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495章 清流也容易被利用<br />
七月的京城那是热浪滚滚。<br />
巳时还未到,那灼热的骄阳便开始炙烤大街小巷了。<br />
城里的气温也开始急剧上升。<br />
不过,民间早已有了消暑的手段。<br />
这会儿普通平民百姓家里那都用得起冰了,很多店铺里那更是冰槽密布,还有人专门在冰槽旁边摇风扇呢。<br />
皇宫里更是有成排成排的小宫女和小太监惬意的站在冰槽前摇着小风扇。<br />
那清凉的徐徐吹过,整个乾清宫那是一点都不热。<br />
御书房中,万历正抱着小朱常洵琢磨怎么教导这未来的太子呢,内阁首辅沈鲤竟然跑来求见来了。<br />
沈鲤拿着份奏折走进来一看,那也不由得一愣。<br />
这位小殿下怎么也在啊?<br />
他愣了一下,这才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万岁爷,参见三皇子殿下。”<br />
紧接着,他便如同定住了一般,貌似不知该如何是好了。<br />
这家伙拿着份奏折又不呈上来,站那里发呆,什么意思?<br />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忍不住好奇道:“仲化,可是有什么要事?”<br />
这个不好说啊。<br />
沈鲤偷偷撇了小朱常洵一眼,又琢磨了一下,还是双手捧着奏折躬身道:“万岁爷请过目。”<br />
这家伙,到底什么意思?<br />
万历单手接过奏折打开一看,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br />
难怪这家伙不说奏折上写着什么。<br />
这就是请立太子的奏折。<br />
翰林院庶吉士刘一燝冒死进谏,请立太子以固国本。<br />
这请立的太子自然就是他怀里的小朱常洵。<br />
沈鲤是看小家伙也在,不好直说。<br />
这又是国本之争的前奏啊。<br />
刘一燝在历史上好像还是个名人,这家伙就是移宫案的主角之一,叶向高之后的大明内阁首辅。<br />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新科进士?”<br />
庶吉士那一般都是新科进士。<br />
沈鲤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刘一燝是乙末科进士。”<br />
乙末科。<br />
朕那时候正准备灭了东瀛倭寇呢,压根就没去管。<br />
没想到,这家伙正好就是乙末科的。<br />
这乙末科的进士也不知被清流乃至东林挖去多少。<br />
万历又问道:“清流?”<br />
这个朝堂官员都知道。<br />
沈鲤还是连连点头道:“是的,他在清流中已然小有名气。”<br />
万历继续问道:“东林?”<br />
其实,这会儿就没有东林党这一说。<br />
所谓的东林也就是跟顾宪成那一帮人关系好的官员。<br />
沈鲤还是连连点头道:“是的,他跟叶向高和韩爌过从甚密。”<br />
果然是老东林。<br />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他哪里人?”<br />
还好我做足了功夫才来的。<br />
沈鲤不假思索道:“他是江西南昌府人。”<br />
南昌府离蒲州远着呢,这家伙应该跟蒲州三大豪族没直接关系。<br />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他可有什么背景?”<br />
这家伙可是很有名气。<br />
沈鲤细细解释道:“他的父亲刘日才是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他的长兄刘一焜是万历二十年进士,现任都察院浙江道御史,他的次兄刘一煜也是乙末科进士,现任光州知州。”<br />
这家伙还是官宦世家,一门四进士!<br />
他们三兄弟都还只是初入官场,还看不出品行来。<br />
万历琢磨了一阵,又问道:“刘日才为官如何?”<br />
还好,我查过了。<br />
