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叶如尘觉得身为朋友应该多关心两句,“你可知道人家是有婚约的?”<br />
“我知道,当初救阿宁时便将其身份和离家的前因后果问清楚了,是父母之命,阿宁并不喜欢那人。我既决定和他在一起,会解决这些问题的。”<br />
“不对。”叶如尘摇摇头。<br />
“什么不对?”<br />
“我方才给你卜算,卦象显示,你的姻缘乃天赐,明白说,该是圣上指婚。”<br />
萧呈渊不以为意,“那我回京让圣上赐婚好了。”<br />
第139章 《陇州纪事》<br />
叶如尘慢慢叹了口气, “你果然是认真的,一夜之间仿佛什么都变了,太快了些。”<br />
萧呈渊眼睛移向远处, 流露的目光就仿佛在追忆什么, 有几分历尽沧桑的感觉, 很难想想这会是他能展现的。<br />
只听他慢慢说着, “这些年我过得潇洒,却总觉得缺点什么,心中有抹影子无论如何也抓不住。昨日我用药后醒来,入眼便是他在房中忙碌的身影, 那一刻,突然有种强烈的感觉, 原来我一直在等得人就是他。”<br />
“正如你所言,命运将我要的人送到了我身边,我英雄救美, 他以身相许,一路相伴互生情愫, 像书中一般,是不是很有故事感?”<br />
该不该说,这么俗的话本现在已经没人看了,过时很多年了好吗......<br />
叶如尘“哦”了一声,淡淡道:“命运会给你送很多人,昨日买菜的大娘似乎也很喜欢你。不是,你方才还说我胡诌,不信这些呢。”<br />
“这么讲不是好听些吗, 说实在的,无非就是到了适婚年龄, 恰好有这么个人出现在身边,性子不错,既互生好感,两厢有意,便在一起。”<br />
萧呈渊斜睨他一眼,“就是简单的爱情,你懂不懂?”<br />
哈?叶如尘嗤笑,“我家元宵来年都四岁了,你跟我显摆......我与阿辰乃天作之合,一眼万年定终生,就是那种,你懂不懂?我看你估计就不懂。”<br />
萧呈渊语塞,转了下脑子,“一见钟情是吧,真随便。”<br />
“侯爷,秦将军有请。”重山突然来报,打断了二人的闲聊。<br />
萧呈渊走前叩了叩石桌,一副拽拽的很欠揍的模样说道,“天意不顺我便与天斗,顺其自然是不可能的,叶兄,你的人生准则,对我不太适用。”<br />
叶如尘笑而不语,喝完茶也起身离去。<br />
中午早早用了膳,叶如尘等人便驾车离开。<br />
赵淮宁这次没有跟着走,顾青辰说他想留在嘉峪关等萧呈渊伤好。<br />
走之前,赵淮宁问顾青辰“这样会不会不好”,虽然决定留下,但也会忧虑自己一个哥儿这般大胆会惹来异样眼光。<br />
这话已经反复问了好些遍,第一次顾青辰就反问他是否想好,他回答是。<br />
顾青辰受叶如尘影响,没那么迂腐,对此当然无意见。<br />
“赵二公子既然是反复思量做出的决定,萧将军也同意,那何须在意无关紧要之人,我自是不在意的。”<br />
叶如尘也知道此事,因为在出发前赵淮宁也私下找过他。<br />
早上的几句话令赵淮宁心中不安,感觉叶如尘不看好他与萧呈渊,纠结之下还是找来了,自己都搞不清是想得些宽慰还是求证什么。<br />
“叶大人觉得我与萧哥哥不是良缘吗?”赵淮宁问道。<br />
“阻碍万千难以厮守,两人却一往情深生死不渝是一辈子;没有多炙热的爱情,平平淡淡、柴米油盐也是一辈子;毫无情爱,但相互尊敬能携手白头还是一辈子。”<br />
“赵二公子,你觉得什么是良缘?”<br />
什么是良缘,这怎么能轻易断定呢,有人觉得只要相爱就够了,也有人觉得家世品性相配才好。<br />
叶如尘看来,一对人能相知相爱相守,不经历磨难,高兴快乐走完一生就是良缘。<br />
赵淮宁想要的良缘是什么样,那要问他自己。<br />
都说‘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婚’。<br />
人家两个人互相有意思,总不能因为算出爱情不顺就强制劝分吧,那所有虐恋情深文的主角们都要be了。<br />
拿钱算命,该说都说了,多管闲事要遭雷劈的。<br />
“喜欢是自己的事,怎么做也是自己的事,旁人无法给出决断,问心无愧即可。”叶如尘说道。<br />
抱歉,不兼职恋爱顾问。<br />
“多谢大人赠言,淮宁懂了。”<br />
赵淮宁微微俯身作礼,“在桂宁县便见识过大人的测算之能,不敢质疑,但还是想随心而行,大人勿怪。”<br />
叶如尘点点头,他理解,信不信是一回事,听不听是另一回事。<br />
离开嘉峪关,在道上走了没多久,就见前方一大队车马快速行来,身着铠甲是军中将士,张一龙忙驾车躲到一旁避让。<br />
“这应该就是萧呈渊所说与他一同离京押送军资的队伍。”<br />
叶如尘推开车窗往外看,“打头那个应该就是中军都督佥事,沈泛。”<br />
等人走完,顾青辰问道:“队伍里怎么还有名太监。”<br />
“不知。”叶如尘摇头,“没听萧呈渊提起,或是他们走后不久,上头又突然有了指示。队伍行的慢,那太监追上后就顺道一起走了。”<br />
“走吧。”叶如尘合上窗户,对张一龙道。<br />
