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降服
<p> 第136章 降服<br />
……<br />
吴文回头没多远。<br />
就遇到了一队押解俘虏回去的突厥士兵。<br />
手中的长枪一抖,纵马冲上去,只是一个来回,就将突厥士兵全部击毙。<br />
接着,他将这些女人身上的绳子割断。<br />
“谢将军!”“多谢将军救我们!”“……”<br />
这些女人哭哭啼啼,对着吴文不断感谢。<br />
“你们是哪的人?”吴文问道。<br />
“我们是马邑的。”一个女人回答道。<br />
马邑,这里离雁门关并不远。<br />
吴文带上这些女人。<br />
只用半天工夫,就来到了马邑。<br />
当吴文到达这里时,发现这座小城已经在突厥的掠夺下,没有了半点生机。<br />
“爹!”“娘!”“……”<br />
看着这些被他解救的女人,痛苦地往家的方向走去,吴文叹息着摇了摇头。<br />
然后,他骑马来到马邑衙门所在地。<br />
这里也早已被破坏得支离破碎。<br />
吴文将马拴在院中,进入到屋内,随便找个地方躺下休息。<br />
—<br />
就在吴文休息的时候。<br />
长安城内。<br />
李世民终于收到了吴文追逐颉利的消息。<br />
当初他在收到尉迟恭的消息,说吴文带领千骑去袭杀颉利时,李世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br />
然而,在收到吴文真的冲进了突厥大军中,于万军之中追逐颉利慌忙逃窜的消息时,李世民直接大笑起来。<br />
“陛下,如今颉利跑了,长安的危机已经解除,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理那二十万大军。”<br />
徐世勣上前说道:“这二十万大军没了统帅,若是放任不管,很容易就形成兵祸,然后祸乱整个大唐。”<br />
“所以,为今之计,必须要将他们逼出大唐境内,让他们回往北方。”<br />
李世民点头认可。<br />
然后,他当即下令,让李孝恭、李靖、程咬金、牛进达等人各自率领数千人马,形成包围之势。<br />
不求战斗,只求不让散乱的突厥士兵流窜到大唐其他地方,让他们缓缓地退出。<br />
接着,李世民与众臣商量如何封赏吴文。<br />
房玄龄上前进言:“陛下,此次突厥人之所以能够进入大唐,就是因为泾州原本是齐王的辖地……因此,才让突厥人有机可乘。<br />
如此,不如让吴文担任泾州都督,镇守突厥。<br />
以他此次立下的威名,足够让突厥人不敢再入侵。”<br />
闻言,李世民也同意他的建议。<br />
随后下达诏书,加封吴文为县侯,并任命为泾州都督,抵抗突厥。<br />
—<br />
眼一闭一睁。<br />
当吴文醒来时,已经是夜晚时分。<br />
起身离开破败的县衙。<br />
突然察觉到有一支队伍正在快速接近。<br />
提起枪,翻身上马,迎上前去。<br />
当接近时,吴文才发现来者不是敌人,而是程处默他们。<br />
抬眼望过去,原本千人的部队,如今就只剩下一百多人。<br />
“吴县子,我们可算见到您了,颉利呢?”程处默长舒了一口气,然后上前询问道。<br />
“跑了,没追上,让他逃回了定襄。”吴文回答道。<br />
闻言,程处默又惋惜地叹了口气:“可惜了!”<br />
吴文问道:“你们怎么来到了这里?”听到这个问题,程处默一脸苦涩地回答:“您跑得太快了,我们根本追不上,然后就被突厥大军围攻,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然后就来到了这里。”<br />
“吴县子,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程处默问道。<br />
思考一下,吴文回答:“今晚先休息,明天我们回长安。”<br />
听到此话,剩余的一百多人紧张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众人各自在县衙附近找到能够休息的地方,进行休息。<br />
次日清晨。<br />
吴文正准备带兵离开时。<br />
却突然发现有一群人拦在了离开的路上。<br />
吴文看着眼前的这数百百姓。<br />
他昨天来的时候,这里可是空无一人,今天却又冒出这么多人,看来这些是在突厥掠夺下躲起来的幸存者。<br />
其中一人穿着官服来到吴文面前,说道:“下官马邑县县丞陈正,请问将军名讳?”<br />
程处默上前回话道:“这位是左武卫中郎将,万年县县子,吴文!”<br />
“原来是吴县子!”<br />
县丞立马更加恭敬地说道:“吴县子,我马邑刚受过突厥人劫掠,也不知他们还会不会再来,所以,下官代表马邑县的百姓,能否请您不要离开?”<br />
闻言,吴文没有回话。<br />
