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又靠上宣王啦!<br />
她道:“殿下贴心。”<br />
管家闻声面上笑容更甚,接着道:“若是不够用,侧妃还可调动府上亲卫。殿下说,能调动他们的信物已经交给侧妃了。”<br />
交给她了?<br />
什么时候的事?<br />
薛清茵一脸茫然。<br />
管家道:“前两日还见侧妃悬在腰间。”<br />
薛清茵恍然大悟!<br />
那是成婚前,有一回宣王来许家见她。送了棵田石和珊瑚做的首饰架给她,后来还从腰间解下了一枚玉章,转而悬挂在了她的腰间。<br />
那玩意儿能调动王府亲卫?<br />
薛清茵都不禁感叹。<br />
宣王还是真舍得!<br />
那会儿她都还没进门,就敢给她了。<br />
薛清茵忙叫弄夏去从盒子里取出来,然后佩戴在了腰间。<br />
哎,这种东西嘛,该炫耀时就要炫耀。<br />
这样别人才知道你不好惹!<br />
以后她一定天天挂着!<br />
在吕管家的主持下,宣王留下来的那些人一一见过了她。<br />
薛清茵随意点了个人问:“柳修远先生住哪里你知道吗?”<br />
那人点头:“知道。”<br />
“那便由你去请柳先生到城郊庄子上来品茗吧。”<br />
“是!”<br />
薛清茵也不会那些个舞文弄墨的玩意儿,到时候见了那两位画师,恐怕都聊不到一块儿去。<br />
那就把柳修远喊上吧!<br />
等吩咐完,马车也备好了。<br />
这宣王府的马车和薛家的马车可大不相同。<br />
首先是规制。<br />
管家为薛清茵准备的王府马车,比薛家的马车要大出足足两圈儿。<br />
薛清茵在里头起居都没问题。<br />
她舒舒服服地坐进去,想着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只有我一个人享受啊。<br />
好女儿立马下令先去许家接薛夫人。<br />
薛夫人见了她也很是欢喜:“你不在身边,心下难免惦念。若非你舅妈整日里陪着我,我一时没什么事做,还真不大习惯。”<br />
薛清茵道:“阿娘也可以去打理产业啊。”<br />
薛夫人道:“既是你的了,阿娘岂有再要回来的道理?”<br />
薛清茵想了想,劝道:“就当是阿娘替我打理了。”<br />
薛夫人点点头:“那倒是好。”<br />
说到这个,薛夫人便不禁问起来:“宣王府上产业如何?”<br />
薛清茵摇头:“不知,应当很有钱吧。否则宣王每回赠我礼物,怎会那样大方?”<br />
薛夫人一下想起了她那聘礼的盛况……<br />
薛夫人叹道:“嗯,你并非正妃,这些倒也不归你管。总归宣王愿意对你好就够了。”<br />
薛清茵随口道:“本是要给我管的,可女儿哪里管得过来?”<br />
薛夫人一怔,震惊道:“本是要给你管的?”<br />
薛清茵点头:“是啊,账册都搬到我面前来了。管家将库房钥匙也给我了。还有各式印章。说是要将府上产业,连同王府中馈都交到我手中。”<br />
薛夫人震惊得说不出话。<br />
宣王府何其大!<br />
薛家远不能比。<br />
她能将那些个产业交给薛清茵,那是因为她是亲娘。<br />
宣王着实太舍得了,竟连规矩也不顾。<br />
那俗话说得好,钱在哪里爱在哪里。<br />
要瞧一个男人的心意,不能看他嘴上说什么情情爱爱。而要看他将那财政大权交到了谁的手中。有情饮水可不能饱啊!<br />
“阿娘?”薛清茵看着她,暗暗嘀咕。<br />
怎么呆住了?<br />
城西。<br />
仆人对林老爷道:“冯老爷差人来问,说您这两日怎么不出门会友了?”<br />
林老爷打了个激灵,这才意识到自己为太子妃的事,显得太过担心了。<br />
这样不好。<br />
他怕被外人看出端倪,于是心念一转道:“叫你们送的信可送出去了?”<br />
那人答:“送出去了。”<br />
林老爷点点头:“便请冯老爷几个,一同到城郊庄子上说话,以茶会友吧。”<br />
何必便宜别人家呢。<br />
林老爷心道,还不如给宣王侧妃送钱去呢!<br />
“等等。备马车,我亲自去将宁公也一并请过去。”<br />
如此也可为宣王侧妃壮一壮声誉!<br />
第119章 再见夫人<br />
宁確坐在会客厅中,平静地听着对方向他说起近来京中的大事。<br />
坐在他对面的,乃是徐家的二老爷徐嘉为。<br />
半晌,徐嘉为叹道:“你既回京中,也该多走动走动才是。”<br />
宁確摇头道:“以如今徐家的处境,我若与昔日同窗多加走动,反倒不合适。”<br />
徐嘉为皱着眉,难以苟同。他只得起身道:“倘若徐家失势,你在官场也势必受影响。如今依附徐家的人都心中难安,唯有你能叫他们定心。偏你踌躇不前……”<br />
宁確劝道:“此时更要沉得住气。”<br />
“罢了,我既说不过你。改日大哥定会邀你到府中叙话。”徐嘉为摇头。<br />
他年长宁確二十来岁。<br />
但宁確是他父亲年老时收入门下的学生,且徐老对其十分偏爱,身份地位便生生拔成了和他同辈。<br />
徐嘉为很不喜欢宁確。<br />
一是此人太过天才,年少时便生生将徐老的三个儿子给比下去了;二是此人明明年纪比他们小,却生生与他们平起平坐。
