图、天工和李暮之外。<br />
又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开物。<br />
而曾经被人们津津乐道讨论的3+2轴数控机床的发明人。<br />
也在此刻有了答案。<br />
……<br />
小张和高老师挤出人群,手里都拿着一份报纸。<br />
大概是见识到了民众的热情。<br />
这次报纸的发行量,比之往常增加了三倍不止。<br />
所以大家都能够买到。<br />
但即便如此。<br />
看着手中的报纸,两人依旧掩饰不住兴奋。<br />
见过了两回,他们也算是熟络了起来。<br />
小张有不懂的地方,直接就会问。<br />
比如开物为什么能跟河图和天工并列,就让他有些看不懂。<br />
他问道:<br />
“高老师,仅仅是一个3+2轴数控机床,就让开物获奖,是不是配不上啊!”<br />
周围的人们听到他的话,不由投来目光。<br />
这同样是他们的疑惑。<br />
河图搞出了集成电路,推进了半导体和计算机领域地进步。<br />
天工搞出了氧气顶吹转炉,促进了钢铁冶金领域的发展。<br />
单论影响力的话,开物似乎完全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br />
“你这么想就错了,3+2轴数控机床的发明,对于我们国家的作用,并不输于集成电路和氧气顶吹转炉。”高老师正色道。<br />
小张道:<br />
“我知道,报纸上说过,它推动了我们国家高端制造领域的进步是不是。”<br />
“可是这个消息出了那么久。”<br />
“到现在我们也没有看到有什么成果出来,它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br />
在旁边听到这话的其他人不由点了点头。<br />
“发明总是需要时间的嘛,哪有那么快就能掏出成果来。”高老师笑着解释道。<br />
有制造的能力是一回事。<br />
可能不能造出东西来,又是另一回事。<br />
国家的技术才刚刚起步。<br />
能把3+2轴数控机床搞出来,就已经十分不错。<br />
小张恍然道:“原来如此!”<br />
周围人也觉得高老师说得十分有道理,跟着不停点头。<br />
就在这时,有人忽然道:<br />
“不,我觉得不是这样!”<br />
听到有人持反对意见。<br />
高老师也不生气,反而笑着看了过去。<br />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了对方胸口的校徽上,才道:<br />
“哦,这位同学,您觉得是怎么样的呢?”<br />
“您对开物创造的3+2轴数控机床的肯定是正确的,不过我个人认为,国家或许已经造出了成果,只是我们还不知道。”学生道。<br />
闻言,高老师好奇地问道:<br />
“你为什么这么觉得?”<br />
其实他心里未尝没有这种猜测。<br />
只不过毫无依据,不敢妄言。<br />
“没有,不过大家难道不觉得开物这个名字,非常有深意吗?”学生道。<br />
这个答案,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br />
而且显然没有什么说服力。<br />
小张更是发出“嘁~”的一声,仿佛在说:<br />
“就这?”<br />
“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这事谁都不敢肯定,还是要以报道为准。”高老师道。<br />
说完后,他想了想,又叹了口气道:<br />
“不管国家在研发什么武器,都是机密,咱们只能等消息。”<br />
……<br />
关于“开物”的讨论,很快席卷全国的大街小巷。<br />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神秘人物,人们都充满好奇。<br />
他或者他们,是什么来历,做了什么,有为什么能够跟河图和天工并列。<br />
足够让人聊上一天一夜都停不下来。<br />
不同于街面上的热闹和兴奋。<br />
作为主角的李暮,反倒十分地淡定。<br />
在床上醒来,依照习惯洗漱锻炼完后。<br />
他难得悠闲地在家中看书。<br />
毕竟是特殊时期,研究所要暂时少去,甚至是不去。<br />
了1个小时,将钱五师赠送的工程控制论读了一遍。<br />
李暮感觉收获满满。<br />
这本书在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汽车工程等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br />
最离谱的是,连机器人学都有涉及。<br />
从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br />
