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君权,何须神授!
<p> 第171章 君权,何须神授!<br />
……<br />
而阿史那思摩则调动手下士兵,开始清理城内的反叛者。<br />
在这场反叛中,除了大祭司,还有不少突厥贵族也参与其中。<br />
阿史那思摩虽动不了大祭司,但对付这些突厥贵族却毫不手软。<br />
因此,刚刚从战乱中平复下来的武川城,再次陷入了一片混乱。<br />
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br />
武川城终于重归平静。<br />
将所有反对他的人都清除干净,如今这城中,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的声音。<br />
清理完一切后。<br />
阿史那思摩来到吴文的住处,向他汇报了这件事。<br />
吴文手握一根铁棍,一边观察摸索着,一边轻声说道:“你做得还不够干净,你处理的这些都是爪牙,真正的幕后之人,你还没动。”<br />
阿史那思摩自然清楚吴文所说的幕后之人是谁。<br />
他咽了咽口水,有些紧张地说道:“侯爷,大祭司真的不能……”<br />
他话未说完,吴文突然侧过脸,眼神冷冷地看向他,直接让他把后半句话咽了下去。<br />
“阿史那思摩!”<br />
吴文沉声道。<br />
“你现在可是突厥大可汗,是君王,王权至上,你怎能被一个祭司所束缚!”<br />
两人四目相对。<br />
吴文的话语中,流露出迷惑之音。<br />
“君权,何时需要神授?”<br />
吴文继续道:“杀了大祭司,踏平祭祀之地,你就是真正的草原之王,北疆领主。”<br />
在吴文的催眠下,阿史那思摩内心深处的野心被彻底激发出来。<br />
是啊,自己现在可是大可汗,为什么要忌惮一个大祭司?<br />
见阿史那思摩逐渐消除了心中对大祭司的敬畏之心,吴文脸上露出了笑容。<br />
自从收下阿史那思摩为下属后,吴文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对他施加心理暗示,让他从心里尊重和忠诚自己。<br />
这也是为什么大祭司让阿史那思摩背叛吴文时,他一口就回绝了。<br />
但现在,在吴文的催眠下,大祭司在阿史那思摩心中的地位彻底跌下神坛。<br />
他不再是长生天的信徒,而是突厥的大可汗,草原上真正的雄鹰,没有人能束缚他的翱翔。<br />
“去将程处默叫来!”吴文下令道。<br />
阿史那思摩闻言,立即让人将程处默叫来。<br />
“侯爷!”程处默见到吴文,行礼道。<br />
“武川的消息传回长安了吗?”吴文问道。<br />
“回侯爷,已经传回去了,但由于路途遥远,还需过些时日才能收到长安的回信。”程处默回答道。<br />
吴文点点头,继续问道:“现在我们在武川城有多少人?”<br />
程处默自然知道吴文口中的“我们”指的是大唐的士兵。<br />
他回答道:“除了随您征战武川,剩余的八百二十一人,我又从雁门关调动了五百人过来,现在一共是一千三百二十一人。”<br />
“一千多人,足够了!”<br />
吴文站起身,直接对程处默下令道:“你现在就去准备,今天晚上,我要带他们出去。”<br />
程处默闻言,好奇地问道:“侯爷,不知道晚上我们要去哪?”<br />
“你不用多问,听军令就是!”吴文回答道。<br />
程处默也不再多问,连忙下去准备。<br />
——<br />
武川城西,大斤山。大斤山是阴山山脉中的一座山。<br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br />
阴山山脉是北方草原和中原王朝的一道屏障。<br />
过了阴山,才是突厥人真正的老巢,也是其龙兴之地。<br />
但自从数百年前突厥人南下后,就在这大斤山内进行祭祀。<br />
大斤山内的祭祀之地。<br />
大祭司虽然在武川城内策划了对吴文的围杀计划,但在计划实施的时候,他却早已离开了武川城,回到了这里。<br />
昨日,他收到消息说计划失败,不仅没有杀死吴文,还接连折损了八位狼卫,同时阿史那思摩也对突厥贵族进行了清洗。<br />
对此,大祭司既没有叹息,也没有恼怒,而是面无表情地跪拜在代表着长生天的圆柱形石像前,开始祭祀祈祷起来,仿佛是在寻求长生天的指示。<br />
入夜。<br />
在阿史那思摩的带领下,吴文率军来到大斤山外。<br />
“侯爷,祭祀之地就在这大斤山中。”阿史那思摩指着前方的山谷说道。<br />
