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了雨,有些湿冷。马文才指挥着六曲鼓捣出一个简易火锅,几个人吃得热乎乎。<br/><br/> 祝英台歪靠在凭几上,马文才 m-o 着胃叫六曲煮消食汤。梁山伯看着两人,脸上的笑容半晌消不下去。<br/><br/> 他忽然坐起身,正色道:“逸华兄,信斋,近几日我一直在思索一件事,却未能下定决心。”<br/><br/> 马文才和祝英台见他这样严肃,也坐起来侧耳细听。“山伯尽管说。”<br/><br/> 梁山伯赧然一笑,道:“山伯家中只有我一独生孤儿,与二位相识这些时日,真如有亲兄弟一般,从未有一言不和、一志不投。今日,我便厚颜说了,山伯愿与逸华兄、信斋弟结金兰之好,不知两位有何想法?”<br/><br/> 马文才愣住了,传说里不是梁祝两人义结金兰的吗?怎么又多出我来了?这,还是原来的梁祝吗?<br/><br/> 第8章相识(下)<br/><br/> 听了梁山伯的话,祝英台喊了一声好,道:“山伯,你这话正和我的意!我兄弟三人同心,其利断金。逸华兄,你怎么看?”<br/><br/> 马文才看着面前两张充满热忱的脸,从未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这是两个真实生活在他身边的人。他们志趣相投、 xi_ng 格相合,他们一起挑灯夜读,共同面对书院流言与排挤。即便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前世故事中的人物,但在这里,他们对他的真情实意却毫不掺假,而他自己其实同样也投入了感情。<br/><br/> 想起以往总在心里将自己置于他们的世界之外,马文才不由冒出点羞愧。<br/><br/> 他咧嘴一笑,道:“好啊,当然好!我们三人便做异姓兄弟。我在家中是幼子,认了你们两个阿弟,往后必定护你们到底!”<br/><br/> 第二天一早,他们便叫书童去买了薄简和各种祭品。每份薄简上都需要写下结义之人的姓名、表字、生辰、三代祖先名讳,制成金兰簿。<br/><br/> 梁山伯家世简单,马文才的身份他们也早已知道,等看到祝英台所写下的祖先名字时,马文才总觉得好像听说过。<br/><br/> 他 m-o 着下巴想了想,忽然惊呼道:“你、你竟然是祝家的?”<br/><br/> 祝英台似乎有些害羞,小声道:“愚弟并非刻意隐瞒,只是初识时不想过分张扬,之后也未有合适的时机提起。还望两位阿兄谅解。”<br/><br/> 梁山伯一直知道祝英台家境十分不错,却也没想到竟是世家子。不过有马文才在先,此时几人交情深厚,他也不那么在乎了。他只是故作生气,道:“信斋倒是瞒得紧,晚上少不得多喝几杯赔罪。”<br/><br/> 祝英台连道:“自然、自然。”<br/><br/> 马文才与祝英台之间还夹杂着南北方士族的矛盾,不过他没那么多家族荣誉感,好友难得,家族什么的与他这样的拖油瓶也没什么关系,便道:“愚兄不多说了,除非你我二人兵戎相见,我都认信斋是我阿弟。”<br/><br/> 祝英台粲然一笑,对他作了个大揖,暗自也是长舒了口气。<br/><br/> 与马文才、梁山伯相处了这些时日,他自然是真心愿意与他们做金兰兄弟的。梁山伯 xi_ng 情耿直、毫无心机,马文才更是世家中难得的爽快人,行事自有章法,从不忸怩作态。相处日久,他心中的担忧也是与日俱增,生怕这两人得知他的身份后疏远了他。此时说出实话,他心中松快许多,恨不得大叫一声。<br/><br/> 等酉时下了学,三人便在院中做了个祭台,摆下香炉,将金兰簿和祭品奉于祭台上。随后,由马文才开始,按年纪长幼,依次焚香祭告祖先。<br/><br/> 待祝英台也焚香完毕,三人一同跪在祭台下,齐声念了结拜誓词。六曲抬着一块案几走来,上面放着一尊酒、一把匕首和三只酒杯。