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p> 崔老夫人道:“我之前还担心村里有谁妒忌。”<br />
江芷萝道:“娘,要是咱们盖房子以及买地耕种都跟村里人没关系,他们背后可能会妒忌,可能会说一些话,但咱们盖房子用的村里人,就算是耕地也不会用外面的人,都用咱们村的人干活。”<br />
“他们从我们这里干活赚铜钱,心里也会平衡很多。”<br />
这就是为什么江芷萝宁愿多等几天,雇村里人帮忙耕种的原因。<br />
要不她就会在镇上找一些短工干活了。<br />
况且找村里人干活也方便,中午可以不管饭。<br />
工钱也便宜一些。<br />
崔老夫人点头道:“还是你想的周到。”<br />
吃完饭,江芷萝将地契拿出来给崔老夫人看,“娘,这是咱们买地的地契,给娘拿着。”<br />
崔老夫人看着五亩地的地契,心里高兴的很,眼睛都溢出笑意来。<br />
“真是没想到,咱们家也有这么多地了。”<br />
仔仔细细看了看后,崔老夫人心里很是激动,“芷萝,你拿着。”<br />
“你拿着娘放心,我就担心我不小心塞哪里,回头忘了。”<br />
崔老夫人心里明白,若不是芷萝,别说买地了,就是盖房子的事情她都不敢想。<br />
现在住着这么好的大宅子,房间宽敞,东西都有地方放,前后院那么大,住着真舒坦。<br />
看崔老夫人坚持,江芷萝也没推辞。<br />
确实,放空间里更安全。<br />
……<br />
村里很多人家吃了饭,歇息的时候也会忍不住说几句。<br />
“这崔家小娘子还真是旺家啊,这才多长时间,盖了大房子又买了地。”<br />
“说明人家是能耐人。”<br />
“谁能想到当时江芷萝名声那么不好,现在那么能干。”<br />
“一下子多了五亩地啊,虽然是最普通的地,那也是田地。”<br />
村里很多妇人说起来都羡慕的很。<br />
对农户来说,田地越多心里越踏实。<br />
那代表着有粮食,手里有粮食,心里才不慌乱。<br />
有人知道点消息,开口道:“杏山村很多人当年都是逃荒的人,都是江向川带着那一堆人来到的杏山村,听很多人说,当年要不是江向川路上护着他们,他们早就没命了,人家爹本身就不是一般人,闺女厉害也是正常的。”<br />
第164章 梦境大雨(一更)<br />
这个消息其实东河村的人大多也都知晓。<br />
附近村里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br />
只不过他们也没看出那江向川有多特别,就是脚伤着了。<br />
可是杏山村那些人却觉得江向川厉害,大家心里都感激江家人。<br />
难不成因为脚瘸了,所以才看不出什么来?<br />
大家顶多茶余饭后八卦一下,也没有人去多想。<br />
大家还是更关注自己的日子。<br />
就是崔家买了地,大家免不了也有些羡慕。<br />
里正家<br />
朱氏忍不住念叨道:“你说做生意真的那么赚钱吗?”<br />
她都有些心热,也想着做点生意。<br />
里正道:“你以为做生意那么简单。”<br />
朱氏道:“我知道做生意不简单,没那么容易,要容易大家都去做点小生意摆摊了。”<br />
“我这不是想着照溪吗,都十六岁了,也该娶亲了,可之前看好的姑娘家,要的彩礼可真多。”<br />
要那么多银子,他们家拿不出来。<br />
再就是那姑娘家爹娘一副瞧不起他们家的样子,让她心里很不舒服。<br />
其实主要还不是因为彩礼,而是对方的态度。<br />
那种高高在上瞧不起她们的态度,让她心里有一股气。<br />
主要是为她儿子委屈吧。<br />
里正看的比较明白,“我也找人打听了,当时还有别人家去提亲了,前后脚的事情,人家还是瞧不起咱们家,所以故意要的彩礼多。”<br />
“要是咱们村跟杨柳村那样是个富裕的大村子,条件好的话,人家可能对咱们就客客气气的了。”<br />
“你啊,别跟自己过不去。”<br />
“就给照溪找个愿意跟他好好过日子的姑娘。”<br />
朱氏心里不好受归不好受,也明白,道:“你说的是这么回事。”<br />
之前那姑娘家,后来有人去提亲,条件比她们家好。<br />
故意要彩礼多,也是让她们知难而退,她们不至于损害了名声。<br />
若是她们家条件好就不会如此。<br />
所以她也想多赚点钱。<br />
可她没有手艺。<br />
“若是咱们家的土地多,能给照溪多置办点田地,能再盖个大点的房子,就会有姑娘愿意跟照溪吧。”<br />
“照溪这孩子勤快能干还孝顺,性子也好。”<br />
里正沉默了一会道:“咱们东河村是小村子,条件不太好,地方贫瘠,人家一打听东河村,哪怕里正家的儿子,人家也要好好想一想。”<br />
这就是这么个事实。<br />
里正也希望东河村条件好起来。<br />
“照溪十六岁,你也别急,我看他都没多想。”<br />
朱氏想到村里的情况也有些怅然,似想到什么道:“咱们家有牛,你说要不要让他出去当个货郎,卖点东西啥的,我听说还不错。”<br />
“可卖什么东西,咱们手里又没有什么东西。”<br />
朱氏一想也是。<br />
她心里琢磨着这个事情,一点困意都没有。<br />
“对了,你可别忘了,崔家买了五亩地,到时候让村里人帮忙耕种,你早点跟村里人说,谁家早早忙完了就可以去崔家地里干活。”<br />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 target="_blank">科举文</p>
