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不知玩为何物。”<br/><br/> 可当他看到肩摩毂击的闹市时,仅有的好奇心转化为厌恶。他自小便不喜别人触碰,何况那些人的衣服……他都可以看到上面的污渍了。倘若这些东西附着自己的身上,胤礽足足打了个寒颤。<br/><br/> 其实是胤礽挑剔了,这棋盘街是接近皇城、宫城和六部办事之所,各府部对列街之左右。虽是来往人多,却都是有头有脸的八旗子弟。位于紫禁城之东的内市每月的交易时间只有三天,是以许多人会到这边来采购。<br/><br/> 纵使百般不甘愿,胤礽也没办法。他阿玛正拉着他询问物价。久而久之,胤礽便找到乐子了。因为他发现卖东西的人看着康熙开口,便是喜笑颜面。只见康熙只是问完了就若有所思地离开,便是掩不住的失望。每当看到他们失望的表情,胤礽心里的小鼓就在止不住欢快地敲着。<br/><br/> 胤礽心里如此欢快,他阿玛可没他那么轻松。虽有户部每月呈上来的各地物价,和汤斌于江南呈上来的物价总汇。但康熙还是想自己亲身去视察。正好赶着今日没有公务出来走一走,至于太子——那是他临时拉来作伴的。<br/><br/> 康熙十二年开始的平定三藩之战,前后八年。然后是对台湾用兵。耗费了大量钱财。各地物价是直线往上涨。如今三藩和台湾两地战事已经平复,整个康熙二十三年都处于经济恢复期,各地物价由高转低。<br/><br/> 但随之而来影响物价的就是天灾。今年,江南、江西、河南、湖广等省二十六州县相继旱灾、水灾不断,这些地方的赋税他已经责令户部依照受灾程度减免。<br/><br/> 户部并非没有调整物价的法子,只是,几场战事让国库连年亏空,东北部雅克萨之战又迫在眉睫,要腾出库银调整物价又岂是那么简单的事。<br/><br/> 总的一番走下来,康熙是心绪复杂,胤礽是满心愉快。不过,既然一年难得如此空闲之日,康熙也不完全打算让自己耗在这。他拉着胤礽进了侍卫事先准备好的马车去了城西的城隍庙市。这里是京城的古董市场,据言是:彝鼎之曰商周,匜镜之曰秦汉,书画之曰唐宋,珠宝、象、玉、珍错、绫锦之曰滇、粤、闽、楚、吴、越者应有尽有。<br/><br/> 康熙自视对古董是一知半解,仅有的了解也是源于乾清宫中的几件藏品。此番前来,不过是看看而已。其中也不乏有明朝宗室遗留下来的东西。康熙见往来之人皆是衣着富贵之人,提着鸟笼子溜达的大老爷们也不少,还有一些文人围在字画前观赏。<br/><br/> 康熙见一处人多,便也凑上前去。听那店家说:“各位爷,今个我这幅卷轴是明初宋广的风入松词轴,各位爷都可以上前瞧一瞧……”<br/><br/> 明朝丛帖汇刻之风盛行,明初书法以“三宋”为代表,而这宋广就是其中一人。其传世之作多为草书一体,而那副风入松词据说是宋广晚年的一幅草书作品。<br/><br/> 总体来说,明朝相比对文人十佳诸多高压政策的现在,算是一个文人思想很开放的朝代了。也许是因为文人处境的急速转下,明朝的很多字画在现在可谓是趋之若鹜。对此,康熙不管怎么想,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br/><br/> 等康熙从人群中出来,才感觉到不对劲,好像忘了什么东西。这时,一直跟在身后时时照看着自家主子的梁九功说了句:“主子,二爷说他去对面的玉器店看看。”<br/><br/> 康熙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忘了儿子。急急向对面的玉器店走去,康熙见胤礽站在摆放扳指的柜子前。他见康熙进门,便指着其中一对白玉扳指说:“阿玛,儿子想要。”<br/><br/> 康熙见那对扳指上雕刻有细小的诗文,颜色倒是白亮通透,这边就有店家凑上前来说:“二位爷,您瞧您这眼光真好,这对扳指啊,叫白玉刻莲纹诗文扳指。是小的好些年前在云南那边淘来的,一直放在里头,前几日才摆出来。您看我这扳指……”<br/><br/> 店家是一边拿出扳指递给康熙,一边一通自夸。