到环境感知、定位与路径设置等,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和阐述。<br />
这些东西,即便是在后世,都不算过时。<br />
“不过机械狗还好,机器人就算了,搞了也没用,外骨骼装甲倒是可以试试。”李暮暗暗想道。<br />
就应用上来讲。<br />
机械狗肯定更好,在后世夏国的部队中已经得到应用。<br />
外骨骼装甲,也能偶尔看到一点消息。<br />
可机器人……<br />
这个是真没什么用,至少暂时如此。<br />
“还是先把卫星搞出来吧,争取10年内把北斗搞出来,在太空建立起足够的优势。”李暮开始计划。<br />
太空中的好东西可不少。<br />
远的不说。<br />
就说月球上,氦-3、钛铁矿、稀土元素等等,样样都是宝贝。<br />
“首先要把火箭技术解决,推进系统要上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还要把多级火箭的分离和控制技术拿出来。”李暮开始动笔。<br />
夏国距离东红1号卫星上天,还有着很多方面的技术挑战。<br />
除了火箭技术外。<br />
还有卫星技术、控制系统、地面支持系统、材料科学、系统工程等方面。<br />
当然,发射一个东红1号,并不是他的目标。<br />
毕竟其诞生的意义,主要还是在政治和技术方面,标志着夏国进入太空时代而已。<br />
上面既没有搭载科学仪器,也更多的功能支持。<br />
对于他们的科学发展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验证了很多技术,加强了他们的信心。<br />
“参考一下北斗试验1号吧。”李暮很快找到参考目标。<br />
托阿斯克还在京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福,他找到这些资料并不困难。<br />
从卫星结构的有效载荷和平台系统。<br />
到上面采用的多项关键技术,导航信号生成与发射、短报文通信、轨道控制与保持等。<br />
基本都有详细的记载。<br />
不过毕竟是2000年的东西,现在想要搞出来,也还是有许多问题。<br />
但完整版的搞不了。<br />
搞个删减版的,李暮还是有点把握的。<br />
……<br />
本来打定主意要好好休息。<br />
一不留神。<br />
又研究了一个上午。<br />
李暮伸了个懒腰,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稿纸,随手塞进抽屉。<br />
这幅场景。<br />
看得刚刚进来敲门提醒他吃午饭的关建民一阵好笑。<br />
谁能猜得到。<br />
这些被李暮随随便便丢进抽屉的稿纸。<br />
上面记载的,就有可能是震惊整个世界的科技呢。<br />
就在他微微出神的时候。<br />
李暮已经拿起公文包,道:<br />
“今天我准备去一趟京影厂,你去开车吧,午饭我们就在那儿吃。”<br />
“不去京工院吗,今天阿列克谢应该会很着急找你吧。”关建民疑惑道。<br />
昨天天基工程的消息一出来。<br />
老大哥那边肯定急着想办法将事情搞清楚。<br />
但夏国不可能主动和他们解释。<br />
所以只能找曾经和阿列克谢谈过些许内容的李暮。<br />
闻言,李暮笑道:<br />
“就是要让他急才行,而且我也不能上赶着去,否则容易让人起疑。”<br />
“行。”关建民点点头,没有再问,转身飞快去准备相关事宜。<br />
……<br />
京影厂,大门外。<br />
厂长田坊,带着厂里的领导班子,静静地等候着。<br />
过了大概半刻钟的功夫。<br />
远处渐渐出现五六个骑着自行车的人影。<br />
眨巴眼的功夫。<br />
这些人就到了近前。<br />
田坊连忙迎了上去,笑着道:<br />
“各位是半导体集团的同志吧,欢迎你们来到京影厂!”<br />
他一边说话,一边打量着这些年轻的面孔。<br />
半导体集团,在夏国还是非常出名的。<br />
其以几乎一己之力,带动了夏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国计民生的情况。<br />
而且规模至今仍在不断扩大,地位极高。<br />
打头的年轻人听到田坊的话,礼貌地说道:<br />
“田坊厂长你好,我是半导体集团产品部的组长,吴希。”<br />
“原来您就是和我打电话的吴组长,没想到您竟然这么年轻!”田坊有些惊诧道。<br />
对方的年纪看着顶多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br />
便当上了半导体集团这种重要单位的组长,不可谓不厉害。<br />
闻言,吴希笑道:<br />
