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臣孙用缉事队的那套东西,来对抗百官
('\n\t“臣孙这有林豪的消息!”<br /><br />听到朱见深插嘴说自己有林豪的记录,<br /><br />朱元璋是满脸的不相信,<br /><br />“你知道咱在说什么么?”<br /><br />“恐怕你连林豪是谁都不知道吧。”<br /><br />朱见深跪正身姿,拱了拱手说道,“回太祖爷的话,臣孙刚才听了几嘴,”<br /><br />“载垕他们说的林豪是洪武朝的礼科都给事中,”<br /><br />“如果臣孙的新记忆没有错的话,”<br /><br />“他同时兼任过洪武解海时的海关总办缉事队提督等要职,”<br /><br />“是一个智计频出的高人。”<br /><br />朱元璋闻言,面露欣喜,<br /><br />对应上了,<br /><br />这朱见深还是有点作用的,<br /><br />“不错!正是他!”<br /><br />“难道你那成化朝,已经开始给林豪这些被抹除记录的官员,平过反了?”<br /><br />说着,他见朱见深还是跪着,立刻摆摆手继续说道,<br /><br />“别跪着了,起来说话!”<br /><br />“你是老四一脉“见”字辈的子孙,”<br /><br />“那成化朝应该差不多在咱洪武朝之后百余年吧?”<br /><br />“离老四的篡位时间也蛮久了,的确可以平反了。”<br /><br />在朱元璋看来,朱见深能知道林豪,<br /><br />应该是官方层面有所动作的。<br /><br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见深却是心头一紧,<br /><br />老四篡位?<br /><br />太祖爷连靖难之役也都知道了?!<br /><br />看来这几个后世子孙,没少给他老人家讲洪武之后的事,<br /><br />“太祖爷容禀,臣孙的成化朝并没有去处理洪武朝的官员问题,”<br /><br />“臣孙是从底下心腹们,那边了解到林豪的相关消息。”<br /><br />一旁的朱载垕、朱由检、朱慈烺三皇帝,再度互视一眼,心中了然,<br /><br />成化朝处理前面景泰、天顺两朝遗留的政治问题都来不及,<br /><br />哪里有空去处置更早朝代的“糊涂账”?<br /><br />想到景泰帝和天顺帝,<br /><br />朱载垕的身躯不由地一颤,<br /><br />要是以后,这两位来了这偏殿,碰上面,又知道了自己的结局,<br /><br />那场面可没法收场啊,<br /><br />还有太祖爷、太宗爷会怎么收拾他们俩?<br /><br />朕得想办法躲着点,免得遭殃了。<br /><br />朱元璋自然是不知道朱载垕的思绪,已经飘到十万八千里外,<br /><br />他的关注点,<br /><br />一直在林豪的后世记录上,<br /><br />“你底下心腹们?”<br /><br />“他们是怎么知道林豪的?”<br /><br />朱见深拱手说道,“臣孙为了对抗那些文官,控制住朝政,指派心腹内侍们,组建了‘西缉事厂’,而后又控制了永乐朝就组建起来的‘东缉事厂’,”<br /><br />“臣孙主要重用的是西厂,给予了西厂,从暗查百官、人事安排、组建厂卫、监军、自营生意到征税等等各方的权限,”<br /><br />“然后又培养了臣孙贵妃家的外戚势力,”<br /><br />“最终才通过非常规手段,处置了一些不听话的官员,才慢慢掌控了部分朝政,但还是时时受到文官势力的掣肘。”<br /><br />“而根据臣孙的新记忆,提出这套办法的内侍汪直跟臣孙交代过,这一切都是从洪武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朝的旧档《海关缉事队手册》里学来的。”<br /><br />“而这《手册》的作者是时任礼科都给事中,海关总办兼缉事队提督林豪。”<br /><br />听完朱见深的话,朱元璋人都快气麻了,<br /><br />“你的意思是,你重用心腹太监,还有外戚,”<br /><br />“用缉事队的那套东西,来对抗百官,才最终获得了权力?”