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却不行。<br/><br/> 而做得最后的有无意外的是常昱,不过试了一会就掌握了技巧,有模有样的弹了起来。其他人倒是都会了,可毕竟才刚学难免生疏,只怕刚开始的几床被子都不怎么样。<br/><br/> 弹棉花也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做不好东西也大打折扣。<br/><br/> “这玩意还挺有意思的。”曹二嫂一边弹着一边道。<br/><br/> 曹二嫂现在已经不用来回奔波去摆摊,那摊子直接雇人去做了,他们已经做了这么长时间,自然知道每一天收益是多少,所以也不怕被贪了去。再说了若是不信任,也不会放手。<br/><br/> 曹二嫂从吃食摊子抽出身,是为了去掌管茱萸工坊和制粉工坊。<br/><br/> 常家人是常喜乐一手培训的,字虽然认识得还不算多,可基本的算术已经不在话下。且他每次都会灌输一些符合这里情形的管理学理论,教他们会利用数据去分析等等,课程都是以培养他们为管理者为目的的。<br/><br/> 其中学得最好的莫过于曹二嫂和丁三嫂,家里头除了常喜盛,其他兄弟都不善于管理,而更适合去做活。<br/><br/> 常喜兴虽然木讷可种地是一把好手,而常喜旺在榨油坊干得风生水起,他愿意花那力气,却不愿意动脑子。所以管理的事就交给了这两位嫂嫂,至于王大嫂则是负责掌管家中的事。她是长嫂,要负责这些也是理所应当。<br/><br/> 她的 xi_ng 子太软,在外头管人可是不成,不过却是能把家里打点得很好的。<br/><br/> 孙婆子现在虽然还有劲,可管家的事渐渐转给王大嫂,不过钱财依然是不敢给她掌管的。常家如今家底厚,虽然投出去不少钱,每次挣回来一点又有新的事要去做,所以资金都是流动的。但是即便是这样,相较以前,留在手头上的钱财还是不少。<br/><br/> 王家虽说现在老实了不少,可孙婆子依然不放心,实在是王大嫂那 xi_ng 子让她不敢完全信任。<br/><br/> “时间长了胳膊还是挺酸的。”丁三嫂道,方才她也试了一下,就知道这活也不是那么好干的。<br/><br/> 孙婆子看着棉花越弹显得越白,忍不住上前 m-o 了一把,“这东西瞧着就好,到了冬天用这被子肯定特暖和。”<br/><br/> 常喜乐道:“用这东西织的布也十分好,只是得暂时劳烦嫂嫂们了。”<br/><br/> 棉花虽然是新鲜东西,可纺织成线的原理都差不多,家里的几个嫂嫂都织了一手好布,这些不会难倒她们,只要稍加琢磨,就会掌握到诀窍。<br/><br/> 如今是自家用,数量也不多,所以先不雇佣其他人。且常家人还是没有雇佣人伺候自己的概念,从来都是能自己做的都尽量自己做。<br/><br/> 常喜乐还来不及改进这里的纺车和织布机,他对这些也不过是一知半解,得和木匠们沟通,他提供思路,木将门则想法子实现。常喜乐自己折腾也不是不行,知识得耗费很长时间。这次他只打算提醒一两句,让这些木匠自己动脑琢磨。虽然这个过程会放慢,但是也是在提高他们的创造力。<br/><br/> 他所会的东西毕竟有限,且这些人想要独当一面,就得学会思考,而不是只会依赖于他。<br/><br/> 广大人民是非常有智慧的,只要拥有一片适合生长的土壤,就能给诸多惊喜。历史上的那些流芳百世的各类物件,大部分都是这些可爱的人发明创造出来的。<br/><br/> 曹二嫂没好气道:“小五真是越发客气了,跟嫂嫂说这样的话岂不是讨打吗。”<br/><br/> 常喜乐拱手作揖,一派认真道:“是小弟错了,还请嫂子莫要责怪。”<br/><br/> 曹二嫂笑得更欢了,“瞧瞧,我这面子大的,别人恨不得供起来的人还跟我道歉呢。”<br/><br/> 大家听到这话也都笑了起来,纷纷揶揄起常喜乐来。