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如此……他又该怨怼谁呢?<br />
怨怼自己生得不好吗?<br />
宣王将太子的神情收入眼底,道:“你不是很清楚吗?董贤妃升位分,七皇子和九皇女被接出西大内,住进大梁正宫。旁人以为是董贤妃得宠,子凭母贵。实际是七皇子被相中了。”<br />
太子露出隐隐癫狂之色,喃喃接声道:“父皇还为他请了老师……史元、裘正……都是大儒。父皇属意他,父皇属意他……我登不了大位。”<br />
太子低头阴阳怪气地笑了两声,又抬起头盯住宣王:“那么你呢?你就不妒忌那七皇子吗?你辛辛苦苦行军打仗数年,却只能被赶去益州这样的地方。七皇子,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儿,凭什么却能成为最后的赢家?”<br />
说了这么多,太子终于说出了他想说的话。<br />
宣王却对他漠然道:“声音小点。”<br />
太子喉头一哽:“你……”<br />
宣王捂住了薛清茵的双耳:“莫要将她吵醒。”<br />
太子胸口一窒。<br />
他的痛苦和愤怒,他的嫉妒和崩溃,还有迫在眉睫……在宣王这里,却不过是“别吵醒了薛清茵”。<br />
第292章 发疯<br />
“动动脑子。”宣王为薛清茵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才接着对太子出声,语气冷酷。<br />
太子冷静些许,压下心头的狂躁。<br />
他脑中飞快地掠过了一道念头。<br />
“不可能……”太子自说自话出声。<br />
宣王没看他。<br />
太子不可置信地看着宣王:“你很早就知道皇储要从他们中间挑了?”<br />
宣王没回答。<br />
太子也不需要他回答了,太子接着激动地往下道:“为什么会是七皇子呢?不是因为你知道他被接出了西大内。”<br />
“这么多皇嗣,七皇子怎么从中脱颖而出的?挑选的标准是什么?”<br />
“这么多皇嗣,你也不知道谁会是最后的赢家。那你就干脆亲手制造一个出来,对不对?”<br />
“你用了什么法子,让七皇子一定会被选中?”<br />
太子说到这里,对问题的答案都不是那么在意了。<br />
他只是看着宣王,眼底隐隐透出了一分惊惧。<br />
太早了,宣王的局布得太早了。<br />
他发现自己原来好像……从来没看清过宣王。<br />
世人都以为战场之上骁勇者,大都心思粗直浅薄。<br />
但宣王的城府呢……<br />
太子不知道其深几何。<br />
“你为什么帮七皇子?”太子挤出声音,难掩愤怒。<br />
这简直比得知他压根没有继承权还要令他发疯。<br />
宣王本该是帮他的!<br />
宣王的一切本该是他的囊中物!<br />
“哪怕你要自己登上大位呢……你为什么帮他?”太子失态地起身,冲到了宣王跟前。<br />
宣王反手拔出了随身的剑,直指太子的喉咙:“坐下。”他的语气依旧冷酷。<br />
“我同你说过了,莫要将她吵醒。”他冰冷地看着太子。<br />
太子死死地盯着他,往前动了动。<br />
宣王丝毫没有收剑之意。<br />
剑尖就这样刺破了皮肤,疼得太子一激灵,认清了现实。<br />
太子跌坐回去,面色惨白,模样颓然。<br />
没了虎符这些东西,也没了皇帝的宠爱,更没有母族的相助……<br />
这些都不算什么。<br />
因为皇后死前,把宣王留给了他做他手中那把最锋利的剑。<br />
可现在……这把剑对准了他。<br />
“你很清楚我为什么登不了大位。”宣王抱着薛清茵起身。<br />
太子身形一颤。<br />
这话的意思是……宣王知道了一切真相?<br />
太子猛地抬起头:“你今日是故意来奚落我的,你故意叫我如此狼狈,故意看我在你跟前发疯……”<br />
“可你就不怕我将你的事告诉父皇吗?父皇若晓得你已经获知一切真相……”太子抓紧扶手,斜着眼看向宣王。<br />
宣王站起来的身形高大,纵使怀中抱了个人,却也叫太子觉得压迫感十足。<br />
宣王浑不在意地道:“你去吧。你提起那桩陈年旧事,揭开父皇心中隐秘,他杀的第一个人便是你。”<br />
太子顿时闭了嘴。<br />
“你当谢我。”宣王不紧不慢地道。<br />
太子知道他在说什么。<br />
如果不是因为皇帝要为宣王的生母寻个合适的身份,他的母亲做不了皇后,他也成不了太子……<br />
但也就此止步于太子了。<br />
太子脸上发烧,又是妒忌又是羞耻又是愤怒。<br />
“史元、裘正,还算不得大儒。不日后,七皇子应当会有一位名震天下的大儒来做他的老师。届时,他会正式进入众人的视线之中。”宣王轻描淡写。<br />
太子想问是谁。<br />
但很快,他明白了……<br />
“肖家……肖家人要给七皇子做老师?”太子嫉妒得面容都扭曲了。<br />
他那太子妃的娘家,淮南肖氏,世代大儒。梁德帝欲请入朝,肖氏都不肯,只说愿做一方之师,教化世人。<br />
肖氏这一手拒绝得极好,与徐家就形成了鲜明对比。<br />
徐家在肖氏跟前,都显得庸俗许多。<br />
烟雨江南一带富庶之地,无不尊崇肖氏者。他们认为肖氏才是真正的大儒。<br />
“当年……我与太子妃成婚,都未能请得动他们……”太子在极度刺激下,身形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
