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当军嫂被纯情硬汉宠上天 第63
('\n <p> 朝她招手的人不是纪连齐,竟然是贺朋!</p><p> 几只冲锋舟上都坐上了受灾的村民,空位不多,应该是已经搜救过一轮了,所以他们几个大概是要短暂的分开了。</p><p> 待几名解放军把冲锋舟固定之后,贺朋朝她们大声喊道:</p><p> “你们快上来,我先把你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这里快要沦陷了。”</p><p> 叶莺点了点头,让安小彤有空位就先上去,等晚些时候她们再汇合。</p><p> 然后待老两口和李寡妇都安全上去之后,自己再坐上贺朋这艘冲锋舟。</p><p> “贺朋,你来得真及时!”</p><p> 贺朋叹了口气,“谁都没想到,会在这个当口来一场特大洪灾啊!”</p><p> 叶莺望着四周坍塌的房屋,神色黯然。</p><p> 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巨响。</p><p> 他们原先待着的围墙,被洪水冲塌了一半!</p><p> 要是再晚一步</p><p> 叶莺有些后怕地咽了咽喉咙:“我哥呢?他怎么没来?”</p><p> “叶宁去了大王村,纪连齐去了隔壁的向阳镇。”</p><p> 贺朋知道叶莺肯定不只是想问叶宁的情况,十分自觉地把纪连齐的行踪也告诉了她。</p><p> “郝永刚分配的,我们事先都不知情,所以是我被分配到你们这村了。”</p><p> “唉,这场洪水把周围的几个村镇都给淹了,就数你们村最严重。也是因为我有抗洪的经验,所以郝永刚把我给安排到这来了。”</p><p> 叶莺哑然。</p><p> 原来受灾的村子不止大堰村一个,可他们村偏偏却是最严重的。</p><p> 贺朋见叶莺有些失落,安慰道:</p><p> “他们俩支援完以后会过来的,你别太担心了。都会没事的。”</p><p> 叶莺点了点头,没说话了。</p><p> 这艘冲锋舟坐着的几个都是老人,活了一辈子,何曾见过这样惨烈的景象?</p><p> 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淹,庄稼田地全部被毁,好几个老人都哭了。</p><p> 贺朋见状,回过头安慰道:“大娘们,只要好好的活着,失去的总会回来的!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p><p> “地方领导一定不会坐视不管,会帮助大家重建家园的!”</p><p> 老人们捂住嘴唇,哽咽地点头,眼下除了相信解放军同志的话,她们亦别无他法。</p><p> 冲锋舟顺着水势一路往下游,很快就到了村口,出了村口地势就广阔了。</p><p> 到了村口,叶莺回头一看,身后一大片房屋已经尽数被洪水淹没。</p><p> 浑浊的洪水当中,只露出一个个黑色的屋顶。</p><p> 天贺朋要是再出现晚一些,他们真的活不了。</p><p> 当叶莺和贺朋等人经过村口大槐树下的时候,树上传来了呼救声。</p><p> “救命啊!同志,救救我”</p><p> 听见声音,冲锋舟上的人齐齐往上看,才发现树干上挂着个人,这人怀里还抱着只土狗。</p><p> 叶莺觉得上面这人很眼熟,定睛一看,就是那天陪自己去镇上卖土豆的那个知青柯兴达。</p><p> 没想到这知青还是个善良有爱心的人,自己躲树上了也没忘记把狗带上。</p><p> 贺朋看了一下其他几艘冲锋舟,已经没有容身之处了,而自己的这艘也坐不下人了,遂在这棵槐树上不知道做了一个什么标记。</p><p> 随后扬声对着树上的人喊道:“同志!你在树上再坚持一会儿,我们的救生艇坐不下了!”</p><p> “我们先把这些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再来救你。你放心,我已经做了标记,其他解放军同志看见了也会过来营救你的!”</p><p> 挂在树上的柯兴达应了一声,冲他们做了一个“ok”的手势。</p><p> 眼下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受灾群众被困,等到天黑了搜救难度会加大。</p><p> 贺朋不敢耽搁,急忙把冲锋舟往他们的驻点驶离。</p><p> 大堰村虽然地处平原,但却是周遭几个村庄里地势最低的一个,且又离大江最近的一个村庄,所以当洪水来临时,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应对。</p><p> 最不想听到的噩耗!</p><p> 而且通往大堰村的道路几乎都被水给淹了,解放军的军车压根开不进来,只能停在村子东面的五六公里之外。</p><p> 去往驻点的路上,别说是庄稼了,就连路边的树木都被水没过了一半。</p><p> 但叶莺不知道是,在冲锋舟经过地方,正是那一片片被淹死的庄稼的上方。</p><p> 等到叶莺一行人划着冲锋舟到了解放军驻点的时候,发现已经不少村民被转移到这里了。</p><p> 安顿好她们,贺朋就继续带着人去搜救了。