这时,跟随在身后的程处默才明白他们此行的目的竟然是要对付突厥大祭司。<br />
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要慎之又慎。<br />
程处默策马走上前来,来到吴文身边,认真地说道:“侯爷,这件事是否要再考虑考虑?”<br />
“考虑什么?”<br />
吴文转头看向他,平淡地说道:“你就执行军令就是,其他的,不需要你来替我考虑!”<br />
此话一出,程处默立马恭敬地退后。<br />
军令如山,别说是杀一个大祭司,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军令之下,他都不能退后半步。<br />
“前面带路!”<br />
吴文对着阿史那思摩命令道。<br />
然后,阿史那思摩就带领众人继续深入大斤山。<br />
狭窄的山谷山道内,骑兵们人衔枚、马裹蹄,静悄悄地进发。<br />
通过山道后,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硕大的山谷。<br />
平地之上,摆放着众多由石头堆砌出来的石塔,一座连着一座,充满着神秘的仪式感。<br />
随着他们的到来。<br />
山谷内四周,一群穿兽衣、浑身精悍的壮汉,一个接一个的出现。<br />
吴文扫视一圈,便知这些人全都是狼卫。<br />
仅眼前所见,已足有二百多人之众。<br />
若是同时面对这么多狼卫,即便是吴文,也不得不承认自己需要退避三舍,暂避锋芒。<br />
但他今日,可并非单枪匹马。<br />
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吴文沉声喝道:“准备!”<br />
身后的千余骑兵闻令即动,齐刷刷地拉弓搭箭,箭矢在月光下闪烁着凛冽的寒光。<br />
“放!”<br />
吴文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出,虽未直接伤及狼卫,却让他们的阵容瞬间变得混乱不堪。<br />
趁此机会,吴文带头冲锋。<br />
身后的千余骑兵紧随其后,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br />
马蹄奔腾之声,在狭窄的山谷内回荡,震耳欲聋,就如同雷声阵阵,轰鸣不断。<br />
……<br />
(本章完)</p>
……<br />
而阿史那思摩则调动手下士兵,开始清理城内的反叛者。<br />
在这场反叛中,除了大祭司,还有不少突厥贵族也参与其中。<br />
阿史那思摩虽动不了大祭司,但对付这些突厥贵族却毫不手软。<br />
因此,刚刚从战乱中平复下来的武川城,再次陷入了一片混乱。<br />
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br />
武川城终于重归平静。<br />
将所有反对他的人都清除干净,如今这城中,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的声音。<br />
清理完一切后。<br />
阿史那思摩来到吴文的住处,向他汇报了这件事。<br />
吴文手握一根铁棍,一边观察摸索着,一边轻声说道:“你做得还不够干净,你处理的这些都是爪牙,真正的幕后之人,你还没动。”<br />
阿史那思摩自然清楚吴文所说的幕后之人是谁。<br />
他咽了咽口水,有些紧张地说道:“侯爷,大祭司真的不能……”<br />
他话未说完,吴文突然侧过脸,眼神冷冷地看向他,直接让他把后半句话咽了下去。<br />
“阿史那思摩!”<br />
吴文沉声道。<br />
“你现在可是突厥大可汗,是君王,王权至上,你怎能被一个祭司所束缚!”<br />
两人四目相对。<br />
吴文的话语中,流露出迷惑之音。<br />
“君权,何时需要神授?”<br />
吴文继续道:“杀了大祭司,踏平祭祀之地,你就是真正的草原之王,北疆领主。”<br />
在吴文的催眠下,阿史那思摩内心深处的野心被彻底激发出来。<br />
是啊,自己现在可是大可汗,为什么要忌惮一个大祭司?<br />
见阿史那思摩逐渐消除了心中对大祭司的敬畏之心,吴文脸上露出了笑容。<br />
自从收下阿史那思摩为下属后,吴文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对他施加心理暗示,让他从心里尊重和忠诚自己。<br />
这也是为什么大祭司让阿史那思摩背叛吴文时,他一口就回绝了。<br />
但现在,在吴文的催眠下,大祭司在阿史那思摩心中的地位彻底跌下神坛。<br />
