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学经过见过几次。”她小声说。如果她平常也用这么轻的声调说话,保证不会有人觉得她凶。<br/><br/> “那时觉得超好吃的。”说话间,我都快把手里的炒饭消灭干净了,“长身体嘛,啥都觉得好吃。现在吃过的好东西多了,嘴是刁了点。”<br/><br/> 见她手里的饭才扒了两口,就算不考虑浪费粮食的问题,也问问身体够不够能量啊。<br/><br/> “没胃口?要不喝点奶茶?”<br/><br/> “我不太喜欢这些东西。”<br/><br/> “花大婶的奶茶真的是用茶泡的,不是用粉冲的喔。”<br/><br/> 也许是见我厚着脸皮劝,又也许花大婶的奶茶真的不错,她好歹喝了大半杯,算是给足了面子。<br/><br/> 其实到了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老是对着干。到了高中阶段,基本上就是互不理睬。那时的何荷允很有号召力,我们经常一大伙人一块玩,放学后打球、玩竞技游戏,或者去花大婶吃喝聚会。<br/><br/> 反而古芝蓝安静了很多,放学后总能见到她家的车就停在学校门外等接人。也许她也有跟她的好朋友们去逛逛街什么的,但那些地方我很少去,自然也不知道。<br/><br/> 说起中学,我倒是忽然想起来件事。<br/><br/> 约莫是高一的时候,听说古芝蓝进了个什么门萨组织,那会儿古院长还特高兴的时常“不经意”提起。<br/><br/> “门萨”这名字挺富宗教色彩的,一开始我还以为是那些邪门组织,后来上网查了,才知道是个世界 xi_ng 的高智商组织,怪不得古院长这么高兴。<br/><br/> 有一回课间,无意中在古芝蓝的桌上捡到卷子,是一道古怪的几何题,题目还是用英文写的,页眉上印着nsa”,没记错的话,她对这卷子皱了足足两节课的眉。正准备放回去,何荷允凑过来瞥了一眼。<br/><br/> “不会?”她问。<br/><br/> 我点头——当然不会!古芝蓝都解不开的题,我怎么可能解得开。<br/><br/> 何荷允可能以为是我要做题,拿过去认真的看起来。<br/><br/> 眼角瞥到窗外走廊裙影一飘,我直觉古芝蓝要回来了,连忙从何荷允手里扯过卷子摆回原位。果不其然,扭着步子进来的正是古芝蓝!<br/><br/> “你俩在干嘛?”<br/><br/> “没什么,捡个东西。”我随便扯个谎就拉着何荷允走了。<br/><br/> 被古小姐知道我们敢翻看她的东西,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打发完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赶紧溜。<br/><br/> 回到座位上,何荷允还惦记着那道题,扯过草稿纸低头算起来。临上课前,她撕了一张草稿纸递过来,我初看还没反应过来那是啥,再看吓了一跳,她竟然趁着课间那几分钟就把题解出来了!<br/><br/> 何荷允一下子解开了古芝蓝苦思冥想都解不开的题?!<br/><br/> 这事可不能让古芝蓝知道,否则肯定没完没了!于是我啥都没说,收下那答案。<br/><br/> 下一节是英语课,古芝蓝还在对着那道题,走了好几次神。<br/><br/> 下课前,我用左手把答案抄到另外一张纸上,等下课了,偷偷压到她的笔袋下。至于何荷允写的那张草稿纸,抱歉,只能扔到垃圾桶里了。<br/><br/> 古芝蓝看了那张解题纸很久,她身子坐得很直,她从小只要在教室里,都是“端坐”得不能再端。她把纸叠好,放进抽屉里。我想心高气傲的她是没有把答案照抄到卷子上的,就算绞尽脑汁,她也要找出另外一种解法。<br/><br/> 当然,到头来她也不会知道,是谁解出了她解不开的题,还挑衅般的把答案放到她桌上。我用左手抄的字,从再普通不过的作业本上撕下的纸,她当然查不出。<br/><br/> 不过这事之后,她就再也没有提过什么“门萨”。在班上也没有以前那么嚣张了。