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br/><br/> 除了门槛台阶这样容易摔倒的地方之外,就算是从青石板路上拐到泥路上,宁衍也会出声提醒,生怕宁怀瑾为此不安一样。<br/><br/> 也正是因为如此,宁怀瑾跟着他小心翼翼地走出主院之后才发现,宁衍手里那盏灯八成是点给他的。<br/><br/> ——外头月色虽不明亮,但对宁衍来说,视物是绝没问题。而他被蒙着眼睛,要去什么地方只要由宁衍领着便好,所以按理说这灯点得十分鸡肋,可宁怀瑾细想才发现,宁衍大约是怕他蒙着眼睛心里不安,所以才要弄出这点亮光来,好让他有个辨别方向的指引。<br/><br/> 思及此,宁怀瑾不知为何莫名地安心许多,他透过绸缎料子辨别了一下那光晕的方向,然后握紧了宁衍的手,试探性地往他的身边多走了几步。<br/><br/> “小衍,这是要去哪?”宁怀瑾问。<br/><br/> 宁衍很快就回答了,他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细听起来,似乎还有点狡黠的笑意。<br/><br/> “去看我给怀瑾准备的惊喜。”宁衍说。<br/><br/> 第196章“我要给你留一条后路”<br/><br/> 大约一刻钟后,宁衍终于停下了脚步。<br/><br/> 宁怀瑾感到了一股潮湿微凉的水汽,似乎是从不远处的左前方传来的。<br/><br/> 长乐王府中只有最大的后花园里修了一片人工开挖的内湖,宁怀瑾在心里算了算方才的路程和时间,觉得大差不差,应该就是这里。<br/><br/> 只是不等宁怀瑾开口询问,他眼前那缕一直替他指引方向的光亮突然消失了。<br/><br/> ——是宁衍吹灭了那盏灯。<br/><br/> 但奇怪的是,宁怀瑾眼前模糊的光晕却没有消失,他依旧能从绸缎细密的针脚中模模糊糊地看到外面透进来的稀薄光晕。<br/><br/> 宁衍没再多卖关子,而是抽开绸缎上的活结,将宁怀瑾眼前的绸缎取了下来。<br/><br/> “皇叔看看,好不好看。”宁衍说。<br/><br/> 宁怀瑾垂着的睫毛抖了抖,他的视线跟着宁衍手指的方向偏移过去,落在不远处的前方。<br/><br/> 在那一瞬间,宁怀瑾忽然明白了宁衍口中的“惊喜”是什么。<br/><br/> 宁怀瑾猜想的没错,长乐王府唯一的一片内湖就在他不远处的前方,他和宁衍站在干燥的岸上,湖水冰凉的水汽正缓缓蔓延开来。<br/><br/> 星星点点的光亮铺洒在水面上,正随着水纹缓缓荡出好看的光色涟漪。<br/><br/> 放灯并不稀奇,但而令宁怀瑾真正惊异的是内湖旁的几棵树上正挂着几层浅水色的薄纱,水色的薄纱将湖中的暖光隔绝了大半,原本刺眼的烛火颜色像是被无端蒙上了一层浅蓝色的雾,以至于一眼望过去竟不像是灯,而像是满天星河落于水中一般。<br/><br/> 宁怀瑾下意识抬头看向夜幕,今夜月色沉沉,大半的星斗掩于乌云之后。乍一看去,像是这天上地下,只余下这么一条星河。<br/><br/> 饶是宁怀瑾早就对宁衍的细心巧思有了心理准备,却依旧被面前这此情此景震住了。<br/><br/> 宁怀瑾心口像是被人平白塞了块棉花进去,软绵绵的,虽不难受,却堵得他说不出话来。<br/><br/> 宁衍将手里那条绸缎叠了叠揣进怀里,贴心地又问了一遍:“怀瑾觉得,好不好看?”<br/><br/> ——好看,宁怀瑾想回答,可不知为什么,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br/><br/> 他猜到了宁衍会为他的生辰费心,却没想到会费心到这个程度。<br/><br/> “看来怀瑾确实很喜欢。”宁衍弯着眼睛道:“不过现在还不到感动的时候呢。”<br/><br/> 宁衍看出了宁怀瑾的激动,他笑着重新拉住宁怀瑾的手,带着他往湖边走。<br/><br/> 宁怀瑾任他牵着往前走,时不时抬手拨开那些轻扬的薄纱,跟着宁衍一起弯着腰穿过这片乱杂的林木。<br/><br/> 没了薄纱的遮挡,湖中的光景就显得清晰多了。