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王越的表情缓和了下来。<br /><br />虽然从内心深处,王越并没有完全相信沐琮,但看在沐晟的份上,王越还是愿意相信沐琮的初心。<br /><br />“若是如此,那倒是王某误会国公大人了。”<br /><br />“快,放开他们。”<br /><br />陷阵营们这才放开了沐琮和他的部下们,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这才慢慢消散去。<br /><br />一场小风波后,王越和沐琮相对而坐,说着一路走来遇到的事情。<br /><br />王越也向沐琮说了,这段时间内最让他不解的事情,就是那些对明军充满恨意,不畏死亡,频频对明军展开自杀式袭击的安南底层百姓。<br /><br />沐琮叹息一声:“你说的这些事,我也遇到过,我想,我应该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br /><br />沐琮对着王越,娓娓道来:“据我爷爷所说,永乐四年,大明第一次征安南的时候,是借着胡季犛父子,两弑前朝陈氏国君。”<br /><br />“并且列出胡季犛父子,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救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br /><br />“如此一来,果然使安南民众民心动摇,不少安南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br /><br />“明军势如破竹,一路平推制胡朝首都清化,生擒胡氏父子送入应天问斩,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胡朝便被大明所灭。”<br /><br />“但到了宣德三年,黎利作乱,明军再次南征时,原本安顺不知反抗的安南人,却对明军展开了非常激烈的反抗,一如此次这般。”<br /><br />“后来我爷爷才知道,原来是因为黎利作乱之后,非常重视对安南底层百姓的训导。”<br /><br />“他派出大量的官员,去向安南国境内各种村寨,宣传明军的残暴,和他黎军的仁义。”<br /><br />“并且称他自己的抗明斗争是仁义之举,要在安民,吊伐之师,莫先去暴。”<br /><br />“就这样,安南的底层百姓,就对明军有非常强大的抵触之情,而对黎朝更有亲近之意。”<br /><br />“这几十年下来,恐怕黎朝的这种宣传,更加深入人心,安南百姓对明军的敌视,只增不减啊。”<br /><br />王越听后,默默点头。<br /><br />此刻他心中的疑虑尽解,也非常能够理解,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br /><br />说白了,这就是战前的宣传攻势,起到了重要作用。<br /><br />第一次征安南时,明军占据大义,以仁义之名,获取了当地安南百姓的支持。<br /><br />而到了第二次征安南的时候,黎利提前一步宣传,首先占据了仁义的大义。<br /><br />其实,是否真的仁义,一点也不重要。<br /><br />重要的是,谁的宣传攻势力度更大,谁更会蛊惑人心。<br /><br />百姓都是盲从的,他们不会因为对,而站在某一边。<br /><br />他们只会因为哪边的人多,他们站在哪一边。<br /><br />思想上也是一样,抱有同样思想的人越多,越会吸引更多的人,主动将自己的思想,与集体的思想进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行同步。<br /><br />人多,他们才会更有安全感,无论是在战斗中,还是在思想上,都是如此。<br /><br />黎朝的这种洗脑战术,从结果上看,还是非常成功的。<br /><br />底层的安南人,越是没钱接受教育,就越是容易被洗脑,从而对明军十分憎恶。<br /><br />而那些有钱接受教育的上层安南人,则是根本不受洗脑战术的影响,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做出各种决定。<br /><br />对于这些上层的安南人来说,他们蔑视底层安南人,认为他们愚昧懒惰,根本不配和他们为伍。<br /><br />在他们眼里,底层的安南人和猪狗牛马,没有丝毫的区别。<br /><br />他们只顾着向底层百姓们,灌输他们的洗脑话术,让他们对明军充满憎恨,从而在明军攻入安南之后,给他们当炮灰,抵挡明军的进攻。<br /><br />可就在刚才,被他们所蔑视的底层百姓,却带着他们所有自认高贵的上流阶级,一同走向毁灭!<br /><br />这种底层百姓,击破一切位阶尊卑的阻碍,带着所有上流贵族一起消亡的行为,才是最高贵的蔑视!<br /><br />这种蔑视,令那些高官,勋贵,富商,士族们无奈而又绝望,绝望而又无解。<br /><br />这是最底层的百姓,对上流贵族,最高贵的蔑视!<br /><br />……<br /><br />升龙城。