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1113章 离谱<br />
有些人能看到五十年后,领先版本五十年。<br />
看到的和能做到的,中间差的是五十年的时间行动。<br />
这就会导致步伐过大扯到肌肉,五十年,最少是两代三代人的努力,没有一点意外才有可能实现。<br />
这真的很难。<br />
人与人真的无法做到相互理解和感同身受。<br />
连你画我猜都玩不明白,更别说是在异常残酷的争斗之中了。<br />
有些人是活在当下,能看清眼前的一切,根据眼前的情况制定一个最优解。<br />
这就会导致彻底陷入到前车之鉴的车辙之中。<br />
这两种方式就不能以对错来区分。<br />
街上的年轻人突然多了起来。<br />
朝气蓬勃。<br />
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一阵小风吹过,新的一年又到了。<br />
去年年底报纸上就很热闹。<br />
从邝老,也就是白桦的亲爹说的那句‘想靠批评别人出名,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台’‘搞的这么严肃,大家都不敢发表意见’开始,报纸上就开始变得很热闹。<br />
这里的热闹和正经的文人没有什么关系,都是几方的笔杆子在相互否定。<br />
非要形容一下,可以理解为以前在报纸上理论,你发理论我反驳,我再抛出一个观点,你再来反驳。<br />
总之就是这么一个圈子里的讨论,和外界的人士关系不大。<br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方明显要赢了。<br />
因为人家自己搞的有报纸。<br />
最帅的人每天都要看的报纸。<br />
有人,有笔,有钱。<br />
去年的‘灵活运用,一用就灵’。<br />
还有去年年底提出来的几项新的宣传‘领导指示’‘句句有用’‘一句顶十句’,领会精神,就能解决很多问题。<br />
这些报纸上争论,许大茂是一期都不落,看明白了,就觉得其实很有意思。<br />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武德充沛,人人尚武,大家很多人都经历过动乱的时期,死人那都是常有的事。<br />
大家看的也很热闹。<br />
很小的事情,都能单独拿出来凑典型。<br />
前面几年,包括这几年,打架都是最多的。<br />
而许大茂此时正在发呆。<br />
只因为最近知道了一件事,只觉得有点荒唐。<br />
源头还是在报纸上面。<br />
报纸上面一直辩论,后面就出现了一个研究家庭出身问题的工人。<br />
发表了几篇文章,抨击了一些问题。<br />
原本这还没有什么,只是讨论。<br />
但是偏偏有的人,认识了几个字,读了大学,只觉得天上地下他是第一了,别人都没有他聪明。<br />
所以根据家庭出身的文章,又延伸到了‘血统’。<br />
不仅自己搞,还拉着自己学校的好朋友一起搞。<br />
而这个人也是一个天才。<br />
为什么拉这个朋友一起呢?因为就是为了证明‘血统论’的正确性。<br />
许大茂为什么知道这件事呢,因为这位天才算是他的学弟,也是首都大学,去年刚毕业。<br />
这位天才学生叫冯‘冯子晋’,他的好朋友叫‘梁云琦’。<br />
他所总结的血统论其实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br />
要是他只说说就算了,他还举例子。<br />
以自身和自己的好朋友举例子。<br />
他的出身不错,家境优渥,父亲是个领导,而他的朋友梁云琦是工人家庭出身。<br />
两个人是同一个高中,同一个大学,一起毕业,而且梁云琦的成绩更好一些。<br />
他毕业就进了单位学习,部门领导单位,三个月就获得了干部身份。<br />
而他的朋友毕业之后也进了单位,不是什么部门单位,而是分配到了他父亲所在的单位,就是去了工厂,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装卸工人。<br />
提干?<br />
提干?<br />
一个装卸工还想提干,提他妈的。<br />
亲身举例子,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例子了。<br />
而许大茂听完这个故事,第一个感想就是有点可怜那个‘梁云琦’了。<br />
什么都比那位优秀,结果人家连学徒都没有,过去跟着学习一段时间,学习结束,直接提干。<br />
他还在辛辛苦苦的玩装卸。<br />
心里自然是极其不平衡,所以俩人一拍即合。<br />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理论。<br />
