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547章 张冠李戴<br />
袁可立奉旨休息了一天。<br />
刑部也消停了一天,没再抓人。<br />
朝堂之上的贪官污吏又开始心存侥幸了。<br />
他们自我安慰之下貌似又看到了一点希望。<br />
这次虽然搞得满城风雨,风声鹤唳,其实抓的全是户部的贪官污吏。<br />
而且起因也是户部仓库出了问题。<br />
当今天子一怒之下清洗户部也正常。<br />
户部清洗完了就停手好像也有可能。<br />
毕竟,法不责众。<br />
这次光是户部就抓了七八十号人。<br />
如果这么继续抓下去,朝堂之上岂不是要抓七八百号人?<br />
地方上岂不是要抓七八千号人!<br />
整个大明总共才多少官员?<br />
难道真把朝堂上下的官员抓个七八成?<br />
这么继续抓下去显然不行。<br />
整个大明又有多少进士?<br />
这会儿大半进士那都在官场上呢,剩下的小半那基本也是年老不能任仕,回家养老去了。<br />
也就是说,再这么抓下去因为贪腐而革职查办乃至抄家问斩的官员都没人来填补空缺了。<br />
如果朝堂和地方缺官员缺的太厉害,那很多事都没人做了,整个大明非乱套不可。<br />
他们都以为万历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不敢继续抓下去了。<br />
谁知道,第二天一早卯时刚过刑部又开始抓人了,而且抓的还都是京城各大衙门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员。<br />
袁可立这家伙貌似发了疯一般,又开始不停地抓,不停地审,天天抓,天天审。<br />
而且,地方上的提刑按察使也接到内阁行文,逮着知州、知府、布政使等就是一通抓。<br />
锦衣卫也如同发了狂一般,到处抄家,抄了京城抄地方,抄了地方抄京城。<br />
这一下朝堂上下的贪官污吏又开始惶惶不可终日了。<br />
很明显,万历就没打算放过他们。<br />
他们又该如何是好呢?<br />
万历的确没打算放过这帮家伙,凡是贪官污吏他一个都不会放过。<br />
至少,他一开始是这么想的。<br />
不过,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看到一份供词的时候却是不由得愣住了。<br />
这份供词还是原总督仓场户部侍郎李戴自己写的。<br />
他是让李戴回刑部大牢自己回想去了,看还有那些贪官污吏是没有招供出来的。<br />
这家伙回想了这么多天竟然又招供出上百官员来。<br />
其他官员也就罢了,这家伙招供的官员里面竟然有礼部尚书吕坤!<br />
吕坤的问题貌似还很严重。<br />
因为根据李戴的招供,山西、陕西、河南所有的税粮,包括湖广、山东和四川的部分税粮都是吕坤让他就地征收就地转运给附近宗藩做禄米发放的。<br />
万历看着李戴的供词,不由得眉头深皱。<br />
这个时候他才记起来,他可是早就说过了,要卡住宗藩禄米,逼迫宗藩交出接受投献的土地,乃至奴役的平民百姓。<br />
没想到,礼部基本没有执行,现在山西、陕西、河南收的税粮都是一百多万石将近两百万石,全部就近征收就近转运给附近宗藩那就是五百多万石。<br />
再加上湖广、山东和四川就近征收就近转运给附近宗藩的一百多万石将近两百万石,那就是七百多万石。<br />
现在的宗藩禄米全加起来好像也就八九百万石啊。<br />
也就是说,现在朝廷还给各地宗藩发了八九成的禄米。<br />
现在宗藩还有偷卖灯油的收入呢。<br />
这帮家伙日子过得比以前都要好了。<br />
他想要逼迫这帮家伙交出接受投献的土地乃至奴役的平民百姓几乎是不可能的!<br />
这是哪里出了问题?<br />
礼部有问题,内阁就没问题吗?<br />
这么多的粮食是一个礼部尚书能调去当宗藩禄米发放的吗?<br />
礼部尚书吕坤如果有问题,难道内阁首辅沈鲤就没问题吗?<br />
小朱常洵若有所觉,回头一看,不由好奇道:“父皇,怎么了?”<br />
他突然间就皱着眉头坐着不动了,属实有点怪异。<br />
万历闻言,直接将李戴的供词塞小家伙手里,考校道:“你看看这供词有什么问题没。”<br />
小朱常洵接过供词细细一看,不由吃惊道:“礼部尚书吕坤也是贪官污吏!”<br />
此事不对劲。<br />
吕坤不是装出来的清流,而是真正的清流。<br />
