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和水师的关系比较好,而南京水师接到求援即将被调往江西平叛。如今要防备的是船队中有不少水师抽掉而来的水兵,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从曾经的同僚那里得到消息。<br/><br/> 魏嘉得到肯定的消息,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必等皇上的谕令了,也不用等钦天监的人验算时间。他们还不如咱们这样的人懂得海上的天气变化。这件事宜早不宜晚,晚了容易生变。传令下去,咱们后天就出发。”<br/><br/> 报信的人为难道:“这个,不太好吧?”<br/><br/> 魏嘉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声道:“我们要做的这件事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即使改朝换代,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万万不能因为这样一件事情,就动摇军心,让这个计划胎死腹中。反正一切准备都做好了,这几天海上也是风平浪静,咱们后天就走,决计不可拖延。”<br/><br/> 巨大的声响吓了人一条,那人说不出话来,只好长叹一声下去了。<br/><br/> 第三天,船队果然提前出海,避过了南京最人心惶惶的时刻。<br/><br/> 这件事传到朱厚照的耳朵里,朱厚照感叹果然没有看错人。魏嘉这样的决绝,为他避免了许多麻烦事。<br/><br/> 为了朱辰濠叛乱的事情,朱厚照已经三四天没有好好的睡过一觉了,他不是在召见大臣,就是在等着前方的紧急奏折。偶尔能睡一会儿,也是夜深时分,和内阁的大臣们轮流休息的时候。杜若看他整个人都消瘦下去,想了许多办法想让他能放松一下子,都没有什么用。<br/><br/> 这是朱厚照在正是接过帝位之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他怎么睡得着。即使稍微有一点时间休息,轻微的风吹草动也能让他惊醒。<br/><br/> “南京水师接到求援已经封锁水道,围困叛王在这一片区域里,各地的兵马也紧急向江西行军中。”说话的是马文升。身为兵部尚书,他不得不出来主持大局。<br/><br/> 朱厚照揉揉自己的太阳穴,表示知道了。刘健立马接着说话:“根据探子所报,宁王并不得民心,所到之处,民怨沸腾。只是宁王手上有不少银两,又打着重振士农的口号,才笼络了不少官吏和乡绅为他所用。”<br/><br/> 大明的商人地位越来越高,官吏的管理越来越严,早就有许多文人不满。宁王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施以薄恩,让这些人为他效命。<br/><br/> 这一点到是不足为惧,宁王要讨好官吏,必然会加大对商人的压榨。而没有了商人的支持,在江西这个方寸之地,宁王很快就会发现什么都缺。打仗打的不仅仅是谁能打谁会打,还是谁的后勤做的更好,谁的国力跟强盛。<br/><br/> 看朱厚照对这一点不敢兴趣,马文升试探 xi_ng 的说道:“如今宁王叛乱,西北之事……?”<br/><br/> 朱厚照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心中也早有了妥协,无奈的说道:“既然如今江西不稳,西北之事就从轻处理。所有涉案人等,减罪两等。”这已经是朱厚照能做出的最大的让步了,实在是危难关头,西北不能乱。<br/><br/> 虽然不如自己的预期,但是对于这个结果,马文升也是相当满意的,默默地退到后面去不再说话。他自觉自己已经仁至义尽,至于许进以后能做到哪一步,和自己再无关系。<br/><br/>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好消息还没有传到西北,西北就传来消息:许进杀尽钦差,自己反了,只有游二护着刘瑾杀出一条血路,如今由克里木的家族庇护隐藏。<br/><br/>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惊。朱厚照气急攻心,当天就病倒了。<br/><br/> 其实许进是不想反的,一来他顾念这家中妻儿,二来他实在不愿意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他迫不得已做这件事,还是因为朱辰濠的计策实在太过歹毒,逼得他不得不反。<br/><br/> 朱辰濠也不仅仅是送了那一封信,他还给许进送来了一字并肩王的印玺和蟒袍,而且是大大方方的从大同街道中敲锣打鼓而过,动静嚷嚷的全城皆知。许进第一时间把这些人抓了起来,直接当场斩首,以证清白。<br/><br/> 然而,这并不算完。很快全城都有了许进已经投<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靠朱辰濠的传言。三人成虎,大家传的多了,自然有人相信。经过百姓们的添油加醋,故事也完全变样,变成了朱辰濠叛乱是和许进约好的,两人相约叛乱。叛乱成功后,推翻朱氏王朝,规定以黄河为界,两人到时候划河而治。<br/><br/> 你说他们是什么时候约好的?我舅舅的小姨子的儿子的朋友是许将军府上的家丁,他说的,当年许将军在将军府接到过好几次宁王。要说其中没有什么事情,谁信啊!<br/><br/> 在流言最开始时,许进只是置之一笑,可是越到后来,许进越来越笑不出来。这可不是好玩的,刘瑾和督察院的人还是大同呢,要是他们相信了怎么办?<br/><br/> 许进亲自上门向刘瑾解释,希望能够通过刘瑾能上达天听。<br/><br/> 刘瑾自然不是傻子,知道这是宁王的离间计,所以一口保证解决这件事情。<br/><br/> 又或许是许进自己倒霉,又或许是许进的确是治下无方,一件事情的发生,成了逼得许进造反的□□。<br/><br/> 就在城里的各种言论传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许进的生日到了。因为这一年都过得不太顺利,大家都想为许进大办一场去去晦气。<br/><br/> 席上有人点了一出陈桥兵变要唱,正好在此时,有人送了一架龙腾四海的屏风,被许进夸了一句绣工不错。时间如此之巧合,许进的属下们就开始琢磨,许进这是不是在暗示什么。毕竟,他们也不是许进肚子里的蛔虫。即使许进极力否认传言,但是焉知他只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准备起兵。要知道前些日子,兵械库才更新了一大批军械。<br/><br/> 许进冤啊,他只顾着和别人寒暄,哪里知道前面唱的是陈桥兵变。军械库的军械,为了撩骚火筛准备的,并不是为了自己起兵预备。<br/><br/> 只是历史就是这么巧合,一出陈桥兵变,一扇龙腾四海的屏风,一次无关叛乱的军械更新,将历史推向了不可知的更远处。<br/><br/> ☆、第一百四十三章<br/><br/> 宫中急诏薛己进宫,薛己也来不及换上官服,就穿着家常衣服提着衣箱就进了宫。到未央宫的时候,杜若、朱佑樘他们全部等在那里,见薛己来了,赶紧引进去。<br/><br/> 薛己进去一看,朱厚照面色苍白,正躺在软榻上暂歇。细细把脉,薛己心中了然:“皇上这是操劳过度,日夜作息颠倒所产生的困乏之症。又因为怒极攻心,虚火上浮,伤了心肺才会吐血。只要细细疗养,对身体并无大碍。”杜若这才放心。<br/><br/> “薛太医今日进了宫,也给上皇和太后把把脉吧。这几日他们牵挂劳心,身上也有些不好,就拜托薛太医了。”薛己是少有的知道杜若和朱厚照关系的人,见杜若这样不和朱佑樘他们见外,也不惊讶,直接答应。<br/><br/> 等药熬好了,杜若赶紧端过来给朱厚照喝。小睡了一会儿,朱厚照只觉得全身上下没有一处不酸痛,他知道这是自己缺少休息所致,叹道:“我自以为自己能做千古明君,如今看来,差的还很远啊。”他一直以为自己接受的教育和观念比这些古人要先进许多,治理这么一个国家绰绰有余,只是没想到却出了这么大的纰漏。<br/><br/> 如果他能早些动手,先下手为强,就不会让许进坐大。如果他不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信任孙燧<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