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天子面前拔剑,在要造反吗?难道,朕真要步袁绍后尘?
<p> 众人惊呆了。<br />
庞德这个武夫,竟被张松质问到失去了理智,一怒之下竟要拔剑斩杀张松。<br />
还是当着曹操的面斩杀!<br />
左右众人看到目瞪口呆,下意识的纷纷后退,无人敢上前阻拦。<br />
“陛下救我~~”<br />
张松一声惊叫,跌跌撞撞向曹操方向退去。<br />
曹操也吃了一惊,没料到庞德敢如此造次。<br />
震惊瞬间勃然大怒,急喝道:<br />
“典韦何在!”<br />
身旁典韦一个箭步扑上,挡在了张松跟前,铁戟一横,大喝一声:<br />
“庞德,你好大的胆子,还不收剑!”<br />
秦国第一猛将出手!<br />
这一声虎熊怒喝,震到庞德头皮发麻,耳膜刺痛,立时将他从失控中喝醒。<br />
庞德陡然间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造次失态,犯下了大错。<br />
当着天子之面,拔剑在要大臣,这不是谋逆造反吗?<br />
“咣铛!”<br />
庞德长剑脱手掷落在地,扑嗵跪倒在了地上。<br />
“陛下,臣被这张松气到昏了头,一时失态,还请陛下恕罪!”<br />
庞德叩首在地,慌忙向曹操请罪。<br />
典韦执戟在手,回头瞥了曹操一眼,等候曹操的旨意。<br />
只要曹操点头,他立时就能出手,将庞德斩杀。<br />
哪怕庞德胆敢反抗,他也有绝对的自信,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将庞德首级斩下。<br />
曹操眉头深锁,脸色阴沉如铁,眼眸中有一瞬间,确实闪过一丝杀意。<br />
一方面是张松的指控,确实激起了他对庞德的猜疑。<br />
另一方面,庞德适才拔剑欲杀张松的举动,更是深深的激怒了他,令他感到自己的权威被冒犯。<br />
“庞令明,张永年所说,你得给朕一个解释!”<br />
曹操沉声喝问,语气中隐含着凛烈杀意。<br />
庞德一拱手,面带悲忿道:<br />
“陛下,马超虽乃臣旧主,可现下臣与他已是各为其主,战场之上再见,自当生死相搏。”<br />
“陛下对臣有恩,臣万万不敢忘却,更不敢对陛下有背弃之心。”<br />
“张松那个小人,他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对臣的诬陷抵毁。”<br />
“臣是个莽夫,辩不过他,一时气急才做出了适才的冒失之举。”<br />
“陛下若治臣此罪,臣甘心领受,虽死无怨。”<br />
“可陛下若是信张松对臣的诬陷,质疑臣对陛下和大秦的忠臣,治臣通敌卖国之罪,臣死也不服!”<br />
“请陛下明鉴!”<br />
庞德慷慨悲愤的一通辩解,额头深深的磕在了地上。<br />
曹操脸了阴云稍散,眼神中的猜疑之色,也因庞德这番诚恳委屈的悲愤之词而褪色了不少。<br />
“陛下,恕臣直言,永年所说确实是一面之词,并无确凿证明能证明庞令明通敌卖国。”<br />
“至于今日惨败,他确实有忘记陛下的叮嘱,为汉军连弩所破的失职在内,却也不能因此为认定他是暗通了刘备。”<br />
“当此危难关头,臣以为若仅凭猜测便擅杀大将,只怕会令军心不稳啊。”<br />
关键时刻,郭嘉站了出来为庞德辩解维护起来。<br />
贾诩作为一个西凉人,本来也想出言为庞德维护,话到嘴边之时,却又咽了回去。张松却是脸一黑,暗暗瞪了郭嘉一眼,尔后莽是上前一拱手:<br />
“陛下,正因现下是危难关头,就更要铲除奸逆——”<br />
“够了!”<br />
曹操一抬手,打断了张松的继续煽风点火。<br />
毕竟他不是袁术那种昏主,乃是这天下间,唯一可与刘备抗衡的雄主,又岂会轻易就被他几句话煽动,全然失了理智判断。<br />
郭嘉一番话,成功的将曹操拉回了理智,令他开始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整件事。<br />
“庞令明,你站起来吧,这件事朕就先不追究。”<br />
“还有你,张永年,你也给朕闭上嘴,休要再提此事。”<br />
“此事,就到此为止,谁都不许再提!”<br />
曹操各打五十大板,最后还是用了和稀泥的办法来处置。<br />
没办法啊,西凉军团在他秦军中占的份量极大,庞德在西凉籍秦军中又颇有威望。<br />
尤其是骑兵军团中,庞德的影响力,更是没有谁能取代。<br />
现在这个局面下,他敢不顾忌西凉秦卒的想法,就仅凭张松的一面之词,就杀庞德吗?<br />
当然不敢。<br />
