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收复安南之后,速速带兵前往江南!
('\n\t朱祐樘下达的各项命令,层层传递下去,首先行动的,是位于京城的工部。<br /><br />京城西山军营的大军们,派遣将士,将工部工匠们生产的火器和弹药,全部运回了西山军营。<br /><br />将这些先进的火器,分发给了神机营的将士们。<br /><br />首批燧发枪,只有五千把,所以优先分发给神机营里的精锐将士。<br /><br />那些拿到新式燧发枪的将士们,欢喜雀跃。<br /><br />没有拿到的将士,只能对其报以羡慕的眼神。<br /><br />在这之后,便是九边重镇的九大将军,接到了朱祐樘的战争动员令。<br /><br />自朱祐樘上次御驾亲征,巡视九边之后,现在整个北方,都在朱祐樘的实际控制范围之内。<br /><br />朱祐樘用最直接的雷霆手段,收复了北方的军权,现在九边重镇的九位将军,都是朱祐樘的铁杆亲信。<br /><br />位于京城门户的宣府总兵官,龙虎将军王春,最先收到朱祐樘的军事动员令。<br /><br />“军事动员,准备一万兵力,随时南下?!”<br /><br />王春看着手中的中旨,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震惊之色。<br /><br />要知道,这北方的战事还没有消停几个月,他才担任宣府总兵官不足三个月,朱祐樘这马上就又要对南方动兵了?!<br /><br />大明可还有十万大军,在征讨安南啊!<br /><br />如此穷兵黩武,大明朝廷的财政,能支撑得住这么频繁地动兵吗?<br /><br />王春脸上浮现一丝忧虑,自接任宣府总兵这个位置以来,他是深深地体会到了练兵,带兵的难处。<br /><br />光是供养这接近十万的边军,每天的粮草消耗,就是一个难以想像的天文数字。<br /><br />“哥,这是怎么了?你的脸色很难看唉。”<br /><br />王春正思索间,他的弟弟王时,站在一边关心地问道。<br /><br />王春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br /><br />他知道,这些事情,不应该是由他来考虑的。<br /><br />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毫不犹豫地听从朱祐樘的旨意,动员兵力,准备南下!<br /><br />王春脸色变得肃穆起来:“传令下去,即刻挑选一万名精兵,听从陛下旨意,随时准备南下!”<br /><br />一听到是涉及到调兵动武的大事,王时的脸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br /><br />“是,总兵大人!”<br /><br />王春成为宣府的总兵之后,王时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了宣府的一位参将。<br /><br />王时领命后,速速而去,一丝不苟地去执行王春的命令。<br /><br />王春上任后,极快地拉拢了一批老兵,将其发展成了自己的亲兵。<br /><br />但王春的亲兵人数,远远不够万人。<br /><br />再加上他根基浅薄,在边军中的威望还不够。<br /><br />所以为了挑选这南下的一万人,王春也是绞尽了脑汁。<br /><br />首先,朱祐樘点明了要精兵,那王春便只能优先挑选那些参与过多次战斗,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悍的老兵。<br /><br />其次,为了更好的提高军队的服从性,又需要一定数量的亲兵。<br /><br />但数量又不能太多,他还需要留下一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些亲兵,用来管理宣府的这些老兵油子……<br /><br />最终,一万名精心挑选好的士兵,集结在了宣府的校场上。<br /><br />这座校场,就在几个月前,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清洗。<br /><br />那时候,被朱祐樘处死的人,鲜血流满校场,腥臭之味,持续几个月不散。<br /><br />即便是那些上过战场,杀过敌人的老兵们看到那一幕,心中也是恐惧地发寒。<br /><br />而王春也正是借着朱祐樘留下的余威,这才在极短的时间内,完全掌控了宣府的军务。<br /><br />王春走上点将台,开始动员:“将士们,陛下有令,九边重镇,随时都会挥师南下!”<br /><br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大战在即,我等身为臣子,该当如何?!”<br /><br />王春语毕,满场将士,响起一片肃杀声。<br /><br />“杀!杀!杀!”<br /><br />……<br /><br />宣府里场景,在每一个九边重镇中上演。