——<br />
嘉峪关,随行而来的皇宫太监手举明黄绢帛,当众高喊:“萧呈渊接旨!”</p>
“我知道,当初救阿宁时便将其身份和离家的前因后果问清楚了,是父母之命,阿宁并不喜欢那人。我既决定和他在一起,会解决这些问题的。”<br />
“不对。”叶如尘摇摇头。<br />
“什么不对?”<br />
“我方才给你卜算,卦象显示,你的姻缘乃天赐,明白说,该是圣上指婚。”<br />
萧呈渊不以为意,“那我回京让圣上赐婚好了。”<br />
第139章 《陇州纪事》<br />
叶如尘慢慢叹了口气, “你果然是认真的,一夜之间仿佛什么都变了,太快了些。”<br />
萧呈渊眼睛移向远处, 流露的目光就仿佛在追忆什么, 有几分历尽沧桑的感觉, 很难想想这会是他能展现的。<br />
只听他慢慢说着, “这些年我过得潇洒,却总觉得缺点什么,心中有抹影子无论如何也抓不住。昨日我用药后醒来,入眼便是他在房中忙碌的身影, 那一刻,突然有种强烈的感觉, 原来我一直在等得人就是他。”<br />
“正如你所言,命运将我要的人送到了我身边,我英雄救美, 他以身相许,一路相伴互生情愫, 像书中一般,是不是很有故事感?”<br />
该不该说,这么俗的话本现在已经没人看了,过时很多年了好吗......<br />
叶如尘“哦”了一声,淡淡道:“命运会给你送很多人,昨日买菜的大娘似乎也很喜欢你。不是,你方才还说我胡诌,不信这些呢。”<br />
“这么讲不是好听些吗, 说实在的,无非就是到了适婚年龄, 恰好有这么个人出现在身边,性子不错,既互生好感,两厢有意,便在一起。”<br />
萧呈渊斜睨他一眼,“就是简单的爱情,你懂不懂?”<br />
哈?叶如尘嗤笑,“我家元宵来年都四岁了,你跟我显摆......我与阿辰乃天作之合,一眼万年定终生,就是那种,你懂不懂?我看你估计就不懂。”<br />
萧呈渊语塞,转了下脑子,“一见钟情是吧,真随便。”<br />
“侯爷,秦将军有请。”重山突然来报,打断了二人的闲聊。<br />
萧呈渊走前叩了叩石桌,一副拽拽的很欠揍的模样说道,“天意不顺我便与天斗,顺其自然是不可能的,叶兄,你的人生准则,对我不太适用。”<br />
叶如尘笑而不语,喝完茶也起身离去。<br />
中午早早用了膳,叶如尘等人便驾车离开。<br />
赵淮宁这次没有跟着走,顾青辰说他想留在嘉峪关等萧呈渊伤好。<br />
走之前,赵淮宁问顾青辰“这样会不会不好”,虽然决定留下,但也会忧虑自己一个哥儿这般大胆会惹来异样眼光。<br />
这话已经反复问了好些遍,第一次顾青辰就反问他是否想好,他回答是。<br />
顾青辰受叶如尘影响,没那么迂腐,对此当然无意见。<br />
“赵二公子既然是反复思量做出的决定,萧将军也同意,那何须在意无关紧要之人,我自是不在意的。”<br />
叶如尘也知道此事,因为在出发前赵淮宁也私下找过他。<br />
早上的几句话令赵淮宁心中不安,感觉叶如尘不看好他与萧呈渊,纠结之下还是找来了,自己都搞不清是想得些宽慰还是求证什么。<br />
“叶大人觉得我与萧哥哥不是良缘吗?”赵淮宁问道。<br />
“阻碍万千难以厮守,两人却一往情深生死不渝是一辈子;没有多炙热的爱情,平平淡淡、柴米油盐也是一辈子;毫无情爱,但相互尊敬能携手白头还是一辈子。”<br />
“赵二公子,你觉得什么是良缘?”<br />
什么是良缘,这怎么能轻易断定呢,有人觉得只要相爱就够了,也有人觉得家世品性相配才好。<br />
叶如尘看来,一对人能相知相爱相守,不经历磨难,高兴快乐走完一生就是良缘。<br />
赵淮宁想要的良缘是什么样,那要问他自己。<br />
都说‘宁毁十座庙,不拆一桩婚’。<br />
人家两个人互相有意思,总不能因为算出爱情不顺就强制劝分吧,那所有虐恋情深文的主角们都要be了。<br />
拿钱算命,该说都说了,多管闲事要遭雷劈的。<br />
“喜欢是自己的事,怎么做也是自己的事,旁人无法给出决断,问心无愧即可。”叶如尘说道。<br />
抱歉,不兼职恋爱顾问。<br />
“多谢大人赠言,淮宁懂了。”<br />
赵淮宁微微俯身作礼,“在桂宁县便见识过大人的测算之能,不敢质疑,但还是想随心而行,大人勿怪。”<br />
叶如尘点点头,他理解,信不信是一回事,听不听是另一回事。<br />
离开嘉峪关,在道上走了没多久,就见前方一大队车马快速行来,身着铠甲是军中将士,张一龙忙驾车躲到一旁避让。<br />
“这应该就是萧呈渊所说与他一同离京押送军资的队伍。”<br />
叶如尘推开车窗往外看,“打头那个应该就是中军都督佥事,沈泛。”<br />
等人走完,顾青辰问道:“队伍里怎么还有名太监。”<br />
“不知。”叶如尘摇头,“没听萧呈渊提起,或是他们走后不久,上头又突然有了指示。队伍行的慢,那太监追上后就顺道一起走了。”<br />
“走吧。”叶如尘合上窗户,对张一龙道。<br />
——<br />
嘉峪关,随行而来的皇宫太监手举明黄绢帛,当众高喊:“萧呈渊接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