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天策上将洺州大总管
('\n\t东宫。<br /><br />太子李建成正美滋滋的吃着金齑玉鲙,细切的鲜鲈鱼嫩黄如玉,伴以菰菜调味,菰菜嫩黄如金。<br /><br />“任粲,今天这道菜做的很不错,当赏。”<br /><br />建成张口便赏了厨子十匹绢。<br /><br />“殿下今日心情格外好啊。”任粲躬身在侧,笑着奉承。<br /><br />“嗯,心情好,胃口也好。”<br /><br />建成胃口很好,一盘金齑玉鲙很快吃光了。<br /><br />“爽!”<br /><br />太子中允王珪来拜见,李建成便与他到殿外沿着回廊散步。<br /><br />“中允可知,今日廷议之事。”建成笑问。<br /><br />“臣已听闻一些,萧相提议分封秦王于陇右河湟以酬谢其功,众臣又提议加封李逸武安郡王。”<br /><br />“嗯,你说二郎分封于陇右建藩,那孤岂不是就此高枕无忧了?”<br /><br />不料王珪却摇头。<br /><br />“殿下,此言差矣,臣以为殿下不但不当高兴,反而得担忧才是。”<br /><br />“担忧什么?”<br /><br />王珪停下脚步,当面直言:“秦王若是班师后就留在朝中,那么还能在眼皮底下盯着他一举一动,甚至可以将他高高架空不予实权。<br /><br />可陇右鄯州到长安,足有三千里远。<br /><br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又是西北边疆之地,鄯州又有六百里河湟谷地,若分封秦王于此,十年,二十年,以秦王之能力,他到时能积蓄出何等力量?<br /><br />万一将来殿下继承大统,秦王有不臣之心,今日分封建藩容易,他日削藩可就难了,<br /><br />殿下可别忘记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也。”<br /><br />“秦王可是最擅用兵,如今又还年轻,就算十年后也才三十出头,二十年后也不过四十出头,正年富力壮也。”<br /><br />李建成本来心情很好,觉得分封之法,可以把秦王的威胁解除,没想到现在王珪却是截然不同的看法。<br /><br />“殿下,把秦王按在长安,才能困住他,真让他分封陇右,那真是后患无穷。”<br /><br />“没这么严重吧?”建成皱眉,“二郎在京,我总感觉如芒在背,十分不舒适。把他分封到陇右鄯州那种偏远之地,就算地方大点,也不过是一个州,<br /><br />他能有什么威胁?<br /><br />只怕到时他应付吐谷浑、党项羌等都应付不过来。”<br /><br />“差矣,大错特错啊,陇右鄯州虽偏,可那里却是极好的养马地,出精锐骑兵啊,若是秦王有朝一日再拉拢吐谷浑,那后果就更不堪设想,宁可让秦王就留在长安,也不能让他分封建藩啊。”王珪有些着急的道。<br /><br />“可此事陛下已经同意···”<br /><br />王珪立马道:“请殿下立马请裴相出面向陛下反对分封,诉说分封之弊,定能让陛下改变想法。”<br /><br />建成坐下,<br /><br />“中允,分封真不行吗?”<br /><br />“分封制本就不利于国家,而让秦王分封建国更不可取。”<br /><br />建成被他一番话说的也是改了主意,“好,我马上请裴相帮忙。”<br /><br />“殿下别亲自去见裴相,安排别人传话即可。”<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好,我让典膳丞任粲给裴相送道金齑玉鲙。”<br /><br />······<br /><br />裴寂吃了太子送的金齑玉鲙后,进宫面圣。<br /><br />君臣海池泛舟,<br /><br />仲伙时节,天气渐凉,海池上更是微风徐徐,两人先是弹了会琵琶,然后钓鱼。<br /><br />裴寂有意把话题往分封上引。<br /><br />“裴监以为分封如何?”<br /><br />“陛下,时代变了,制度也须改变,实行州县制是必然趋势。萧瑀提议分封,那是食古不化。