<br/><br/> 似乎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整个高中生涯,我们与古芝蓝的关系从小时候的针锋相对,变成了再无交集。<br/><br/> 等我从回忆里回过神来,车子已经快开到我家了。<br/><br/> 晚上的气<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温很舒适,古芝蓝关了空调开窗吹自然风,风灌进来吹得她头发一飘一飘的,我有点无聊的担心会不会把后视镜给挡了——当然不可能挡得到。<br/><br/> 尽管是凉爽晚上,但毕竟还是夏天,古芝蓝脱了西装外套,只穿着里面的短袖衬衣。衬衣的袖子很短,露出白白的胳膊来,不过那胳膊上青了一块,约莫是我拽她时无情力给捏的。<br/><br/> “你手上青了一块,痛不痛?”<br/><br/> 她很专心的开着车,似乎没听到我的话,她不应,我就不讲话了。反正,大概是她今天给人感觉不凶的缘故,我也破天荒说了够多无聊话。<br/><br/> 拄着拐杖下了车,手机里收到一张名片,是古芝蓝发来的。同时她说道:“医药费跟我秘书说。”<br/><br/> 我本来就没打算要她付全部医药费,再说,今晚的外卖也是她买的。我把手机揣回兜里,还在犹豫要不要问她刚才在何荷允家说了什么,一抬头,她那红色的跑车已经带着引擎的轰鸣跑远在夜色里。<br/><br/> 到头来她到底“兴师问罪”了些什么,我一无所知。<br/><br/> 自从方秀能走路后,在何荷允的帮助下她开始迅速的融入社会生活,甚至还找了份散工。<br/><br/> 方秀算是真正的三无人员,就算她有身份证,她身份证上的年龄都已经50多岁了,也不能用。三无人员在城市可不好立足,再加上她有阅读障碍。在这个社会里,能让无法阅读的人从事的工作少之又少。<br/><br/> 为此古芝蓝还放话过来说可以让方秀到她公司里上班。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方秀拒绝了,可能是不想欠古芝蓝的人情吧,也许何荷允也有这个想法。<br/><br/> 我的脚已经完全好了,摩托车还寄存在何荷允住的小区的保安那里,趁着何荷允过来所里办事,下班后就和她一同回去。<br/><br/> 快到的时候何荷允却拐了另一边。<br/><br/> “还去哪儿?”<br/><br/> “接方秀下班。”说这话时她一副高兴的样子。<br/><br/> “哦?找到工作了?”<br/><br/> “嗯,在便利店做点partt,她说总不能老是待在家里看电视。”<br/><br/> 便利店是这10年来复苏的零售业之一。20年前,随着购物形式的变革,零售业全面崩溃,街上的店铺只剩下服务业,和零星的自动售卖机。但其实全面的网购有时也不太方便,所以这几年,又开始了慢慢的回归,便利店、菜市场这些生活化的小商店又渐渐多了起来。<br/><br/> 所以何荷允选择便利店这种30年前还很盛行的行当给方秀作为工作,是很适合的选择。<br/><br/> 我只是没料到她能这么快找到工作:“她的适应 xi_ng 挺好的,都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了。”<br/><br/> “嗯。”何荷允又说,“希望这个时代能让她觉得欣喜。”<br/><br/> “那是当然的。现在比起30年前,可是进步了不少。”<br/><br/> “社会的进步又怎么代替得了归属感?她到现在还是想不起以前的事。”<br/><br/> 我忽然想起那天跟方秀聊过的那番话,她在这个时代还是觉得不安的。<br/><br/> 我又对何荷允说:“你说的,想不起也未尝不是好事。”<br/><br/> “我是这样想……但也能理解她的不安,那种回忆里大片大片的空白带来的失落……可那里才是她真正的生活。”<br/><br/> 这个问题再深究下去,也许是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人类学问题或心理学问题,但总之就是超出了我的知识范<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