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胡大老爷只想赶紧逃走
<p> 第九百五十四章胡大老爷只想赶紧逃走<br />
“对于大明而言,藩国最大的好处便是多了一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br />
“如此一来,不仅能得到更加廉价的原材料,同时还能把自家生产的特色物产卖过去。”<br />
“这些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东西,才是真正挣钱的东西!”<br />
“至于说粮食、铁矿这些最基础的东西,那算个啥?”<br />
胡大老爷说得很不客气,但他却有不客气的底气。<br />
而原因,便是落在了前几天他带回来的李怀仁身上。<br />
别看李怀仁这小子,取的名字温文尔雅,可自幼在街市上长大,之后又去了教坊司这等腌臜地方的他,那手段可是一点都不‘怀仁’!<br />
因为胡大老爷要他负责的乃是天工坊这么个集研发、制造、改进于一体的科研机构。<br />
那么他主要打交道的人群便成了匠人。<br />
面对着这些人,李怀仁的手段那可谓是百齐放啊。<br />
在李怀仁小心翼翼的请示过胡大老爷,得到了胡大老爷一个‘放手施为’的批复之后,李怀仁彻底放开手脚了。<br />
威逼利诱、挖坑埋人、狗仗人势……但凡能作用到人身上的,那叫一个熟稔啊。<br />
关键是,因为站在李怀仁背后的乃是胡大老爷以及朱元璋,一般人谁敢不给他面子?<br />
尤其是他总是能在法律边缘反复横跳,说犯法吧,谈不上,可要说一点不犯法吧,似乎又有点不对,那些手段多多少少膈应人了。<br />
反正除了当事人,其他人主打一个眼不见为净了。<br />
但这种不择手段的搞法,带来的是工作上的极为高效。<br />
仅仅只是几天时间,不仅之前胡大老爷自己寻摸到的工匠被弄来安置好了,还有一大批胡大老爷压根不知道、不认识的民间工匠,也被李怀仁给弄来了。<br />
而后,连安家的事儿都只是简单应付了事,就被李怀仁拉着去天工坊了。<br />
要知道,不说这些工匠的安家问题了,至少这天工坊,都只是简单的搭建好了一个雏形,不少地方还得这些招募来的工匠,自己带着人建造装修呢。<br />
可偏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天工坊居然磕磕绊绊的开始了首批项目的研究。<br />
先不说这研究什么时候能出结果,就说这管理效率就说这办事水平,何愁将来华夏国的科技不发达啊。<br />
在胡义悄咪咪的来胡大老爷这儿告了李怀仁一状之后,胡大老爷欢欣鼓舞的给李怀仁发了个大大的奖励。<br />
没别的意思,就是觉着李怀仁办的差事,太漂亮了!<br />
也正因为本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如今还得到了如此的‘忠臣良将’,那么华夏国以后的好日子,已经是肉眼可见了。<br />
至于大明这边,该提醒的,胡大老爷自然会提醒。<br />
可要说会不会出现大明的科技发展走到了胡大老爷的华夏国前头,这一点胡大老爷是一点都不担心的。<br />
无他!<br />
大明就算在自己的劝谏下,提前注意到了科技的重要性。<br />
可别说一般人了哪怕是如今在位的朱标,他舍得一边拿出高官厚禄奖励工匠一边源源不断的往里头砸钱么?<br />
要知道,科研这玩意儿,一旦开始了,那消耗可就太大了。<br />
出成果的时候固然美滋滋,可往里头砸钱还看不到结果的时候,那可就是苦兮兮了。<br />
朱标能拨付点钱粮支棱个几年就算不错了。<br />
要想让大明像是华夏国这般疯狂投入、全力支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br />
所以,胡大老爷胜券在握。<br />
“惟庸,这高价值物品是啥意思?”<br />
“咱听你这意思,你是觉着咱大明的百姓不该老老实实种地,反倒是应该弄这些东西?”朱元璋陡然间的提问打断了胡大老爷方才突如其来的遐想。<br />
可也正是这个提问,让胡大老爷心里一惊。<br />
这老登可以啊!<br />
还蛮会抓重点的么!<br />
“陛下眼光卓绝啊,我方才确实是那么个意思。”<br />
“或者说,这就是一种建议吧!”<br />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茶叶!”<br />