当今若行分封,就如同结绳之化行虞、夏之朝,用象刑之典治刘、曹之末,那是刻舟求剑啊!”<br /><br />“如果分封诸王建诸侯国,则卿大夫们都靠俸禄生活,必然导致大量征赋。<br /><br />另外,京畿赋税不多,原来依靠京都以外,如果都分封给诸侯国,则国家财政顿时短缺。<br /><br />更何况,封邦建国之后,受封家族以高贵门第自傲,忘记先人创业艰难,莫不一代比一代骄奢残暴。<br /><br />而且数代之后,皇室一旦衰弱,所谓藩国屏障就会变成仇敌,封国各行其是,强国欺凌弱国,争夺土地人口战事不断。<br /><br />史书明载,春秋二百余载,略无宁岁也。”<br /><br />裴寂一番劝谏,令李渊不免陷入沉思。<br /><br />“不瞒裴寂,朕欲分封,其实也不是如今秦王功高难封,这两年太子和秦王兄弟间已经生间隙,朕担心如此下去,将来手足相残。<br /><br />朕想保全二郎,才会想到让他分封就藩。”<br /><br />“陛下,若是因此,那分封就更不能行。秦王若真有夺储之心,分封陇右,岂不是让他将来可以起兵叛乱?这样的事,汉晋可都有许多前车之鉴啊。<br /><br />秦王分封,有土地有人口,有税赋也会有兵马,到时他岂会甘心情愿的在陇右边疆一辈子?”<br /><br />“那不行分封,又如何安置二郎?二郎为国家立下这么多功劳,一定得妥善安置方行。”李渊叹气。<br /><br />“为秦王加官晋爵!”<br /><br />“难不成真要封二郎大丞相?”李渊苦笑。<br /><br />“大丞相肯定不行,但是可以新设一个官职,位在三公、亲王、宰相之上,”<br /><br />李渊捋须,<br /><br />位在三公、亲王、宰相之上的官职,以前也是有的。<br /><br />比如北魏时尔朱荣,就以拥立魏孝庄帝有功,拜天柱大将军,位在丞相上。后来尔朱荣败,这个天柱大将军官职也就废了。<br /><br />而宇文泰等人建立西魏后,就设立柱国大将军,分掌禁旅,最开始就是八位柱国大将军。<br /><br />只不过到了后来,这柱国大将军授滥不值钱了,如今勋官十二转,最高的就是上柱国,但上柱国铨选,也只能选六品官。<br /><br />还有侯景曾自封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br /><br />侯景本是尔朱荣部下,后来又依附高欢,可他野心大,反复无常,先许诺割让河南六州给西魏,后来再投南朝,以河南十一州全土附梁。被梁武帝封大将军、河南王,可后来河南之地被东魏尽皆夺取,侯景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怕被南梁出卖,干脆叛乱自立。<br /><br />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宇宙大将军,可两年后就兵败被杀了。<br /><br />天柱大将军、宇宙大将军、柱国大将军,虽然曾经都位在王公、丞相之上,但不适合现在用。<br /><br />不过按照这般也新置一个倒是也行。<br /><br />李渊思来想去,<br /><br />天柱,柱国,宇宙,<br /><br />“裴寂,你说叫天策大将军如何?”<br /><br />“天策大将军,挺好,不过若是改成天策上将,感觉更好一些。”<br /><br />朝廷有许多大将军,十二卫四府各有一大将军,甚至勋官中也有大将军、上大将军的勋。<br /><br />上将却没有。<br /><br />天策大将军,听着好像跟左卫大将军等是一个档次,但天策上将,立马就不同了。<br /><br />“那就册封秦王为天策上将,职位在三公之上,许开府自置属官,天策府位列武官官府之首,在十二卫四府之上。<br /><br />天策上将掌全国征讨,并总判府事。”<br /><br />裴寂在旁边一直点头,虽然这天策上将和天策府看似权力大的惊人,但裴寂却知道,越是如此,其实秦王越会被高高架起,不可能给他真正那么大的实权。<br /><br />“陛下,既然开天策府,那是否罢撤陕东道大行台?”<br /><br />李渊想撤,北方战事已定,陕东道大行台这么一个战时临时机构没保留必要,可想了想还是摇头。