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几束灯光先后扫射过去。<br /><br />恍惚的,我似乎看到有个人影,可仔细一瞅,却又发现不是,是根上大下小、类似人形的石笋。<br /><br />“我靠!把头!那啥啊?”<br /><br />忽然,小平头尖叫着指向某处。<br /><br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br /><br />水潭的另一侧,一块巨石顶端,竟突兀的出现了一抹白色的光泽!<br /><br />像火苗一样,在光圈的笼罩中闪闪发亮,摇曳舒缓,显得妖艳而诡异。<br /><br />“居然能看见这东西,有意思……”<br /><br />周伶眯着眼睛说了一句,而后便朝那里走去。<br /><br />“嘶~好冷啊……”<br /><br />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我们距离那东西,还有几米距离时,周遭温度突然降了下来。<br /><br />这时也我才看清,并非是什么火苗,而是一撮类似苞米须子一样的白色毛状物,很大一簇,不过最奇特的地方在于,这玩意……貌似是直接从石头上长出来的!<br /><br />冯抄手仔细看了看,疑声道:“难不成……这是石生毛发?”<br /><br />“石生毛发?”<br /><br />“对,”他点点头道:“我记得我爹说过,他曾经在广西一个天坑里见过类似的东西,但颜色不一样,是红色的。”<br /><br />看他一副模棱凉了的样子,我还觉的有点不靠谱。<br /><br />不料周伶却对他的话表示肯定。<br /><br />她用纸巾垫着,揪下一撮包好放进口袋里,然后说:“石生毛发是种菌类,只有极少数的洞穴中才有,而且每个洞穴中的石生毛发,形态和颜色都不一样,不过嘛……”<br /><br />话音一顿,周伶四下看了看道:“这种生长在极阴地的石生毛发,还有个名字,叫幽冥草。”<br /><br />极阴地、幽冥草。<br /><br />连续两个新名词,说的我们面面相觑。<br /><br />“哎,沈平川!”<br /><br />这时,小平头忽然扯了扯我的衣袖,低声道:“你说这白毛从极阴地长出来,那应该叫啥?”<br /><br />我立即白了他一眼。<br /><br />我心说我又不是妹子,你跟我扯这黄腔干鸡毛啊!<br /><br />完后我便凑到周伶身边,问她这玩意值不值钱。<br /><br />但周伶却没回我的话,而是面容一肃道:“都小心点吧,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既然见了幽冥草,那这里面,大概率会有相生相克的极阳物,如果出现什么没见过的东西,轻易不要触碰。”<br /><br />完后她看向冯抄手道:“冯爷,事不宜迟,接下来就看您的了。”<br /><br />洞腔越往里走越高,其间遍布着各种石笋、石柱、流石坝、泉花、云盆之类的岩溶构造,看起来确实是好看,但走起来,就跟过万仙阵一样,几乎寸步难行。<br /><br />我们上钻下跳废了半天劲,硬是没上去!<br /><br />总是走着走着,就突然出现一个高坡或断面,在不就是一片锋利的石笋,或淤积的树根木柴之类的,无奈只能折返回来,换一条路从走。<br /><br />再加上冯抄手老胳膊老腿儿的,个别我能过的地方,他只能看看,以至于爬到第一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处大洞口时,居然都过去一个钟头了!<br /><br />此外听音也不顺利。<br /><br />冯抄手用听诊器试了试,便摇头说听洞比听墓难度高很多。<br /><br />因为洞道不比实心的回填土层,是完全中空的,这就会产生大量回音,另外洞道深处,多半存在裂缝甚至是新的岔路,这也会造成很大干扰。<br /><br />周伶盘算了一下,便道:“不急,七十二拜咱都拜了,不差这一哆嗦!”<br /><br />她迅速做出了安排。<br /><br />冯抄手和时晓亮继续听音;<br /><br />长海叔我俩负责探路,就是将通往其他几处洞口的路线搞明白,并用反光标指示出来;<br /><br />而周伶则通过梯形墓道回到地面,多倒腾一些物资进来。