程处默继续说道:“突厥可汗已经被县子赶回草原,你们无需再担心。我等还要回长安复命,你们莫要阻挡!”<br />
听到他们要走,马邑的百姓当即跪下请求吴文不要离开。<br />
就当程处默要发飙时,吴文突然伸手阻拦道:“有人来了!”<br />
“什么?”闻言,众人全都一惊。<br />
吴文提枪骑马冲向马邑城外,程处默等人紧随其后,而那些百姓又都立马躲了起来。<br />
城外,前方不远处,一支足有数千人数的突厥骑兵快速地接近。<br />
吴文挽动手中的长枪,正当他要冲上前时,就见对方突厥骑兵的将领下令停下来。<br />
双方对峙。<br />
吴文看着眼前的这个熟悉突厥将领,不正是在他奇袭颉利时,吓得躲到一旁的那个人吗?<br />
阿史那思摩此刻也是心头紧张,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地方遇到这个杀神。<br />
锦膊骢上前几步,阿史那思摩害怕地往后躲了几步。<br />
见状,吴文嘴角扬起一丝笑容,然后抬枪对他招了招:“你过来!”<br />
阿史那思摩犹豫了一下,然后壮着胆子来到吴文面前。<br />
吴文直接将枪搭在他的肩膀上,阿史那思摩瞬间身体一僵。<br />
“听懂我说话不?”吴文问道。<br />
阿史那思摩点头。<br />
“给你个机会,投降或……”吴文故意拉长了声音。<br />
“我愿意降。”阿史那思摩连忙说道。<br />
“很好。”<br />
吴文面露微笑。<br />
心中暗道,果然是个胆小鬼,只是稍微吓一吓就投降了。<br />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草原上的文化和中原不同,他们更敬重强者,向强者低头,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一种耻辱,反而是一种荣誉。<br />
“你身后的那些人,你能指挥吗?”吴文问道。<br />
“能!”阿史那思摩自信地回答道。<br />
说着,阿史那思摩对着身后的士兵下令,这些士兵当即将兵器放下。<br />
“你叫什么名字?”吴文又问。<br />
“阿史那思摩。”对方回答道。<br />
“我叫吴文,大唐县子,右武卫中郎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麾下校尉,而你这些士兵,也将成为我的部下,你有没有意见?”吴文说道。<br />
“没有!”阿史那思摩毫不犹豫地回答道。<br />
对此,吴文再次露出笑容。<br />
……<br />
(本章完)</p>
……<br />
吴文回头没多远。<br />
就遇到了一队押解俘虏回去的突厥士兵。<br />
手中的长枪一抖,纵马冲上去,只是一个来回,就将突厥士兵全部击毙。<br />
接着,他将这些女人身上的绳子割断。<br />
“谢将军!”“多谢将军救我们!”“……”<br />
这些女人哭哭啼啼,对着吴文不断感谢。<br />
“你们是哪的人?”吴文问道。<br />
“我们是马邑的。”一个女人回答道。<br />
马邑,这里离雁门关并不远。<br />
吴文带上这些女人。<br />
只用半天工夫,就来到了马邑。<br />
当吴文到达这里时,发现这座小城已经在突厥的掠夺下,没有了半点生机。<br />
“爹!”“娘!”“……”<br />
看着这些被他解救的女人,痛苦地往家的方向走去,吴文叹息着摇了摇头。<br />
然后,他骑马来到马邑衙门所在地。<br />
这里也早已被破坏得支离破碎。<br />
吴文将马拴在院中,进入到屋内,随便找个地方躺下休息。<br />
—<br />
就在吴文休息的时候。<br />
长安城内。<br />
李世民终于收到了吴文追逐颉利的消息。<br />
当初他在收到尉迟恭的消息,说吴文带领千骑去袭杀颉利时,李世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br />
然而,在收到吴文真的冲进了突厥大军中,于万军之中追逐颉利慌忙逃窜的消息时,李世民直接大笑起来。<br />
“陛下,如今颉利跑了,长安的危机已经解除,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理那二十万大军。”<br />
徐世勣上前说道:“这二十万大军没了统帅,若是放任不管,很容易就形成兵祸,然后祸乱整个大唐。”<br />
“所以,为今之计,必须要将他们逼出大唐境内,让他们回往北方。”<br />
李世民点头认可。<br />
然后,他当即下令,让李孝恭、李靖、程咬金、牛进达等人各自率领数千人马,形成包围之势。<br />
不求战斗,只求不让散乱的突厥士兵流窜到大唐其他地方,让他们缓缓地退出。<br />
接着,李世民与众臣商量如何封赏吴文。<br />
房玄龄上前进言:“陛下,此次突厥人之所以能够进入大唐,就是因为泾州原本是齐王的辖地……因此,才让突厥人有机可乘。<br />
