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回来了?”萧臻大惊。<br />
既没有公主府护卫相送,也不见大长公主陪同,出阁的姑娘孤零零一人返家,这可不是好兆头。<br />
萧雅南十分得意地说:“我与大长公主说好了,不再做她的公主妃。”<br />
“胡闹!”萧臻气的直拍大腿,咳嗽声此起彼伏。虽然他也不愿意把孙女嫁给一个女人,可王上选中了她,此事便木已成舟不可更改。<br />
萧雅南赶紧过去给萧臻拍背顺气,宽慰他,“祖父先别生气。此事大长公主会与王上说的,反正我是被休,您怕什么?”<br />
“你懂什么,王上他…”萧臻话未说完,宣诏官的马车已到。<br />
宣诏官下车行礼,道:“右相大人,王上宣您即刻入宫,有事相商。”<br />
萧臻暂无暇教育孙女,回头对萧雅南说:“等我回来再说,你在家待着哪也不许去!”<br />
萧雅南乖乖答应,她知道大长公主此时已在宫中,定是王上下令召祖父商议退婚一事。<br />
萧臻入宫面见王上,大长公主也在旁边。他心中甚为不安。<br />
“丞相来了。”齐王笑着请他入座,“刚才姑母与寡人说,她要休了公主妃。兹事体大,寡人不得不问问你这个当祖父的意思啊!”<br />
“王上,臣今早见小女孙归家,也吓了一跳,还未问清缘由便被王上召见。臣敢问公主妃,小女孙可有何处得罪殿下?”<br />
大长公主点头回礼,“婚姻大事,还需两情相悦,当初是本宫冲动将人接入府中,还望丞相见谅。退婚之后,萧家的嫁妆悉数奉还,本宫还会送上百金作为补偿。”<br />
齐王笑着打圆场说:“姑母言重了,你这样让丞相如何担待的起?”<br />
萧臻赶紧顺着齐王给的台阶往下走,道:“王上说的是。”<br />
齐王看了看大长公主,又看了看萧臻,问:“依二位之见,此事就不能再谈了?”<br />
萧臻先表态道:“臣并无悔婚之意,小女孙被臣宠坏了,臣回去后会悉心教导,还望大长公主殿下莫怪。”<br />
“姑母如何说?”齐王问姜昀。<br />
姜昀无奈笑了笑,道:“王上可知,强扭的瓜不甜。”<br />
“既然两位还愿做亲家,此事便交由寡人来办。”齐王自信满满地说道。<br />
萧臻与姜昀出宫时,齐王派人去丞相府接萧雅南入宫。<br />
萧雅南未见祖父回来,王上又召她入宫,一时摸不清状况。她以为会在宫中碰见祖父,不想只有王上一人端坐殿上。<br />
“臣女拜见王上。”<br />
“免礼,赐座。”齐王从一堆竹简中抬起头,看到萧雅南时眼前顿时一亮,“姑娘之名,寡人早有所闻,百闻不如一见。”<br />
萧雅南被国君夸赞,难掩羞涩,道:“王上谬赞。”<br />
“姑娘可知,寡人为何召你?”<br />
萧雅南从未见过齐王,此番前来只能是因为那一件事,道:“大长公主退婚一事?”<br />
“那你可知,寡人为何选你?”<br />
齐王在朝堂之上抓阄赐婚之事,早已传的沸沸扬扬。不但齐国人尽皆知,恐怕连天下诸国也拿来当饭后闲话。<br />
萧雅南道:“臣女略知一二。”<br />
齐王命人将那日抓阄的方鼎拿上来,对萧雅南说:“这就是决定你嫁入公主府的那只鼎。你可愿与寡人打赌?若你从中抽到自己的名字,便要答应寡人不再提退婚之事。”<br />
这鼎中的竹简少说有二十几个,萧雅南不相信自己的运气这么差,欣然答应。<br />
“王上说话可算话?”<br />
齐王抬手,让人将方鼎捧至萧雅南面前,道:“寡人之言,一言九鼎。”<br />
萧雅南把手伸进鼎中,搅了几下,闭着眼祈祷不要是自己的名字。她将一枚竹简取出,拇指慢慢从字迹上挪开。<br />