至于张松,曹操岂会看不出来,张松如此卖力的指控庞德,有为自己失算找替罪羊的意图在内。<br />
他内心之中,自然对这个丑陋自负的蜀中谋士,怀有极大的厌恶和埋怨。<br />
可张松乃益州籍官员在秦廷的天板,在蜀人之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br />
贸然问责于张松,势必会影响到蜀人对他的忠诚。<br />
有此种种顾忌,曹操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和稀泥。<br />
天子话说到这份上,张松只得闭上了嘴巴。<br />
庞德心中虽仍有委屈,却也不敢再辩解什么,只得默默的站起身来,不敢再为自己喊冤。<br />
郭嘉暗松了一口气,忙又一拱手:<br />
“陛下,现下汉军已在渭水南岸立稳了脚跟,刘备适才放弃渡河,必是要率大军赶往上游渡河。”<br />
“我们的渭水防御策略,已然功亏一篑,这渭口是绝不可能守得住了。”<br />
“臣以为,陛下当速速下令弃守渭口,全军向长安撤退,同时诏令潼关守军立刻弃守关城,一并撤回长安。”<br />
“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尽可能保存实力,方有守住长安的希望。”<br />
“否则,若再犹豫不决,我军便有全军覆没之危啊!”<br />
曹操身形一凛,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br />
他抬起头来,目光望向了渭水北岸。<br />
此时此刻,他仿佛能看到,刘备正以何等嘲讽的目光,立马于岸边,正冷笑着望向渭口城。<br />
更甚,刘备现下早已不在大营,正率大军向着上游浮桥疾进。<br />
最后的防线,还是崩溃了。<br />
再一次被刘备戏耍,再一次陷城失地,再一次损兵折将!<br />
此时曹操心中,更多的并非是恼火盛怒,而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br />
“穷尽心力,还是没能挡住那大耳贼,被他杀入了关中平原。”<br />
“莫非,朕当真也要步袁绍的后尘吗?”<br />
“唉~~”<br />
曹操无可奈何的一声叹息,尔后无力的摆了摆手:<br />
“传朕旨意,弃守渭口潼关,全部人马,即刻西撤长安吧!”(本章完)</p>
庞德这个武夫,竟被张松质问到失去了理智,一怒之下竟要拔剑斩杀张松。<br />
还是当着曹操的面斩杀!<br />
左右众人看到目瞪口呆,下意识的纷纷后退,无人敢上前阻拦。<br />
“陛下救我~~”<br />
张松一声惊叫,跌跌撞撞向曹操方向退去。<br />
曹操也吃了一惊,没料到庞德敢如此造次。<br />
震惊瞬间勃然大怒,急喝道:<br />
“典韦何在!”<br />
身旁典韦一个箭步扑上,挡在了张松跟前,铁戟一横,大喝一声:<br />
“庞德,你好大的胆子,还不收剑!”<br />
秦国第一猛将出手!<br />
这一声虎熊怒喝,震到庞德头皮发麻,耳膜刺痛,立时将他从失控中喝醒。<br />
庞德陡然间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造次失态,犯下了大错。<br />
当着天子之面,拔剑在要大臣,这不是谋逆造反吗?<br />
“咣铛!”<br />
庞德长剑脱手掷落在地,扑嗵跪倒在了地上。<br />
“陛下,臣被这张松气到昏了头,一时失态,还请陛下恕罪!”<br />
庞德叩首在地,慌忙向曹操请罪。<br />
典韦执戟在手,回头瞥了曹操一眼,等候曹操的旨意。<br />
只要曹操点头,他立时就能出手,将庞德斩杀。<br />
哪怕庞德胆敢反抗,他也有绝对的自信,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将庞德首级斩下。<br />
曹操眉头深锁,脸色阴沉如铁,眼眸中有一瞬间,确实闪过一丝杀意。<br />
一方面是张松的指控,确实激起了他对庞德的猜疑。<br />
另一方面,庞德适才拔剑欲杀张松的举动,更是深深的激怒了他,令他感到自己的权威被冒犯。<br />
“庞令明,张永年所说,你得给朕一个解释!”<br />
曹操沉声喝问,语气中隐含着凛烈杀意。<br />
庞德一拱手,面带悲忿道:<br />
“陛下,马超虽乃臣旧主,可现下臣与他已是各为其主,战场之上再见,自当生死相搏。”<br />
“陛下对臣有恩,臣万万不敢忘却,更不敢对陛下有背弃之心。”<br />
