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新来的官员是裴家一党的人,为人正直清廉,之所以会被分配到稻香县,还是裴家去活动的。<br/><br/> 而桃源村木匠坊的名气也被打了出去,虽说因为推行之后不少地方都有木匠都会制作,但是在稻香县附近的县城乡村,还是只认准桃源村的东西。而且常喜乐虽然把扇车的制作方法上交,却并没有将流水线作业的切割方式也一同交上去。所以其他人没法像桃源村木匠坊一样,扇车做得非常标准和迅速。<br/><br/> 且桃源村木匠坊还带售后服务,若是谁家的扇车哪个部件坏了,只要拿过来就会免费帮忙修理,只要不是故意打砸,在一年内免费替换零件。<br/><br/> 这种服务不管在哪都是少见的,大家都觉得在桃源村木匠坊里买东西让人放心。虽然实际实施起来也就稻香县本地能够享受,其他地方太远一来一回不划算。可大家却也乐意过来购买,也就使得木匠坊的生意更好了。<br/><br/> 有不少村庄、家里殷实的人家,甚至地主,都到常喜盛那订货,使得木匠坊非常的忙碌,所以不得不又在村子里招了四个手脚勤快木工活做的小伙。<br/><br/> 不仅如此,常喜乐还弄了个会员制。<br/><br/> 只要购买桃源村出品的东西,不管是布匹粮食、茱萸粉丝还是吃食摊子上的食物,一次购买达到一定数量,就能拥有会员资格。而下一次一次 xi_ng 购物达到数量则开始积分,积分越多就越能优先购买桃源村出品的新鲜东西。到达一定积分,还会有免费小礼物赠送。<br/><br/> 虽然大多数不怎么值钱,可免费的东西谁不喜欢?<br/><br/> 这些新鲜的销售方式都是大家没有见过的,都觉得很有意思。反正也不吃亏,入了会员也碍不着什么事。<br/><br/> 刚开始有些人并不在意,可随着桃源村制作出来的新鲜玩意越来越多,大家对这会员制也就越来越热衷了。有些人还成为桃源村产品的发烧友,不管出什么,只要是能力范围内的东西,都要去抢着去买。<br/><br/> 如今的木匠坊盈利也非常的可观,就连小工每个月挣的钱都比去挖运河来得多。而且还不用奔波到这么远的地方去,小半年都没法回家一趟。<br/><br/> 木匠坊、榨油坊、吃食摊子的帮工以及常喜盛身边的小助手,都是大家最艳羡的职业。<br/><br/> 整治盐碱地大家如此热忱,跟这个不无关系。<br/><br/> 因为这林林种种大家心里都认定了,只要跟着常喜乐干,就不怕以后没有饭吃。所以大家自然想要好好表现,希望下次有这种机会会找到自己。他吗也看出来了,常家挑人,都是选些勤快能干还老实的。<br/><br/> “水上来了!”<br/><br/> 水车在河边立好,一开始转动就将水带了起来,哗啦啦的灌入到之前挖好的沟渠里,顺着沟渠进入淋水沟主干道,又分散到各个支线淋水沟。而最后流向的河流的出口已经被堵住。只需要等水一点点蔓延上来,将土地覆盖,然后又打开出口就能达到洗盐的目的。<br/><br/> 一直重复三四次,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土地的盐碱程度。而后面又播上紫花苜蓿的种子,过了几年以后,这盐碱地就会真真切切的变成了两田。<br/><br/> 这水渠不仅注重灌还注重排水,平时依靠天然的雨水就能达到冲刷的作用,只要平时注意维护,不让排水渠堵塞,以及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就能保证盐碱地不会再重来。<br/><br/> 虽然一切都只是理论知识,但是大家都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br/><br/> 因为水渠挖好的时候,之前在其他地方播下的苜蓿都已经发芽。原本荒芜的土地冒出了绿莹莹的嫩芽,好像一块非常大的绿地毯一样,瞧着非常的喜人。<br/><br/> 原本担忧这里种不出东西的人全都放下心来,不少人家都已经开始盘算,来年开春要抓些猪崽、羊仔、兔仔等牲畜来养。