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要给你看。”<br/><br/> ☆、第一百五十一章【求票票~求推荐~求收藏~】<br/><br/> 叶理对于叶子修的记忆停留在十年前的那个凌晨,他的叔叔将他和顾上北送上火车之后,在晨光下的背影。<br/><br/> 叶理是感激他的这位亲叔叔的,他以一种常人所无法理解的宽容接受了他和顾上北的爱情,如果没有他,也许叶理也不可能和顾上北相守十年。<br/><br/> 杜仓容将叶理带到一间阁楼,拉开了墙上的灯,很狭小的空间,屋子里摆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椅子,还有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br/><br/> “老师说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更利于他思考,所以他总是喜欢呆在这里。”杜仓容蹲下去掏出一个箱子,然后打开,从里面抽出一个信封,“这是老师留给你的。”<br/><br/> 叶理接过信封,没有打开,直觉告诉他还有些事要被一层一层的剥开,“叔叔这些年在做些什么?”<br/><br/> 杜仓容注视了叶理一会儿,说道:“老师一直不忘初衷,致力于促成民主共和。”<br/><br/> 叶子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叶理太清楚了,在他这个亲叔叔留学归国后,他就一度不满国内的风气,他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告诉更多的青年,我们这个国家不应该这样,愚昧无知,封建迷信这些都是他们这样新一代青年应该摒弃的东西,所以他在教授中慷慨激昂,在报刊上激扬文字,希望更多的人可以被唤醒,被触动。<br/><br/> 这样一件事,一做就做了近二十年。<br/><br/> “在你走后的第二年,老师去日本交流了一个月,与国外的一些华裔人士达成了精神文化上的共识,并且获得了国内许多爱国富商的资金援助,在此后的几年里,老师在全国各地演说,将民主共和的思想传播到各地,他不怕各界的政治力量,在自己的身上标榜着民主共和,以示他的拳拳热诚之心。”<br/><br/> “当然,这些是要付出代价的。”杜仓容环视了这间屋子,声音突然哽咽:“一个月前,这个屋子里都是老师的著作和他收集的各国言论,现在除了这个箱子,已经什么都没了,连老师也走了……”<br/><br/> “老师他……”<br/><br/> “老师这些年来因为毫无顾忌的演讲而竖了太多的敌,一个月前南京政府那边派人来拘捕了老师,还把他所有的东西给烧了,你的父母疏通了很多关系,但无奈和官府的关系并不亲厚,终究无力回天。”<br/><br/> “我和几个同事一直在东北那片打听你,但是毕竟相隔太远,消息也不灵通,在老师去世之前还是没有找到你,却没想到冥冥之中注定了你又回到了上海。”<br/><br/> “我们本想让你回来帮帮老师,毕竟你与顾上北……你别误会,我只是觉得顾上北是顾老元帅的儿子,他应该会与南京政府有所接触……这么说起来,叶理,这些年,你在干嘛?”<br/><br/> 杜仓容看着眼前的叶理,十年时间将曾经的少年雕刻的更加棱角分明,他不太清楚叶理现在的身份,但是却能看出他无形中透露出来的气势,傲然挺立,沉稳大气,较之常人与众不同的,即使现在的叶理穿着一身西装,透着文质彬彬的气质。<br/><br/> 叶理沉静了一会儿,他的眼中好像闪动着波光,在昏暗的屋子里透出柔光,但是他的嘴唇却紧抿着,透出冰冷疏离的感觉,这是杜仓容所没有见过的,以前的叶理虽然文文静静的,但是善于和身边的人交谈,他总是喜欢与别人交换自己的观点,热情而真诚。<br/><br/> 因为那时候的叶理干干净净,他身后是万丈晨光,他的一切让人艳羡,倾慕,那些东西他毫不掩饰的在众人面前展示着,流畅自然。可是现在的叶理不一样了,他与过去隔离开来,他变得沉默,内敛,有太多太多的事不能与他人诉说。<br/><br/> “叶理?”<br/><br/> “三年前老元帅去世了,顾上北成为东北军区的最高统领,我现在在军区协助他。”<br/><br/> “哦……”杜仓容感觉到叶理不太想多说,便也不再问。<br/><br/> “叔叔出殡了吗<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这个是叶理最关心的问题。<br/><br/> 说到这里,杜仓容的拳头狠狠地砸了一下桌子,眼圈通红,“当权政府那帮不是人的东西!他们禁止老师出殡,只准叶家接了人就直接土葬!现在还把老师扣在那边!我们动用了很多关系,都没有办法!可怜老师尸骨未寒,被人如此侮辱!”<br/><br/> 很显然,叶子修多年来的游学讲课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他以一种最决然的姿态站在众人面前,告诉他们民主共和的决心。如果叶子修出殡,必然会引来各方人士的祭拜,若是这些有共同思想的人聚集到一起,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br/><br/> “这件事我来解决。”<br/><br/> ☆、第一百五十二章【求票票~求推荐~求收藏~】<br/><br/> 在听到叶理打电话之前,杜仓容一直以为叶理所说的解决是与官方地方政府进行交涉会谈,然后通过他在顾上北那里得到的关系疏通,这是很多接触政治的文人学者会用到的手法,他们的言论学术常常与政治相关联,但是他们的身份又始终游离在宦海之外,所以他们需要通过自己庞大的,长期积累的人际网络去疏通,从而达到自身最大意义上的言论自由。以杜仓容对现在的叶理的了解,他的思维认知只能达到这种程度。<br/><br/> 可是杜仓容显然想错了。<br/><br/> 叶理在接电东北军部之后,事情的进展便极为的流顺利,一切介质都被打通,而这些仅仅凭叶理的几句话,他很快就与南京政府取得联系,并且接通上海秘书部,预约了自己到达的时间。<br/><br/> 杜仓容一脸诧异的看着拿着电话说话的叶理,他的语调平稳有力,但是却透出一种不可抗力,他的话语中没有“请”、“谢谢”,有的只是最直白的内容,我是谁,你需要做什么,其他的,没有多说一个字,这种交涉更可以称为一种命令,简单直接,极具效率。<br/><br/> 这是长期处于上位者的位置所凝聚的一种人格魅力,或者说是一种上位者对下属的压迫感。<br/><br/> 叶理这些年到底以什么样的姿态生活着,处于什么样的一种阶层,这些也许就不言而喻了。杜仓容看向那封仍旧被叶理拽在手里的书信,突目光闪烁不定。<br/><br/> 再见到叶理的时候,他已经穿着一身军装走出上海市政府,宽宽的帽檐遮住了叶理的大半张脸,只露出削尖的下巴,阳光下的肌肤像淬了冰一样,冷峻英俊的让人移不开眼。<br/><br/> 身后的小兵为叶理披上大衣,政府里的秘书恭恭敬敬的跑出来送叶理,半分都不敢疏忽。<br/><br/> 杜仓容站在门外不觉喊出名字:“叶理……”他简直不敢相信曾经那个文弱的小学弟已经从了军!<br/><br/> 叶理只是向他点了点头,示意一切已经办妥,然后走下台阶,期间根本没有理会身旁跟着的秘书,神色间透出最简单直接的厌恶。<br/><br/> 很显然,叶理对于上海政府扣押叶子修遗体这种不人道行为深恶痛绝。<br/><br/> “我已经让人先把叔叔的遗体送回叶公馆了,接下来的事,可能就麻烦你了。”<br/><br/> “你不回叶公馆吗?”虽然杜仓容知道叶理当年离家的事情让叶家蒙羞,但是他还是觉得他应该趁此机会与叶父叶母见一面,南北两方相差甚远,想要再见一<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