“原本,按道理来说,无论是哪里的茶叶,实际上都是按照采摘、晾晒、炒青等等步骤来的。”<br />
“也就是说,从成本上看,其实不同的茶叶都是差不多的。”<br />
“可偏生因为气候、品种、土壤等多方面的原因,这茶叶跟茶叶之间相差的可太大了。”<br />
“而这里头产出的茶叶,便是高附加值产品。”<br />
“在原本的售价上,还能往上提一提,从而专区更多的金钱!”<br />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br />
“究其原因,便是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了。”<br />
“而其他东西同样也是如此啊!”<br />
“毕竟因为气候等各方面原因,藩国的出产跟大明不起来绝对是天差地别。”<br />
“那么把一些藩国会需要、会感兴趣的东西,直接卖过去,难不成还能发愁挣不到钱?”<br />
朱元璋听到这儿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颏。<br />
‘这事儿确实可以干啊!’<br />
‘按照惟庸所言,茶叶确确实实是个独门生意,至少其他地方没有咱这些个品种,也没这么合适的条件不是?’<br />
“如此一来,这钱,确实能赚,而且是大赚啊!”<br />
‘哦,如果这么看的话,不仅茶叶如此,其他东西貌似也是如此啊!’<br />
朱元璋这一刻算是终于明白胡大老爷方才那些话的意思了。<br />
说白了,就是得卖别人家想要却又没有的东西。<br />
最好还是得像是西湖龙井这般,你哪怕再怎么喜欢,你也不可能自己种出西湖龙井来。<br />
既如此,那这价格,还不就是掌握在大明商贾的手里了?<br />
想涨价,涨便是了!<br />
哪怕其他家没跟这一家联系,那么之后一旦得知了,那必然会跟着涨价,哪怕没有沟通过的商家在这种事情上也会格外积极的。<br />
挣钱嘛,不寒碜!<br />
而跟朱元璋聊到这儿,那基本上该聊的都已经聊完了。<br />
有些事情,他就不能继续问下去或者说下去了。<br />
毕竟,面对着这朱家父子之间的那些破事儿,已经不适合他胡大老爷继续插手了。<br />
真要是继续弄下去,这老朱家的爷们是消停下去了,可他们转头不把目标放在胡大老爷身上才怪。<br />
胡大老爷这等的聪明人,自然不会给惹一身骚(本章完)</p>
“对于大明而言,藩国最大的好处便是多了一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br />
“如此一来,不仅能得到更加廉价的原材料,同时还能把自家生产的特色物产卖过去。”<br />
“这些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东西,才是真正挣钱的东西!”<br />
“至于说粮食、铁矿这些最基础的东西,那算个啥?”<br />
胡大老爷说得很不客气,但他却有不客气的底气。<br />
而原因,便是落在了前几天他带回来的李怀仁身上。<br />
别看李怀仁这小子,取的名字温文尔雅,可自幼在街市上长大,之后又去了教坊司这等腌臜地方的他,那手段可是一点都不‘怀仁’!<br />
因为胡大老爷要他负责的乃是天工坊这么个集研发、制造、改进于一体的科研机构。<br />
那么他主要打交道的人群便成了匠人。<br />
面对着这些人,李怀仁的手段那可谓是百齐放啊。<br />
在李怀仁小心翼翼的请示过胡大老爷,得到了胡大老爷一个‘放手施为’的批复之后,李怀仁彻底放开手脚了。<br />
威逼利诱、挖坑埋人、狗仗人势……但凡能作用到人身上的,那叫一个熟稔啊。<br />
关键是,因为站在李怀仁背后的乃是胡大老爷以及朱元璋,一般人谁敢不给他面子?<br />
尤其是他总是能在法律边缘反复横跳,说犯法吧,谈不上,可要说一点不犯法吧,似乎又有点不对,那些手段多多少少膈应人了。<br />
反正除了当事人,其他人主打一个眼不见为净了。<br />
但这种不择手段的搞法,带来的是工作上的极为高效。<br />
仅仅只是几天时间,不仅之前胡大老爷自己寻摸到的工匠被弄来安置好了,还有一大批胡大老爷压根不知道、不认识的民间工匠,也被李怀仁给弄来了。<br />
而后,连安家的事儿都只是简单应付了事,就被李怀仁拉着去天工坊了。<br />
要知道,不说这些工匠的安家问题了,至少这天工坊,都只是简单的搭建好了一个雏形,不少地方还得这些招募来的工匠,自己带着人建造装修呢。<br />