平时还不少人自发过来清理杂草,使得这些苜蓿出芽率很高,且长势非常的好。<br/><br/> 这边刚把水渠挖好,将苜蓿种上,丰收的季节又来到了,整个桃源村又投入到另一场战役中去<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br/><br/> 而今年的秋收比去年更让人振奋,因为常喜乐之前沤肥的方法,以及茶箍杀虫,使得今年的粮食长势特别的好,到最后竟是比以往足足提高了五六成!<br/><br/> 大家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即便挖腰割稻草的时候累得直不起身来,可依然干劲十足,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消不下去。<br/><br/> 农人最高兴的时刻正是在这个时候,只要是丰收,即便累得昏天暗地,可晚上做梦嘴角都是翘起来的。<br/><br/> 不仅如此,常喜乐之前一直在研究的脚踏立式搅笼式脱粒机终于制作出来了!<br/><br/> 这个可比稻床要轻松得多,只需要踩一踩,就能实现脱粒,八九岁孩童都能够操作。<br/><br/> 这玩意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抢着要试一试,被稻草沾了一脸都舍不得闭上乐得见牙不见眼的嘴巴。<br/><br/> “我以为稻床已经够好使的了,没有想到世界上还能有这么好使的东西!<br/><br/> “可不是吗,咱们喜乐的脑子是咋长的啊,这东西都能做得出来。要不是咱们亲眼见到,我还以为只有天宫上才有这么个好物件呢。”<br/><br/> “现在咱们种地跟玩似的,耕田的时候比以前轻松太多,插秧有秧马,这脱粒有这玩意,舂米有水碾,活计不知道有多轻省!”<br/><br/> “这日子真是过得越来越有盼头了……”<br/><br/> 其实虽然有了这些东西,可大家依然十分辛劳,但是于之前相比,对这些朴实的农夫农妇们来说,已经像是做梦一样了。<br/><br/> 如今常喜乐在桃源村的地位越来越高了,在本村还罢了,外村人见了都要领着自个孩子过来磕头。好像拜神仙一样拜他,美其名曰想要沾一点仙气。<br/><br/> 就连宋挽呈都忍不住唏嘘叹道:“我原本只以为你比普通人稍微聪明了那么一点,没有想到你竟然能耐到这地步!”<br/><br/> 脱粒机出来的时候,宋挽呈也在那试了半天,他虽然从不曾做过农活,却也是见过的怎么一回事的。平日没少写一写感叹农人辛苦的诗句,虽然不及《锄禾》那般经典,却也十分精彩,并非一写文人的无病呻吟。<br/><br/> 所以宋挽呈一试就知道此物一出,会带来多大的震撼,此会造福所有天下人!<br/><br/> 当时他就震惊得连头都忘了用布包起来,稻草屑飞了他一脸。<br/><br/> 他从前总想着,只有走入官道,才能最大限度的为民办事。可如今他才知道从前的他有多狭隘,至少常喜乐做的这些就是他拍马不及的。<br/><br/> 常喜乐被夸得十分不好意思,虽说这东西花费了他不少心血,可还真不是他首创的,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偏偏因为钱家之事,他不敢再把所有功劳都推到不存在的书籍上。<br/><br/> “我是农人出身,在这上头比普通文人灵光也是理所当然的。”<br/><br/> 宋挽呈一副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的表情,“你我兄弟二人说话还这般客气,你年纪这么小怎么言语谨慎得跟个小老头似的。年少轻狂的劲怎么都没有在你身上体现?”<br/><br/> 常喜乐不想与他继续说这个,转移话题道:“现在正是农忙时候,这一阵子都没法上课,宋兄为何不回县里与家人团聚。”<br/><br/> 宋挽呈不乐意了,“常弟<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