江芷萝道:“娘,要是咱们盖房子以及买地耕种都跟村里人没关系,他们背后可能会妒忌,可能会说一些话,但咱们盖房子用的村里人,就算是耕地也不会用外面的人,都用咱们村的人干活。”<br />
“他们从我们这里干活赚铜钱,心里也会平衡很多。”<br />
这就是为什么江芷萝宁愿多等几天,雇村里人帮忙耕种的原因。<br />
要不她就会在镇上找一些短工干活了。<br />
况且找村里人干活也方便,中午可以不管饭。<br />
工钱也便宜一些。<br />
崔老夫人点头道:“还是你想的周到。”<br />
吃完饭,江芷萝将地契拿出来给崔老夫人看,“娘,这是咱们买地的地契,给娘拿着。”<br />
崔老夫人看着五亩地的地契,心里高兴的很,眼睛都溢出笑意来。<br />
“真是没想到,咱们家也有这么多地了。”<br />
仔仔细细看了看后,崔老夫人心里很是激动,“芷萝,你拿着。”<br />
“你拿着娘放心,我就担心我不小心塞哪里,回头忘了。”<br />
崔老夫人心里明白,若不是芷萝,别说买地了,就是盖房子的事情她都不敢想。<br />
现在住着这么好的大宅子,房间宽敞,东西都有地方放,前后院那么大,住着真舒坦。<br />
看崔老夫人坚持,江芷萝也没推辞。<br />
确实,放空间里更安全。<br />
……<br />
村里很多人家吃了饭,歇息的时候也会忍不住说几句。<br />
“这崔家小娘子还真是旺家啊,这才多长时间,盖了大房子又买了地。”<br />
“说明人家是能耐人。”<br />
“谁能想到当时江芷萝名声那么不好,现在那么能干。”<br />
“一下子多了五亩地啊,虽然是最普通的地,那也是田地。”<br />
村里很多妇人说起来都羡慕的很。<br />
对农户来说,田地越多心里越踏实。<br />
那代表着有粮食,手里有粮食,心里才不慌乱。<br />
有人知道点消息,开口道:“杏山村很多人当年都是逃荒的人,都是江向川带着那一堆人来到的杏山村,听很多人说,当年要不是江向川路上护着他们,他们早就没命了,人家爹本身就不是一般人,闺女厉害也是正常的。”<br />
第164章 梦境大雨(一更)<br />
这个消息其实东河村的人大多也都知晓。<br />
附近村里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br />
只不过他们也没看出那江向川有多特别,就是脚伤着了。<br />
可是杏山村那些人却觉得江向川厉害,大家心里都感激江家人。<br />
难不成因为脚瘸了,所以才看不出什么来?<br />
大家顶多茶余饭后八卦一下,也没有人去多想。<br />
大家还是更关注自己的日子。<br />
就是崔家买了地,大家免不了也有些羡慕。<br />
里正家<br />
朱氏忍不住念叨道:“你说做生意真的那么赚钱吗?”<br />
她都有些心热,也想着做点生意。<br />
里正道:“你以为做生意那么简单。”<br />
朱氏道:“我知道做生意不简单,没那么容易,要容易大家都去做点小生意摆摊了。”<br />
“我这不是想着照溪吗,都十六岁了,也该娶亲了,可之前看好的姑娘家,要的彩礼可真多。”<br />
要那么多银子,他们家拿不出来。<br />
再就是那姑娘家爹娘一副瞧不起他们家的样子,让她心里很不舒服。<br />
其实主要还不是因为彩礼,而是对方的态度。<br />
那种高高在上瞧不起她们的态度,让她心里有一股气。<br />
主要是为她儿子委屈吧。<br />
里正看的比较明白,“我也找人打听了,当时还有别人家去提亲了,前后脚的事情,人家还是瞧不起咱们家,所以故意要的彩礼多。”<br />
“要是咱们村跟杨柳村那样是个富裕的大村子,条件好的话,人家可能对咱们就客客气气的了。”<br />
“你啊,别跟自己过不去。”<br />
“就给照溪找个愿意跟他好好过日子的姑娘。”<br />
朱氏心里不好受归不好受,也明白,道:“你说的是这么回事。”<br />
之前那姑娘家,后来有人去提亲,条件比她们家好。<br />
故意要彩礼多,也是让她们知难而退,她们不至于损害了名声。<br />
若是她们家条件好就不会如此。<br />
所以她也想多赚点钱。<br />
可她没有手艺。<br />
“若是咱们家的土地多,能给照溪多置办点田地,能再盖个大点的房子,就会有姑娘愿意跟照溪吧。”<br />
“照溪这孩子勤快能干还孝顺,性子也好。”<br />
里正沉默了一会道:“咱们东河村是小村子,条件不太好,地方贫瘠,人家一打听东河村,哪怕里正家的儿子,人家也要好好想一想。”<br />
这就是这么个事实。<br />
里正也希望东河村条件好起来。<br />
“照溪十六岁,你也别急,我看他都没多想。”<br />
朱氏想到村里的情况也有些怅然,似想到什么道:“咱们家有牛,你说要不要让他出去当个货郎,卖点东西啥的,我听说还不错。”<br />
“可卖什么东西,咱们手里又没有什么东西。”<br />
朱氏一想也是。<br />
她心里琢磨着这个事情,一点困意都没有。<br />
“对了,你可别忘了,崔家买了五亩地,到时候让村里人帮忙耕种,你早点跟村里人说,谁家早早忙完了就可以去崔家地里干活。”<br />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 target="_blank">科举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