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上次听岭南的发展计划,有了个初步的印象,感觉那儿遍地都是金子。<br/><br/> “两边分别设厂吧。”阮白戳了一块冰镇蜜瓜塞进嘴巴,舒服的眼睛都眯了起来,细嚼慢咽下去,才接着说道,“本来应该京畿地区应该先弄个厂,不过那旮旯扯皮多,咱们还是等他们扯皮完了,再来求咱们吧?”西京可以设一个,最起码先把到温泉庄子的路给修出来。<br/><br/> 越泽王虽然觉得京城怎么就成了“旮旯”了,但是被求总好过去求别人。再说……他看看边上的金子,他现在不差钱!<br/><br/> 有了钱,越泽王一家也没回去。王妃跟着阮白学做生意,越泽王则被阮白打发去建学校。两个孩子整天跟着胖子们疯玩。原本蔫儿了的胖子们,有孩子带也精神十足了。阮白怀疑小胖是把周杭周榕当成了羊,天天追着放牧来着。<br/><br/> 顺阳雨水少,为了赶时间,各种建筑都是临时 xi_ng 的土坯房子,加上越泽王的大量技术支持,盖房子的速度不慢。反正榷场嘛,能用来交易和短期住宿就行了,谁也不是在这儿定居,也不允许定居的。<br/><br/> 许多行商已经闻风而动。曹将军本来还担心集市这边的商人会有所减少,结果商人的数量却不减反增。用阮白的话来说,榷场那儿是外贸,集市这儿是内贸,需求、商品和市场不一样,就算有小部分重合,其实也没多大关碍。<br/><br/> 毕竟,行商其实都是一些中小商人组成的商队,资本不多,很少能够参与那些国家贸易的。最早跟着阮白做事的几个行商倒是有资本,可惜进榷场买卖货物,还需要凭证。现在这个凭证,全大周的商人都在撕。他们这几个跟脚薄弱的暴发户,还真不够看的。<br/><br/> 最后他们推了胡商出来,集了几家之力,又仗着阮白的交情,总算是弄到了一个名额。<br/><br/> 到了初秋的时候,榷场正式开放。<br/><br/> 以往这个时节,边关这里是最紧张的时刻。一般就在这个时节前后,就能看出来今年要不要打,是小规模刺探,还是大规模团战。<br/><br/> 今年和往年有很大不同。今年草原风调雨顺,大周可以预期到丰收,匈人的日子过得不错。<br/><br/> 榷场的成立是经过了周匈两国官员共同制定的。哪怕诸如大周的铁器和匈人的战马之类,是绝对不允许出现在榷场的货物,但是有个明确可以大宗交易的平台,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br/><br/> 而且有榷场,并不表示要放弃走私这一条途径不是?<br/><br/> 榷场开放这一日,大量的匈人和周人都来到了榷场。<br/><br/> 气氛一度有些紧张,但是在双方官员的主持下,情绪都比较克制。买卖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进行了下去。<br/><br/> 匈人们原本担心的周人的狡猾也并没有出现。任何货物的价格,在榷场都有明确的登记,并不存在乱开价的情况。匈人也同样如此。<br/><br/> 能够来榷场的商人,在大周都是万里挑一;匈人也是一样。他们几乎都是在大部落有身份的人,本身就是走私商的重要客户。他们轻而易举地发现,在榷场购买货物,比从走私商那里拿到的价格更便宜。而且因为不需要经过风吹日晒,货物的品相都要好上一筹。<br/><br/> 周人需要收购的货物,匈人也有很多。譬如说各种皮毛,羊毛更是大量需求。<br/><br/> “最好是冬天的羊毛,质量好。”<br/><br/> “冬天没羊毛,羊容易冻死。”<br/><br/> “你给羊圈盘个火炕。”<br/><br/> “火炕是啥?”<br/><br/> “火炕简单,我教你。没柴?我这儿有煤,要不?可便宜了。”<br/><br/> 榷场上到处都充斥着周话匈话,大部分都是夹杂在一起,各种口音混杂,也亏得他们都听得懂,连猜带蒙地竟然一点都不耽误做生意。