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隆庆:能懂成化皇帝的,也只有朕了!
('\n\t“咱就一个‘老贼’,”<br /><br />“哪有资格原谅你成化爷?”<br /><br />“咱还怕被诛九族呢。”朱元璋语带嘲弄之意,轻轻甩了甩右臂,收拢衣袖,靠在主位椅背上。<br /><br />朱见深顿时脸色通红,立刻再一拜道,“朕惶恐!”<br /><br />“那会朕真不知道情况,才口出狂悖之言,”<br /><br />“朕刚刚出去之后,就让大内侍卫进偏殿仔细地搜索一番,他们没有任何发现,”<br /><br />“所以,朕又独自进偏殿,”<br /><br />“看见太祖爷和诸后世皇帝依旧在,所以便确信了这天赐机缘非虚,”<br /><br />“一定是老天感念朕的悲苦,才派太祖爷来提点朕了。”<br /><br />朱元璋脸色一黑,<br /><br />又一个只想着依靠和利用咱的鳖孙,<br /><br />“混账!”<br /><br />“你一口一个朕,”<br /><br />“哪里是认错的态度?”<br /><br />“在咱面前,不许称朕。”<br /><br />朱见深浑身一颤,讪讪地拜道,“太祖爷恕罪,恕罪!”<br /><br />“臣孙当了二十三年皇帝了,自称朕称习惯了,”<br /><br />“臣孙一定多多注意。。。”<br /><br />朱载垕见自己的太爷爷浑身冒着虚汗,和自己初见太祖爷时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本就于心不忍,<br /><br />又听到太爷爷的话,<br /><br />他更是惊愕万分,<br /><br />当了二十三的皇帝?<br /><br />太爷爷的朝廷已是成化二十三年了?<br /><br />也就是说他老人家,最多就几个月了!<br /><br />他再度开口说情道,“太祖爷,太爷爷身子骨虚弱,而且心绪不佳,望您不要多责怪他。”<br /><br />朱由检、朱慈烺父子也立刻严肃地跟进说情道,“对,”<br /><br />“成化爷心脉弱,不宜郁结过重,”<br /><br />“请太祖爷饶了成化爷这一回。”<br /><br />他们熟读史书,也知道成化爷何时驾崩,<br /><br />要是太祖爷再给成化爷施压,只怕成化朝要提早结束了。<br /><br />朱元璋面露惊讶,抬眼扫视朱载垕三人,<br /><br />真是怪了,<br /><br />他们仨平日见咱都是谨小慎微,<br /><br />轻易不多话,<br /><br />今日咋这么反常?<br /><br />居然主动帮初次见面的朱见深说话,<br /><br />“咱以前咋没发现尔等这么热心肠?”<br /><br />朱载垕仨人听到朱元璋的反讽话语,一时语噎,纷纷低下了头。<br /><br />只听,<br /><br />朱见深开口说道,“太祖爷,他们说出了臣孙的身体情况,”<br /><br />“想必他们也知道臣孙时日不多了。。。”<br /><br />朱元璋眉头一挑,惊愕不已,<br /><br />这人高大体壮,看上去好端端的,咋就时日不多?<br /><br />朱载垕也是吃惊地说道,“成化爷,您原来都知道啊?”<br /><br />朱见深叹息一声,“是!”<br /><br />“咱已从太医那儿探问出口风了,”<br /><br />“咱身体本就不好,登基之后和朝臣们斗个不停,各种法子施尽,才勉强维持权柄,”<br /><br />“自爱妃年初走了,咱失去了一大帮手,心气就散了,”<br /><br />“用心绪疏导科太医的话来讲,如果咱再不想开点,势必身心皆垮,人很快会不行了。”<br /><br />“咱这次来太庙祈福,”<br /><br />“也是想着求祖宗原谅,让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祖宗保佑大明的未来。”<br /><br />“哪曾想老天爷赐福了!”<br /><br />朱元璋冷哼一声,“什么叫爱妃走了,失去帮手就身心皆垮了?”<br /><br />“遭遇一点挫折,竟然就认命了?”<br /><br />“亏你还当了二十多年皇帝,太令咱失望了。”<br /><br />朱见深拱手一拜,“臣孙有愧,”<br /><br />“臣孙朝的文官们势力太强大了,臣孙处处受到掣肘,”<br /><br />“这皇帝当得太无奈,有太多的身不由己,”<br /><br />“像刚才见到太祖爷,臣孙的第一反应都是文官势力在设局,”<br /><br />“臣孙太累了。”