沈鲤更不可能贪赃枉法。<br />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朗声道:“传内阁首辅沈鲤。”<br />
不一会儿,沈鲤便疾步而来。<br />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直接把李戴的供词递了过去。<br />
沈鲤接过供词细细一看,脸色不由微微一变。<br />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微臣觉得李戴这是在胡乱攀诬。<br />
心吾从未擅自调拨禄米给各地宗藩,他每次都上了奏折的,微臣也照例上呈给万岁爷了,万岁爷也批复了。<br />
此事跟心吾就没关系,李戴这是想攀诬心吾,暗示万岁爷心吾收受了各地宗藩的贿赂,这是绝无可能的。”<br />
这些禄米朕批了?<br />
万历闻言,那都不由得吃惊道:“仲化,朕好像没批过几百万石的禄米吧,朕记得最多也就批过几十万石的禄米。”<br />
没错啊。<br />
沈鲤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心吾每次上奏的宗藩禄米最多几十万石。<br />
这是因为户部组织地方上征收税粮是分批来的,每个月都是一两批,一年的全加起来就是七八百万石。”<br />
啊?<br />
朕真的批了这么多的禄米?!<br />
万历细细回想了一番,好像还真是的。<br />
他好像每个月都批了!<br />
至于为什么,这几年他事多着呢,哪有空想这些,他就没想那么多。<br />
他是要卡宗藩的禄米,但也没说一点不给啊,几十万石那就是一成不到,他不能这么一点都不给宗藩发啊。<br />
如果他这么一点都不给宗藩发,那不是逼的人家闹事乃至造反吗?<br />
大抵他下意识之下就是这么想的。<br />
这几年他可是一直在忙,征讨北虏,收拾倭寇,进军奴儿干都司,修建松辽大运河,准备海上争霸等等,牵扯了他太多精力了。<br />
他压根就没注意这个问题。<br />
不过,他没注意,沈鲤得注意啊。<br />
万历颇有些懊恼道:“仲化,朕不是说过了吗,要卡宗藩的禄米,你写的票拟怎么老是让朕批呢?”<br />
呃,您好像不是这么说的吧?<br />
沈鲤闻言,小心解释道:“万岁爷,您当时说的好像是要逐步停了漕运禄米,每年削减一成,十年左右削减完。<br />
现在的确没有漕运禄米给各地宗藩了啊,漕军那全都转成水师将士了,漕船那也没再维修没再造了。<br />
户部每次都是组织马车就近给各地宗藩运送过去的,并没有用漕运。<br />
微臣以为这样不算违背万岁爷的旨意,所以每次都批了。”<br />
这是误会了,还是有人钻空子?<br />
李戴把吕坤招供出来到底什么意思?<br />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抬手一挥。<br />
这意思就是让沈鲤退下。<br />
沈鲤竟然还硬着头皮劝谏道:“万岁爷,微臣斗胆,心吾决计不可能收受宗藩贿赂啊,这完全是李戴的一面之词啊!”<br />
你啊,这是被人摸透了。<br />
这话你就不该说。<br />
你太关心自己这个小老乡了。<br />
关心则乱,你不知道吗?<br />
万历微微点头道:“你放心,朕不会冤枉心吾的,此事有蹊跷,朕还得好好琢磨琢磨,你先回去吧。”<br />
沈鲤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告退。<br />
小朱常洵见沈鲤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又忍不住问道:“父皇,您真觉得吕坤没问题吗?”<br />
你以后也要小心。<br />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耐心教导道:“洵儿,父皇早跟你说过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br />
你不要一看到弹劾奏折又或者攀诬的供词就去怀疑一个你原本很信任的朝臣,这样会中了那些文官的计,成为别人争权夺利的工具,你知道吗?”<br />
这意思吕坤没问题?<br />
小朱常洵缓缓点了点头,又问道:“父皇,您的意思是李戴在攀诬吕坤?”<br />
八九不离十。<br />
万历微微点头道:“李戴这家伙有很大的问题。”<br />
