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明面上如此,但底下还藏着汹涌波涛。<br />
    柳微的建议很有意思。<br />
    他在嘴中念叨张家老三的名字:“张泽易。”<br />
    等秦总管回来,他问道:“柳家人是否启程?”<br />
    “回陛下,东洲那边回话,柳夫人等一众已在来长安的路上。”<br />
    “太子婚事切不可有疏忽。”<br />
    去年的婚事已延期到今年六月,东洲那边出了些事,再次推迟到九月,如今,良辰已定,不可再改。<br />
    第二日。<br />
    陛下封张泽易为监察御史,韩治和成乾二人为左右使,一同前往汴州、魏州等地监察百官,尤其是本次的蝗灾事宜,无作为官员一律就地罢免。<br />
    此消息一出。<br />
    所有人再次愣住。<br />
    天还没亮,张泽易给母亲拉起来准备出城,得知宫内消息,急忙去殿上领旨。<br />
    他还有些莫名其妙:“人在家中坐,官从天上来。”<br />
    当即,张泽易随韩成两人径直出宫,向着东城门去。<br />
    柳微离开长安前,吩咐人在《长安志》上寻人。<br />
    “寻人?”<br />
    “你按照我说的写就成,每期都发,十万火急长安志,妙手回春董杏林。”<br />
    除了广告寻人,还就是让高管事帮忙找人。<br />
    “二十左右的小伙子,牙特白,大夫,姓董名杏林,如果找到他,让他去给李砚瞧病,他特别厉害,信我。”<br />
    说完,她就急匆匆往城外去,张五黑和白雯随她一起。<br />
    她赶上了张泽易:“我们先去杨二庄和大禾存看看。”<br />
    张泽易看了眼身后一行人,低声跟她说着:“微微,你敢相信不?我,我现在都是监察御史了!”<br />
    “恭喜恭喜。”<br />
    “你知道监察御史是干嘛的不?”<br />
    她摇摇头,一边望着四周的环境。<br />
    张泽易在一旁得意洋洋说着:“我父亲是吏部尚书,他管官员考核,而我监督百官,你说,我是不是比他还厉害?哎呀,这还得多亏了你,我父亲说是你向陛下推荐的我,我就知道有什么好事,你都想着我呢!”<br />
    “是啊,所以说,你最好都听我的。”<br />
    “我当然都听你的啊!跟着你,或许,我今年还能加官进爵!哦,我已经是大官了,哈哈哈,监察御史是几品来着?不管我是几品,那……”他偷偷指了指后面的韩治和成乾:“他俩的品级可不低,当我的左右使,那我的品级自然比他俩高!”<br />
    杨二庄离长安城最近,大禾村稍远,等他们从大禾村再回来,张泽易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br />
    他哭丧着脸,跟她抱怨:“这……瞧着不是什么好事啊……”<br />
    第535章 灾情<br />
    前来辅佐“监察御史”的两人,闻言,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见了鄙夷之色,他们就知道,张家老三是个草包,肚子里没有半点东西,他们是从长安周围出发,一路向东治理蝗灾,而不是游山玩水,这能有什么好事?<br />
    要真是陪他游山玩水,两人哪怕是辞官回乡,也不会作陪。<br />
    皇帝昨晚吩咐了,张三公子只是幌子,有什么事情,他们同永泰县主商量,听从她的意见。<br />
    这位“神通广大”的天星阁传人,韩治和成乾两人,早有所耳闻,在陛下寿辰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国争光,随后又治好太后多年的眼疾,对了,还有东北盐场一事,这件事由黄文典负责,黎家出事后,铁盐使正式更换了人,黄文典才将制盐一事的始末同韩治说起。<br />
    韩治是黄文典的外侄。<br />
    他虽无法想象,但他相信黄文典的话。<br />
    永泰县主懂得如何制盐,并且将制盐的法子无偿传授给了他们。<br />
    两人看向张泽易身旁的永泰县主。<br />
    柳微一抬手,对着他脑袋瓜子就是一巴掌:“严肃点!事关百姓生计,蝗虫飞过之地,不会给百姓留下一丁点口粮,没有粮食,他们就活不过今年冬!”<br />
    张泽易捂着脑袋:“那该怎么办?”<br />
    “捉蝗虫啊!”<br />
    “不是……”他退后两步,指着田地里的人:“他们不是在抓吗?蝗虫能飞,谁赶得上啊?”<br />
    杨二庄和大禾村是两个地方,面对蝗虫的方法,极其具有代表性。<br />
    杨二庄比大禾村的地势稍低,蝗虫较多些,农民为了保护自家粮地,纷纷举起扫把等物挥舞,在地里来回奔跑,可人不是充上电的机器,粮食给蝗虫吃了,他们根本就舍不得吃家中口粮,为了驱赶蝗虫,他们还得奋力奔跑,越跑越饿,蝗虫却仿佛越来越多,索性,许多人就坐在地里哭,眼泪哭干了,粮食也没了。<br />
    稍微条件好些的,就去买鞭炮,差点的就去找竹子,放地里烧,烧得噼里啪啦,试图闹出巨大的噪声来吓跑蝗虫。<br />
    再者,去借锣或者鼓,敲锣打鼓,努力吓跑蝗虫。<br />
    杨二庄的农民主要就靠着这法子对抗蝗虫。<br />
    再看大禾村那边。<br />
    大禾村临近九道岗,河流一条分支,弯弯曲曲绕到大禾村来,那边的蝗虫较少。<br />
    村民们得知附近闹蝗灾,纷纷帮忙去修建寺庙,听说菩萨管这事儿,村民诚心跪拜,祈求菩萨帮帮忙,驱散大禾村的蝗虫。<br />
    得知大禾村这边的蝗虫少一些,杨二庄的人也准备修寺庙,毕竟,大禾村离东城更近些。<br />
    “一定是大禾村的菩萨显灵,不然,大禾村怎么都得比杨二庄的情况严重!”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正义利剑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