<br /><br />朱祐樘一声令下,十万大军,便已准备好南下作战!<br /><br />另外一边,北方各省大量的粮草,也在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br /><br />不过运粮是个时间活,从各地的粮仓里将粮草运往京城,基本只能依靠驴车,牛车等畜力运输。<br /><br />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等着各地的粮草进京。<br /><br />不过只要粮食进京之后,这剩下的事情,可就好办了。<br /><br />漕运兵会借着京杭大运河,将粮食快速地运往江南。<br /><br />若是朱祐樘当真要对江南开战,就根本不再需要那些数量庞大的后勤部队了。<br /><br />漕运兵光靠水路运输,就能满足大军的后勤补给。<br /><br />随后,便是鲁州,豫州,和鄂州这三个省份,对江南地区的封锁行动了。<br /><br />这三个州紧邻江南,是进出江南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同时也是最易生变的一个地方。<br /><br />朱祐樘封锁江南的命令传递下去,能执行得了几分,那就没有定数了。<br /><br />果不其然,朱祐樘封锁江南的命令,一到鲁州,豫州,和鄂州,在执行层面上,就出了问题。<br /><br />这三州卫所的都指挥使司,在这之前,其实已经被朱祐樘换过一遍了。<br /><br />卫所高层的军官,不敢阳奉阴违,将命令执行了下去。<br /><br />可到了底层的千户所,就出了问题。<br /><br />这些千户所,一来是跟这些江南士族,走得很近。<br /><br />二来是因为,他们的侵吞的土地数量,也在王俨等人的手上。<br /><br />朱祐樘对待这些卫所军官,采取的策略是先打老虎,缓打苍蝇。<br /><br />一州的都指挥使,一但发现问题,立刻抓捕问审,该剥皮剥皮,该凌迟凌迟,绝不姑息片刻。<br /><br />而一府的指挥使,则是根据案情来判断,若情节严重,人神共愤的,即刻抓捕问审。<br /><br />若情节轻微的,就暂且不管,等时局稳定之后,再慢慢地收拾他们。<br /><br />最后到了县级的千户所时,就一律暂且不管,等着秋后算账。<br /><br />因为这些人,实在是太多了,若是即刻要打,恐怕全大明的千户所,都要乱。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br /><br />大明的卫所制度,已经病入膏肓了。<br /><br />只有完全废除这个制度,重新建立一套中央集权的地方军队制度,才能彻底解决地方军队的忠诚问题。<br /><br />这三州千户所的兵力,面子工夫,还是做到位了的。<br /><br />大量的兵力,来到各个通往江南的道路上,将道路封锁起来。<br /><br />但大部分千户所的官兵,都是出工不出力,装装样子,糊弄糊弄朝廷。<br /><br />真要作战,绝对是指望不上这些人的。<br /><br />并且,这三州卫所兵如此大的动作,自然是惊动了江南的各方势力。<br /><br />都不需要他们通风报信,江南的各方势力,都加急了行动。<br /><br />这些天来,江南各地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一些骚乱,有的县衙,积极调动卫所兵平判,有的县衙则是无动于衷,坐看事情闹大。<br /><br />最为诡异的是,整个南京的官场,都陷入死一般诡异的寂静。<br /><br />而朱祐樘,也并没有派人前来南京问责。<br /><br />整个大明的南北两京官场,似乎陷入一种默契的沉默之中,颇有种暴风雨到来前的古怪平静。<br /><br />最后收到命令的,则是远在安南的王越大军。<br /><br />此刻,王越大军已经彻底收复了宣化府这一片土地,随后又继续向多邦城进军。<br /><br />在多邦城外,王越遭遇了安南最为精锐的象兵部队。<br /><br />安南多象,从很早之前开始,安南人便捕捉驯服一些大象,用来做一些,搬运,建造,开路等力气活。<br /><br />后来,安南人更是将驯养的大象,投入到了战斗之中。<br /><br />大象体型庞大,皮糙肉厚,不惧战马冲撞和箭矢远攻,在战场上所向披靡。<br /><br />永乐年间大明远征安南的时候,安南的这些象兵部队,就曾在战场上大放异彩过。<br /><br />王越初次在多邦城外的河滩上,遇到象兵之时,因为没有经验,攻势受挫。<br /><br />面对大象那庞大的体型,三千营的战马畏缩不前。<br /><br />神机营的火铳,因为攻击距离太近,换弹速度太慢,攻击力又有限,对象兵造成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br /><br />但五军营那些淬了毒液的箭矢,倒是发挥了出乎意料的作用。<br /><br />一根箭头上的毒液,或许不能立刻置那些庞大的大象于死地。