(本章完)</p>
袁可立奉旨休息了一天。<br />
刑部也消停了一天,没再抓人。<br />
朝堂之上的贪官污吏又开始心存侥幸了。<br />
他们自我安慰之下貌似又看到了一点希望。<br />
这次虽然搞得满城风雨,风声鹤唳,其实抓的全是户部的贪官污吏。<br />
而且起因也是户部仓库出了问题。<br />
当今天子一怒之下清洗户部也正常。<br />
户部清洗完了就停手好像也有可能。<br />
毕竟,法不责众。<br />
这次光是户部就抓了七八十号人。<br />
如果这么继续抓下去,朝堂之上岂不是要抓七八百号人?<br />
地方上岂不是要抓七八千号人!<br />
整个大明总共才多少官员?<br />
难道真把朝堂上下的官员抓个七八成?<br />
这么继续抓下去显然不行。<br />
整个大明又有多少进士?<br />
这会儿大半进士那都在官场上呢,剩下的小半那基本也是年老不能任仕,回家养老去了。<br />
也就是说,再这么抓下去因为贪腐而革职查办乃至抄家问斩的官员都没人来填补空缺了。<br />
如果朝堂和地方缺官员缺的太厉害,那很多事都没人做了,整个大明非乱套不可。<br />
他们都以为万历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不敢继续抓下去了。<br />
谁知道,第二天一早卯时刚过刑部又开始抓人了,而且抓的还都是京城各大衙门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员。<br />
袁可立这家伙貌似发了疯一般,又开始不停地抓,不停地审,天天抓,天天审。<br />
而且,地方上的提刑按察使也接到内阁行文,逮着知州、知府、布政使等就是一通抓。<br />
锦衣卫也如同发了狂一般,到处抄家,抄了京城抄地方,抄了地方抄京城。<br />
这一下朝堂上下的贪官污吏又开始惶惶不可终日了。<br />
很明显,万历就没打算放过他们。<br />
他们又该如何是好呢?<br />
万历的确没打算放过这帮家伙,凡是贪官污吏他一个都不会放过。<br />
至少,他一开始是这么想的。<br />
不过,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看到一份供词的时候却是不由得愣住了。<br />
这份供词还是原总督仓场户部侍郎李戴自己写的。<br />
他是让李戴回刑部大牢自己回想去了,看还有那些贪官污吏是没有招供出来的。<br />
这家伙回想了这么多天竟然又招供出上百官员来。<br />
其他官员也就罢了,这家伙招供的官员里面竟然有礼部尚书吕坤!<br />
吕坤的问题貌似还很严重。<br />
因为根据李戴的招供,山西、陕西、河南所有的税粮,包括湖广、山东和四川的部分税粮都是吕坤让他就地征收就地转运给附近宗藩做禄米发放的。<br />
万历看着李戴的供词,不由得眉头深皱。<br />
这个时候他才记起来,他可是早就说过了,要卡住宗藩禄米,逼迫宗藩交出接受投献的土地,乃至奴役的平民百姓。<br />
没想到,礼部基本没有执行,现在山西、陕西、河南收的税粮都是一百多万石将近两百万石,全部就近征收就近转运给附近宗藩那就是五百多万石。<br />
再加上湖广、山东和四川就近征收就近转运给附近宗藩的一百多万石将近两百万石,那就是七百多万石。<br />
现在的宗藩禄米全加起来好像也就八九百万石啊。<br />
也就是说,现在朝廷还给各地宗藩发了八九成的禄米。<br />
现在宗藩还有偷卖灯油的收入呢。<br />
这帮家伙日子过得比以前都要好了。<br />
他想要逼迫这帮家伙交出接受投献的土地乃至奴役的平民百姓几乎是不可能的!<br />
这是哪里出了问题?<br />
礼部有问题,内阁就没问题吗?<br />
这么多的粮食是一个礼部尚书能调去当宗藩禄米发放的吗?<br />
礼部尚书吕坤如果有问题,难道内阁首辅沈鲤就没问题吗?<br />
小朱常洵若有所觉,回头一看,不由好奇道:“父皇,怎么了?”<br />
他突然间就皱着眉头坐着不动了,属实有点怪异。<br />
万历闻言,直接将李戴的供词塞小家伙手里,考校道:“你看看这供词有什么问题没。”<br />
小朱常洵接过供词细细一看,不由吃惊道:“礼部尚书吕坤也是贪官污吏!”<br />
此事不对劲。<br />
吕坤不是装出来的清流,而是真正的清流。<br />
沈鲤更不可能贪赃枉法。<br />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朗声道:“传内阁首辅沈鲤。”<br />