马文才三人各自用匕首刺破指尖,挤出几滴血落在酒里。他们每人喝了一杯,又倒出一杯洒在祭台前,以奠先祖。<br/><br/> 微辣的酒水下肚,叫人心头都泛起热来。三人“阿兄”“阿弟”地互相叫了好几声,又不约而同地笑开。<br/><br/> 晚间,他们特意准备了一顿极丰<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盛的筵席,席间自然少不了好酒。<br/><br/> 喝到兴头上,祝英台拿出琴来又弹又唱,梁山伯断断续续地做了好几首诗,马文才什么都不会,听也听不大明白,打着拍子应和着,给他俩捧场。<br/><br/> 直到月上中天,酒已经喝尽,梁山伯红着脸趴在食几上,马文才眨巴着眼睛推了他几下,没反应。<br/><br/> 转头看祝英台,眯着眼睛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手中还搂着琴。<br/><br/> 马文才喊他:“信斋,信斋?”<br/><br/> 祝英台睁眼看他,轻飘飘“嗯”了一声。<br/><br/> 马文才摆摆手,道:“来,山伯已经醉了,我们把他送回去吧。”一边说,一边挣扎着要从坐席上爬起来。<br/><br/> 但是衣袖和下摆太长,他把衣服踩成一团,险些把自己绊倒。还好三七候在旁边,眼疾手快把他扶住。马文才皱着眉头,接着烛光仔细辨认哪里是衣服哪里是袖子,扯了半天才终于站好,他还骂了一句,“什么破衣服,麻烦。”<br/><br/> 祝英台看着他直笑,道:“逸华,哈哈哈,你怎么这么笨手笨脚。”<br/><br/> 马文才直叹气,道:“要不是、要不是……嗨,不和你一般见识。”他撇着嘴咕哝,“好男不跟女斗。”<br/><br/> 祝英台没听清,问:“你说什么?”<br/><br/> 马文才已经伸着胳膊要去拉梁山伯了,旁边三七都扶不住。<br/><br/> 祝英台觉得这人真能逞强,自己都站不住还要扶别人呢,伸手让银心扶着自己,又让四九和六曲去搀梁山伯。<br/><br/> 梁山伯醉得不轻,哼哼唧唧的,软得像团泥。四九和六曲又不敢太用力,动作有些慢。<br/><br/> 马文才急了,挥着手道:“哎呀,你们怎么这么笨!让开,我来扶着我弟弟!”<br/><br/> 祝英台更清醒些,简直被他气笑了,这不是添乱嘛!“行了行了,”他走过去拉住马文才另一只胳膊,“你慢点儿吧。”<br/><br/> 马文才反手将他挽住,道:“这怎么行,我是大男人,我得扶着你。”<br/><br/> “好好好,你扶着我。”祝英台无奈,就着这个姿势往他房间走去。<br/><br/> 前头四九背起了梁山伯,六曲在旁边护着,三人走向东厢。<br/><br/> 马文才跟在后面,一定坚持先把他们两人送回房间。<br/><br/> 四九将梁山伯放在床上,他一沾枕头就呼呼睡去。马文才还摇头,“这山伯的酒量不行,要练练。”然后转头对祝英台说,“来,送你回去。”<br/><br/> 祝英台的房间就在隔壁,马文才停在他门口就不再动。“你快,快进去休息。”<br/><br/> 祝英台拗不过他,走进房内,边道:“有时真 m-o 不清楚你在想什么。”<br/><br/> 马文才看看四周,严肃着脸凑到他耳边道:“我一个大男人,哪能进你的房间。这次就算了,你一个姑娘家,以后可要当心些。”<br/><br/> “什么?”祝英台怀疑自己是不是喝多了,耳朵出了问题,“姑娘家?”<br/><br/> 马文才嘘了一声,压低声音道:“放心,我会帮你保密的。”还冲他挤挤眼,一摇三晃地往回走,留下目瞪口呆的祝英台。<br/><br/> 回到自己房间的马文才又闹了半天,直到子时才得入睡。第二天的课<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