<br /><br />宝光宫。<br /><br />宣化府求救的信,已经被快马加鞭地送进了安南首都升龙的宝光宫里。<br /><br />现任安南国王,黎利的孙子黎灏,已经收到了这封求援信。<br /><br />需要更正的一点是,此时的黎灏,已经改名为了黎思诚,只是在请求大明皇帝册封的诏书里,还写着黎灏的名字。<br /><br />简单来说,就是对明朝称为黎灏,在安南境内称为黎思诚,这两个名字都在同时使用。<br /><br />黎思诚这个人,说直白点,就是安南国的朱祁钰。<br /><br />本身不掌权,全靠讨好安南国最大的两个权臣,阮炽和丁烈两人,才保全一个安南国王的名头。<br /><br />要不说历史总是相似的,安南国内之前发生的一次兵变,和土木堡之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br /><br />黎利死后,黎利次子黎元龙成为安南国王。<br /><br />黎元龙正值壮年时,一次偶然的出访,检阅兵马的时候,见一婢女姿色尚可,于是召其随驾伺候。<br /><br />两日后,黎元龙暴毙身亡。<br /><br />所以说,天底下最危险的事,就是查军方的帐。<br /><br />朱祁镇只是被边军搞得有家不能回而已,而黎元龙则是直接被弄死了。<br /><br />黎元龙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黎宜民,黎克昌,黎邦基,黎思诚。<br /><br />最开始,黎元龙封长子黎宜民为世子,一年后废其世子之位,改立三子黎邦基为皇太子。<br /><br />一年后,黎元龙暴毙,年仅两岁的黎邦基成为安南国王。<br /><br />国王冲龄继位,太后垂帘听政,大臣郑可、阮炽、黎受、黎列、黎杯等人,一起辅佐黎邦基继位。<br /><br />安南大权,尽在后宫和三公大臣手中。<br /><br />景泰四年,黎邦基亲政,随后便开始考核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百官,制定百官俸禄标准,规定王侯封地法等。<br /><br />黎邦基此举,明显是在打击大臣和勋贵们的利益,维护皇权统治。<br /><br />看到这,是不是感觉这剧本非常熟悉,感觉好像在英宗皇帝身上见过?<br /><br />但黎邦基的水平,比英宗皇帝差得远多了。<br /><br />英宗皇帝知道步步分化,先是抓了杨士奇的儿子,用他的儿子的命来威胁杨士奇,最后致使杨士奇忧惧而死,从而瓦解了三杨掌控的内阁大权。<br /><br />但黎邦基啥都不懂,还没肃清朝内反对势力,就在那搞改革。<br /><br />仅仅五年之后,天顺三年,沉寂许久的皇长子黎宜民突然造反,率领无赖之徒共百余人,趁着夜晚制作梯子进入城中,侵入皇宫,斩杀黎邦基。<br /><br />一场政变,就靠一百人,几个梯子,就完成了,草率得连小说都不敢这么编。<br /><br />就特么离谱到姥姥家了,这特么也能叫政变?<br /><br />果然高端的政变,只需要简单的发生方式。<br /><br />要说这里面,没有那些大臣王公们的默许,鬼都不信。<br /><br />黎宜民继承皇位之后,开始肃清前朝政敌,大臣郑可、阮炽、黎受、黎列、黎杯等人,俱被斩首。<br /><br />黎宜民掌权之后,分设六部六科,府县州官,这就是要开始分权了。<br /><br />因为黎朝的官制是效仿宋制,有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还有相国,也就是中书门下平章事。<br /><br />而六部六科,直接对国王负责,黎宜民这是想改成明制官职了。<br /><br />而明制官职和宋制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三公,也没有宰相,大臣手中的权力被大大降低。<br /><br />这种违背祖宗之法的事情,安南的大臣们怎么能够允许呢?<br /><br />于是仅仅八个月之后,开府仪同三司入内检校太傅平章军国重事亚郡侯阮炽、丁列等人,发动政变,弄死了黎宜民。<br /><br />黎宜民死后,大臣又在嘀咕着,上哪弄个吉祥物摆上去。<br /><br />首先,他们找到了恭王黎克昌,让他继承安南国王之位。<br /><br />但黎克昌就和明襄王朱瞻墡一样,聪明至极,一眼就看出这些大臣们是来找吉祥物的,他不愿趟这趟浑水,严词拒绝。<br /><br />随后阮炽、丁列等人又到西邸,请黎思诚继位。<br /><br />黎思诚就和朱祁钰一样,甘愿做这个吉祥物,于是成功继位。<br /><br />但黎思诚继位之后,因为害怕重蹈覆辙,首先下令杀掉了黎克昌。<br /><br />然后,黎思诚又是大赦天下,又是赠与官员田地,又是大兴科举,又是改革税制的……<br /><br />他这个改革税制,是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一样,将原本用实物交的税,统统折换成了银钱。