<br/><br/> “田田,回家。”高大俊美的青年紧紧挨着另外一个文弱书生,细心地给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br/><br/> 文弱书生穿着一身官服,浑身热得都在冒烟,就着水囊喝了一口水,又递给身边的青年<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先喝水,等会儿回家。我给二狗传话了,让他弄点冰来,咱们晚上就不用那么热了。”<br/><br/> 青年拉了拉书生的手,低头在他颈边亲昵地蹭了蹭:“弄了冰,晚上也热。田田冬天晚上都出汗呢。”<br/><br/> 文弱书生愣了一下,然后整个人都裂了。擦,他晚上好好睡觉会出汗么!怪谁把睡觉变成动词的!<br/><br/> 作者有话要说:<br/><br/> 小胖(/≧▽≦)/:走,去放牧!<br/><br/> 大胖(* ̄︿ ̄):不去,这儿又没羊。<br/><br/> 雪雪\\(≧▽≦)/:这儿有好多人可以放!<br/><br/> 胖球(* ̄w ̄):放!<br/><br/> 第一百五十九章<br/><br/> 水泥路<br/><br/> 身边都是自己人,就是好办事。<br/><br/> 田凯中午说要冰,下午冰就送来了。<br/><br/> 主持榷场建设的人就是田凯复。朝廷是个熬资历的地方,他虽然有能力,但是之前就升了一级,哪怕现在他负责的事务,已经远远超过他的品阶,但也不好那么快就给他升官。<br/><br/> 不过榷场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他弄得好了,等回去少说也是一个侍郎的位置。再加上一些和他立场相对的官员,对于建设榷场这个差事,也兴趣不大。毕竟榷场建造的地方是在顺阳,边境的地方哪里有京城好?<br/><br/> 再说,就算做得好了,到时候不在上司跟前露脸,再想回来是件容易事?<br/><br/> 这些都不是田凯复顾虑的地方。<br/><br/> “学生不能和先生分担,是学生的不是。”阮白亲自送冰过来,看着黑了一圈的田凯复,颇有点不好意思。<br/><br/> 田凯复倒是不以为意,摆了摆手:“我自己倒是没事,就是两个小侄子有些水土不服。”阮白在他眼中并不算是个纯粹的学生,他从阮白身上学到的更多,倒是阮白现在对他越来越敬重,让他有些不适应。<br/><br/> 他是知道阮白在给他做面子。毕竟他们私底下如何是一回事,表面上他要是能坐实了阮白先生的名头,对他的地位是个不小的提升和稳固。<br/><br/> 毕竟阮白虽说和平西王府摆在同一条船上,但是人家造成的影响力却是铺开在全国的。到现在他参与的,哪一样都是大手笔。好不夸张的说,阮白盘活了整个大周的经济民生。现在朝中那些眼高于顶的大人们,只要是阮白的提案,哪怕看起来再怎么不可思议,也都没人敢直接张口否决,而是更偏向于找个地方试试。<br/><br/> 阮白拿了两个荷包,亲自递给两个小孩儿:“一点小东西,拿去玩。”<br/><br/> 两个小豆丁脸红红地给阮白道谢。这个哥哥和家里人不一样,笑眯眯的,一点都不像大伯。大伯好凶哒,经常把爹爹打得嗷嗷哒。<br/><br/> 田凯复拍了拍两个孩子的肩膀,叫他们自己去做功课。自己带着阮白去书房。<br/><br/> 他在越泽的住处不大,得办公居住,还住着一个亲弟弟一个堂弟两家人,还需要留出足够的场地来练武,布局方面很是局促。<br/><br/> 阮白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要来怎么不早说,我好提前给你安排住处。”越泽虽然不是他的地盘,但是他好盆友的地盘,弄间合适的宅子有什么不方便的?<br/><br/> 小书房<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