沈鲤还是不假思索道:“吏部记载,日才初授韶州府推官,断案如神,迁刑部主事,又迁礼部主事,后擢湖广按察副使,改贵州督学,进山西参议,因抵御鞑靼入寇有功而擢陕西左布政使,又三年,回朝述职途中病疫于临潼驿站。<br />
吏部对其为官概述为,曰材性亷平,所至行李萧然,既殁而人思之。”<br />
这就是个典型的清流啊。<br />
贪官污吏装出来的清流不可能行李都少得可怜,回朝述职病死驿站那就更不大可能了。<br />
至于出任山西参议和陕西左布政使,可能跟蒲州三大豪族有点牵连。<br />
韩爌这家伙十有八九就是利用这一点将刘一燝拱出来冒死进谏。<br />
这家伙怕是没安好心,想让他如同以往一样杀鸡儆猴。<br />
朕现在还需要杀鸡儆猴吗?<br />
王皇后都生出皇嫡子来了,这国本原本就没得争了。<br />
但是,蒲州三大豪族又是利用美色腐蚀国舅王冰,又是拱出个官宦世家出身的刘一燝来冒死进谏,这就是想掀起国本之争的前奏。<br />
他如果因国舅王冰贪腐而严惩之,又因刘一燝请立太子而斩之,那就上套了。<br />
这会形成一种假象,一种利于掀起国本之争的假象。<br />
他如果这么做,那肯定会谣言四起,说他极度宠爱皇贵妃秦兰,反感王皇后一家人,不想立皇嫡子朱常洵为太子!<br />
当然,如果他不想谣言四起也很简单,那就是马上立太子。<br />
问题,如果不是特殊情况,那一般都是皇子成年了那才立为太子的。<br />
所谓特殊情况那就是当皇帝的感觉自己命不久矣,那不管皇子几岁都得赶紧立太子。<br />
至于为什么要等皇子长大了再立为太子,原因有很多。<br />
比如,册封太子的礼仪相当繁琐,一般几岁的小孩那会如同一个木偶一样被人摆来摆去,场面会很难看,有损皇室威严。<br />
又比如,太子是有一定职权的,皇帝出巡又或御驾亲征的时候甚至都要监国,几岁的小孩显然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来。<br />
还有,册立太子之后按规矩太子就得搬去东宫也就是慈庆宫独自居住,几岁的小孩显然不适合独居。<br />
总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就没有把几岁的小孩立为太子的道理。<br />
但是,这帮家伙就不管这些,蒲州三大豪族就是想捣蛋,他们就是想借请立太子来掀起国本之争,他们就是唯恐天下不乱。<br />
这天下不乱,他们就没法翻身掌权。<br />
原因其实就这么简单。<br />
刘一燝这家伙既然被拱出来冒死进谏了,那就证明这家伙就是蒲州三大豪族的棋子或者说弃子,这家伙就不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人。<br />
这家伙现在就是个纯纯的清流。<br />
历史上,这家伙可能最终与蒲州三大豪族同流合污了。<br />
但是,现在,这家伙明显是被蒲州三大豪族拱出来送死的。<br />
这帮清流也跟外戚一样,太容易被人利用了。<br />
还好,他现在不用斩了这家伙杀鸡儆猴了。<br />
如果斩了这家伙,那着实会有大麻烦,一门四进士啊,名气太大了,但凡读书人那肯定无人不知。<br />
他虽然不怕麻烦,那也不用自找麻烦。<br />
至于立太子,现在还不能立。<br />
他如果把太子立了,国本之争就没得玩了,蒲州三大豪族好不容易在国舅王冰那边露出的蛛丝马迹估计会被这帮家伙全部斩断。<br />
他得给人留下一点希望,人家才会继续玩下去,他才能查出这帮隐藏在暗处的通敌卖国之贼来。<br />
万历皱眉沉思了好一阵,这才提起红笔在奏折上批示起来。<br />
沈鲤接过批红的奏折一看,那都不由得一愣。<br />
万岁爷这是转性子了?<br />
这批红一点都不像是万岁爷原来的脾气啊。<br />
万历这次用的措辞还真不像他原来的脾气。<br />
他是这么批的。<br />
太子当立,但不宜操之过急,年幼而立之非常举,皇嫡子需要学习,读书识字知礼仪,方能立。<br />
他竟然还耐心的跟人家解释了一番,这的确不像是他以前的脾性。<br />
若是换做他以前的脾性,那不咔嚓一刀就算是不错了,还解释,解释个屁啊!<br />
那么,他为什么要耐心解释呢?<br />