“都是领导们的看重罢了。”<br />
“不说这个,我们尽快开始吧。”<br />
“这次我们带来了最新研发的半导体摄影机和彩色放映机等设备,在贵厂开展第一次试验。”<br />
他并没有多客套。<br />
而是选择直入正题。<br />
毕竟产品部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br />
要不是听说这是李暮特别吩咐要注重的事情,他都不会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br />
“好好,吴组长,请进。”田坊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br />
旋即,一行人便走进厂内。<br />
……<br />
一边往里走。<br />
田坊一边向吴希介绍厂里的情况。<br />
待来到会议室后。<br />
又将等候在此的刘师隆、赵旦、于兰、谢芳等人介绍了一遍。<br />
这些都是他们厂的著名演员,拍摄了《英雄儿女》《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等脍炙人口的作品。<br />
在最后,他满是高兴地说道:<br />
“吴组长,有了你们那边的先进摄影设备,再加上我们厂的好演员,一定能够拍出好电影。”<br />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田厂长,我有一个拍摄电影的想法,不知道您要不要听一下。”吴希道。<br />
(本章完)</p>
每个人在拿到他亲手发的大肉包后,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表示一定再接再厉,做得更好。<br />
还有不少人,大胆地向李暮提出了想要独立研发游戏的想法。<br />
比如沈易,比如徐平山。<br />
这两个游戏研发中心的骨干元老,能力不错。<br />
甚至就连张凯和李建,都有这个想法。<br />
毕竟他们已经开发了好几款游戏,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br />
继续合作研发,效果可能更好,但效率就很低了。<br />
与其大家一起做出一款100分的游戏来。<br />
不如各自做出一款80分的游戏,能带来的价值更大。<br />
对此,李暮当然是十分支持的。<br />
他直接道:<br />
“既然你们有想法,我会向上面申请,给予你们最大的支持。”<br />
“学校这边,也会给你们腾出地方来。”<br />
“只要你们干得好,再造几栋游戏研发中心也未尝不可!”<br />
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们。<br />
李暮心中亦是感慨不已。<br />
不知不觉。<br />
这些他曾经还老是担心不能独当一面的学生们。<br />
也终于长出了茁壮的羽翼,可以展翅翱翔了。<br />
有他们在。<br />
夏国对于全球游戏市场的开发,无疑能够更进一步。<br />
“谢谢李顾问,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所有人都用尽力气大声地保证道。<br />
……<br />
一顿饭,吃了将近两个小时。<br />
倒不是李暮吃得慢。<br />
只是坐在周围的沈建新等人,总是喜欢找他问问题。<br />
有关于游戏开发的。<br />
也有关于群星奖的。<br />
当然,还少不了天基工程。<br />
作为最近在报纸上出现的大事,要说他们不好奇是不可能的。<br />
只不过李暮并没有给他们解释天基工程的事情。<br />
说给王石存等人听没问题。<br />
让这么多学生知道就没有必要了,太招摇。<br />
但对于其他的问题,他还是有什么答什么的。<br />
比如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领诺奖?”<br />
他就直接道:<br />
“一个诺奖而已,也就西方国家的科学家看重,我根本不在意。”<br />
“你们也一样,不要被这些名利迷惑了双眼。”<br />
“造福人民,获得人民的认可,才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br />
听到他的教导,众人点头如捣蒜。<br />
……<br />
回到家中。<br />
李暮坐在沙发上休息片刻。<br />
过了一会儿。<br />
正准备起身去书房继续工作。<br />
他便听到门外传来“咔哒~”的一声钥匙开门声。<br />
停下脚步。<br />
扭头看向推门而入的王娅,他笑道:<br />
“今天这么早啊,饿不饿,我给你煮面条吃。”<br />
说着,他便准备去厨房烧水。<br />