他不再是长生天的信徒,而是突厥的大可汗,草原上真正的雄鹰,没有人能束缚他的翱翔。<br />
“去将程处默叫来!”吴文下令道。<br />
阿史那思摩闻言,立即让人将程处默叫来。<br />
“侯爷!”程处默见到吴文,行礼道。<br />
“武川的消息传回长安了吗?”吴文问道。<br />
“回侯爷,已经传回去了,但由于路途遥远,还需过些时日才能收到长安的回信。”程处默回答道。<br />
吴文点点头,继续问道:“现在我们在武川城有多少人?”<br />
程处默自然知道吴文口中的“我们”指的是大唐的士兵。<br />
他回答道:“除了随您征战武川,剩余的八百二十一人,我又从雁门关调动了五百人过来,现在一共是一千三百二十一人。”<br />
“一千多人,足够了!”<br />
吴文站起身,直接对程处默下令道:“你现在就去准备,今天晚上,我要带他们出去。”<br />
程处默闻言,好奇地问道:“侯爷,不知道晚上我们要去哪?”<br />
“你不用多问,听军令就是!”吴文回答道。<br />
程处默也不再多问,连忙下去准备。<br />
——<br />
武川城西,大斤山。大斤山是阴山山脉中的一座山。<br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br />
阴山山脉是北方草原和中原王朝的一道屏障。<br />
过了阴山,才是突厥人真正的老巢,也是其龙兴之地。<br />
但自从数百年前突厥人南下后,就在这大斤山内进行祭祀。<br />
大斤山内的祭祀之地。<br />
大祭司虽然在武川城内策划了对吴文的围杀计划,但在计划实施的时候,他却早已离开了武川城,回到了这里。<br />
昨日,他收到消息说计划失败,不仅没有杀死吴文,还接连折损了八位狼卫,同时阿史那思摩也对突厥贵族进行了清洗。<br />
对此,大祭司既没有叹息,也没有恼怒,而是面无表情地跪拜在代表着长生天的圆柱形石像前,开始祭祀祈祷起来,仿佛是在寻求长生天的指示。<br />
入夜。<br />
在阿史那思摩的带领下,吴文率军来到大斤山外。<br />
“侯爷,祭祀之地就在这大斤山中。”阿史那思摩指着前方的山谷说道。<br />
这时,跟随在身后的程处默才明白他们此行的目的竟然是要对付突厥大祭司。<br />
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要慎之又慎。<br />
程处默策马走上前来,来到吴文身边,认真地说道:“侯爷,这件事是否要再考虑考虑?”<br />
“考虑什么?”<br />
吴文转头看向他,平淡地说道:“你就执行军令就是,其他的,不需要你来替我考虑!”<br />
此话一出,程处默立马恭敬地退后。<br />
军令如山,别说是杀一个大祭司,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军令之下,他都不能退后半步。<br />
“前面带路!”<br />
吴文对着阿史那思摩命令道。<br />
然后,阿史那思摩就带领众人继续深入大斤山。<br />
狭窄的山谷山道内,骑兵们人衔枚、马裹蹄,静悄悄地进发。<br />
通过山道后,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硕大的山谷。<br />
平地之上,摆放着众多由石头堆砌出来的石塔,一座连着一座,充满着神秘的仪式感。<br />
随着他们的到来。<br />
山谷内四周,一群穿兽衣、浑身精悍的壮汉,一个接一个的出现。<br />
吴文扫视一圈,便知这些人全都是狼卫。<br />
仅眼前所见,已足有二百多人之众。<br />
若是同时面对这么多狼卫,即便是吴文,也不得不承认自己需要退避三舍,暂避锋芒。<br />
但他今日,可并非单枪匹马。<br />
随着双方距离的拉近,吴文沉声喝道:“准备!”<br />
身后的千余骑兵闻令即动,齐刷刷地拉弓搭箭,箭矢在月光下闪烁着凛冽的寒光。<br />
“放!”<br />
吴文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出,虽未直接伤及狼卫,却让他们的阵容瞬间变得混乱不堪。<br />
趁此机会,吴文带头冲锋。<br />
身后的千余骑兵紧随其后,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br />
马蹄奔腾之声,在狭窄的山谷内回荡,震耳欲聋,就如同雷声阵阵,轰鸣不断。<br />
……<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