怨怼自己生得不好吗?<br />
宣王将太子的神情收入眼底,道:“你不是很清楚吗?董贤妃升位分,七皇子和九皇女被接出西大内,住进大梁正宫。旁人以为是董贤妃得宠,子凭母贵。实际是七皇子被相中了。”<br />
太子露出隐隐癫狂之色,喃喃接声道:“父皇还为他请了老师……史元、裘正……都是大儒。父皇属意他,父皇属意他……我登不了大位。”<br />
太子低头阴阳怪气地笑了两声,又抬起头盯住宣王:“那么你呢?你就不妒忌那七皇子吗?你辛辛苦苦行军打仗数年,却只能被赶去益州这样的地方。七皇子,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儿,凭什么却能成为最后的赢家?”<br />
说了这么多,太子终于说出了他想说的话。<br />
宣王却对他漠然道:“声音小点。”<br />
太子喉头一哽:“你……”<br />
宣王捂住了薛清茵的双耳:“莫要将她吵醒。”<br />
太子胸口一窒。<br />
他的痛苦和愤怒,他的嫉妒和崩溃,还有迫在眉睫……在宣王这里,却不过是“别吵醒了薛清茵”。<br />
第292章 发疯<br />
“动动脑子。”宣王为薛清茵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才接着对太子出声,语气冷酷。<br />
太子冷静些许,压下心头的狂躁。<br />
他脑中飞快地掠过了一道念头。<br />
“不可能……”太子自说自话出声。<br />
宣王没看他。<br />
太子不可置信地看着宣王:“你很早就知道皇储要从他们中间挑了?”<br />
宣王没回答。<br />
太子也不需要他回答了,太子接着激动地往下道:“为什么会是七皇子呢?不是因为你知道他被接出了西大内。”<br />
“这么多皇嗣,七皇子怎么从中脱颖而出的?挑选的标准是什么?”<br />
“这么多皇嗣,你也不知道谁会是最后的赢家。那你就干脆亲手制造一个出来,对不对?”<br />
“你用了什么法子,让七皇子一定会被选中?”<br />
太子说到这里,对问题的答案都不是那么在意了。<br />
他只是看着宣王,眼底隐隐透出了一分惊惧。<br />
太早了,宣王的局布得太早了。<br />
他发现自己原来好像……从来没看清过宣王。<br />
世人都以为战场之上骁勇者,大都心思粗直浅薄。<br />
但宣王的城府呢……<br />
太子不知道其深几何。<br />
“你为什么帮七皇子?”太子挤出声音,难掩愤怒。<br />
这简直比得知他压根没有继承权还要令他发疯。<br />
宣王本该是帮他的!<br />
宣王的一切本该是他的囊中物!<br />
“哪怕你要自己登上大位呢……你为什么帮他?”太子失态地起身,冲到了宣王跟前。<br />
宣王反手拔出了随身的剑,直指太子的喉咙:“坐下。”他的语气依旧冷酷。<br />
“我同你说过了,莫要将她吵醒。”他冰冷地看着太子。<br />
太子死死地盯着他,往前动了动。<br />
宣王丝毫没有收剑之意。<br />
剑尖就这样刺破了皮肤,疼得太子一激灵,认清了现实。<br />
太子跌坐回去,面色惨白,模样颓然。<br />
没了虎符这些东西,也没了皇帝的宠爱,更没有母族的相助……<br />
这些都不算什么。<br />
因为皇后死前,把宣王留给了他做他手中那把最锋利的剑。<br />
可现在……这把剑对准了他。<br />
“你很清楚我为什么登不了大位。”宣王抱着薛清茵起身。<br />
太子身形一颤。<br />
这话的意思是……宣王知道了一切真相?<br />
太子猛地抬起头:“你今日是故意来奚落我的,你故意叫我如此狼狈,故意看我在你跟前发疯……”<br />
“可你就不怕我将你的事告诉父皇吗?父皇若晓得你已经获知一切真相……”太子抓紧扶手,斜着眼看向宣王。<br />
宣王站起来的身形高大,纵使怀中抱了个人,却也叫太子觉得压迫感十足。<br />
宣王浑不在意地道:“你去吧。你提起那桩陈年旧事,揭开父皇心中隐秘,他杀的第一个人便是你。”<br />
太子顿时闭了嘴。<br />
“你当谢我。”宣王不紧不慢地道。<br />
太子知道他在说什么。<br />
如果不是因为皇帝要为宣王的生母寻个合适的身份,他的母亲做不了皇后,他也成不了太子……<br />
但也就此止步于太子了。<br />
太子脸上发烧,又是妒忌又是羞耻又是愤怒。<br />
“史元、裘正,还算不得大儒。不日后,七皇子应当会有一位名震天下的大儒来做他的老师。届时,他会正式进入众人的视线之中。”宣王轻描淡写。<br />
太子想问是谁。<br />
但很快,他明白了……<br />
“肖家……肖家人要给七皇子做老师?”太子嫉妒得面容都扭曲了。<br />
他那太子妃的娘家,淮南肖氏,世代大儒。梁德帝欲请入朝,肖氏都不肯,只说愿做一方之师,教化世人。<br />
肖氏这一手拒绝得极好,与徐家就形成了鲜明对比。<br />
徐家在肖氏跟前,都显得庸俗许多。<br />
烟雨江南一带富庶之地,无不尊崇肖氏者。他们认为肖氏才是真正的大儒。<br />
“当年……我与太子妃成婚,都未能请得动他们……”太子在极度刺激下,身形抑制不住地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