“好,我帮你。”王娅点点头,跟着李暮走进厨房。<br />
两人一边煮面,一边说话。<br />
不过更多的时候,是王娅在说,他在听。<br />
现在王娅在黄新华那边协助进行光刻机的研制,进展还算不错。<br />
但她并不打算在这上面一直干下去。<br />
而是打算在结束了手头的工作后。<br />
便申请继续去研制d弹的制导系统。<br />
“我能做的,汪洋和刘海两位师兄也能做,而且还有其他同志,少我一个也没什么影响。”王娅道。<br />
闻言,李暮一边将面条下锅。<br />
一边揉了揉她的头发,笑道:<br />
“怎么会呢,小娅你这么聪明。”<br />
“当初在学校的时候,你可是黄教授的学生,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br />
“光刻机想要突破,现在确实有一些困难。但只要克服了,就是很大的成果。”<br />
王娅道:<br />
“我不是觉得难,只是想要在d弹制导系统上面更进一步而已。”<br />
“你以前指导我做出过一款自动制导系统。”<br />
“在这方面我有经验,肯定能开发出更好的来。”<br />
看着目光坚定的她。<br />
李暮的眼中满是笑意。<br />
他想了想,道:“既然这样,那我支持你。”<br />
“可是我要是去研制d弹制导系统,可能就要和你……”王娅忽然又有些迟疑。<br />
军事科研项目和普通的科研项目不同。<br />
前者几乎只会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研究。<br />
“和我分开?大可不必,你要研究d弹制导系统的话,我这里就有一个项目很适合你。”李暮笑道。<br />
他当然不可能舍得把王娅丢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去搞研究。<br />
反正要研究,他资料有的是。<br />
其他人还需要考验。<br />
老婆直接给就是了。<br />
闻言,王娅歪了歪小脑袋,不解道:<br />
“可是不应该要去偏僻的地方研制才更安全吗?”<br />
要让她留下。<br />
那就得在京都附近研究。<br />
可作为首都,必然备受瞩目。<br />
“这个比较特殊,本来是在三省那边的,不过那边觉得没了我不行,就打算跑过来了。”李暮道。<br />
王娅露出恍然大悟。<br />
她接着道:<br />
“但我不用你推荐,否则会被人说闲话,我要靠自己进去!”<br />
“行行,不说了。面条好了,快吃吧,你看你都瘦了。”李暮笑着道。<br />
王娅看了看自己,道:<br />
“哪瘦了。”<br />
“光看是看不出来的。”李暮忽然停下捞面条的动作。<br />
……<br />
另一头。<br />
铁道技术研究所。<br />
在李暮走后。<br />
茅以身便和周家莫,带着所里的研究员和专家教授们,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研制工作。<br />
根据李暮给出的方案。<br />
他们将整个盾构机研制团队,分为了9个小组:<br />
刀盘、土舱、推进系统、管片拼装系统、外壳、密封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和辅助设备。<br />
每个小组,又根据不同的难易程度,配备人员。<br />
当然,即便如此,人手还是有些不足。<br />
因此他们很快便向汪守道汇报了详细的情况,请求召集专家和人手过来支援。<br />
……<br />
就在茅以身打完电话回来的功夫。<br />
在实验楼,他忽然就看都了一道身影。<br />
他定睛一看,叫道:<br />
“刘辉献!”<br />
“茅院长。”听到有人叫自己,刘辉献回过头。<br />
茅以身笑道:<br />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在西部那边搞铁路建设吗?”<br />
“嗨,遇到困难了。”刘辉献长叹一口气,道。<br />
随后,他简单讲事情说了一下。<br />
他前不久应邀前往陈坤铁路去帮忙解决铁路修建的问题。<br />
到了那边之后。<br />
他才发现,问题根本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了。<br />
“地质问题、施工效率问题、安全问题,就连支护和衬砌都有问题,急需改善啊!”刘辉献道。<br />
他能做的,也就只有根据经验,让工程队尽量避免挖到断层和破碎带这些地方。<br />
至于解决。<br />
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了。<br />
最后尽到了最大努力的他,也只能在众人失望的眼神中回来。<br />
闻言,茅以身道:<br />