不一会儿,沈鲤便疾步而来。<br />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直接把李戴的供词递了过去。<br />
沈鲤接过供词细细一看,脸色不由微微一变。<br />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微臣觉得李戴这是在胡乱攀诬。<br />
心吾从未擅自调拨禄米给各地宗藩,他每次都上了奏折的,微臣也照例上呈给万岁爷了,万岁爷也批复了。<br />
此事跟心吾就没关系,李戴这是想攀诬心吾,暗示万岁爷心吾收受了各地宗藩的贿赂,这是绝无可能的。”<br />
这些禄米朕批了?<br />
万历闻言,那都不由得吃惊道:“仲化,朕好像没批过几百万石的禄米吧,朕记得最多也就批过几十万石的禄米。”<br />
没错啊。<br />
沈鲤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心吾每次上奏的宗藩禄米最多几十万石。<br />
这是因为户部组织地方上征收税粮是分批来的,每个月都是一两批,一年的全加起来就是七八百万石。”<br />
啊?<br />
朕真的批了这么多的禄米?!<br />
万历细细回想了一番,好像还真是的。<br />
他好像每个月都批了!<br />
至于为什么,这几年他事多着呢,哪有空想这些,他就没想那么多。<br />
他是要卡宗藩的禄米,但也没说一点不给啊,几十万石那就是一成不到,他不能这么一点都不给宗藩发啊。<br />
如果他这么一点都不给宗藩发,那不是逼的人家闹事乃至造反吗?<br />
大抵他下意识之下就是这么想的。<br />
这几年他可是一直在忙,征讨北虏,收拾倭寇,进军奴儿干都司,修建松辽大运河,准备海上争霸等等,牵扯了他太多精力了。<br />
他压根就没注意这个问题。<br />
不过,他没注意,沈鲤得注意啊。<br />
万历颇有些懊恼道:“仲化,朕不是说过了吗,要卡宗藩的禄米,你写的票拟怎么老是让朕批呢?”<br />
呃,您好像不是这么说的吧?<br />
沈鲤闻言,小心解释道:“万岁爷,您当时说的好像是要逐步停了漕运禄米,每年削减一成,十年左右削减完。<br />
现在的确没有漕运禄米给各地宗藩了啊,漕军那全都转成水师将士了,漕船那也没再维修没再造了。<br />
户部每次都是组织马车就近给各地宗藩运送过去的,并没有用漕运。<br />
微臣以为这样不算违背万岁爷的旨意,所以每次都批了。”<br />
这是误会了,还是有人钻空子?<br />
李戴把吕坤招供出来到底什么意思?<br />
万历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抬手一挥。<br />
这意思就是让沈鲤退下。<br />
沈鲤竟然还硬着头皮劝谏道:“万岁爷,微臣斗胆,心吾决计不可能收受宗藩贿赂啊,这完全是李戴的一面之词啊!”<br />
你啊,这是被人摸透了。<br />
这话你就不该说。<br />
你太关心自己这个小老乡了。<br />
关心则乱,你不知道吗?<br />
万历微微点头道:“你放心,朕不会冤枉心吾的,此事有蹊跷,朕还得好好琢磨琢磨,你先回去吧。”<br />
沈鲤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告退。<br />
小朱常洵见沈鲤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又忍不住问道:“父皇,您真觉得吕坤没问题吗?”<br />
你以后也要小心。<br />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耐心教导道:“洵儿,父皇早跟你说过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br />
你不要一看到弹劾奏折又或者攀诬的供词就去怀疑一个你原本很信任的朝臣,这样会中了那些文官的计,成为别人争权夺利的工具,你知道吗?”<br />
这意思吕坤没问题?<br />
小朱常洵缓缓点了点头,又问道:“父皇,您的意思是李戴在攀诬吕坤?”<br />
八九不离十。<br />
万历微微点头道:“李戴这家伙有很大的问题。”<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