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吴春白单独与她轻声道:“常刺史也请保重。”<br />
    至于其它的道别之言,于吴春白而言,都在昨晚那盏果酒里了——此一行,她收获颇丰,许多东西皆被重塑,并得到了一份真挚而隐秘的认同。<br />
    与常岁宁行礼道别后,吴寺卿等人离去之际,不远处,禁军统领鲁冲,亦向常岁宁重重抱拳。<br />
    常岁宁与他遥遥颔首,目送着鲁冲也转身离开。<br />
    收回视线时,却见谭离与宋显并没有立即跟上那些官员。<br />
    见谭离向自己走近而来,常岁宁便问了一句:“怎未见魏侍郎?”<br />
    谭离驻足,笑着道:“我等方才一同去向崔大都督辞别,魏侍郎应是有话需要与崔大都督单独相谈,故我等便先一步离开了。”<br />
    “此刻魏侍郎应尚在崔大都督处。”谭离说到这里,将声音压低些许:“魏侍郎托在下向常刺史带句话,魏侍郎说有要事想与刺史大人相叙,若刺史大人方便,可先行去往魏侍郎车内稍坐等候。”<br />
    说着,抬手示意了魏叔易的马车停放之处。<br />
    常岁宁神情如常地点头:“有劳谭大人传话,我知道了。”<br />
    她看向一旁的宋显,道:“此一别,谭大人与宋大人都务请保重。”<br />
    宋显向常岁宁深深施礼:“多谢常刺史。”<br />
    他要谢的不单是对方这一句保重,还有对方的相救之恩,以及这数日来,每每私下闲叙时,对方给予他的提醒与忠告。<br />
    他们此行出使东罗,虽是有惊无险地结束了,但官场上真正的考验,对他与谭离而言,却只是刚刚开始。<br />
    大盛的风雨不会因为东罗和倭国的平定,便就此彻底转晴,皇权飘摇已成定局,局势瞬息万变,他们所要面临的危机,只怕尚未真正到来。<br />
    虽艰难,却仍要守住本心前行。<br />
    宋显与谭离离开十余步后,下意识地回头,只见那青袍少女仍站在原处目送。<br />
    宋显不禁再次抬手长施一礼,才终于离去。<br />
    直到二人的身影走远,常岁宁才对郝浣道:“回帐中一趟,将那只从东罗带来的匣子取来。”<br />
    郝浣应下,很快捧着那只匣子折返,跟随常岁宁来到魏叔易的马车前。<br />
    长吉守在车旁,显然早已得了魏叔易交待,向常岁宁抱拳行礼后,便打起了厚重的车帘:“常娘子,请。”<br />
    “有劳。”<br />
    常岁宁上了马车,将那只匣子随手放下时,视线扫过车内布置,只觉很有魏叔易之风。<br />
    简洁却不简单,自成风雅而非附庸风雅。<br />
    车内相对寻常马车宽敞许多,以竹帘隔开内外,帘后应是下榻小憩之处,常岁宁在外间坐下,只见面前的小几上方摆放着的除了茶盘茶具,还有两册佛经。<br />
    见此佛经,常岁宁再一抬眼,只见角落处赫然还摆着一只香炉。<br />
    或是为了防止颠簸之下香炉翻倒,香炉下方三足不仅有底座固定,外面还覆罩着鎏金熏笼,可见是精细准备过的。<br />
    常岁宁再看炉内香灰堆积,不免得出结论——魏叔易这厮,每日必是很用心的在烧香。<br />
    不多时,车外传来了脚步声,及长吉的行礼声:“郎君,常娘子已在车内等候了。”<br />
    魏叔易点头应了一声,犹豫了一下,抬一手先叩了叩车壁:“常刺史——”<br />
    车内传出少女清亮随意的声音:“魏侍郎上自家马车,犯不着这般拘谨。”<br />
    魏叔易笑道:“此乃礼节所在。”<br />
    那声音便从善如流地道:“那,魏侍郎请上车。”<br />
    魏叔易踏上马车后,只见青袍少女好整以暇地抱臂坐在车内,见他进来,微微笑着点头示意:“魏侍郎请坐。”<br />
    魏叔易在她对面坐下后,也有模有样地笑着抬手施礼:“谢常刺史赐座。”<br />
    气氛比魏叔易想象中要轻松得多。<br />
    直到他嗅到车内香气,微转头看去,只见香炉中赫然插放着三支正燃着的青香。<br />
    “我点的香。”常岁宁道。<br />
    魏叔易下意识地看向她。<br />
    听到车外长吉走远了些守着,常岁宁含笑道:“我自先熏一熏,驱一驱身上鬼气,也好叫魏侍郎安心一些。”<br />
    魏叔易身形微僵,笑意勉强。<br />
    很贴心的举动,也很自觉,却又颇给人以“无法无天”之感。<br />
    “鬼”自点香……同当着他的面,踩烂他的香炉有何区别?<br />
    而且,竟是直截了当地与他摊明身份了……<br />
    她态度随意,简单明了,好似在聊闲天,却又满是不想多说废话绕弯子的利落简洁。<br />
    这一刻终于还是到来。<br />
    但或是心中已有出路,又或是分别在即,也许是面前之人全无半点所谓鬼气,魏叔易竟也当真没有很畏惧了。<br />
    他看着常岁宁,二人对视片刻,魏叔易口中溢出一丝轻叹:“世间竟果真有此等玄妙之事。”<br />
    见他反应,常岁宁点头:“看来你的确都知道了,想来也没什么需要问的了罢?”<br />
    段真宜便知晓一切,他应当只是需要听她亲口印证一句。<br />
    魏叔易无声轻笑:“是,大致都知晓了。”<br />