她道:“殿下贴心。”<br />
管家闻声面上笑容更甚,接着道:“若是不够用,侧妃还可调动府上亲卫。殿下说,能调动他们的信物已经交给侧妃了。”<br />
交给她了?<br />
什么时候的事?<br />
薛清茵一脸茫然。<br />
管家道:“前两日还见侧妃悬在腰间。”<br />
薛清茵恍然大悟!<br />
那是成婚前,有一回宣王来许家见她。送了棵田石和珊瑚做的首饰架给她,后来还从腰间解下了一枚玉章,转而悬挂在了她的腰间。<br />
那玩意儿能调动王府亲卫?<br />
薛清茵都不禁感叹。<br />
宣王还是真舍得!<br />
那会儿她都还没进门,就敢给她了。<br />
薛清茵忙叫弄夏去从盒子里取出来,然后佩戴在了腰间。<br />
哎,这种东西嘛,该炫耀时就要炫耀。<br />
这样别人才知道你不好惹!<br />
以后她一定天天挂着!<br />
在吕管家的主持下,宣王留下来的那些人一一见过了她。<br />
薛清茵随意点了个人问:“柳修远先生住哪里你知道吗?”<br />
那人点头:“知道。”<br />
“那便由你去请柳先生到城郊庄子上来品茗吧。”<br />
“是!”<br />
薛清茵也不会那些个舞文弄墨的玩意儿,到时候见了那两位画师,恐怕都聊不到一块儿去。<br />
那就把柳修远喊上吧!<br />
等吩咐完,马车也备好了。<br />
这宣王府的马车和薛家的马车可大不相同。<br />
首先是规制。<br />
管家为薛清茵准备的王府马车,比薛家的马车要大出足足两圈儿。<br />
薛清茵在里头起居都没问题。<br />
她舒舒服服地坐进去,想着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只有我一个人享受啊。<br />
好女儿立马下令先去许家接薛夫人。<br />
薛夫人见了她也很是欢喜:“你不在身边,心下难免惦念。若非你舅妈整日里陪着我,我一时没什么事做,还真不大习惯。”<br />
薛清茵道:“阿娘也可以去打理产业啊。”<br />
薛夫人道:“既是你的了,阿娘岂有再要回来的道理?”<br />
薛清茵想了想,劝道:“就当是阿娘替我打理了。”<br />
薛夫人点点头:“那倒是好。”<br />
说到这个,薛夫人便不禁问起来:“宣王府上产业如何?”<br />
薛清茵摇头:“不知,应当很有钱吧。否则宣王每回赠我礼物,怎会那样大方?”<br />
薛夫人一下想起了她那聘礼的盛况……<br />
薛夫人叹道:“嗯,你并非正妃,这些倒也不归你管。总归宣王愿意对你好就够了。”<br />
薛清茵随口道:“本是要给我管的,可女儿哪里管得过来?”<br />
薛夫人一怔,震惊道:“本是要给你管的?”<br />
薛清茵点头:“是啊,账册都搬到我面前来了。管家将库房钥匙也给我了。还有各式印章。说是要将府上产业,连同王府中馈都交到我手中。”<br />
薛夫人震惊得说不出话。<br />
宣王府何其大!<br />
薛家远不能比。<br />
她能将那些个产业交给薛清茵,那是因为她是亲娘。<br />
宣王着实太舍得了,竟连规矩也不顾。<br />
那俗话说得好,钱在哪里爱在哪里。<br />
要瞧一个男人的心意,不能看他嘴上说什么情情爱爱。而要看他将那财政大权交到了谁的手中。有情饮水可不能饱啊!<br />
“阿娘?”薛清茵看着她,暗暗嘀咕。<br />
怎么呆住了?<br />
城西。<br />
仆人对林老爷道:“冯老爷差人来问,说您这两日怎么不出门会友了?”<br />
林老爷打了个激灵,这才意识到自己为太子妃的事,显得太过担心了。<br />
这样不好。<br />
他怕被外人看出端倪,于是心念一转道:“叫你们送的信可送出去了?”<br />
那人答:“送出去了。”<br />
林老爷点点头:“便请冯老爷几个,一同到城郊庄子上说话,以茶会友吧。”<br />
何必便宜别人家呢。<br />
林老爷心道,还不如给宣王侧妃送钱去呢!<br />
“等等。备马车,我亲自去将宁公也一并请过去。”<br />
如此也可为宣王侧妃壮一壮声誉!<br />
第119章 再见夫人<br />
宁確坐在会客厅中,平静地听着对方向他说起近来京中的大事。<br />
坐在他对面的,乃是徐家的二老爷徐嘉为。<br />
半晌,徐嘉为叹道:“你既回京中,也该多走动走动才是。”<br />
宁確摇头道:“以如今徐家的处境,我若与昔日同窗多加走动,反倒不合适。”<br />
徐嘉为皱着眉,难以苟同。他只得起身道:“倘若徐家失势,你在官场也势必受影响。如今依附徐家的人都心中难安,唯有你能叫他们定心。偏你踌躇不前……”<br />
宁確劝道:“此时更要沉得住气。”<br />
“罢了,我既说不过你。改日大哥定会邀你到府中叙话。”徐嘉为摇头。<br />
他年长宁確二十来岁。<br />
但宁確是他父亲年老时收入门下的学生,且徐老对其十分偏爱,身份地位便生生拔成了和他同辈。<br />
徐嘉为很不喜欢宁確。<br />
一是此人太过天才,年少时便生生将徐老的三个儿子给比下去了;二是此人明明年纪比他们小,却生生与他们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