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王安石坐下。<br />
    “现在请你是难请啊。”<br />
    赵骏一边坐到了椅子上,一边打趣道:“最开始是想把你放在汴梁,你以祖母年高拒绝。后来祖母离世,再想提拔你,你又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现在降职了,心满意足了?”<br />
    “只要是为百姓做事,为朝廷和官家分忧,即便是降职,王安石也是心甘情愿。”<br />
    王安石面色不改地说道。<br />
    赵骏笑了起来。<br />
    现在的王安石早就不是历史上那个。<br />
    因为历史上由于宋夏战争,使得原本康定元年的科举会试取消,直到庆历二年才开新科。<br />
    当时二十一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并且本来应该是第一名,只是文章中有一句话让赵祯不是很喜欢,结果就改成了第四。<br />
    但如今宋夏战争打是打了,可并未影响太大,导致科举取消。<br />
    于是王安石提前两年参加,以十九岁的年龄一举高中,力压苏颂、黄庭坚的父亲黄庶以及苏洵荣登金榜状元。<br />
    他当了半年的将作监观政,随后被授予鄞县知县,任期为三年。<br />
    到庆历四年,也就是公元1044年的时候,恰好任期结束,前往吏部磨勘。<br />
    没想到赵骏那个时候刚好要解决三冗当中最后一冗兵冗问题,将门勋贵敬酒不吃吃罚酒,赵骏就下令彻查。<br />
    兵部尚书富弼需要组织了一批钦差前往各地军营调查军队。<br />
    其中包括王安石、黄庶、苏洵等那一大批同榜进士正处于任期结束等待磨勘,便都被选为了调查使者。<br />
    虽然任务期间遭遇到了刺杀,但王安石冷静指挥,破坏了将门勋贵的阴谋,功劳不小。<br />
    当时赵骏还亲自接见了他,给予他鼓励,并且当着他的面,要直接宣布任命他为从六品监察御史行里。<br />
    北宋时期地方按照地域、人口大小,有县令、知县之分。<br />
    景佑改制之后就重新划分品级。<br />
    其中县令一般在正九品到从七品之间,而知县最低都是正七品,四京县令更是正五品。<br />
    王安石由于是状元出身,观政半年之后,直接被任命为正七品的鄞县知县,升御史为从六品御史,也算是正常升迁。<br />
    但一個地方知县与朝廷御史台的御史,权力区别就像后世一个地方县长,和中央某监察室某审查调查处处长一样,都是正处级,权力却天壤之别。<br />
    并且有功劳加上正常升迁,这也不算是越级提拔。<br />
    可没想到王安石却以祖母年事太高,不希望离开江南西路地区太远为由,拒绝了赵骏给他提出的升迁任命。<br />
    无奈之下,赵骏就只能给他安排舒州通判。<br />
    舒州就是后世安徽潜山市,离王安石的老家比较近,而且也是从六品,符合升迁要求。<br />
    唯一可惜的是相比于御史拥有弹劾、纠察百官的权力,一州通判显然权力要小得太多,双方之间,完全没有无法比较。<br />
    但王安石甘之若饴。<br />
    三年任期满后,祖母也病逝了,由于出色的政绩再加上王安石确实是个人才,赵骏还是想把他调到中央来。<br />
    没想到他依旧拒绝,说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于是就只能按照常例,从通判升知州,调去了歙(she)州,也就是后世安徽歙县。<br />
    今年是王安石当歙州知州的一年半,本来当得挺好,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终究被一纸调令调到了汴梁。<br />
    不过这次他接受了。<br />
    因为朝廷把他从知州位置上撸了下来,改为了正七品的巡查御史,降了足足五级,他自然也就没有了理由拒绝。<br />
    听到他的话,赵骏笑道:“挺好,你这个小同志觉悟很高嘛,你十九岁中状元,今年也不过才二十八岁,在这个年纪没有少年得意,而是戒骄戒躁,沉淀自己,这份心境很了不起。依我之见,很多年龄比你大,跟你同期乃至前几期的进士,都不如你啊。”<br />
    王安石沉声道:“下官并不觉得年少高中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下官只知道,是天下父老在奉养我们,我们所图就应该回馈报恩于他们。”<br />
    “不错。”<br />
    赵骏满意地点点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把你调到开封来吗?”<br />
    “请知院相说。”<br />
    “因为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一生的人,而这恰好是我看重你的一点。”<br />
    “下官惶恐。”王安石忙道。<br />
    “不用谦虚。”<br />
    赵骏摆摆手道:“你知道在你这个年纪应该做什么吗?”<br />
    王安石想了想道:“当为民请命。”<br />
    “不是。”<br />
    赵骏摇摇头道:“这不是你现阶段该干的事情。”<br />
    “那是?”<br />
    王安石不解了。<br />
    在他的理念里,当官,不就是为民请命吗?<br />
    然而赵骏却道:“若我告诉你,并且让你现阶段应该怎么做,你会听吗?”<br />
    “若知院说的下官觉得有道理,下官愿意。”<br />
    王安石道。<br />
    “很好。”<br />
    赵骏更加满意了。<br />
    不盲从,也不因为对方是最高级别长官而唯唯诺诺。<br />
    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最好的品质。<br />