而是整个事件,以许大茂大的眼光来看,都是不应该存在。<br />
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罪名,武德充沛,重刑罚。<br />
反正愚昧的观众可不管那些,只要能看热闹,他们就开心。<br />
什么热闹都看。<br />
判个斩立决还一堆人围观呢。<br />
以前封建时期还搞什么人血治病呢。<br />
而那个当事人本人,妥妥的主犯一个,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关起来了。<br />
他的朋友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拉出去吃了生米。<br />
恰恰证明了他的理论还真的有一点道理。<br />
许大茂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呢?<br />
是因为校长想要多找两个人一起去求情,说是要保下两个学生。<br />
许大茂本来也没有当回事,可架不住身边有人提醒。<br />
“这种言论,不好办。”<br />
“太反对了。”<br />
“而且和整体的计划相反。”<br />
校长自然不怕,一大把年纪,又是老资历,确实没有必要怕。<br />
许大茂是真心想要帮忙,要是别的事情也是算了,什么半工半读建厂他都愿意,可是这件事他是真的没法掺和。<br />
别的名声也就算了,反这个反那个现在进去就陷入漩涡,不好出来。<br />
所以最终许大茂依旧没有参与。<br />
顺手人情自然没有问题,可这容易把自己搭进去。<br />
既然打定主意不参与,那就一点都不能参与。<br />
为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没有必要如此冒险,他自认为没有那么伟大。<br />
就现在群情激愤的情况,强行保?肯定不现实,既然去了也没有什么作用,那干脆就不去了。<br />
打心眼里来说,许大茂自然是希望能平平安安。<br />
事情的发展也没有让许大茂惊喜,装卸工人没了。<br />
当事人是监禁,也不知道监禁到什么地方去了。<br />
以后应该不会监禁到里面吧?<br />
经过这件事,算是让许大茂更加清楚,现在有些事情。<br />
所以一直说社会在进步,文明在进步,别再说今不如古了,没事多看看老照片,比说一百句都震撼。<br />
只有没有用的才会淘汰。<br />
(本章完)</p>
有些人能看到五十年后,领先版本五十年。<br />
看到的和能做到的,中间差的是五十年的时间行动。<br />
这就会导致步伐过大扯到肌肉,五十年,最少是两代三代人的努力,没有一点意外才有可能实现。<br />
这真的很难。<br />
人与人真的无法做到相互理解和感同身受。<br />
连你画我猜都玩不明白,更别说是在异常残酷的争斗之中了。<br />
有些人是活在当下,能看清眼前的一切,根据眼前的情况制定一个最优解。<br />
这就会导致彻底陷入到前车之鉴的车辙之中。<br />
这两种方式就不能以对错来区分。<br />
街上的年轻人突然多了起来。<br />
朝气蓬勃。<br />
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一阵小风吹过,新的一年又到了。<br />
去年年底报纸上就很热闹。<br />
从邝老,也就是白桦的亲爹说的那句‘想靠批评别人出名,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台’‘搞的这么严肃,大家都不敢发表意见’开始,报纸上就开始变得很热闹。<br />
这里的热闹和正经的文人没有什么关系,都是几方的笔杆子在相互否定。<br />
非要形容一下,可以理解为以前在报纸上理论,你发理论我反驳,我再抛出一个观点,你再来反驳。<br />
总之就是这么一个圈子里的讨论,和外界的人士关系不大。<br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方明显要赢了。<br />
因为人家自己搞的有报纸。<br />
最帅的人每天都要看的报纸。<br />
有人,有笔,有钱。<br />
去年的‘灵活运用,一用就灵’。<br />
还有去年年底提出来的几项新的宣传‘领导指示’‘句句有用’‘一句顶十句’,领会精神,就能解决很多问题。<br />
这些报纸上争论,许大茂是一期都不落,看明白了,就觉得其实很有意思。<br />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武德充沛,人人尚武,大家很多人都经历过动乱的时期,死人那都是常有的事。<br />
大家看的也很热闹。<br />
很小的事情,都能单独拿出来凑典型。<br />
前面几年,包括这几年,打架都是最多的。<br />