<br /><br />这样一来,给了当地士绅非常大的操作空间,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br /><br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他的银本位制度,是对大明造成伤害最大的改革,没有之一!<br /><br />黎思诚的命令,简单来说就是,有利于官员的命令,我统统下,不利于官员的,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我一个不下。<br /><br />当然,这个命令是不是他下的,也有待商榷。<br /><br />有可能黎思诚和朱祁钰一样,就是块橡皮涂章,官员们拟好的政策,黎思诚只管盖章就是。<br /><br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黎思诚在安南国的名声,和朱祁钰一样好。<br /><br />他们都被夸成天上少有,地上绝无的大明君,大仁君。<br /><br />这么听官员话的君主,他们官员不夸,谁夸?<br /><br />难道要等那些底层的百姓们来夸吗?<br /><br />所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br /><br />知道了黎朝的政治脉络之后,才发现同一时代对比,英宗皇帝的政治手段,还是比较高明的。<br /><br />虽说中了一个土木堡之变,但至少命保住了,而且还成功复辟,成功报仇了。<br /><br />自古以来,能二次登基的皇帝,都不是那么简单的。<br /><br />……<br /><br />宝光宫内,黎思诚握着手中的求救信,无助地看向他面前的两位肱骨大臣,阮炽、丁列。<br /><br />他们两个人,一个是身为宰相的中书门下平章事,一个是节制天下兵马的太尉。<br /><br />一文一武死死地拿捏着黎思诚,让他没有任何反抗之力。<br /><br />“两位大臣,这可怎么办啊?明军都打到宣化府来了!”<br /><br />宰相阮炽,低眉紧锁:“怎么会这样?之前几十年,也没见明军大肆入侵过啊?”<br /><br />太尉丁烈,愁眉苦脸:“难道这是大明在为前些日子,我们派兵去袭扰大明边境,而做的报复?”<br /><br />黎思诚听后,心中更是恐惧得不行:“我就说吧,当时就不该听那些明人的话,就不该出兵的!”<br /><br />“现在好了,大明大军南下,我们热火烧身,完蛋了,这下彻底完蛋了!”<br /><br />听到黎思诚的话,阮炽颇为不耐烦地皱起了眉头:“王上,当年太祖国王能够独立,多亏了那些明人资助的物资武器。”<br /><br />“之前有求于我们,我们怎么能不答应呢?”<br /><br />“而且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懊悔也没有用了,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样才能让明军退兵吧!”<br /><br />丁烈也跟着点头:“是啊王上,能尽量避免和大明全面开战,当然是最好的。”<br /><br />“不过陛下也不必太过担心,当年太祖国王就能够打败明军,成功独立。”<br /><br />“现在我们实力比之前还要强大,即使是全面开战,我们未尝没有一战之力!”<br /><br />丁烈的话,倒是没有故意夸大其词。<br /><br />因为黎利之前制定的全民皆兵的政策,让黎朝可以迅速组织起大批的民兵,就在前不久,安南还攻占了老挝和占婆等地。<br /><br />丁烈的话,让陈思诚心中稍安,但多年臣服下,他骨子里对大明的恐惧,还是依旧存在。<br /><br />而这时,身为宰相的阮炽,还是给出了比较靠谱的两个方案。<br /><br />“与大明全面开战,那是下下之策,若能停止干戈,那是最好。”<br /><br />“现在我们应该立刻向大明皇帝陛下,献上一封道歉书,并请求皇帝退兵,我们可以补偿大量的金银珠宝,还有人口特产……”<br /><br />“只要能让皇帝陛下消气退兵,他什么条件我们都能答应。”<br /><br />陈思诚皱着眉头,满脸疑虑:“这样能行吗?”<br /><br />阮炽沉声作答:“大明皇帝最好面子,只要我们姿态足够低,应该不难达成协议,毕竟战争对大明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损耗。”<br /><br />“至于最后嘛。”阮炽长叹一声:“赶快联系大明的兵部尚书张鹏,让他们也想想办法,阻止大明的军队继续南下吧。”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反派儿子抛弃女帝?我反手娶回家

传奇小陈

玄幻:史上最强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佚名

入赘为婿后,他只想吃软饭

佚名

穿到修仙界,我成了电影宗师

佚名

开局身高换悟性:我在水浒当霸主

佚名

骨中花 (兄妹1V1)

随心锁欲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