    “既如此,那你帮我将这只匣子带给段真宜吧。”<br />
    常岁宁也不称伯母了,说话间,手指落在那只匣子上,示意魏叔易。<br />
    听得这声极度随意而又透着亲近的“段真宜”,魏叔易心情复杂间,视线看去,不由问:“不知匣内何物?”<br />
    “都是些珠宝首饰之类。”常岁宁道:“是东罗和耽罗献与我的,我很少用得上,她向来喜欢外面这些新鲜的样式,便带回京中让她戴着玩吧。”<br />
    毕竟是大过年的出来出动,她此行带来了许多东罗赠献之物,有些给了阿兄和崔璟,这些女儿家之物,刚好留给段真宜。<br />
    “……”魏叔易陡然陷入沉默。<br />
    对方如此口吻,如何算不得是一种“宠溺”呢?<br />
    他甚至已能想象得到了——年少的储君,天之骄子,外出征战凯旋,回京时总会带回许多新奇之物……而同样年少的段氏嫡女,定会露出莞尔笑意,满眼惊喜地接过。<br />
    这样的人,如何能不叫他年少的母亲为之心动……<br />
    相较之下,他倒也可以理解母亲待父亲的嫌弃之情了……毕竟珠玉在前,而父亲,大约只算得上他们郑国公府中养着的那一堆奇花异草中,不小心生出来的一株杂草。<br />
    果然,人在年少时,不能遇到太过惊艳的人。<br />
    而这惊艳了他母亲年少时光的人,辗转换了一副皮囊之后,竟又实实在在地惊艳到了他……<br />
    魏叔易不敢再如此“周旋”下去,闭了闭眼睛,平复思绪。<br />
    常岁宁只当他又犯了那怕鬼的祖传病症,便道:“既无要事,那我便不耽搁魏侍郎赶路了。”<br />
    “等等……”<br />
    魏侍郎忽然睁眼,将她留住。<br />
    “实则……”他开口道:“我仍有一事不明,想请常刺史为我解惑。”<br />
    常岁宁点头,示意他问。<br />
    “两年前,在和州初遇时……常刺史应是初才还世。”魏叔易终于还是问道:“那为何,常刺史彼时所用,会是崇月长公主的笔迹?”<br />
    常岁宁竟一下被他问得愣住了——她初才醒来,只觉一团混沌,不知今夕何夕,未经太多思考,用了自己的笔迹不是很正常吗?<br />
    常岁宁反应了一瞬后,很快意识到了魏叔易这句话中的问题所在——<br />
    他说到“崇月长公主”时,用的乃是第三人的称呼……<br />
    见常岁宁一时未语,魏叔易只能道:“若常刺史觉得不便回答,不答也无妨。”<br />
    他本无立场探究先太子与崇月长公主之间的秘事,且此类事牵扯皇室,他的母亲甚至为此立誓不会泄露……由他问出来,本就很不合适。<br />
    更何况,他的动机,甚至只是好奇心与探究欲使然,并无要紧用途。<br />
    所以,他本不该问的……可他还是问了。<br />
    他当真太好奇了,且百思不得其解,昨夜梦中都与此事有关。<br />
    又待片刻,他只听面前之人问道:“……段真宜不曾告诉你吗?”<br />
    魏叔易笑意略显苦涩:“母亲说她曾立誓,要为故人保守秘密。”<br />
    常岁宁:“她的话,想来并不难诈吧?”<br />
    魏叔易应只需略施蒙童小计,便可诈出真相。<br />
    “……不难。”魏叔易笑容更苦:“可母亲说她一旦泄露,便会遭天打雷劈,我总归不能不孝。”<br />
    “这样啊。”常岁宁了然点头,露出满意笑容:“她倒很守诺。”<br />
    似乎已经接近真相了,魏叔易心中猫挠一般,却见她只是拿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轻点着那只匣子,不知在思量什么。<br />
    好一会儿,才听她问:“很想知道吗?”<br />
    魏叔易守着最后一丝体面与笑意:“……取决于大人想说与否。”<br />
    常岁宁在心中“嘁”了一声——真要命,还在嘴硬。<br />
    如魏叔易此类满身心眼子的聪明人,自诩智商与尊严皆在寻常人之上,所以他们遇到不解之事,便习惯旁敲侧击加以试探,而甚少直接问出口,仿佛直接问出来,便代表着某种束手无策的妥协——<br />
    尤其是在面临那些他们自认“不当问”的问题时。<br />
    在常岁宁看来,这是一种既想要探究,却又不想让自己的探究之心处于被动明面之上的傲慢心态。<br />
    傲慢惯了,哪怕自认未曾存傲慢之心时,也会带上这种习惯与人相处,甚至不自知。<br />
    而她,曾深受其扰。<br />
    所以,常岁宁此时微微笑道:“可说,也可不说,取决于魏侍郎想听与否。”<br />
    “……”魏叔易面上体面的笑意闪烁了一下,屏息一瞬,到底是道:“魏某……自然是想听的。”<br />
    常岁宁立时露出心情很好的神态,点点头:“那好。”<br />
    魏叔易心中的弦紧紧拉起,只等着她告知答案。<br />
    这时,却听车外隐隐传来说话声。<br />
    “……大人可是在此处?”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

不要有杀心

月明朝汐

香草芋圆

楚汉争鼎

寂寞剑客

死对头总想独占我

町右

在星际开密逃

吾七画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