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br/><br/> 只要是那天观战的棋迷,任谁都记住了连晓然这个名字。<br/><br/> 打破柳文闵的高压统治,夺下了许久未得的三星杯,加之那盘惊采绝艳的弃三劫弃大龙,连晓然成了一段时间棋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br/><br/> 好几家报社都报道了连晓然勇夺三星杯的事迹,更是有一位姓张的记者,在报道中这样写道:“连晓然九段曾经击败过蒋策淳五段,蒋策淳五段也惊叹于连九段的手段之诡,私底下都是用‘鬼棋’来称呼连九段。就三星杯的第三局而言,说连九段是鬼才,也并不为过……”<br/><br/> 这个报道过后,鬼才的叫法一下子就在棋迷间流传开了。<br/><br/> 还有人嫌不够似的,在看过连晓然的所有能找到的棋谱后,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文字,分析完连晓然的棋风,在最后给连晓然又按了一个外号:袖里剑。<br/><br/> 剑于袖中,一招出手,便如雷霆闪电,鬼魅莫测。<br/><br/> 这个外号被媒体一引用之后,和“鬼才”这个外号一样疯狂流传在棋迷当中,被朋友好几次调侃,连晓然也对他的外号从一开始无奈到后来的翻白眼,最后已经完全麻木了。<br/><br/> 他把奖金全部打到了母亲账上,结果自己母亲打了个电话骂了他一顿,要他自己留着用,连晓然“嗯嗯”应着,然后瞬间就当作自己没听到。这态度惹恼了母亲,她差点没气的跑来北京揍他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一顿。还好他向自己老师求援,才免去了他被自己妈妈在棋院门口胖揍的命运。<br/><br/> 夺下三星杯后,采访的人络绎不绝。接受采访了个几次,连晓然终于烦了,而后高挂“免战牌”,以各种理由拒绝记者的采访。<br/><br/> 虽然有些人对他颇有微词,但连晓然根本不惧这样的流言。被在公众场合问的烦了,他眼睛一瞪,就说了一句“这只是个开始而已没必要把那次的赢棋多当作一回事吧”,倒是让不少人偃旗息鼓。<br/><br/> 有棋迷因为连晓然的个 xi_ng 喜欢他,也有人因为连晓然的个 xi_ng 讨厌他,但连晓然我行我素,完全不理会别人的看法。<br/><br/> 而这一次的采访,连晓然无论如何也推不掉了。<br/><br/> 因为那是自己老师让自己接待的。<br/><br/> 连晓然叹了口气,想来这也是个机会,便让记者和摄影师一起去他的住所去采访。记者是一名女 xi_ng ,连晓然在一些场合也看到过她随行,只知道高雪似乎和她熟识,便没有多大抗拒。<br/><br/> 连晓然一直住在棋院,没有搬离过,他的房间并不像其他少年的房间一般凌乱,相反来说算是干净的。记者一进门,就被抬首可见处的书架吸引了。<br/><br/> 连晓然给记者和摄像师倒了两杯水,坐下之后,记者开始向这位19岁的世界冠军发问。<br/><br/> 从一开始的“连九段一直住在棋院吗”到“三星杯获胜之后有何感想”,连晓然认认真真的回答着,话语里没有一丝敷衍,让听闻同行传言良多的女记者微微诧异。<br/><br/> “为什么连九段会在前一段时间拒绝记者的采访呢?”记者忍不住问了这个问题。<br/><br/> 连晓然一愣,回答道:“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本身就没什么好在意的,我不想一日复一日的被询问起三星杯的这件事,听多了赞美我会飘飘然,而路还很长,这只是一个起点。”<br/><br/> 老于世故的女记者须臾间就知道连晓然说的是真话。<br/><br/> 这只是一个执着下棋的棋手罢了。她想。<br/><br/> “连九段,你对你的对手柳文闵九段有什么看法么?”女记者接着发问。<br/><br/> “……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连晓然言简意赅,而后严肃补充了一句:“虽然人品有问题。”