宁怀瑾这才发现,湖中的光亮来源于一盏盏小巧的花灯。那些花灯巴掌大小,看起来是用竹条和彩色油纸糊出来的,花蕊处立着<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一根食指长的红烛,烛火在夜风中跳动着,被弯曲的花瓣护在内里,怎么都不会熄灭。<br/><br/> 那些花灯打眼一看便不是小数目,这片内湖占地不小,可这些花灯几乎铺满了湖面,宁怀瑾瞧着,少说得有几百之数。<br/><br/> 此时恰时一阵晚风过,满池灯火在晚风中摇曳着,散着淡淡的花草香。<br/><br/> 宁怀瑾压根没想过宁衍会这样给他过生辰,他望着湖面上的那片连绵的明亮烛火,几乎挪不开眼。<br/><br/> “这——”<br/><br/> “怀瑾喜不喜欢?”宁衍恰时问道。<br/><br/> “……喜欢。”宁怀瑾说。<br/><br/> 其实恭亲王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对他来说,花灯不稀奇,奇珍异宝也好,漫天烟火也罢,这些都不稀奇,稀奇的是宁衍的心意。<br/><br/> ——安庆府不像宫中一样有能工巧匠背地里给宁衍出主意,今日种种,必定都是宁衍自己关起门来自己想出来的。<br/><br/> 不知为何,只要一想到此处,宁怀瑾就觉得这满湖的花灯都变了味道,无端端蒙上一层令人感怀的美来。朦胧的光晕将透亮干净的湖水映得明如白昼,几尾锦鲤的红色鳞片也被灯火镀上了一层金光,缓缓划过湖面时,有种不真实的美感。<br/><br/> 宁怀瑾控制不住地向前走了两步,在湖边半蹲下身子来,想看得更仔细些。<br/><br/> 宁衍看出来他喜欢了,心里满意得很,眼角眉梢皆带着满足的笑意,也不出声打扰他,干脆放开手,笑眯眯地站在他身后,等着宁怀瑾自己回过味儿来。<br/><br/> 此时恰巧一盏花灯被水波荡到湖边,宁怀瑾眼尖,一眼瞧见那花灯里侧似乎写了什么,于是往前探了探身,伸长手臂,将那盏灯捞在了手里。<br/><br/> 那行字写在花瓣内侧的小小一角,宁怀瑾将花灯在手里转了半圈,借着明亮的烛火,能清楚地看见那行小字。<br/><br/> ——平安康健。<br/><br/> 宁怀瑾认得出来,这是宁衍的字迹。他略略愣了片刻,然后往旁边走了几步,从水中捞起了另一盏灯。<br/><br/> 不出他所料,这盏灯里头也写着字,只不过换成了“福寿绵延”。<br/><br/> 宁怀瑾接连又捞了两三盏灯捧在手里,里面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写了祝福之语,连“升官发财”这样的都有,也不知道是不是宁衍写到最后词穷了,才拿这个来凑数的。<br/><br/> 小小的花灯漂在水里时看着如梦似幻,拿在手里时便有些露怯。这些灯看起来并不精致,甚至有些粗糙。有的是油纸和竹条贴得歪扭,有些是浆糊涂得太多,以至于油纸皱皱巴巴的,或多或少都有些瑕疵。<br/><br/> 宁怀瑾手里捧着这几盏灯,呆愣愣地想了一会儿,忽然福至心灵,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不由得噌地回过头,看向身后的宁衍。<br/><br/> 宁衍笑着走过来,贴着宁怀瑾的后背矮下身子,他怕那些花灯的烛火不小心烫着宁怀瑾,于是小心翼翼地从宁怀瑾手里取下那些花灯,一盏一盏又推回湖里。<br/><br/> “怀瑾发现了?”宁衍握着宁怀瑾的手,将最后一盏灯推回水中,小声说道:“确实,是我做的。虽然找了匠人来教,但还是做的有些粗糙。”<br/><br/> 宁怀瑾的唇瓣抖了抖,欲言又止,似乎是想问什么。<br/><br/> 宁衍看出了他的意思,贴心地答道:“是,全都是我做的。”<br/><br/> 宁怀瑾下意识看向了宁衍的手——这花灯一个只有巴掌大,想要填平湖面可不是个小工程。宁衍的右手伤得太厉害了,<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