康熙见这扳指也确实很漂亮,儿子难得开口要样东西,他买下来又何妨。心满意足的胤<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礽把刚到手的礼物塞给随行的侍从,自己任由康熙牵着手走出店门。<br/><br/> 不远处有另一家玉器店正是人多的时候,康熙又凑过去看热闹。只听那人说:“这个是汉代的玉蝉,这可是件玉冥器。你来看,这背部的冀脉,腹面刻出足及腹节。所雕细线沟底有小圆坑,这左件蝉翼脉又不是不同的雕刻法式。可谓稀世珍品啊。”<br/><br/> 所谓的玉冥器其实就是作为陪葬品的玉器。其实许多上古流传下来的玉器大多都是玉冥器。玉冥器所用的玉块或玉琮往往多切一刀,以示与实用物之区别。它出现在周至汉这一段时期,是当时的人相信以玉器堵塞死者的各个窍穴,能阻止真神出窍,元阳外 xi-e 。<br/><br/> 即是陪葬品,康熙自认不想在这大过年的日子里沾了晦气,拉着胤礽赶紧离开。算一算时间,下午康熙还要“开笔书福”。两人坐上马车赶着回宫用午膳。<br/><br/> 车上,胤礽掏出刚刚从侍从手里拿来的那对白玉扳指。把两个放在一起左看看右看看,似乎是在对比。然后把其中一个塞回去,凑到康熙身边说:“皇阿玛,儿臣把这个送给您。”<br/><br/> 康熙接过扳指,扳指上的刻纹磨在指腹上有种类似磨砂的触感。他低头问道:“为什么选这个?”<br/><br/> “儿臣想,您兴许会比较喜欢这个。”<br/><br/> 康熙笑着看向车帘外, m-o m-o 他的脑袋,不点破他的小心思。心想:明明是他自己比较喜欢那个。<br/><br/> 扳指这种东西,作为拉弓 sh_e 箭时防止箭擦伤手指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在以骑 sh_e 为尊的大清更是几乎人手一个。可康熙嫌弃它搁在手上难受,只有拉弓 sh_e 箭的时候才戴。但若是儿子所赠,意义就不一般了。胤礽每年万寿节送给康熙的寿礼都被他好好的存放在乾清宫。为人父这种奇妙的心思在康熙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br/><br/> 到了景运门,康熙说:“你回毓庆宫吧。”<br/><br/> 胤礽闻言正要跪安,不想康熙按住他的肩膀又说:“今日在正阳门朕询问的事,你依着自己的想法写出对物价的建议。朕给你两天时间,你可以慢慢想。”<br/><br/> 说完后便转身离开了。<br/><br/> 身后的胤礽仍不住垮下了脸,他今天在正阳门一带只顾着看人脸色了,那听到皇阿玛跟别人说了什么啊。<br/><br/> 所谓的“开笔书福”,就是他写一大叠福字分配到各处。第一个“福”字一般要挂在乾清宫的正殿,其余的张贴于后宫等处,有的则赐给王公大臣。<br/><br/> 定这条规定的就是身体原主。这番,康熙正在乾清宫正殿机械地写着一张张“福”字,心里也在念叨着身体原主真是怕自己闲着慌。这么大的紫禁城多少宫殿,他得写多少啊。明年他一定把这条规矩给取消了。<br/><br/> 第二天的除夕日是宫中庆典的最高 ch_ao ,这天凌晨五点钟,康熙起床到宫殿各处拈香行礼,然后在鞭炮声中邀请各处神佛来宫里过年。<br/><br/> 到了中午,他又到保和殿举行赐外藩蒙古王公来朝的筵宴大礼。这间重檐歇山顶的大殿有“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方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之意。<br/><br/> 赐宴外藩时,殿前丹陛上都按品级摆满宴桌,外藩大臣的宴桌围绕在御筵左右,诸位皇子的宴桌以太子为首位于御筵的下方。保和殿屋檐下和中和殿北檐下有光禄寺仪队,殿外东隅站着等待着舞蹈、杂技、百戏的表演者。<br/><br/> 康熙到达的<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