“这些难处我都懂,不过你放心,我们已经有解决办法了。”<br />
“哦,什么办法?”刘辉献好奇道。<br />
茅以身一字一句道:<br />
“盾构机!”<br />
“我才走了一个月,你就搞出了这么厉害的东西?”刘辉献瞪大了眼睛道。<br />
他还以为茅以身会说研制出了挖掘机或者凿岩机什么的。<br />
没想到竟然是盾构机。<br />
茅以身笑道:<br />
“不是我,是李顾问。”<br />
“你之前不是给我写过信吗,我看过之后,召集所里的人讨论了好几天也没有结果。”<br />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提议,说可以找李顾问。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去找钱教授帮忙。”<br />
他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遍。<br />
听完之后。<br />
刘辉献眼中依旧难掩震惊之色。<br />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br />
他满脸不可思议的问道:<br />
“你是说李暮顾问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拿出了盾构机的初步方案?”<br />
“准确来说是7天,加上他平日非常忙,我估计他用的时间可能连3天都不到。”茅以身道。<br />
这也是他非常佩服李暮的一个地方。<br />
太快了!<br />
“快快快,带我过去,我要看方案!”刘辉献立刻迫不及待道。<br />
在陈坤铁路的工地上待了一个月。<br />
他掏空了心思,就是想要去解决工程队遇到的问题。<br />
现在办法就摆在他的面前。<br />
他恨不得立刻飞奔过去,直接通宵和人讨论。<br />
茅以身连忙拦住他,道:<br />
“你别急啊,才从火车上下来吧?先休息休息再说。”<br />
“虽说咱们是好友,但该讲规矩还是得讲的。”<br />
“你要是想加入研究团队,那就得按照规定的作息来,否则我就只能给你放3天的长假了。”<br />
能在人手短缺的时候,看到刘辉献这个在铁路工程方面的专家。<br />
他其实高兴了。<br />
不过高兴归高兴,他还是不会让刘辉献现在去参与研究。<br />
——对方满眼血丝,一看在那边就没有好好休息过。<br />
刘辉献气得直吹胡子,道:<br />
“老茅,你别跟我玩这套,别以为我没看见,你们那边实验楼的灯都是亮着的!”<br />
“现在可是都11点了!”<br />
“你说要是我把这件事报上去,上面会这么说!”<br />
面对他的威胁。<br />
茅以身脸色不变,道:<br />
“那可能是他们忘了关灯,我待会儿就去关。”<br />
刘辉献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他,仿佛在说:<br />
“你继续编,我有在听。”<br />
次日,早。<br />
下了一夜的雪,天气更加冷了起来。<br />
不过寒风呼啸,也并未减弱等候在报刊亭外人们的热情。<br />
因为仅仅相隔一天。<br />
国家就再次放出消息,公布了有关群星奖获奖者的拟获奖名单。<br />
获奖者除了耳熟能详的河图、天工和李暮之外。<br />
又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开物。<br />
而曾经被人们津津乐道讨论的3+2轴数控机床的发明人。<br />
也在此刻有了答案。<br />
……<br />
小张和高老师挤出人群,手里都拿着一份报纸。<br />
大概是见识到了民众的热情。<br />
这次报纸的发行量,比之往常增加了三倍不止。<br />
所以大家都能够买到。<br />
但即便如此。<br />
看着手中的报纸,两人依旧掩饰不住兴奋。<br />
见过了两回,他们也算是熟络了起来。<br />
小张有不懂的地方,直接就会问。<br />
比如开物为什么能跟河图和天工并列,就让他有些看不懂。<br />
他问道:<br />
“高老师,仅仅是一个3+2轴数控机床,就让开物获奖,是不是配不上啊!”<br />
周围的人们听到他的话,不由投来目光。<br />
这同样是他们的疑惑。<br />
河图搞出了集成电路,推进了半导体和计算机领域地进步。<br />
天工搞出了氧气顶吹转炉,促进了钢铁冶金领域的发展。<br />
单论影响力的话,开物似乎完全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br />
“你这么想就错了,3+2轴数控机床的发明,对于我们国家的作用,并不输于集成电路和氧气顶吹转炉。”高老师正色道。<br />
小张道:<br />