<br/><br/> 现在常喜乐的名声在稻香县以及邻近县城十分的响亮,不管是那些农具,还是以厚道的价格收米粮、茱萸、油茶果、绿豆、木材等物,都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br/><br/> 其实常喜乐收取这<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些东西的价格并未比其他商人高出多少,而是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里,也不能因为自己打乱当地的经济。因为突然的改变,带来巨大震动,很容易导致当地经济崩盘。<br/><br/> 毕竟他没办法经营所有项目,若是其他商人利益受损道一定程度,很有可能反扑,在其他上头找回来。到最后利益受损的依然是百姓,他多给出的钱也不过是被那些商人以其他方式收走,他还平白树立了对敌。<br/><br/> 虽说他现在已经有实力不惧一般的商人,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得了皇帝赏赐的,只要不触及根本没人会动他。但是若真的让人走投无路,那可就不一定了,断人财路等于杀人 xi_ng 命,总有人愿意为利益铤而走险。<br/><br/> 所以他只是像那些商人一样,在丰收的时候故意压价,导致了这些农产品的贬值,价格都是统一的,上下浮动不大。<br/><br/> 如此一来那些商人虽然心中有所不悦,却也不至于无法承受。<br/><br/> 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再加上因他而免税,对常喜乐自然十分感激。虽说常喜乐一直强调桃源村这个品牌,可大家依然不会忘记忽视常喜乐的作用。<br/><br/> 所以有些人家甚至会在家里给常喜乐立起长生牌,每天供奉着,希望常喜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br/><br/> 兴许是有了外界的对比,常家人面对常喜乐的时候,反倒比从前还要放松。彼此之间经常开些玩笑,把外人神话的常喜乐当做是常人当做是家人看,让常喜乐能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里生活。<br/><br/> 否则成天被人当做神一样供着,常喜乐还真觉得不是什么愉快的事。<br/><br/> 弹被子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宋挽呈带着妻儿一起在常家蹭了一顿饭,下午就见到成品了。<br/><br/> 因为还没有织出棉布,所以用的是上好的麻布和丝绸缝的被面。常喜乐曾试图让大家用被套的形式,这样拆洗更为方便,不用每次还得拆线还得缝。可他觉得如此好的提议,在前世广泛运用的东西,在这里竟然行不通。<br/><br/> 大家觉得那样子被子不够平整,也不够贴合,而且不过是缝缝补补几针,又不会累着,便是给否了。<br/><br/> 这还是常喜乐的提议第一次被大家否定,心底感慨不是每样东西都适合这里的同时,也为此感到高兴。常家人现在见识多了,比从前更有主意,也就不会盲从,而是学会了思考,如此是个好现象。<br/><br/> 被子是按照前世常用的一米八床管用尺寸弹的,又宽又大,足足有十斤重。也不知道这里是怎么回事,所有被子都又小又短,常喜乐每次睡的时候卷一下就盖上不盖下,盖左不盖右的,十分的难受。<br/><br/> 如今又不是缺了材料,他可不想委屈自己。<br/><br/> 宛娘 m-o 着新弹好的被子,叹道:“这玩意还真是暖和。”<br/><br/> 曹二嫂 m-o 着柔软且温暖的被子,也道:“可不是吗,这棉被不比那蚕丝被差,又没用蚕丝被那般精贵不像麻那么糙。这东西一亩地就能种出两百多近三百斤,这还是第一次种没啥经验,等明年肯定比这还要多。这个可比养蚕容易,那些蚕最是娇贵,动不动就完蛋了。而且这玩意还容易倒腾,蚕茧抽丝可比这个麻烦得多。”<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