这自然是为了不上蒲州三大豪族的套。<br />
(本章完)</p>
七月的京城那是热浪滚滚。<br />
巳时还未到,那灼热的骄阳便开始炙烤大街小巷了。<br />
城里的气温也开始急剧上升。<br />
不过,民间早已有了消暑的手段。<br />
这会儿普通平民百姓家里那都用得起冰了,很多店铺里那更是冰槽密布,还有人专门在冰槽旁边摇风扇呢。<br />
皇宫里更是有成排成排的小宫女和小太监惬意的站在冰槽前摇着小风扇。<br />
那清凉的徐徐吹过,整个乾清宫那是一点都不热。<br />
御书房中,万历正抱着小朱常洵琢磨怎么教导这未来的太子呢,内阁首辅沈鲤竟然跑来求见来了。<br />
沈鲤拿着份奏折走进来一看,那也不由得一愣。<br />
这位小殿下怎么也在啊?<br />
他愣了一下,这才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万岁爷,参见三皇子殿下。”<br />
紧接着,他便如同定住了一般,貌似不知该如何是好了。<br />
这家伙拿着份奏折又不呈上来,站那里发呆,什么意思?<br />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忍不住好奇道:“仲化,可是有什么要事?”<br />
这个不好说啊。<br />
沈鲤偷偷撇了小朱常洵一眼,又琢磨了一下,还是双手捧着奏折躬身道:“万岁爷请过目。”<br />
这家伙,到底什么意思?<br />
万历单手接过奏折打开一看,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br />
难怪这家伙不说奏折上写着什么。<br />
这就是请立太子的奏折。<br />
翰林院庶吉士刘一燝冒死进谏,请立太子以固国本。<br />
这请立的太子自然就是他怀里的小朱常洵。<br />
沈鲤是看小家伙也在,不好直说。<br />
这又是国本之争的前奏啊。<br />
刘一燝在历史上好像还是个名人,这家伙就是移宫案的主角之一,叶向高之后的大明内阁首辅。<br />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新科进士?”<br />
庶吉士那一般都是新科进士。<br />
沈鲤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刘一燝是乙末科进士。”<br />
乙末科。<br />
朕那时候正准备灭了东瀛倭寇呢,压根就没去管。<br />
没想到,这家伙正好就是乙末科的。<br />
这乙末科的进士也不知被清流乃至东林挖去多少。<br />
万历又问道:“清流?”<br />
这个朝堂官员都知道。<br />
沈鲤还是连连点头道:“是的,他在清流中已然小有名气。”<br />
万历继续问道:“东林?”<br />
其实,这会儿就没有东林党这一说。<br />
所谓的东林也就是跟顾宪成那一帮人关系好的官员。<br />
沈鲤还是连连点头道:“是的,他跟叶向高和韩爌过从甚密。”<br />
果然是老东林。<br />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他哪里人?”<br />
还好我做足了功夫才来的。<br />
沈鲤不假思索道:“他是江西南昌府人。”<br />
南昌府离蒲州远着呢,这家伙应该跟蒲州三大豪族没直接关系。<br />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他可有什么背景?”<br />
这家伙可是很有名气。<br />
沈鲤细细解释道:“他的父亲刘日才是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他的长兄刘一焜是万历二十年进士,现任都察院浙江道御史,他的次兄刘一煜也是乙末科进士,现任光州知州。”<br />
这家伙还是官宦世家,一门四进士!<br />
他们三兄弟都还只是初入官场,还看不出品行来。<br />
万历琢磨了一阵,又问道:“刘日才为官如何?”<br />
还好,我查过了。<br />