<br/><br/> 记者忍俊不禁,她是知道柳文闵和连晓然之间的龃龉的,也记得柳文闵公然在记者面前说连晓然“是个才华洋溢的后辈,就是比较讨人厌”的事情。笑了好一阵,女记者问出了她要问的最后一个问题:<br/><br/> “连九段,棋迷们都<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说你是可以媲美天才柳文闵的鬼才,你对此有何看法。”<br/><br/> 连晓然罕见的沉默了很久,他站了起来,说了一句“稍等一下”便离开了,女记者和摄影师面面相觑,没过多久连晓然拖着一个箱子过来了。<br/><br/> 拖到记者面前,连晓然打开盖子,让女记者看里面的东西。<br/><br/> 女记者探头,惊异的发现那里面的都是些老旧围棋书以及一本一本的笔记本。连晓然拿出一本笔记本给了女记者,女记者翻开一看,眸中染上重重的惊愕。<br/><br/> ——笔记本里全部是棋谱和心得!<br/><br/> 女记者看到上面有标注时间,她算了一下,这是连晓然十岁的棋谱。的确是这样,上面的字体也很稚嫩,不太像后来写的一手好字的连晓然的字迹。女记者再翻了翻,上面还有其他人的棋谱,是当时的一些经典的棋局,幼年的连晓然把他觉得厉害的每一手都标注起来,并且写了解说。<br/><br/> “这是我父亲教给我的方法。”连晓然声音充满了留恋:“我最开始学会写的字就是‘长立挡并’这些术语……这个习惯我一直保存到现在,自己的棋谱和别人下的好棋谱我都一一记录下来,现在我的书架上还有最近记下来的棋谱。”<br/><br/> “和棋院里的其他人一样,我看谱打谱也会弄的比较晚,训练也会认真对待,平时也会拉人下棋,或者在网上下网棋。如果我是鬼才,那么其他人都是。”<br/><br/> “我不是什么鬼才,我只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br/><br/> 连晓然平静的说道。<br/><br/> 女记者镇定一下自己,忍不住问了一个自己没有准备过的问题:“那么连九段,为什么是你拿到了睽违已久的三星杯冠军呢?”<br/><br/> 连晓然先是一呆,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了一句熟悉的话:“运气好。”<br/><br/> 接着他又笑了起来,而后认真的回答道:“换作是任何一个中国棋手,我相信也会夺下冠军。围棋起源于中国,没道理让它再外漂泊。不管多少年,它终是有一天会回来的,围棋迟早有一天会回家,我不过只是顺水推舟。没有人,能够阻挡它的回家。”<br/><br/> 女记者久久说不出一句话。<br/><br/> 她是记者,同样是一名业余5段的棋手。中国围棋最 yi-n 暗的那些年,她是一直看过来的,痛心,难过,却毫无办法。她无法去指责屡屡被击败却始终冲在第一线的棋手,她明白输棋是一种怎样的痛苦。<br/><br/> 而今天有名棋手告诉她,围棋要回家了。<br/><br/> 女记者眼中涌出泪水,抽噎起来。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忘了采访,忘了面前还面对着那位19岁的少年。她看遍世间炎凉十余载,终是被这个年轻的九段的话语唤起了最初的感动与爱,那是对围棋的,对棋手的,那份最纯粹、最无暇的情感。<br/><br/> 是啊,围棋会回家的,一定会。<br/><br/> 而她,将见证历史,中国围棋破茧成蝶的历史。<br/><br/> 一定如此。<br/><br/> 女记者泪眼朦胧的想着。<br/><br/> 直到连晓然递给她纸巾,女记者才猛然醒悟过来。她胡乱擦掉眼泪后,眼圈微红的对连晓然说了一句“抱歉”。连晓然摇摇头,沉默的坐了回去。<br/><br/> 气氛有些尴尬,女记者连忙说了一句“连九段,能让我看一下书架上的棋谱吗”,得到连晓然“请便”的答复,女记者立刻起身走到了书架前,拿出一本笔记本细细看起来。<br/><br/> 抽了几本翻看后,女记者逐渐感<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