    因为唯唯诺诺的人虽然用得顺手,但却不可能成为他需要的人才。<br />
    没有自己的主见,习惯了听令,又怎么可能分析出国家弊病,去寻找办法解决呢?<br />
    所以赵骏是把王安石当成宰相在培养。<br />
    哪怕他的年龄只比自己小七岁,不一定成为自己知院的接班人。<br />
    但至少在范仲淹、晏殊这一批人退下之后,政制院会有一个合适的帮手。<br />
    不然什么事情都要赵骏亲力亲为,科技发展要关注,财政状况要关注,教育事业要关注,国家计划要关注,实在是太累了一点。<br />
    “我认为在你这个年纪一定得先学习知识。”<br />
    赵骏说道。<br />
    “学习知识?”<br />
    “不错,不是传统的儒家知识,而是新的思想,新的理念。”<br />
    “请知院明示。”<br />
    王安石一头雾水。<br />
    “很简单,学习一些新的思想,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要盲目,要思考,看事情得看本质不要看表面,还要看的长远。”<br />
    “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有错就去纠正去改。”<br />
    “不要骄傲,要虚心学习,好苗子终会成参天大树,我们的目的是让百姓乘凉,百姓衣食无忧,要坚信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br />
    “那些打击以及攻击你的言论不要在意,不要灰心。心里有信念就去做,哪怕面对千夫所指,只要是为了天下人民,为了国家事业,就不要去惧怕。”<br />
    “分析事物,了解事物。多下基层,多与百姓沟通,找到问题在哪里,然后去解决问题,不要有任何心里负担。”<br />
    “如果有些贪官污吏、牛鬼蛇神阻挠,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退缩,更不要畏惧。因为敌人越是反对,就越说明我们是对的,要勇敢与他们斗争。”<br />
    “但若是发现事情不对,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想的事情和做之后却是两个结果,那么你就得去思考其中到底有哪些错漏之处。”<br />
    “不要一根筋,也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思想和政治是灵活的,守住自己的底线,可也要勇于承认错误。”<br />
    “当一个县令治理地方的时候,也许还有试错的机会。”<br />
    “可若掌管一个国家,一旦颁布了错误的法令,失败的政策,那么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都会万劫不复。”<br />
    “所以我们要贯彻那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贯彻学习和积累知识这个道理。”<br />
    “以后在颁布政策的时候,哪怕你觉得方向是对的,只是中间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国家偏离了原有道路,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你就得去思考。”<br />
    “去想到底是自己错了,还是中间某个环节有差错。”<br />
    “然后找到问题之后,再去改变,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眼看着它错了,却依旧继续这么走下去。”<br />
    “你明白了吗?”<br />
    赵骏双眼目光直直地盯着他。<br />
    之前赵骏就对赵祯他们分析过,王安石变法本质上并不坏,也非暴政。<br />
    那为什么最后反倒害得老百姓妻离子散,乃至家破人亡呢?<br />
    就是施政的中间环节出了极大差错,吏治没有搞好,让下面那些官吏把一个好政策,变成了坏政策。<br />
    王安石不管知不知道这里面的问题所在,但事实就是,他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是依旧一根筋地把这个变法政策实施下去,导致百姓过得更加不好。<br />
    所以赵骏如果真要把他培养起来,首先就要改变王安石的思想,对他进行潜移默化,要他向自己学习,学习“赵骏思想”,把他变成自己人。<br />
    否则要真是依旧是历史上那个王安石,哪怕政策出了问题也还是没有改变,就显然不适合接赵骏的班,或者入政制院当一名宰相。<br />
    此刻王安石被这一番话说得有些晕。<br />
    但稍微消化过后,就渐渐回味过来,然后缓缓开口说道:“知院的话,如至理名言,下官会细细思量。”<br />
    “嗯,好好学,好好看。”<br />
    赵骏又道:“如果你不明白,那我最后来问问你,你从地方上再到汴梁,有什么感悟?”<br />
    “地方上这些年虽然稍有起色,但依旧贫困,远不如汴梁富庶。”<br />
    王安石想了想,随后感慨道:“距离上次来京,短短四五年时间,汴梁的变化,让我叹为观止。”<br />
    “你知道为什么吗?”<br />
    赵骏问。<br />
    王安石想了想道:“因为汴梁是天下中枢。”</p>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

月明朝汐

香草芋圆

[快穿]每个世界遇到的都是变态

不要有杀心

楚汉争鼎

寂寞剑客

死对头总想独占我

町右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雨天下雨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