“张松那个小人,他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对臣的诬陷抵毁。”<br />
“臣是个莽夫,辩不过他,一时气急才做出了适才的冒失之举。”<br />
“陛下若治臣此罪,臣甘心领受,虽死无怨。”<br />
“可陛下若是信张松对臣的诬陷,质疑臣对陛下和大秦的忠臣,治臣通敌卖国之罪,臣死也不服!”<br />
“请陛下明鉴!”<br />
庞德慷慨悲愤的一通辩解,额头深深的磕在了地上。<br />
曹操脸了阴云稍散,眼神中的猜疑之色,也因庞德这番诚恳委屈的悲愤之词而褪色了不少。<br />
“陛下,恕臣直言,永年所说确实是一面之词,并无确凿证明能证明庞令明通敌卖国。”<br />
“至于今日惨败,他确实有忘记陛下的叮嘱,为汉军连弩所破的失职在内,却也不能因此为认定他是暗通了刘备。”<br />
“当此危难关头,臣以为若仅凭猜测便擅杀大将,只怕会令军心不稳啊。”<br />
关键时刻,郭嘉站了出来为庞德辩解维护起来。<br />
贾诩作为一个西凉人,本来也想出言为庞德维护,话到嘴边之时,却又咽了回去。张松却是脸一黑,暗暗瞪了郭嘉一眼,尔后莽是上前一拱手:<br />
“陛下,正因现下是危难关头,就更要铲除奸逆——”<br />
“够了!”<br />
曹操一抬手,打断了张松的继续煽风点火。<br />
毕竟他不是袁术那种昏主,乃是这天下间,唯一可与刘备抗衡的雄主,又岂会轻易就被他几句话煽动,全然失了理智判断。<br />
郭嘉一番话,成功的将曹操拉回了理智,令他开始冷静下来,重新审视整件事。<br />
“庞令明,你站起来吧,这件事朕就先不追究。”<br />
“还有你,张永年,你也给朕闭上嘴,休要再提此事。”<br />
“此事,就到此为止,谁都不许再提!”<br />
曹操各打五十大板,最后还是用了和稀泥的办法来处置。<br />
没办法啊,西凉军团在他秦军中占的份量极大,庞德在西凉籍秦军中又颇有威望。<br />
尤其是骑兵军团中,庞德的影响力,更是没有谁能取代。<br />
现在这个局面下,他敢不顾忌西凉秦卒的想法,就仅凭张松的一面之词,就杀庞德吗?<br />
当然不敢。<br />
至于张松,曹操岂会看不出来,张松如此卖力的指控庞德,有为自己失算找替罪羊的意图在内。<br />
他内心之中,自然对这个丑陋自负的蜀中谋士,怀有极大的厌恶和埋怨。<br />
可张松乃益州籍官员在秦廷的天板,在蜀人之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br />
贸然问责于张松,势必会影响到蜀人对他的忠诚。<br />
有此种种顾忌,曹操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和稀泥。<br />
天子话说到这份上,张松只得闭上了嘴巴。<br />
庞德心中虽仍有委屈,却也不敢再辩解什么,只得默默的站起身来,不敢再为自己喊冤。<br />
郭嘉暗松了一口气,忙又一拱手:<br />
“陛下,现下汉军已在渭水南岸立稳了脚跟,刘备适才放弃渡河,必是要率大军赶往上游渡河。”<br />
“我们的渭水防御策略,已然功亏一篑,这渭口是绝不可能守得住了。”<br />
“臣以为,陛下当速速下令弃守渭口,全军向长安撤退,同时诏令潼关守军立刻弃守关城,一并撤回长安。”<br />
“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尽可能保存实力,方有守住长安的希望。”<br />
“否则,若再犹豫不决,我军便有全军覆没之危啊!”<br />
曹操身形一凛,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br />
他抬起头来,目光望向了渭水北岸。<br />
此时此刻,他仿佛能看到,刘备正以何等嘲讽的目光,立马于岸边,正冷笑着望向渭口城。<br />
更甚,刘备现下早已不在大营,正率大军向着上游浮桥疾进。<br />
最后的防线,还是崩溃了。<br />
再一次被刘备戏耍,再一次陷城失地,再一次损兵折将!<br />
此时曹操心中,更多的并非是恼火盛怒,而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br />
“穷尽心力,还是没能挡住那大耳贼,被他杀入了关中平原。”<br />
“莫非,朕当真也要步袁绍的后尘吗?”<br />
“唉~~”<br />
曹操无可奈何的一声叹息,尔后无力的摆了摆手:<br />
“传朕旨意,弃守渭口潼关,全部人马,即刻西撤长安吧!”(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