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知晓是太子所为
('\n\t百姓们吃了赈灾粮后,个个上吐下泻,严重者,更有昏厥不醒的。<br /><br />后来查出,那批粮食被下了药。<br /><br />原本只要及时安排百姓医治,便能处理好此事。<br /><br />但不知从何处传出流言。<br /><br />“梁秋山那狗官不是说过吗,大旱五年,朝廷没有那么多粮食给我们,定是要想法子除掉我们了!”<br /><br />“我也听说了,皇上给长公主下了密令,要让上尧变成一座空城!”<br /><br />“难怪粮食里有毒!可怜我的孩子,那么小,险些就被害死了!”<br /><br />众人议论纷纷,渐渐的都对此信以为真。<br /><br />不少人跑到府衙闹事。<br /><br />上派的郡守还未抵达上尧,这官衙暂归昭华管着。<br /><br />她听到外面的哄闹声,问阿莱发生何事了。<br /><br />阿莱一番打探后,才知道发生什么。<br /><br />“流言是从何处传开的?”昭华脸色严肃,隐隐觉得此事必有人指使,和上次她被人行刺一样。<br /><br />阿莱回:“属下还未查到。现在外面的百姓都深以为然,公主,我们该如何做?”<br /><br />这时,一直待在屋内,没怎么说话的魏玠开口了。<br /><br />“堵不如疏。强行驱赶他们,倒显得我们心虚。”<br /><br />昭华认同这话。<br /><br />只是,具体要如何稳住他们,还需细想想。<br /><br />“既然不知道是谁传播的谣言,就先抓几个,杀鸡儆猴。免得他们一直闹下去,令这局面越发不受控。”<br /><br />阿莱听完,又问。<br /><br />“公主,抓起来的那几人,要如何处置?”<br /><br />昭华的眼神清澈从容,“他们也是受人蛊惑,稍加惩治即可,暂时关押,直到此次风波过去。”<br /><br />说完又看向魏玠,问他:“你有什么看法?”<br /><br />魏玠眼中含着淡淡笑意。<br /><br />“我也是这样想。还未查清,便不好轻举妄动。一味强压百姓,只会中了背后布局者的奸计。”<br /><br />命令一下,阿莱便带着侍卫,当场抓了几个带头闹事的百姓。<br /><br />其他人见状,瞬间作鸟兽散。<br /><br />跟着闹一闹尚可,但真要坐牢,他们也要掂量掂量。<br /><br />这之后,一旦有人闹事,就先抓几个,剩下的自然就散了。<br /><br />但这不能从根源解决问题。<br /><br />由于出现过投毒一事,百姓们不敢再吃赈灾粮食。<br /><br />有些人宁可活活饿死,也不愿被毒死。<br /><br />上尧这边的灾情进展,很快传到东宫太子那儿。<br /><br />他立马呈报宣仁帝。<br /><br />“……父皇,昌平毕竟是一介女流,不懂办案查案,不知如何处理那些麻烦,如今她已经尽力了,再这样下去,她怕是会被那些百姓报复。<br /><br />“儿臣认为,不如另派人手,与昌平交接赈灾一事。”<br /><br />太子终究是心软,只想通过这种方式,给昭华记上一过,并趁机吞了她的功。<br /><br />他没有像舒莹计划的那样,直接派人杀了昭华。<br /><br />可即便如此,宣仁帝还是没有同意。<br /><br />昭华虽在上尧,却每日向他陈明上尧近况,尽管奏折到得较迟,他也大概了解上尧是什么情况。<br /><br />“太子,你未免小题大做了。<br /><br />“昌平早已言明,那些个小事,她自个儿能解决,朝廷只需按时送粮。<br /><br />“上尧的灾情一直是昌平在主持,突然换人,只怕会耽误不少事。”<br /><br />“可是父皇……”<br /><br />太子刚要反驳,宣仁帝便责备他。<br /><br />“行了太子!此事本就不归你管,你东宫的事务已经这般清闲了吗?”<br /><br />太子垂下脑袋,拱手行礼。<br /><br />“是儿臣僭越了。父皇息怒。”<br /><br />宣仁帝并非生气,而是失望。<br /><br />昭华已在信中说了,她在上尧遭遇刺杀,又碰上粮食被投毒,都是在阻挠她赈灾,是以,朝中何人想让她回来的,便很可能与那些事有牵扯。<br /><br />他怀疑过许多人,却没想到,最先跳出来的,竟是太子!<br /><br />难道,真是太子嫉妒昌平,设计害她?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