“我知道,报纸上说过,它推动了我们国家高端制造领域的进步是不是。”<br />
“可是这个消息出了那么久。”<br />
“到现在我们也没有看到有什么成果出来,它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br />
在旁边听到这话的其他人不由点了点头。<br />
“发明总是需要时间的嘛,哪有那么快就能掏出成果来。”高老师笑着解释道。<br />
有制造的能力是一回事。<br />
可能不能造出东西来,又是另一回事。<br />
国家的技术才刚刚起步。<br />
能把3+2轴数控机床搞出来,就已经十分不错。<br />
小张恍然道:“原来如此!”<br />
周围人也觉得高老师说得十分有道理,跟着不停点头。<br />
就在这时,有人忽然道:<br />
“不,我觉得不是这样!”<br />
听到有人持反对意见。<br />
高老师也不生气,反而笑着看了过去。<br />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了对方胸口的校徽上,才道:<br />
“哦,这位同学,您觉得是怎么样的呢?”<br />
“您对开物创造的3+2轴数控机床的肯定是正确的,不过我个人认为,国家或许已经造出了成果,只是我们还不知道。”学生道。<br />
闻言,高老师好奇地问道:<br />
“你为什么这么觉得?”<br />
其实他心里未尝没有这种猜测。<br />
只不过毫无依据,不敢妄言。<br />
“没有,不过大家难道不觉得开物这个名字,非常有深意吗?”学生道。<br />
这个答案,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br />
而且显然没有什么说服力。<br />
小张更是发出“嘁~”的一声,仿佛在说:<br />
“就这?”<br />
“你说的有些道理,不过这事谁都不敢肯定,还是要以报道为准。”高老师道。<br />
说完后,他想了想,又叹了口气道:<br />
“不管国家在研发什么武器,都是机密,咱们只能等消息。”<br />
……<br />
关于“开物”的讨论,很快席卷全国的大街小巷。<br />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神秘人物,人们都充满好奇。<br />
他或者他们,是什么来历,做了什么,有为什么能够跟河图和天工并列。<br />
足够让人聊上一天一夜都停不下来。<br />
不同于街面上的热闹和兴奋。<br />
作为主角的李暮,反倒十分地淡定。<br />
在床上醒来,依照习惯洗漱锻炼完后。<br />
他难得悠闲地在家中看书。<br />
毕竟是特殊时期,研究所要暂时少去,甚至是不去。<br />
了1个小时,将钱五师赠送的工程控制论读了一遍。<br />
李暮感觉收获满满。<br />
这本书在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汽车工程等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br />
最离谱的是,连机器人学都有涉及。<br />
从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br />
到环境感知、定位与路径设置等,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和阐述。<br />
这些东西,即便是在后世,都不算过时。<br />
“不过机械狗还好,机器人就算了,搞了也没用,外骨骼装甲倒是可以试试。”李暮暗暗想道。<br />
就应用上来讲。<br />
机械狗肯定更好,在后世夏国的部队中已经得到应用。<br />
外骨骼装甲,也能偶尔看到一点消息。<br />
可机器人……<br />
这个是真没什么用,至少暂时如此。<br />
“还是先把卫星搞出来吧,争取10年内把北斗搞出来,在太空建立起足够的优势。”李暮开始计划。<br />
太空中的好东西可不少。<br />
远的不说。<br />
就说月球上,氦-3、钛铁矿、稀土元素等等,样样都是宝贝。<br />
“首先要把火箭技术解决,推进系统要上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还要把多级火箭的分离和控制技术拿出来。”李暮开始动笔。<br />
夏国距离东红1号卫星上天,还有着很多方面的技术挑战。<br />
除了火箭技术外。<br />
还有卫星技术、控制系统、地面支持系统、材料科学、系统工程等方面。<br />
当然,发射一个东红1号,并不是他的目标。<br />
毕竟其诞生的意义,主要还是在政治和技术方面,标志着夏国进入太空时代而已。<br />
上面既没有搭载科学仪器,也更多的功能支持。<br />
