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探索令
('\n\t朱允熥颔首:“据传,在大海东方,约有2万里的地方,存在着如同中原般的大陆。自牧野之战后,一些殷人选择向北逃亡,具体是怎么回事,这么多年来,谁也不知道。”<br /><br />朱高炽眉头微皱。<br /><br />显然,他想起了什么。<br /><br />“梁书中有言,扶桑在汉国正东两万余里……史记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br /><br />朱高炽眉心微蹙,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这是东海之外的历史记载。如果当时真有殷人往东方迁徙,他们目的地极有可能就在这几处。”<br /><br />朱彬在旁边一脸愣怔。<br /><br />虽然每个字都能听明白,但却无法理解具体内容。<br /><br />他对朱高炽的见识,佩服得五体投地。<br /><br />朱允熥嘴角挂笑。<br /><br />作为大明皇族,可不是只会读诗书。<br /><br />但朱高炽的学识跟记忆力,却是绝无仅有的。<br /><br />“可以肯定,海洋对面确实有一块从未被探索过的土地。”<br /><br />朱允熥不紧不慢地说道。<br /><br />“传说之地……”<br /><br />朱高炽抬起头来,有些不确定地问道:“您是想去瞧瞧?”<br /><br />话刚落音,他又立刻摇了摇头。<br /><br />“现在局势平稳下来了,你应当返回京师。不过,你也肯定会派人前往实地考察一番吧?如果真是那样一块沃土的话,我朝断没有理由弃之不顾。”<br /><br />“多年来,我朝对外交流过程中,逐渐了解到,除了西边有一个欧罗巴,几乎没有其他大国,就连这个欧罗巴实力也较弱。”<br /><br />无可否认,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大明是首屈一指的强大存在。<br /><br />朝廷内部对此有着十分明确的认识。<br /><br />即使现阶段大明影响力,尚未触及遥远地区,但这并不妨碍大明对于未知领域的持续探索跟了解。<br /><br />秦寿得到了诸多赏赐,唯独书籍除外。<br /><br />这条规矩,在朝中获得了统一支持。<br /><br />严格限制将本国典籍流传出去。<br /><br />没有任何一位大明人,愿意用大明知识去扶持弱小地方。<br /><br />朱允熥语气平静。<br /><br />“至少得亲自去瞧瞧才行。”<br /><br />“派何人?”<br /><br />朱高炽抛出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br /><br />秦朝时,有徐福东渡樱花国的传说,但真相至今无人知晓。<br /><br />要是这传说是真实的呢?<br /><br />有这么一批人从大明前往那片未知之地,发现那里与中原相仿,进而定居下来,届时大明又该如何处置这个问题?<br /><br />思索再三。<br /><br />朱高炽目光逐渐变得紧张。<br /><br />“你打算让他去?”<br /><br />细细思量之后,朱高炽认朱尚炳是最合适的选择。<br /><br />只要给他配备足够军队,他便可一路北上,穿越冰封海峡,代替朝廷去那一边详查一番。<br /><br />“他不够稳妥。”<br /><br />朱允熥直截了当地给出了意见。<br /><br />朱高炽立刻放松了心情。<br /><br />接着,他又显露出好奇,很想知道在朱允熥到底会挑选谁执行这一任务。<br /><br />朱允熥没有卖关子。<br /><br />“刘远应该还跟随允炆吧。”<br /><br />西边是何时摆脱那般肮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脏且无序的状态,瞬间跨越时空的隔阂,一跃成为全球翘楚的?<br /><br />这个问题,朱允熥已在过去的岁月里多次反思。<br /><br />眼下,他已经大致有了眉目。<br /><br />是因为自汉代起,便不断向西传播的东方文明。<br /><br />两宋时期以后,牧民亦在其迁徙途中,携带了大量书籍至西方。<br /><br />过去数百年的积累,连同当前的几百年光阴内,积淀数千年之久的文化遗产逐步流向异邦。<br /><br />知识的力量不可小觑,每次新朝建立、新政推行都象征着社会的巨大进步。<br /><br />相反,在长期动荡不安的状态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进展难以维持。<br /><br />那么为何西方却能成长起来呢?<br /><br />东方好似天上坠落下来的蛟龙一般,虽已遭受重创,但依旧静默地卧于大地之上。<br /><br />而那些仍旧生活在动乱中的西方人,趁机悄悄侵蚀。<br /><br />没有人愿意公开承认,这一切其实是一个虚构出来的。<br /><br />因为在绝对力量尚未形成之前,现有制度无法轻易被颠覆。<br /><br />外部虎视眈眈的对手,既多又强。<br /><br />内部矛盾也极其尖锐。<br /><br />不过万事万物终归是有因果联系的。<br /><br />朱允熥相信真相总有一天会被揭示。<br /><br />但是。<br /><br />那都是后话了。<br /><br />现在,身为大明储君的他,只需要确保这个世上没有任何势力,可以动摇大明,让外界的每一个部落都处于臣服状态。<br /><br />唯有如此,方能彻底杜绝一切潜在威胁。<br /><br />“大明不必急于扩张疆域,但必须洞悉世界的全貌。”<br /><br />朱允熥表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br /><br />了解对手,才能在任何情况下占据优势。<br /><br />朱高炽颔首:“既然如此,不妨让允炆与刘远率队前往海峡一探究竟。”<br /><br />朱允熥摇了摇头:“不仅仅是海峡,也不仅仅是对岸大陆。我打算发布一条通告,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决定。”<br /><br />向全民公布这份由太孙颁布的重要命令。<br /><br />朱高炽兴致勃勃。<br /><br />朱彬默默地聆听着两人之间的交谈,心中涌起一股庆幸之情。<br /><br />幸好自己及时投奔了大明。<br /><br />要不然,现在估计早就魂断呼伦湖畔了。<br /><br />从今以后,则将以顺安王身份,在大明享受无上荣耀。<br /><br />朱允熥进一步解释道:“我要公告全天下的臣民,任何人只要出海或出关去探索未为人知之地,并记录下所遇之地的种族、人口情况、风景地貌及其资源信息,带回中原,都将获得丰厚奖赏。”<br /><br />西方人凭借几艘破旧航船,就找到了大明。<br /><br />而拥有强大舰队的大明,没理由发现不了那些未知之地。<br /><br />西方那几条简陋小船,在大明看来啥也不是。<br /><br />朱允熥细细思量了一番。<br /><br />那些船甚至连加入大明海军后勤队都不够格,更不用提成为主力战舰参与作战。<br /><br />与民间那些海船相比如何呢?<br /><br />他又认真思考了一下。<br /><br />出发北方之前,他就听闻,在中山王府主导下的许多海上商人,已经成功将旗舰载重量,提升到了3000料水平。<br /><br />据说目前正在争取5000料级的商船建造权利。<br /><br />并非仅限于官方才能培养优秀工匠。<br /><br />众多世家门下也藏龙卧虎,不乏杰出人才。<br /><br />有消息甚至称:只要政策放宽,对私人造械所建造超大型船只的支持力度,打造新式运输工具,将指日可待。<br /><br />新时代背景下,大明百姓正展现出全新活力。<br /><br />大明正蓄势待发,开启环球考察之旅。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