沈鲤还是不假思索道:“吏部记载,日才初授韶州府推官,断案如神,迁刑部主事,又迁礼部主事,后擢湖广按察副使,改贵州督学,进山西参议,因抵御鞑靼入寇有功而擢陕西左布政使,又三年,回朝述职途中病疫于临潼驿站。<br />
吏部对其为官概述为,曰材性亷平,所至行李萧然,既殁而人思之。”<br />
这就是个典型的清流啊。<br />
贪官污吏装出来的清流不可能行李都少得可怜,回朝述职病死驿站那就更不大可能了。<br />
至于出任山西参议和陕西左布政使,可能跟蒲州三大豪族有点牵连。<br />
韩爌这家伙十有八九就是利用这一点将刘一燝拱出来冒死进谏。<br />
这家伙怕是没安好心,想让他如同以往一样杀鸡儆猴。<br />
朕现在还需要杀鸡儆猴吗?<br />
王皇后都生出皇嫡子来了,这国本原本就没得争了。<br />
但是,蒲州三大豪族又是利用美色腐蚀国舅王冰,又是拱出个官宦世家出身的刘一燝来冒死进谏,这就是想掀起国本之争的前奏。<br />
他如果因国舅王冰贪腐而严惩之,又因刘一燝请立太子而斩之,那就上套了。<br />
这会形成一种假象,一种利于掀起国本之争的假象。<br />
他如果这么做,那肯定会谣言四起,说他极度宠爱皇贵妃秦兰,反感王皇后一家人,不想立皇嫡子朱常洵为太子!<br />
当然,如果他不想谣言四起也很简单,那就是马上立太子。<br />
问题,如果不是特殊情况,那一般都是皇子成年了那才立为太子的。<br />
所谓特殊情况那就是当皇帝的感觉自己命不久矣,那不管皇子几岁都得赶紧立太子。<br />
至于为什么要等皇子长大了再立为太子,原因有很多。<br />
比如,册封太子的礼仪相当繁琐,一般几岁的小孩那会如同一个木偶一样被人摆来摆去,场面会很难看,有损皇室威严。<br />
又比如,太子是有一定职权的,皇帝出巡又或御驾亲征的时候甚至都要监国,几岁的小孩显然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来。<br />
还有,册立太子之后按规矩太子就得搬去东宫也就是慈庆宫独自居住,几岁的小孩显然不适合独居。<br />
总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那就没有把几岁的小孩立为太子的道理。<br />
但是,这帮家伙就不管这些,蒲州三大豪族就是想捣蛋,他们就是想借请立太子来掀起国本之争,他们就是唯恐天下不乱。<br />
这天下不乱,他们就没法翻身掌权。<br />
原因其实就这么简单。<br />
刘一燝这家伙既然被拱出来冒死进谏了,那就证明这家伙就是蒲州三大豪族的棋子或者说弃子,这家伙就不是蒲州三大豪族的人。<br />
这家伙现在就是个纯纯的清流。<br />
历史上,这家伙可能最终与蒲州三大豪族同流合污了。<br />
但是,现在,这家伙明显是被蒲州三大豪族拱出来送死的。<br />
这帮清流也跟外戚一样,太容易被人利用了。<br />
还好,他现在不用斩了这家伙杀鸡儆猴了。<br />
如果斩了这家伙,那着实会有大麻烦,一门四进士啊,名气太大了,但凡读书人那肯定无人不知。<br />
他虽然不怕麻烦,那也不用自找麻烦。<br />
至于立太子,现在还不能立。<br />
他如果把太子立了,国本之争就没得玩了,蒲州三大豪族好不容易在国舅王冰那边露出的蛛丝马迹估计会被这帮家伙全部斩断。<br />
他得给人留下一点希望,人家才会继续玩下去,他才能查出这帮隐藏在暗处的通敌卖国之贼来。<br />
万历皱眉沉思了好一阵,这才提起红笔在奏折上批示起来。<br />
沈鲤接过批红的奏折一看,那都不由得一愣。<br />
万岁爷这是转性子了?<br />
这批红一点都不像是万岁爷原来的脾气啊。<br />
万历这次用的措辞还真不像他原来的脾气。<br />
他是这么批的。<br />
太子当立,但不宜操之过急,年幼而立之非常举,皇嫡子需要学习,读书识字知礼仪,方能立。<br />
他竟然还耐心的跟人家解释了一番,这的确不像是他以前的脾性。<br />
若是换做他以前的脾性,那不咔嚓一刀就算是不错了,还解释,解释个屁啊!<br />
那么,他为什么要耐心解释呢?<br />
这自然是为了不上蒲州三大豪族的套。<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