</p><p> 他们派出了20多艘冲锋舟、救生艇,以及10余辆的车辆去巡查,截止目前已经转移过来上百名群众。</p><p> 因为大堰村受灾严重,贺朋这次来了整个营的人,大约安排了有50人去搜救,其他人则是去进行堆放防护沙袋的工作。</p><p> 饶是如此,到了傍晚,解放军搜救回来的群众总共也就200多名,起码还有一半以上的村民下落不明!</p><p> 大堰</p> ', ' ')('\n <p>村灾情的严重性大大超出了贺朋的预估,他急忙向郝永刚请示,其他两个团的灾情如何,能否再增派一些人手过来。</p><p> 郝永刚的答复是其他两个团三天后会过来一部分人。</p><p> 到了晚上,雨势渐小,但仍旧没有停止的迹象,贺朋一天一夜没合眼,继续连夜开展搜救和检查沙袋的防护。</p><p> 而已经安全了的村民也无一人敢休息,不少身强体壮的男子还自发去协助解放军同志。</p><p> 一晚上不断有受灾的人民群众和死者被转移过来,还有几个已经奄奄一息的。</p><p> 听负责救援的同志说,这几个人是从堤坝旁发现的,幸好还有一口气在。</p><p> 有人从死者当中看见了自己的亲人,哭得泣不成声。</p><p> 看见这一幕,叶莺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儿。</p><p> 幸好老两口和安小彤都没事,虽然他们不是她真正的父母,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以后这副身体都是她在使用,和他们俩的缘是结下了。</p><p> 而自己也回不到二十一世纪了。</p><p> 所以,与其说他们是她父母,似乎也没错。</p><p> 第二天,雨终于停了。</p><p> 但是他们很快面临一个现实问题。</p><p> 运送物资的车子是从村子的东头进来的,而受灾群众是安置在村子的南边。</p><p> 物资车也尝试过走解放军部队的路绕到大堰村东边,但经过昨天晚上的降雨,道路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淹没。</p><p> 而要是从村子东头最快速地驶入南面的话,只能走村道。</p><p> 但村道也被洪水淹没了。</p><p> 物资运送人员不敢冒险,又把车子开回了南边村头和大王村的交界处,原地待命。</p><p> 所以,从镇上来的物资车现在根本开不进来。</p><p> 救援物资进不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要饿肚子,就连受伤了也没办法治疗。</p><p> 不仅如此,现在的北方已经有了一丝冷意,晚上会更冷。</p><p> 叶莺认为这些对他们来说都还好,过个几天洪水总能褪去吧?</p><p> 但对于解放军不一样,他们一直连着高强度战斗,没有补给如何能够支撑?</p><p> 就算纪连齐提及过,他们随军都会携带一些军用干粮,或许尚且能够坚持两三天。</p><p> 但叶莺知道,他们带来的水和干粮早就已经分了一部分给人民群众。</p><p> 眼看着有的在一线抗洪的同志因为长时间未进食,和高负荷战斗,似乎已经逐渐开始出现体力不支,但却仍在咬牙坚持。</p><p> 这种精神和毅力,叶莺是打心眼里敬佩他们的。</p><p> 到了中午,搜救队又救回来不少群众。</p><p> 这些村民躲在了大堰村里唯一的一栋小洋楼里,他们一直躲在屋里面,根本不知道解放军来支援了。</p><p> 还是解放军挨家挨户地去搜寻,才找到他们的。</p><p> 村长王立军也是在这时候被救出来的,有他来管理村民们,解放军就有更多精力去前线抗洪和救人。</p><p> 但是随着不断救回受灾人民群众的同时,却也断断续续地传来了大家最不想听到的噩耗。</p><p> 在搜救过程中,有几名解放军同志下落不明,生死未卜。</p><p> 听到噩耗,大堰村村民十分默契地安静了下来,而有不少老人家当场泪目了。</p><p> 他们是从抗日时期过来的,对军人一直是心怀感激和敬仰的。</p><p> 如今为了他们这个小乡村的村民,却极有可能在这一场浩大的天灾当中奉献出自己热烈的生命。</p><p> 叶莺看见大家在默默地擦泪,心情也很沉重。</p><p> 她最不希望看见的事情还是发生了。</p><p> 身边的安小彤也发出了细小的啜泣声,叶莺低头一看,发现她眼眶红红的。</p><p> “阿姨,解放军叔叔们一定会没事,一定会平安归来的吧。”</p><p> 叶莺握紧安小彤的手,“会的,他们一定会平安回来的。”</p><p> 此刻虽然停雨了,但洪水的势头依旧很猛,为了让洪水汇入大江,解放军们在村头的南边修筑了一条临时堤坝。</p><p> 物资车被困在外面进不来,叶莺直觉认为他们不能这样干等着。</p><p> 趁着解放军还在前线抗洪的时候,她征求了贺朋和王立军的意见,想带上几个青壮年一起乘冲锋舟前往物资车所在的地方,把物资通过这个方式一点一点运进来。</p><p> 贺朋其实也有这个想法,但他对叶莺摇了摇头,“我正打算这么做,但是你就在这里呆着,我们去就好。”</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