而许大茂此时正在发呆。<br />
只因为最近知道了一件事,只觉得有点荒唐。<br />
源头还是在报纸上面。<br />
报纸上面一直辩论,后面就出现了一个研究家庭出身问题的工人。<br />
发表了几篇文章,抨击了一些问题。<br />
原本这还没有什么,只是讨论。<br />
但是偏偏有的人,认识了几个字,读了大学,只觉得天上地下他是第一了,别人都没有他聪明。<br />
所以根据家庭出身的文章,又延伸到了‘血统’。<br />
不仅自己搞,还拉着自己学校的好朋友一起搞。<br />
而这个人也是一个天才。<br />
为什么拉这个朋友一起呢?因为就是为了证明‘血统论’的正确性。<br />
许大茂为什么知道这件事呢,因为这位天才算是他的学弟,也是首都大学,去年刚毕业。<br />
这位天才学生叫冯‘冯子晋’,他的好朋友叫‘梁云琦’。<br />
他所总结的血统论其实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br />
要是他只说说就算了,他还举例子。<br />
以自身和自己的好朋友举例子。<br />
他的出身不错,家境优渥,父亲是个领导,而他的朋友梁云琦是工人家庭出身。<br />
两个人是同一个高中,同一个大学,一起毕业,而且梁云琦的成绩更好一些。<br />
他毕业就进了单位学习,部门领导单位,三个月就获得了干部身份。<br />
而他的朋友毕业之后也进了单位,不是什么部门单位,而是分配到了他父亲所在的单位,就是去了工厂,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装卸工人。<br />
提干?<br />
提干?<br />
一个装卸工还想提干,提他妈的。<br />
亲身举例子,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例子了。<br />
而许大茂听完这个故事,第一个感想就是有点可怜那个‘梁云琦’了。<br />
什么都比那位优秀,结果人家连学徒都没有,过去跟着学习一段时间,学习结束,直接提干。<br />
他还在辛辛苦苦的玩装卸。<br />
心里自然是极其不平衡,所以俩人一拍即合。<br />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理论。<br />
而是整个事件,以许大茂大的眼光来看,都是不应该存在。<br />
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罪名,武德充沛,重刑罚。<br />
反正愚昧的观众可不管那些,只要能看热闹,他们就开心。<br />
什么热闹都看。<br />
判个斩立决还一堆人围观呢。<br />
以前封建时期还搞什么人血治病呢。<br />
而那个当事人本人,妥妥的主犯一个,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关起来了。<br />
他的朋友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拉出去吃了生米。<br />
恰恰证明了他的理论还真的有一点道理。<br />
许大茂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呢?<br />
是因为校长想要多找两个人一起去求情,说是要保下两个学生。<br />
许大茂本来也没有当回事,可架不住身边有人提醒。<br />
“这种言论,不好办。”<br />
“太反对了。”<br />
“而且和整体的计划相反。”<br />
校长自然不怕,一大把年纪,又是老资历,确实没有必要怕。<br />
许大茂是真心想要帮忙,要是别的事情也是算了,什么半工半读建厂他都愿意,可是这件事他是真的没法掺和。<br />
别的名声也就算了,反这个反那个现在进去就陷入漩涡,不好出来。<br />
所以最终许大茂依旧没有参与。<br />
顺手人情自然没有问题,可这容易把自己搭进去。<br />
既然打定主意不参与,那就一点都不能参与。<br />
为了两个素不相识的人,没有必要如此冒险,他自认为没有那么伟大。<br />
就现在群情激愤的情况,强行保?肯定不现实,既然去了也没有什么作用,那干脆就不去了。<br />
打心眼里来说,许大茂自然是希望能平平安安。<br />
事情的发展也没有让许大茂惊喜,装卸工人没了。<br />
当事人是监禁,也不知道监禁到什么地方去了。<br />
以后应该不会监禁到里面吧?<br />
经过这件事,算是让许大茂更加清楚,现在有些事情。<br />
所以一直说社会在进步,文明在进步,别再说今不如古了,没事多看看老照片,比说一百句都震撼。<br />
只有没有用的才会淘汰。<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