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3月5日,惊蛰。<br /><br />《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br /><br />“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br /><br />因为汉帝刘启的缘故,为了避讳,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br /><br />据说小八嘎现在还叫做“启蛰”。<br /><br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br /><br />过了今天,桃花开始盛开,大地正式回暖。<br /><br />时莱从山巅处下来,一路思考着要尽快把草庐给搭好。<br /><br />马上就是梅雨季,会耽误自己的修行。<br /><br />今天又炼化了些功德之力,走路都轻飘飘的。<br /><br />他愈发迷恋起这种感觉。<br /><br />做完早课回到后院里,陈一鸣已经起床。<br /><br />时莱好奇道:“你怎么起这么早?”<br /><br />陈一鸣跟着时莱脚步进了厨房,看他在炉膛里点火,顿时来了兴趣。<br /><br />他一把扯开时莱,自己坐下。<br /><br />男人对火总有种莫名其妙的兴趣。<br /><br />一边点火,一边牢骚着,“你又不是不知道,老李打鼾像是打雷,我就睡他旁边,这一晚上那是折磨她妈抱着折磨哭,折磨死了。”<br /><br />时莱笑了笑,“我看子轩睡的不错嘛。”<br /><br />陈一鸣不屑道:“他?他那是太亏了,好不容易睡个安稳觉,一夜连身都没翻。”<br /><br />时莱无语的摇了摇头,朝锅里舀了几瓢山泉水。<br /><br />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很少有人过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陈一鸣给炉膛里点了火,塞进去几根干柴,看着时莱穿着道袍,手里拿着半边葫芦的样子,顿时有些呆愣。<br /><br />“时莱,你这修道,是哪门哪派?”<br /><br />时莱好奇的瞥了眼陈一鸣。<br /><br />我这当然是正一道,伏魔观。<br /><br />呃......可能,也许,大概我现在修的是太平道。<br /><br />不管了,他嘴角浮出一丝玩味的笑意,“我是青云门第十八代传人。”<br /><br />“呃......还真有青云门?那你会神剑御雷真诀吗?”陈一鸣都惊了。<br /><br />要是别人说,他肯定不信。<br /><br />但这是时莱,能抓鬼的时莱。<br /><br />可惜,他太天真的,能抓鬼,那更会说鬼话。<br /><br />时莱矜持的点了点头,见锅里的水还要再烧一会,他走出厨房,站在屋檐下,朗朗开口:“九天玄刹,化为神雷,煌煌天威,以剑引之。”<br /><br />说完,极为装逼的手做剑指,点向天空。<br /><br />“轰......隆隆”<br /><br />一声春雷炸响,从远处逼迫而来。<br /><br />陈一鸣呆呆的站在时莱身后,禁不住的打了个冷颤。<br /><br />时莱同样呆住,好一会才缓缓把手指藏在身后,心中默念,“装逼而已,老天爷莫怪。”<br /><br />玛德,忘了今天是惊蛰。<br /><br />雷动风行惊蛰户,<br /><br />天开地辟转鸿钧。<br /><br />“时莱,真的是神剑御雷真诀。”陈一鸣兴奋的有些呼吸急促了,“你们门派还招人吗?”<br /><br />玩笑开大了啊!<br /><br />时莱抬着头,耷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拉着眼皮从上到下打量陈一鸣,最后遗憾的摇了摇头,走回厨房继续煮面条。<br /><br />陈一鸣重重的叹了口气。<br /><br />是我资质太差吗?<br /><br />终究只是凡人啊!<br /><br />把两货喊起来,吃完早饭,刚准备送他们下山,浩浩荡荡的一行人顺着石阶上来。<br /><br />走在最前面的是宋清扬,她今天没穿小西装,也许是气温陡降的缘故。<br /><br />红色方领半袖披袄,下面配了条马面裙,头发绾在脑后,额前一排细密整齐的刘海。<br /><br />披袄的棉料,轻柔的让人仿佛能够想象抚摸上去时,会感觉到肌肤的暖意。<br /><br />“真人,我来了。”她努力做出端正的姿态,眼睛注视着前方目不斜视。<br /><br />只是时莱发现她幅度很小地往左偏一下头又往右偏一下头,似乎在找人。<br /><br />女人的心思是他这个母胎单身青年无法理解的。<br /><br />因为能救自己的父亲,宋清扬对谢灵运很尊敬,但依然免不了暗地里比较的小心思。<br /><br />回去后找很多人询问过,也试穿过,汉制深衣她穿不起。<br /><br />不是价钱的原因,而是穿在身上,完全穿不出谢灵运的庄重和威严。<br /><br />于是在形体顾问和时尚顾问的建议下,她选了这套明制改良的汉服,少了点庄严,多了几分青春活力。<br /><br />“你父亲呢?”<br /><br />“我爸爸在后面,他没办法行走,我们请了人抬上来。”<br /><br />一架类似滑竿的担架,由两名中年男人抬在肩上,旁边还有两人随时准备轮换。<br /><br />这玩意古代叫做“肩舆”,据说蔡锷发动的护国战争时,因为担架不够用,就地砍来竹子制作担架,因为全用滑溜溜的竹竿绑扎,就称为滑竿。<br /><br />坐在滑竿椅子上的男人身上盖着一层厚厚的绒布,依然掩不住他干瘦的体型,脑袋偏在肩膀上,口角歪着,用一双浑浊的眼看向时莱。<br /><br />陪在滑竿旁边还有个雍容富贵的中年妇女,保养的太好,时莱一时不敢肯定她的年龄。<br /><br />“和你家人都说清楚了吗?”<br /><br />“说好了,这是我妈妈。”宋清扬指了指那个中年妇女。<br /><br />时莱微微颔首示礼,“五天上山喝一次符水,每天要在大殿祈福忏悔,有问题吗?”<br /><br />“没问题,这是我专门去四丫头山请来的轿夫。”宋清扬回答着,怕时莱不喜,又解释道:“我给了他们三倍的工钱。”<br /><br />前不久还有人在网上发视频说坐滑竿是阶级压迫。<br /><br />“好的。”时莱点了点头,“抬去后院吧,闲杂人等就不要进来了。”<br /><br />跟在滑竿后面几个医生张嘴想要争辩,被白露冷眼给瞪了回去。<br /><br />小助理又叮嘱了几句,倒腾着小腿扶住宋妇人,跟着轿夫朝后院走。<br /><br />带医生,是怕万一符水喝出问题,便于及时治疗。<br /><br />不过这点子小心思,他们不可能在时莱面前说出来。<br /><br />后院里,粗陶茶碗盛着山泉水摆在桌上,时莱已经洗干净双手,头戴道冠,身穿道袍,迈着小四方步走来。<br /><br />他手里拿着一支从未使用过的新毛笔。<br /><br />口中默诵咒语,笔走龙蛇,毛笔在茶碗水面上一笔画完符文。<br /><br />笔触山泉,不时泛起一道金光。<br /><br />宋夫人从进入道观就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此刻眼中突然泛起神采。<br /><br />“喝下去。”<br /><br />“真人,这就是符水?”<br /><br />“嗯,有何不妥?”<br /><br />“没有,没有。”<br /><br />宋清扬连忙回答。<br /><br />她以为符水是把符箓烧完后的灰烬沉于水中。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