<br /><br />兵分三路,一通忙活,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br /><br />周伶叫大家下去吃东西。<br /><br />回到水边一看,她确实没少忙活,罐头、香肠、牛肉干、巧克力……还有一捆大煎饼。<br /><br />说到这个煎饼,给大家分析一下我对它的印象。<br /><br />就是一个字——硬!<br /><br />我第一次吃,是在庙镇等候小平头来碰面的那天早上,一张煎饼对折再对折,变成鼠标垫那么大一个扇形,然后刷点酱卷颗葱就可以吃了。<br /><br />当时看很多人那么吃,我就也想尝尝。<br /><br />不料我咬了半天,葱都进嘴了,煎饼居然没断!<br /><br />也不清楚是只有青州庙镇的煎饼那么硬,还是山东的煎饼都那么硬,反正打那之后,我再没吃过。<br /><br />当然了,这也有可能是我牙口不好……<br /><br />下午四点,冯抄手探听完毕,立刻将我们召集到一起。<br /><br />具他判断,四处洞道中第二处和第四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内部都存在大型洞腔,他觉得凭这个点子的手笔看,东家大概率不会把自己藏在犄角旮旯,棺椁所在之地,肯定还会有一间大一点墓室才对。<br /><br />不过第二处内部应该存在竖井,而且少说几十米深,勘探难度要大一些。<br /><br />“周姑娘,你拿主意吧。”<br /><br />周伶想了想,看向我问:“平川,你觉得该先走哪一处?”<br /><br />我想了想,就说先进第四处。<br /><br />周伶听完并没问我原因,直接点头说好。<br /><br />而后我们各自吃了点东西,补充一下体力,便踏入了第二处洞道。<br /><br />这么选并不是我怕麻烦。<br /><br />而是我觉得这墓手笔虽然很大,但把一具棺椁放到几十米的深井里,对古人来说还是不太现实。<br /><br />更关键是,明清时期的丧葬信仰已经非常成熟,放在深井下容易泡水,是很不吉利的,这一点古人不可能考虑不到,除非像二层一样,用铁棺床封住。<br /><br />可想在溶洞里完成这项工程,必然会留下痕迹,这方面我在探路过程中并没有发现。<br /><br />沿着洞道走了大概一百五六十米,前方出现一节向上的斜坡。<br /><br />一到这里,我便越发觉得靠谱。<br /><br />因为斜坡上沿位置,出现了一排石笋的断茬。<br /><br />很整齐,明显是人工掰断的。<br /><br />另外这一路走来,一块散碎的石笋也没见到,必然是当年修墓的时候,被清理出去了。<br /><br />众人心中都是一阵激动,立即爬上斜坡。<br /><br />但就在我们上来后,又往前走了大概十几米,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情况出现了。<br /><br />头灯光照不出去了!<br /><br />就跟碰上碰上阴煞那晚的情况一模一样!<br /><br />这可都是新买的防水头灯,亮度极强,但眼下竟只能照出去十来米!<br /><br />长海叔咽了口唾沫问:“冯爷,不会……不会又是……”<br /><br />“平川!”<br /><br />沉默片刻,冯抄手忽然叫我。<br /><br />“昂?干哈?”<br /><br />“走前边!”<br /><br />见几人都是眼巴巴的望着我,我一咬牙,心里问候了一遍他祖宗十八代,便硬着头皮走到最前头。<br /><br />不料!<br /><br />只走了不到十米,我的头灯突然闪了起来!<br /><br />我立即就想往回跑!<br /><br />但就这时!<br /><br />“把把把头!那……那……”<br /><br />伴着小平头一声惊叫,我瞬间从头凉到了脚底。<br /><br />幽深的洞道中,大概七八米开外,出现了一个人影!<br /><br />似乎,还散发着幽光……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