<br /><br />但中的箭多了,即便是大象也受不了那些剧毒的毒液,纷纷倒地而亡。<br /><br />随后,还是沐琮提议,用火攻之术,来应对安南的象兵。<br /><br />沐琮让人找来一百匹马,用布将其眼睛蒙上,然后用木架和纸糊了好多只狮子的形象,再将这些画的狮子皮,统统给这些马匹披上。<br /><br />随后,沐琮下令让人点燃马身上的纸皮,马儿受惊之后,疯一般地向象兵的阵营里冲去。<br /><br />燃着火的马匹,不要命地向象兵冲来,大象受惊之后,不听指挥,四下逃窜,象兵的阵容,一下子就混乱不堪。<br /><br />而明军这时趁乱出击,箭矢和火铳,不要钱一般地向象兵阵营落去。<br /><br />虽然火铳对这些皮糙肉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厚的大象,造不成致命伤害。<br /><br />但是那东西发出的巨大响声,让本就受惊的象兵,更加感到慌乱,甚至到了慌不择路的地步。<br /><br />而且火铳对驾驭大象的士兵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威慑力的。<br /><br />就这样,明军大破了安南象兵,王越再乘胜追击,连夜袭击多邦城。<br /><br />至天亮时分,王越大军便已经攻下了多邦城。<br /><br />多邦城指挥使战死,知府率众官员,卸甲投降。<br /><br />王越率兵马进城后,唯恐宣化府之事重演,对多邦城展开了彻底的清洗。<br /><br />又是杀得一番人头滚滚之后,大明彻底收复了多邦城。<br /><br />这样一来,若是往西收复归化府,往东再收复谅州,那么整个安南的北部,就都在大明的势力范围之内了。<br /><br />但此刻,王越却并不考虑收复归化府,和谅州的问题。<br /><br />因为安南国的首都升龙,此刻距离多邦城,也就只有两条河的距离了。<br /><br />一口气攻破安南首都,活捉黎灏全族,押送京城问斩,才是王越优先考虑的事情!<br /><br />多邦城。<br /><br />王越和沐琮一起走上城头,看着烽烟四起,满目疮痍的多邦城,心情大好,放声大笑。<br /><br />“哈哈哈,国公大人,今日一战,多亏了你的狮子火攻计,才让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安南的象兵。”<br /><br />“不然,哪怕是陷阵营,面对那些体型庞大,皮糙肉厚,又力大无比的象兵,也将是一番苦战。”<br /><br />“国公大人当真是用兵如神,足智多谋啊!”<br /><br />王越对着沐琮一拱手,心悦诚服地说道。<br /><br />沐琮微微摆手,微笑着谦虚道:“王将军言重了,此计也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定兴王张辅将军想出来的。”<br /><br />“之前家祖沐晟和张辅将军,一起南征安南时,也是在多邦城这里,遇到了安南的象兵。”<br /><br />“张辅将军画狮蒙马冲击,兼施神机火器破守军象阵,乘胜攻克多邦城。”<br /><br />“之前家祖给我讲他南征之事时,说到过这场战役,我也就记了下来,今日正巧用上了此计。”<br /><br />“只是没想到的是,这安南人经过这么多年,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被同一种方式,连续击败了两次,哈哈哈哈……”<br /><br />沐琮和王越放声大笑,长舒心中欣喜之情。<br /><br />安南首都升龙,就在眼前,他们即将收复独立数十年的交趾,弥补数代帝王的遗憾。<br /><br />这让他们如何不感到激动?不感到欣喜呢?<br /><br />就在这时,监军太监张永,来到城头:“圣旨到,黔国公沐琮,西南总督王越,立即接旨!”<br /><br />沐琮和王越脸色一正,连忙跪地领旨:“微臣听旨!”<br /><br />“奉,天承运皇帝,制约:任黔国公沐琮,为征夷左副将军,协助征夷将军王越,郡县安南!”<br /><br />“征夷将军王越,速速收复安南之后,即刻领兵赶往江南,恐江南生变!”<br /><br />圣旨念毕,沐琮和王越两人连忙恭敬行礼,小心翼翼地从张永手中,接过圣旨。<br /><br />“微臣,谨遵圣旨!”<br /><br />起身后,王越首先向沐琮道贺:“恭喜国公大人,得偿所愿,这陛下的任命,最终还是下来了。”<br /><br />沐琮微微一笑,脸上又布满忧色:“陛下最后说的恐江南生变,是什么意思?”<br /><br />“陛下又要我们尽快平定安南后,率兵去往江南,难道说……陛下要对江南用兵了?”<br /><br />王越摇了摇头,面色也有些担忧:“看来我们的速度,还不够快!”<br /><br />“传令下去,明天就在多邦城内修整一天,后天一早,进攻升龙,活捉安南黎氏!”<br /><br />张永拱手领命:“是,将军!”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