[萧雅南]<br />
“……”<br />
萧雅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手气竟然这么差?难道她与大长公主真是天赐姻缘不成!<br />
萧雅南苦着脸坐在垫子上,也顾不得什么君臣礼节了。<br />
齐王大笑,拿起一卷竹简走下殿阶,在萧雅南面前盘膝坐下。他抓住方鼎口晃了一下,道:“再抽一次。”<br />
萧雅南愣住。<br />
赌约还能反悔?<br />
她将信将疑的把手伸进去,拿出的竹简上还是写的她的名字。察觉到不对劲,萧雅南抓了一把竹简出来,发现每个竹简上都是她的名字。<br />
“……”<br />
王上也可以耍赖吗?<br />
齐王支起一条腿,胳膊随意搭在膝盖上,说出其中缘由:“寡人之意,便是天意。”<br />
萧雅南恍然大悟。无论王上如何抓阄,嫁给大长公主之人必是她萧雅南。<br />
萧雅南摇头,“为什么?”<br />
“因为你是丞相的孙女,齐国之内没有人比你的门第更高。你是寡人的不二人选!”<br />
齐王将手中竹简递给萧雅南,萧雅南接过来,看到“国书”二字,“臣女不敢。”<br />
“寡人许你看。”<br />
这是赵国写给王上的联姻国书,指明要求娶大长公主姜昀。<br />
“这…”萧雅南有些不懂了,公主一直都是各国联姻的筹码,即便王上舍不得,也不应强迫本国女子嫁给大长公主来拒绝和亲。<br />
难道姜昀的幸福,比整个齐国还要重要?<br />
“先王十年,营丘被围,齐军全部主力陷于南部战场。长公主昀自请突围,向邻国求援。当时齐楚交战,列国皆作壁上观。即使成功突围,也未必能说服他国派兵驰援。长公主不辱使命,昼夜不停奔至韩魏两国,终说动两国国君出兵援救。”
既没有公主府护卫相送,也不见大长公主陪同,出阁的姑娘孤零零一人返家,这可不是好兆头。<br />
萧雅南十分得意地说:“我与大长公主说好了,不再做她的公主妃。”<br />
“胡闹!”萧臻气的直拍大腿,咳嗽声此起彼伏。虽然他也不愿意把孙女嫁给一个女人,可王上选中了她,此事便木已成舟不可更改。<br />
萧雅南赶紧过去给萧臻拍背顺气,宽慰他,“祖父先别生气。此事大长公主会与王上说的,反正我是被休,您怕什么?”<br />
“你懂什么,王上他…”萧臻话未说完,宣诏官的马车已到。<br />
宣诏官下车行礼,道:“右相大人,王上宣您即刻入宫,有事相商。”<br />
萧臻暂无暇教育孙女,回头对萧雅南说:“等我回来再说,你在家待着哪也不许去!”<br />
萧雅南乖乖答应,她知道大长公主此时已在宫中,定是王上下令召祖父商议退婚一事。<br />
萧臻入宫面见王上,大长公主也在旁边。他心中甚为不安。<br />
“丞相来了。”齐王笑着请他入座,“刚才姑母与寡人说,她要休了公主妃。兹事体大,寡人不得不问问你这个当祖父的意思啊!”<br />
“王上,臣今早见小女孙归家,也吓了一跳,还未问清缘由便被王上召见。臣敢问公主妃,小女孙可有何处得罪殿下?”<br />
大长公主点头回礼,“婚姻大事,还需两情相悦,当初是本宫冲动将人接入府中,还望丞相见谅。退婚之后,萧家的嫁妆悉数奉还,本宫还会送上百金作为补偿。”<br />
齐王笑着打圆场说:“姑母言重了,你这样让丞相如何担待的起?”<br />
萧臻赶紧顺着齐王给的台阶往下走,道:“王上说的是。”<br />
齐王看了看大长公主,又看了看萧臻,问:“依二位之见,此事就不能再谈了?”<br />