<br /><br />现在撤了大行台,无疑会给人打压秦王之意。<br /><br />不如先暂时留着,<br /><br />“天策府在洛阳开府。”皇帝一番思索后加了一句。<br /><br />天策府设在洛阳,跟陕东道大行台同设一起,甚至可以把陕东道大行台的官,大部份调到天策府,一套人马两个衙门。<br /><br />最重要的是,天策府在洛阳,到时把天策上将留在长安,<br /><br />那么秦王这个天策上将也就废了。<br /><br />这个时候,李渊的老谋深算还是很了得的。<br /><br />裴寂这时笑着又道:“河北战事已定,臣以为山东道行台倒是没必要再保留,可以如原先益州道行台一样裁撤。”<br /><br />“罢山东道行台后,可以在洺州设立大总管府,统洺、磁、邢、赵等八州,武安王李逸任洺州大总管、刺史。<br /><br />升幽州为大总管府,统幽、易、平、檀、燕、北燕、营等八州,罢营州总管府,以燕郡王李艺为幽州大总管。<br /><br />幽、洺两大总管府,则各再领三个总管府,洺州大总管府领怀州、魏州、相州三总管府,<br /><br />幽州大总管府则领冀州、德州、定州三总管府。<br /><br />河北道仍是八个总管府,两个大总管府,六个中总管府。<br /><br />战后载撤山东道行台,看似常规操作,可裴寂却是不动声色的削李逸兵权。<br /><br />原本行台在诸总管府之上,李逸这个行台左仆射,统领河北八总管府二十四州,军政兼管。<br /><br />但现在罢行台,李逸改任洺州大总管的话,哪怕兼管三个中总管府,他实际也只管四个总管府,<br /><br />另四个总管府,由燕王李艺总管。<br /><br />一下子少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管了半个河北,行台仆射变大总管,官还降了一级。<br /><br />裴寂还说先撤山东道行台,也为以后裁撤陕东道大行台做准备。<br /><br />这话李渊爱听。<br /><br />行台战时设立,确实方便统筹调度,可战后就显得权力太大了。<br /><br />“陛下,近来镇守并州的襄邑王李神符屡上奏疏,说刘世让不尊重他,多有冒犯,数以气凌之,襄邑王弹劾刘世让并请求调离。”<br /><br />“而检校并州总管刘世让也数上疏攻击襄邑王。”<br /><br />“臣以为襄邑王和刘世让都不适合再留在并州,不如以齐王遥领并州大总管,然后再择一员大将出镇并州。”<br /><br />一个是宗室郡王,皇帝的堂弟,并州总管。一个是在抵御刘武周、处罗可汗入侵河北,以及征讨河北窦建德都立下不少功劳的刘世让,他还是检校并州总管,<br /><br />本来皇帝安排这两人搭档,一个是并州总管一个是检校并州总管,其实就是让自己堂弟坐镇,然后军事这块交刘世让,谁知两人冲突厉害,水火不容。<br /><br />李渊很不满,“刘世让这是居高自傲?以为有些功劳就敢如此轻视甚至以气凌人?<br /><br />下诏将刘世让削籍流放河西敦煌!”<br /><br />“召襄邑王回朝任太府卿!”<br /><br />“陛下,臣举荐以齐王遥领并州大总管,以右领军卫大将军谯国公窦琮为并州大总管府长史。”<br /><br />窦琮是窦穆皇后的堂弟,他在太原就积极参与谋划起兵,深得李渊信任的,一直担任大将军之职。<br /><br />让他出任并州,李渊当然放心。<br /><br />而裴寂之所以举荐窦琮,则是因为早在太原时期,窦琮就向来与建成关系好,而跟表外甥李世民不和。<br /><br />裴寂这是在替太子争夺地盘。<br /><br />并州可是龙兴之地,安插自己人很有必要,幽州的燕王李艺,也得多拉拢。<br /><br />裴寂早看透了李逸,虽一直兼着东宫官,可从来跟太子尿不到一个壶去,既然如此,那就得想办法打压李逸。<br /><br />不能让秦王留在地方上,<br /><br />而李逸则不能让他入朝,否则李逸司空兼侍中,那就入朝为相了,只能把他按在地方上,还得尽量削他权。<br /><br />姜还是老的辣,裴寂打仗不行,玩这种阴招却是极擅长。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