<br /><br />朱见深显然听出了太祖爷话语中的不善,赶忙解释道,“太祖爷容禀,臣孙登基时朝政纷乱,”<br /><br />“臣孙根本就是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如果不采用特殊手段,就只能沦为傀儡,”<br /><br />“臣孙也是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br /><br />“正因为有西厂这把刀在手,臣孙才能为社稷做一些好事,像犁庭扫穴元人,平反前朝的罪官,安置荆襄流民等等。”<br /><br />朱载垕也跟着说道,“太祖爷,成化爷这话不假,根据国史记载,成化朝稳定了前朝的乱局,缓和了社稷的矛盾,”<br /><br />“成化爷的庙号‘宪宗’,就是证明。”<br /><br />因为‘宪’字,有博闻多能的意思,<br /><br />所以,宪宗是一个中上等的褒奖庙号,肯定帝王在位时的某些功绩,<br /><br />但也暗示帝王存在治政的瑕疵,<br /><br />身为帝王,在场的朱元璋和他的后世子孙们,自然都是熟知庙号和谥号评定规则的,<br /><br />所以,朱见深在听到自己的庙号是宪宗时,<br /><br />他的心底也不由地升起一阵舒坦,<br /><br />“宪宗”这个庙号,对于朕来说,恰如其分,<br /><br />朕的功绩还是得到后世认可的,<br /><br />只是为了顺利掌权,朕的手段不那么常规罢了。<br /><br />朱元璋也是认可了朱见深的功绩,<br /><br />因为他相信朱载垕等人不敢在史实记录上,诓骗自己,最多是隐瞒一些细节,<br /><br />“堂堂皇帝,竟然要靠特殊手段,才能控制朝政,”<br /><br />“你前面的朝代到底留下的是什么烂摊子?”<br /><br />朱见深眼底闪过一丝不满,言不由衷地说道,“父皇的天顺朝,也有他的难处吧!”<br /><br />朱元璋却是眼眸一寒,<br /><br />天顺朝?!<br /><br />咱记得之前有记录,咱推行的‘素质教育’,好像就是天顺朝废止掉的?<br /><br />他冷冷地说道,<br /><br />“你父皇是可真是好样的,”<br /><br />“想必你的坎坷经历,都是他造成的,”<br /><br />“要不你来和咱说一说他干了些啥吧?”<br /><br />“说不定,他以后还会来这偏殿,咱先好好熟悉一下他!”<br /><br />朱见深眉头一挑,<br /><br />跟太祖爷控诉,<br /><br />父皇被元人俘虏过,还有叫门的荒唐经历?<br /><br />控诉父皇发动夺门之变,抢了本属于他的亲儿子,也就是朕的大位的事迹?<br /><br />要是真能说出口,<br /><br />那就太爽利了!<br /><br />可“孝”字当头,这话朕根本不能说啊!<br /><br />“太祖爷见谅,子为父隐,”<br /><br />“父皇他支撑社稷,也是有难言之苦的,臣孙身为子嗣,只念他的好。”<br /><br />朱载垕也看出了太爷爷的局促,<br /><br />自己太太爷的污点,他们这些直系的后世皇帝,根本说不出口,<br /><br />遂开口解围道,<br /><br />“太祖爷,天顺爷朝廷的事,还是等他老人家来了偏殿,当面问他为妙,”<br /><br />“当务之急,”<br /><br />“还是了解清楚林豪的记录,这才是正事。”<br /><br />朱由检父子也想到了转移太祖爷的视线,<br /><br />天顺爷的事太荒唐,一定会触霉头,能躲着躲。<br /><br />“对,对,”<br /><br />“林豪的记录,事关太祖爷的洪武革新,能从根上挽救我后世朝代的危局。”<br /><br />朱元璋冷冷地扫视了四人一眼,<br /><br />让他们背地里编排祖宗,的确不合适,<br /><br />还是等那鳖孙天顺来了偏殿,咱再当面教训他,<br /><br />“那就继续说林豪吧,”<br /><br />“除了《海关缉事队手册》,你成化朝还有哪些林豪的记录?”<br /><br />朱见深见太祖爷不再追问父皇的事,顿舒一口气,<br /><br />“回祖宗,臣孙听汪直提起过,”<br /><br />“那林豪因为缉事队权势大盛,一时风头无两,在洪武二十六年夏被赐死了!”<br /><br />朱元璋当即摆手否认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br /><br />话音未落,<br /><br />推门声响起,<br /><br />朱棣手持一份稿纸,黑着脸走了进来。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