可偏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天工坊居然磕磕绊绊的开始了首批项目的研究。<br />
先不说这研究什么时候能出结果,就说这管理效率就说这办事水平,何愁将来华夏国的科技不发达啊。<br />
在胡义悄咪咪的来胡大老爷这儿告了李怀仁一状之后,胡大老爷欢欣鼓舞的给李怀仁发了个大大的奖励。<br />
没别的意思,就是觉着李怀仁办的差事,太漂亮了!<br />
也正因为本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如今还得到了如此的‘忠臣良将’,那么华夏国以后的好日子,已经是肉眼可见了。<br />
至于大明这边,该提醒的,胡大老爷自然会提醒。<br />
可要说会不会出现大明的科技发展走到了胡大老爷的华夏国前头,这一点胡大老爷是一点都不担心的。<br />
无他!<br />
大明就算在自己的劝谏下,提前注意到了科技的重要性。<br />
可别说一般人了哪怕是如今在位的朱标,他舍得一边拿出高官厚禄奖励工匠一边源源不断的往里头砸钱么?<br />
要知道,科研这玩意儿,一旦开始了,那消耗可就太大了。<br />
出成果的时候固然美滋滋,可往里头砸钱还看不到结果的时候,那可就是苦兮兮了。<br />
朱标能拨付点钱粮支棱个几年就算不错了。<br />
要想让大明像是华夏国这般疯狂投入、全力支持,那是绝对不可能的。<br />
所以,胡大老爷胜券在握。<br />
“惟庸,这高价值物品是啥意思?”<br />
“咱听你这意思,你是觉着咱大明的百姓不该老老实实种地,反倒是应该弄这些东西?”朱元璋陡然间的提问打断了胡大老爷方才突如其来的遐想。<br />
可也正是这个提问,让胡大老爷心里一惊。<br />
这老登可以啊!<br />
还蛮会抓重点的么!<br />
“陛下眼光卓绝啊,我方才确实是那么个意思。”<br />
“或者说,这就是一种建议吧!”<br />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茶叶!”<br />
“原本,按道理来说,无论是哪里的茶叶,实际上都是按照采摘、晾晒、炒青等等步骤来的。”<br />
“也就是说,从成本上看,其实不同的茶叶都是差不多的。”<br />
“可偏生因为气候、品种、土壤等多方面的原因,这茶叶跟茶叶之间相差的可太大了。”<br />
“而这里头产出的茶叶,便是高附加值产品。”<br />
“在原本的售价上,还能往上提一提,从而专区更多的金钱!”<br />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br />
“究其原因,便是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了。”<br />
“而其他东西同样也是如此啊!”<br />
“毕竟因为气候等各方面原因,藩国的出产跟大明不起来绝对是天差地别。”<br />
“那么把一些藩国会需要、会感兴趣的东西,直接卖过去,难不成还能发愁挣不到钱?”<br />
朱元璋听到这儿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颏。<br />
‘这事儿确实可以干啊!’<br />
‘按照惟庸所言,茶叶确确实实是个独门生意,至少其他地方没有咱这些个品种,也没这么合适的条件不是?’<br />
“如此一来,这钱,确实能赚,而且是大赚啊!”<br />
‘哦,如果这么看的话,不仅茶叶如此,其他东西貌似也是如此啊!’<br />
朱元璋这一刻算是终于明白胡大老爷方才那些话的意思了。<br />
说白了,就是得卖别人家想要却又没有的东西。<br />
最好还是得像是西湖龙井这般,你哪怕再怎么喜欢,你也不可能自己种出西湖龙井来。<br />
既如此,那这价格,还不就是掌握在大明商贾的手里了?<br />
想涨价,涨便是了!<br />
哪怕其他家没跟这一家联系,那么之后一旦得知了,那必然会跟着涨价,哪怕没有沟通过的商家在这种事情上也会格外积极的。<br />
挣钱嘛,不寒碜!<br />
而跟朱元璋聊到这儿,那基本上该聊的都已经聊完了。<br />
有些事情,他就不能继续问下去或者说下去了。<br />
毕竟,面对着这朱家父子之间的那些破事儿,已经不适合他胡大老爷继续插手了。<br />
真要是继续弄下去,这老朱家的爷们是消停下去了,可他们转头不把目标放在胡大老爷身上才怪。<br />
胡大老爷这等的聪明人,自然不会给惹一身骚(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