萧臻先表态道:“臣并无悔婚之意,小女孙被臣宠坏了,臣回去后会悉心教导,还望大长公主殿下莫怪。”<br />
“姑母如何说?”齐王问姜昀。<br />
姜昀无奈笑了笑,道:“王上可知,强扭的瓜不甜。”<br />
“既然两位还愿做亲家,此事便交由寡人来办。”齐王自信满满地说道。<br />
萧臻与姜昀出宫时,齐王派人去丞相府接萧雅南入宫。<br />
萧雅南未见祖父回来,王上又召她入宫,一时摸不清状况。她以为会在宫中碰见祖父,不想只有王上一人端坐殿上。<br />
“臣女拜见王上。”<br />
“免礼,赐座。”齐王从一堆竹简中抬起头,看到萧雅南时眼前顿时一亮,“姑娘之名,寡人早有所闻,百闻不如一见。”<br />
萧雅南被国君夸赞,难掩羞涩,道:“王上谬赞。”<br />
“姑娘可知,寡人为何召你?”<br />
萧雅南从未见过齐王,此番前来只能是因为那一件事,道:“大长公主退婚一事?”<br />
“那你可知,寡人为何选你?”<br />
齐王在朝堂之上抓阄赐婚之事,早已传的沸沸扬扬。不但齐国人尽皆知,恐怕连天下诸国也拿来当饭后闲话。<br />
萧雅南道:“臣女略知一二。”<br />
齐王命人将那日抓阄的方鼎拿上来,对萧雅南说:“这就是决定你嫁入公主府的那只鼎。你可愿与寡人打赌?若你从中抽到自己的名字,便要答应寡人不再提退婚之事。”<br />
这鼎中的竹简少说有二十几个,萧雅南不相信自己的运气这么差,欣然答应。<br />
“王上说话可算话?”<br />
齐王抬手,让人将方鼎捧至萧雅南面前,道:“寡人之言,一言九鼎。”<br />
萧雅南把手伸进鼎中,搅了几下,闭着眼祈祷不要是自己的名字。她将一枚竹简取出,拇指慢慢从字迹上挪开。<br />
[萧雅南]<br />
“……”<br />
萧雅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手气竟然这么差?难道她与大长公主真是天赐姻缘不成!<br />
萧雅南苦着脸坐在垫子上,也顾不得什么君臣礼节了。<br />
齐王大笑,拿起一卷竹简走下殿阶,在萧雅南面前盘膝坐下。他抓住方鼎口晃了一下,道:“再抽一次。”<br />
萧雅南愣住。<br />
赌约还能反悔?<br />
她将信将疑的把手伸进去,拿出的竹简上还是写的她的名字。察觉到不对劲,萧雅南抓了一把竹简出来,发现每个竹简上都是她的名字。<br />
“……”<br />
王上也可以耍赖吗?<br />
齐王支起一条腿,胳膊随意搭在膝盖上,说出其中缘由:“寡人之意,便是天意。”<br />
萧雅南恍然大悟。无论王上如何抓阄,嫁给大长公主之人必是她萧雅南。<br />
萧雅南摇头,“为什么?”<br />
“因为你是丞相的孙女,齐国之内没有人比你的门第更高。你是寡人的不二人选!”<br />
齐王将手中竹简递给萧雅南,萧雅南接过来,看到“国书”二字,“臣女不敢。”<br />
“寡人许你看。”<br />
这是赵国写给王上的联姻国书,指明要求娶大长公主姜昀。<br />
“这…”萧雅南有些不懂了,公主一直都是各国联姻的筹码,即便王上舍不得,也不应强迫本国女子嫁给大长公主来拒绝和亲。<br />
难道姜昀的幸福,比整个齐国还要重要?<br />
“先王十年,营丘被围,齐军全部主力陷于南部战场。长公主昀自请突围,向邻国求援。当时齐楚交战,列国皆作壁上观。即使成功突围,也未必能说服他国派兵驰援。长公主不辱使命,昼夜不停奔至韩魏两国,终说动两国国君出兵援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