<br /><br />朱元璋闻言,更是气结,“糊涂啊!”<br /><br />“咱都不知道说你啥好了,”<br /><br />“你分明是斗不过底下人,然后又想不开,在那儿自己跟自己较劲。”<br /><br />朱载垕皱着眉头,止不住地摇着头,<br /><br />太祖爷是马背上创业的皇帝,实力超群,威势碾压众生,<br /><br />哪里懂我们这些后世在朝堂斗争中,才得以上位之人的苦,<br /><br />朕是在父皇的眼皮底下,苦熬了十多年,<br /><br />而成化爷,也是和万贵妃相依为命十多年,两度当太子,才最终出头,<br /><br />能懂成化皇帝的,也只有朕了!<br /><br />“成化爷,您是因为心结太重影响了寿岁,”<br /><br />“您刚才说过有心绪疏导科太医,”<br /><br />“应该多听他们的。”<br /><br />朱见深叹息一声,“说起这心绪疏导科,朕。。。咱都开始怀疑咱是否病入膏肓了,”<br /><br />“在咱的记忆中,太医院根本就没这分科,”<br /><br />“结果一觉醒来就有了,还跟咱诊疗,效果倒是挺好的,”<br /><br />“但咱就是觉得怪异,”<br /><br />“而且咱脑海里,老是有一些相矛盾的新旧记忆交织着。”<br /><br />朱元璋没好气地说道,“这应该是咱改变历史的结果。”<br /><br />“什么?改变历史?”朱见深闻言一愣,转头看向朱载垕眼神中带着求证的意味。<br /><br />朱载垕拱手说道,“禀太爷爷,臣孙等在这偏殿里,向太祖请教了许多解救朝局危难的办法,”<br /><br />“而太祖爷知道了我后世朝廷的危机,就提前在洪武朝任用大才,进行各种革新,提前匡扶我大明社稷,”<br /><br />“您的新记忆都是太祖爷革新改变历史之后的结果,”<br /><br />“在我等各自的朝廷中,也只有我等大明皇帝有旧的记忆,”<br /><br />“像这个心绪疏导科是新出现的,就是太祖爷在洪武朝改变历史的好成果。”<br /><br />朱见深目瞪口呆,瘫跪在地上,伸手轻轻揉了揉脑袋两侧,<br /><br />“原来如此!”<br /><br />“不是咱病入膏肓,引发心绪错乱。”<br /><br />“那很多的事,都解释得通了,”<br /><br />“难怪像咱底下心腹内侍们,老是说他们的厉害招数,都来自洪武朝的高人。。。”<br /><br />朱元璋没有理会正在因“大彻大悟”而喃喃自语的朱见深,<br /><br />他的注意点在“新出现的心绪疏导科”上,<br /><br />“朱载垕,你刚才说到心绪疏导科,这是咱刚允准的,”<br /><br />“这分科,你隆庆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朝也有?”<br /><br />朱载垕笑着拱手说道,“回太祖爷,是的!”<br /><br />“根据我隆庆朝的记录,这项分科设立,起始于洪武二十六年,”<br /><br />“由太医院院使戴思恭奏请设立,”<br /><br />“没有提到林豪,”<br /><br />“不过,太医院的官方旧档《太医院大事记》里,简单提到过一句,‘戴思恭受礼科都给事中林豪启发而设立心绪疏导科’,”<br /><br />“所以,这一块,林豪是有功劳的。”<br /><br />说着,朱载垕将袖中的稿纸呈到了朱元璋手里。<br /><br />朱由检、朱慈烺父子也立刻说道,“臣孙的朝廷也有心绪疏导科,”<br /><br />“这项分科没有因故被禁止过,”<br /><br />“臣孙崇祯朝退休翰林编纂的《大明医学史》,提到是林豪启发了戴思恭设立心绪疏导科,助力大明医学发展。”<br /><br />“臣孙义兴朝的医界文献《疯癫病早期防治札记》,记载过洪武朝的林豪献身入局,主动给戴思恭做病例,为疯癫病的预防做出了巨大贡献。”<br /><br />他们二人也奉上了各自的稿纸记录。<br /><br />朱元璋看完几份稿纸上的文字内容,轻抚着胡须,“这说明心绪疏导科设立,至少持续了两百多载,而且救了很多病患,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br /><br />“只是,林豪立的功劳,又被抹杀了,”<br /><br />“咱都觉得愧对他了,”<br /><br />“可还有他的新记录?”<br /><br />朱载垕三人互视一眼,纷纷摇头,表示没有。<br /><br />却听,<br /><br />朱见深开口说道,“太祖爷,咱这儿有!”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