对于他们的科学发展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验证了很多技术,加强了他们的信心。<br />
“参考一下北斗试验1号吧。”李暮很快找到参考目标。<br />
托阿斯克还在京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福,他找到这些资料并不困难。<br />
从卫星结构的有效载荷和平台系统。<br />
到上面采用的多项关键技术,导航信号生成与发射、短报文通信、轨道控制与保持等。<br />
基本都有详细的记载。<br />
不过毕竟是2000年的东西,现在想要搞出来,也还是有许多问题。<br />
但完整版的搞不了。<br />
搞个删减版的,李暮还是有点把握的。<br />
……<br />
本来打定主意要好好休息。<br />
一不留神。<br />
又研究了一个上午。<br />
李暮伸了个懒腰,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稿纸,随手塞进抽屉。<br />
这幅场景。<br />
看得刚刚进来敲门提醒他吃午饭的关建民一阵好笑。<br />
谁能猜得到。<br />
这些被李暮随随便便丢进抽屉的稿纸。<br />
上面记载的,就有可能是震惊整个世界的科技呢。<br />
就在他微微出神的时候。<br />
李暮已经拿起公文包,道:<br />
“今天我准备去一趟京影厂,你去开车吧,午饭我们就在那儿吃。”<br />
“不去京工院吗,今天阿列克谢应该会很着急找你吧。”关建民疑惑道。<br />
昨天天基工程的消息一出来。<br />
老大哥那边肯定急着想办法将事情搞清楚。<br />
但夏国不可能主动和他们解释。<br />
所以只能找曾经和阿列克谢谈过些许内容的李暮。<br />
闻言,李暮笑道:<br />
“就是要让他急才行,而且我也不能上赶着去,否则容易让人起疑。”<br />
“行。”关建民点点头,没有再问,转身飞快去准备相关事宜。<br />
……<br />
京影厂,大门外。<br />
厂长田坊,带着厂里的领导班子,静静地等候着。<br />
过了大概半刻钟的功夫。<br />
远处渐渐出现五六个骑着自行车的人影。<br />
眨巴眼的功夫。<br />
这些人就到了近前。<br />
田坊连忙迎了上去,笑着道:<br />
“各位是半导体集团的同志吧,欢迎你们来到京影厂!”<br />
他一边说话,一边打量着这些年轻的面孔。<br />
半导体集团,在夏国还是非常出名的。<br />
其以几乎一己之力,带动了夏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国计民生的情况。<br />
而且规模至今仍在不断扩大,地位极高。<br />
打头的年轻人听到田坊的话,礼貌地说道:<br />
“田坊厂长你好,我是半导体集团产品部的组长,吴希。”<br />
“原来您就是和我打电话的吴组长,没想到您竟然这么年轻!”田坊有些惊诧道。<br />
对方的年纪看着顶多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br />
便当上了半导体集团这种重要单位的组长,不可谓不厉害。<br />
闻言,吴希笑道:<br />
“都是领导们的看重罢了。”<br />
“不说这个,我们尽快开始吧。”<br />
“这次我们带来了最新研发的半导体摄影机和彩色放映机等设备,在贵厂开展第一次试验。”<br />
他并没有多客套。<br />
而是选择直入正题。<br />
毕竟产品部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br />
要不是听说这是李暮特别吩咐要注重的事情,他都不会在百忙之中抽空过来。<br />
“好好,吴组长,请进。”田坊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br />
旋即,一行人便走进厂内。<br />
……<br />
一边往里走。<br />
田坊一边向吴希介绍厂里的情况。<br />
待来到会议室后。<br />
又将等候在此的刘师隆、赵旦、于兰、谢芳等人介绍了一遍。<br />
这些都是他们厂的著名演员,拍摄了《英雄儿女》《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等脍炙人口的作品。<br />
在最后,他满是高兴地说道:<br />
“吴组长,有了你们那边的先进摄影设备,再加上我们厂的好演员,一定能够拍出好电影。”<br />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田厂长,我有一个拍摄电影的想法,不知道您要不要听一下。”吴希道。<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