如此,不如让吴文担任泾州都督,镇守突厥。<br />
以他此次立下的威名,足够让突厥人不敢再入侵。”<br />
闻言,李世民也同意他的建议。<br />
随后下达诏书,加封吴文为县侯,并任命为泾州都督,抵抗突厥。<br />
—<br />
眼一闭一睁。<br />
当吴文醒来时,已经是夜晚时分。<br />
起身离开破败的县衙。<br />
突然察觉到有一支队伍正在快速接近。<br />
提起枪,翻身上马,迎上前去。<br />
当接近时,吴文才发现来者不是敌人,而是程处默他们。<br />
抬眼望过去,原本千人的部队,如今就只剩下一百多人。<br />
“吴县子,我们可算见到您了,颉利呢?”程处默长舒了一口气,然后上前询问道。<br />
“跑了,没追上,让他逃回了定襄。”吴文回答道。<br />
闻言,程处默又惋惜地叹了口气:“可惜了!”<br />
吴文问道:“你们怎么来到了这里?”听到这个问题,程处默一脸苦涩地回答:“您跑得太快了,我们根本追不上,然后就被突厥大军围攻,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然后就来到了这里。”<br />
“吴县子,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程处默问道。<br />
思考一下,吴文回答:“今晚先休息,明天我们回长安。”<br />
听到此话,剩余的一百多人紧张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众人各自在县衙附近找到能够休息的地方,进行休息。<br />
次日清晨。<br />
吴文正准备带兵离开时。<br />
却突然发现有一群人拦在了离开的路上。<br />
吴文看着眼前的这数百百姓。<br />
他昨天来的时候,这里可是空无一人,今天却又冒出这么多人,看来这些是在突厥掠夺下躲起来的幸存者。<br />
其中一人穿着官服来到吴文面前,说道:“下官马邑县县丞陈正,请问将军名讳?”<br />
程处默上前回话道:“这位是左武卫中郎将,万年县县子,吴文!”<br />
“原来是吴县子!”<br />
县丞立马更加恭敬地说道:“吴县子,我马邑刚受过突厥人劫掠,也不知他们还会不会再来,所以,下官代表马邑县的百姓,能否请您不要离开?”<br />
闻言,吴文没有回话。<br />
程处默继续说道:“突厥可汗已经被县子赶回草原,你们无需再担心。我等还要回长安复命,你们莫要阻挡!”<br />
听到他们要走,马邑的百姓当即跪下请求吴文不要离开。<br />
就当程处默要发飙时,吴文突然伸手阻拦道:“有人来了!”<br />
“什么?”闻言,众人全都一惊。<br />
吴文提枪骑马冲向马邑城外,程处默等人紧随其后,而那些百姓又都立马躲了起来。<br />
城外,前方不远处,一支足有数千人数的突厥骑兵快速地接近。<br />
吴文挽动手中的长枪,正当他要冲上前时,就见对方突厥骑兵的将领下令停下来。<br />
双方对峙。<br />
吴文看着眼前的这个熟悉突厥将领,不正是在他奇袭颉利时,吓得躲到一旁的那个人吗?<br />
阿史那思摩此刻也是心头紧张,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地方遇到这个杀神。<br />
锦膊骢上前几步,阿史那思摩害怕地往后躲了几步。<br />
见状,吴文嘴角扬起一丝笑容,然后抬枪对他招了招:“你过来!”<br />
阿史那思摩犹豫了一下,然后壮着胆子来到吴文面前。<br />
吴文直接将枪搭在他的肩膀上,阿史那思摩瞬间身体一僵。<br />
“听懂我说话不?”吴文问道。<br />
阿史那思摩点头。<br />
“给你个机会,投降或……”吴文故意拉长了声音。<br />
“我愿意降。”阿史那思摩连忙说道。<br />
“很好。”<br />
吴文面露微笑。<br />
心中暗道,果然是个胆小鬼,只是稍微吓一吓就投降了。<br />
不过,他也知道,这是草原上的文化和中原不同,他们更敬重强者,向强者低头,在他们看来,并不是一种耻辱,反而是一种荣誉。<br />
“你身后的那些人,你能指挥吗?”吴文问道。<br />
“能!”阿史那思摩自信地回答道。<br />
说着,阿史那思摩对着身后的士兵下令,这些士兵当即将兵器放下。<br />
“你叫什么名字?”吴文又问。<br />
“阿史那思摩。”对方回答道。<br />
“我叫吴文,大唐县子,右武卫中郎将,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麾下校尉,而你这些士兵,也将成为我的部下,你有没有意见?”吴文说道。<br />
“没有!”阿史那思摩毫不犹豫地回答道。<br />
对此,吴文再次露出笑容。<br />
……<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